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继承与回归——解读残雪的《三位一体》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应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65-167,共3页
本文试从残雪的新近作品《三位一体》出发,从作品的精神世界、言语的指涉性以及叙述的视角等几个方面出发,透析出残雪对以往风格的继承与突破,而这种突破是对世俗立场的某种回归。在热烈讨论文化问题的今天,《三位一体》似乎呈现了一种... 本文试从残雪的新近作品《三位一体》出发,从作品的精神世界、言语的指涉性以及叙述的视角等几个方面出发,透析出残雪对以往风格的继承与突破,而这种突破是对世俗立场的某种回归。在热烈讨论文化问题的今天,《三位一体》似乎呈现了一种更为积极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位一体 残雪 回归 继承 解读 精神世界 文化问题 指涉性 作品
下载PDF
每个人都是疯子——论余华中篇小说《河边的错误》的先锋特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学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4,共4页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大潮中的后来者,也是提高先锋叙事品质的重要作家之一。《河边的错误》是其先锋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把侦探小说与写实小说杂糅在一起,是一种杂交性叙事,围绕着疯子杀人的恶性事件,余华告诉我们:人是... 余华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先锋大潮中的后来者,也是提高先锋叙事品质的重要作家之一。《河边的错误》是其先锋写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把侦探小说与写实小说杂糅在一起,是一种杂交性叙事,围绕着疯子杀人的恶性事件,余华告诉我们:人是一种盲目而凶恶的动物,社会文明秩序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在根本上却是混乱不堪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文学 价值颠覆 生命本能
下载PDF
“超验之思”权变到“体验之思”——现实主义文学退场与先锋文学亮相的哲学文化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焦明甲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9-45,共7页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变化,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开始退场,先锋文学开始亮相。这一巨大变化,实质是中国文学进步的标志,是中国文化进步的标志。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新时期以来广大作家对中国进步文化政策的自觉实... 中国社会进入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发生巨大变化,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开始退场,先锋文学开始亮相。这一巨大变化,实质是中国文学进步的标志,是中国文化进步的标志。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新时期以来广大作家对中国进步文化政策的自觉实践;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进步的现代、后现代西方哲学文化理论的自觉接受与传递;是中国作家的创作思维由“超验之思”向“体验之思”的权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是中国落后的传统农业文化思维———依附性文化思维与西方近代那种主张理性至上、具有“超验”特征的文化思维对接的结果;先锋文学是中国知识分子对落后的农业文化思维———依附性文化思维与西方近代社会理性至上思维———超验思维的扬弃,并与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文化那种主张人性至上、具有“体验”特征的文化思维对接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验之思 体验之思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 先锋文学
下载PDF
先锋文学的“先锋”精神与姿态
4
作者 李晨冉 《阴山学刊》 2017年第3期37-40,共4页
先锋文学在1980年代中后期有着深远影响,虽然活跃时间仅有短短几年,却掀起一阵热潮,拓宽了中国文坛的视野。学界在评价先锋文学时往往忽略了先锋小说形式革新表象下涌动的思潮内涵,对先锋文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有所欠缺。因此,... 先锋文学在1980年代中后期有着深远影响,虽然活跃时间仅有短短几年,却掀起一阵热潮,拓宽了中国文坛的视野。学界在评价先锋文学时往往忽略了先锋小说形式革新表象下涌动的思潮内涵,对先锋文学现象的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有所欠缺。因此,在当代大众化、多元化的语境下,重新审视先锋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和"先锋"精神的超越价值是我们必须进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先锋”精神与姿态 精英文学 大众文学
下载PDF
《许三观卖血记》的思想意义与艺术特色 被引量:1
5
作者 戴绛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9-72,共4页
《许三观卖血记》成功地塑造了许三观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提供了一部极左路线下老百姓的苦难史。作品以冷静客观的语言行动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作品实现了作家在思想艺术上的又一次飞跃:将先锋文学... 《许三观卖血记》成功地塑造了许三观这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的典型形象,提供了一部极左路线下老百姓的苦难史。作品以冷静客观的语言行动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物性格的矛盾性。作品实现了作家在思想艺术上的又一次飞跃:将先锋文学和现实主义写作较为成功地结合起来,实现了现代主义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思想意义 艺术特色 许三观形象 余华 小说 文学创作 先锋文学 现实主义
下载PDF
文学、文化与文明——余华访谈录 被引量:2
6
作者 金志刚 庄瑶瑶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6,共8页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广受意大利读者的青睐与好评。2018年余华受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参加“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活动,以文学为桥梁拉近了中意两国文化的距离。活动中余华接受了以“文学、文化与文明... 余华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广受意大利读者的青睐与好评。2018年余华受意大利米兰国立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参加“余华意大利文学之旅”活动,以文学为桥梁拉近了中意两国文化的距离。活动中余华接受了以“文学、文化与文明”为主题的访谈,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思考为视角,梳理出不同文学形式、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归纳出中国文学、文化和文明“包容开放、博采众长”的特点及交流融合和互学互鉴对文学、文化和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文学 虚构与非虚构 文化 文明
下载PDF
新时期先锋文学的民族性诉求 被引量:1
7
作者 郑恩兵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5-89,共5页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主要特质为"明道济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养吾浩然之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的情感化、意象化,叙事的情节化、白描化。看似远离民族文学传统的先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却更... 中国文学的民族性主要特质为"明道济世""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养吾浩然之气"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的情感化、意象化,叙事的情节化、白描化。看似远离民族文学传统的先锋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却更加接近文学民族性的内核,它拉近了我们久已疏远的古典美,从中我们依稀嗅到了更多久远而绵长的民族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锋文学 民族性 王蒙 莫言 格非 余华 刘震云
下载PDF
焦虑与转向——余华作品的通俗化倾向
8
作者 孙琦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97-199,共3页
余华在后"先锋"时期急剧转型,当不断解构文学及世界时,实际上已经消解了文学本体的意义,这一所谓先锋的"游戏"已然无法进行下去。余华在转向通俗化写作中,通过"克诺西斯"这一"修正比"获得了某... 余华在后"先锋"时期急剧转型,当不断解构文学及世界时,实际上已经消解了文学本体的意义,这一所谓先锋的"游戏"已然无法进行下去。余华在转向通俗化写作中,通过"克诺西斯"这一"修正比"获得了某种自我升华,而这种转变无不来自余华某种渴望成为"强者诗人"的驱动力。余华在摆脱"先锋文学",完成转型后,又受到同样来自大众文化、信息时代、娱乐产业、大众审美等的"影响"缠绕,其焦虑亦然挥之不去。这种"影响"裹挟着包括先锋作家在内的严肃文学作家,成为他们急需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华 先锋文学 “影响的焦虑” 大众文化
下载PDF
论张清华的先锋文学研究——以《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为中心
9
作者 杨希帅 《天中学刊》 2017年第6期15-18,共4页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是张清华先锋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张清华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时代精神的理解和对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的判断,重构了先锋文学。这种重构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在当代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的语境下,重新界定... 《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是张清华先锋文学研究的代表作。在这本书中,张清华基于对20世纪80年代时代精神的理解和对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的判断,重构了先锋文学。这种重构的价值与意义在于在当代中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的语境下,重新界定了先锋文学、启蒙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概念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清华 先锋文学 启蒙主义 存在主义
下载PDF
无法摆脱的梦魇——先锋派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10
作者 孙荣 《阿坝师专学报》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论述了先锋文学概貌及其对生存困境的思考。认为人总是活在某种边缘。从而表现了先锋文学对人的危机及其如何进入终极状态的关注。
关键词 先锋文学 生存困境 边缘 终极状态 文学流派 先锋派
下载PDF
《前锋月刊》的出版与现代书局的被封--兼论“民族主义文艺”的官方属性问题
11
作者 洪亮 《宜宾学院学报》 2021年第8期2-8,共7页
1930年成立的前锋社及其发起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曾因与国民党关系密切而被打入另册。近年来学界颇颇出现一些对前锋社更加客观、公允的评价,但有的研究者却从根本上否认其官方属性,似有矫枉过正之嫌。本文试考证一个关于《前锋月... 1930年成立的前锋社及其发起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曾因与国民党关系密切而被打入另册。近年来学界颇颇出现一些对前锋社更加客观、公允的评价,但有的研究者却从根本上否认其官方属性,似有矫枉过正之嫌。本文试考证一个关于《前锋月刊》是国民党当局以查封为要挟而强迫现代书局出版的传言,且该传言极有可能属实,并由此再次证明,前锋社绝不仅仅是一个民间文学团体,它与国民党当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其所提倡的民族主义文学也带有明显的官方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锋社 民族主义文学 前锋月刊 现代书局
下载PDF
“视觉转向”与中国先锋派文学的“视觉化”文本解读
12
作者 汪岚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08-11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的“视觉转向”,不仅代表着文化形态的转变和生成,还表征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以文本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创作,是否也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在视听语言的时代语境下,许多作家开始有意识地借鉴影视、绘画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 20世纪80年代的“视觉转向”,不仅代表着文化形态的转变和生成,还表征人类思维范式的转换。以文本语言为载体的文学创作,是否也会受到冲击和影响,尤其是在视听语言的时代语境下,许多作家开始有意识地借鉴影视、绘画等表现手法进行创作,让文本语言有了“视觉化”特征。本文建立在接受美学的理论基础上,以中国先锋派文本“内容”的“可阐释性”为前提,从“电影剪辑”和“抽象派绘画”两个角度,对中国先锋派文学的“视觉化”文本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转向” 先锋派文学 “视觉化” 文本解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