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午岭桥山林区柴松群落主要种群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乃江 习世红 +5 位作者 周秦生 高战雄 王庆伟 张文辉 屈伟 马勤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5-805,共11页
基于2×2联列表,应用χ2检验、W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子午岭桥山林区柴松群落乔木层14种主要种群、灌木层23种主要种群和草本层24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了定量测定,以揭示柴... 基于2×2联列表,应用χ2检验、W检验、联结系数AC和共同出现百分率PC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子午岭桥山林区柴松群落乔木层14种主要种群、灌木层23种主要种群和草本层24个主要种群的种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了定量测定,以揭示柴松森林群落不同结构层次中主要植物种群的种间关系。结果显示:(1)柴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的总体关联性均为正相关。(2)乔木层中柴松与辽东栎、山杏、山桃,辽东栎与山杏、山桃,白桦与山杨之间有明显的正联结;山杏与山桃之间有明显的负联结。(3)灌木层中灰栒子和五加、陕西荚蒾与野葡萄、陕西荚蒾与蒙古荚蒾、盘叶忍冬与忍冬以及草本层中凤毛菊与黄芩、铁杆蒿与地榆、悬钩子与薯蓣、荩草与油芒、菝葜与糙苏、防风与黄花蒿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联结。(4)根据种间联结特征,将14个主要乔木树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其中柴松和辽东栎为第1生态种组,山楂、白桦、白蜡和山杨为第2生态种组,山桃、茶条槭、毛梾和侧柏为第3生态种组,杜梨、山杏、山荆子和盐肤木为第4生态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松 种间联结性 桥山林区 生态种组
下载PDF
柴松与油松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的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龙 解庆 +1 位作者 李周岐 刘志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0-63,共4页
对柴松、油松的针叶(徒手切片法)和木材(木材切片法)解剖结构比较研究发现:柴松针叶的厚度、宽度均小于油松。柴松和油松针叶的单个纵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1 394.40、1 651.81μm2,单个针叶横截面的平均树脂道分别为4.87个和6.70个。... 对柴松、油松的针叶(徒手切片法)和木材(木材切片法)解剖结构比较研究发现:柴松针叶的厚度、宽度均小于油松。柴松和油松针叶的单个纵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1 394.40、1 651.81μm2,单个针叶横截面的平均树脂道分别为4.87个和6.70个。柴松的早材宽度、晚材宽度均小于油松,早晚材宽度比柴松为1.97,油松为1.94。柴松和油松的早材管胞壁腔比分别为0.188、0.193,晚材管胞壁腔比分别为0.478和0.475。柴松和油松木材纵生树脂道的单个平均面积分别为3 620.69、5 113.65μm2,横生树脂道平均面积分别为2 727.62、3 571.74μm2。两者的针叶和木材解剖结构只是在各组织的大小、面积、密度等指标上存在一定差异,在解剖结构的组成上两种松之间并无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松 油松 针叶 木材 比较解剖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油松和柴松钾钙离子流的影响
3
作者 王树源 王富 +1 位作者 唐佳琪 鲁彦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29,共9页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油松与柴松幼苗根、叶对K^+、Ca^(2+)的积累规律及其根尖表皮细胞对K^+、Ca^(2+)的跨膜转运模式,从K^+、Ca^(2+)平衡的角度揭示2种松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培育5个月的油松和柴松幼苗为试验材...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油松与柴松幼苗根、叶对K^+、Ca^(2+)的积累规律及其根尖表皮细胞对K^+、Ca^(2+)的跨膜转运模式,从K^+、Ca^(2+)平衡的角度揭示2种松树幼苗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差异。【方法】以培育5个月的油松和柴松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分别进行短期(连续7d不浇水)和长期(连续21d不浇水)干旱胁迫处理,以每周浇2次水的幼苗为对照,于干旱胁迫结束时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2种松树根、叶中K^+、Ca^(2+)含量,采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根尖离子流速;同时在干旱胁迫结束后,对油松和柴松根尖分别采用500μmol/L质膜H^+-ATP酶抑制剂原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Vanadate)预处理50min、采用20mmol/L质膜K^+通道抑制剂氯化四乙胺(tetraethylammonium,TEA)预处理30min、采用1mmol/L质膜Ca^(2+)通道抑制剂三氯化钆(Gadolinium chloride,GdCl3)预处理1h、采用5μmol/L质膜Ca^(2+)-ATP酶抑制剂Eosin yellow(Eosin-Y)预处理1h,然后检测根尖K^+流与Ca^(2+)流。【结果】与对照相比,短期干旱胁迫对2种松树根、叶组织中K^+、Ca^(2+)含量影响不显著,但长期干旱胁迫下2种松树根、叶组织中K^+、Ca^(2+)含量显著减少,其中油松对K^+、Ca^(2+)的积累大于柴松。短期干旱胁迫诱导油松根尖K^+从对照的轻微外排转为内流,长期干旱胁迫则增强K^+外排流速;与对照相比,柴松在短期与长期干旱胁迫下K^+外排均加强;对照条件下油松Ca^(2+)内、外流基本平衡,短期胁迫下Ca^(2+)内流加强,长期胁迫下在根尖伸长区Ca^(2+)外排加强;柴松在短期与长期干旱胁迫下较对照不同程度地加强了Ca^(2+)外排;油松根尖表皮细胞的K^+和Ca^(2+)内流速度均大于柴松。TEA显著抑制2种松树K^+外流,但Vanadate显著促进2种松树K^+外流,且其对柴松的影响没有油松显著;Eosin-Y可有效抑制2种松树Ca^(2+)外排,但GdCl3仅显著抑制油松Ca^(2+)内流,对柴松Ca^(2+)外流无效。【结论】油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柴松 干旱胁迫 K+流 Ca2+流
下载PDF
柴松、油松苗期形态解剖和生理特性差异性比较
4
作者 李龙 解庆 +1 位作者 李周岐 刘志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7,共6页
采集柴松和油松天然林种子并进行播种育苗和栽培试验,比较研究2种松树1年生幼苗的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在生理方面,柴松针叶的POD酶活性大于黄龙、周至、洛南3个居群的油松并差异显著。柴松针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 采集柴松和油松天然林种子并进行播种育苗和栽培试验,比较研究2种松树1年生幼苗的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在生理方面,柴松针叶的POD酶活性大于黄龙、周至、洛南3个居群的油松并差异显著。柴松针叶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略小于3个居群的油松。关于针叶解剖的指标,柴松的单个树脂道面积、单个针叶横截面的树脂道总面积、内皮层厚度、针叶厚度、针叶宽度均小于3个居群的油松并存在显著地差异。柴松的针叶截面面积和针叶截面周长均小于黄龙油松和周至油松并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洛南油松无明显区别。柴松的树脂道总面积与针叶横截面面积比显著的小于洛南油松,而与黄龙和周至2个居群无明显差异。关于茎干解剖特征的指标,柴松的木质部厚度、皮层厚度、单个树脂道面积、单个茎横截面树脂道总面积均小于3个居群油松并存在显著差异。柴松的韧皮部厚度小于周至和黄龙2个居群的油松并差异显著。柴松与黄龙油松的周皮厚度存在显著差异,而与周至和洛南2个居群无明显区别。利用系统聚类法分别对柴松和3个居群的油松生理学特征、针叶解剖学特征、茎干解剖学特征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显示,3个居群的油松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柴松亲缘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松 油松 苗期栽培试验 生理特性 解剖构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