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火烧后恢复演替的空间格局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晓晖 喻泓 +1 位作者 于春堂 慈龙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49,共6页
火烧是天然樟子松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以火烧后12年的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樟子松大树、幼树(苗)和侵入阔叶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火烧对天然樟子松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 火烧是天然樟子松林自然更新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该研究以火烧后12年的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樟子松大树、幼树(苗)和侵入阔叶树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探讨了火烧对天然樟子松林更新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火干扰后,1 hm2的天然林分中保留的樟子松大树的空间格局在较小(0-625 cm)和较大(1150-5000 cm)的尺度上呈现均匀分布状态,在中尺度上趋向于随机分布(750-1125 cm),从而在林分中均匀地形成了许多林隙,侵入的阔叶树和大量的樟子松幼树(苗)在这些林隙内以群聚的状态出现。但随着火烧后林分的逐渐恢复,原有樟子松大树与阔叶树和樟子松幼树(苗)间的关系均呈现负相关,表明竞争开始出现。这种竞争最终可能会导致侵入的阔叶树死亡,同时使得聚集分布的樟子松幼苗逐渐稀疏,最终逐渐趋于均匀分布状态。掌握火烧后林分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恢复演替过程,将有助于通过合理的经营管理活动,达到人工促进林分更新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分 种内(间)竞争 群聚状态 空间格局 RipleyK函数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部针叶林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朱家琪 满秀玲 +1 位作者 张頔 刘思琪 《森林工程》 2020年第4期1-11,共11页
以大兴安岭北部典型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团聚体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酶活性几何平均数的测定与分析,探明该地区两种主要针叶林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差异,以及随团聚体粒径大小不同酶活性的变化特... 以大兴安岭北部典型针叶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团聚体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以及酶活性几何平均数的测定与分析,探明该地区两种主要针叶林土壤团聚体酶活性的差异,以及随团聚体粒径大小不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兴安落叶松林0~5 cm土层和樟子松林0~10 cm土层以大团聚体占优势,随着土层加深大团聚体含量下降,两种林型生长季中期大团聚体含量高于生长季初期和末期。②两种林型团聚体酶活性均表现为随粒径减小而增加的一致性规律,以小于0.25 mm微团聚体酶活性最高,且随着土层加深,团聚体酶活性随之降低。兴安落叶松林团聚体脲酶、蔗糖酶活性低于樟子松林,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樟子松林;两种林型团聚体脲酶以生长季初期和末期活性最高,蔗糖酶和酸性磷酸酶均以7—8月生长旺季活性最高。③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几何平均数表现为樟子松林高于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降低而递减,且随粒径增大酶活性平均数降低,两种林型酶活性几何平均数在生长季中期数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林 樟子松林 水稳性团聚体 酶活性
下载PDF
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立地条件对樟子松人工林 生长影响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艳丽 党晓宏 田子金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期7-13,共7页
以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平坡地(0~5°)、阳陡坡底(26~35°)、阳陡坡中、坡顶、阴陡坡中、阴陡坡底)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变化,为区域人工林抚育和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阳陡坡底... 以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樟子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平坡地(0~5°)、阳陡坡底(26~35°)、阳陡坡中、坡顶、阴陡坡中、阴陡坡底)樟子松人工林生长状况的变化,为区域人工林抚育和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阳陡坡底樟子松平均株高、胸径、冠幅最大,分别为2.14 m、25.05 mm、108.65 cm;②各立地条件下樟子松节间直径与节间距呈显著负相关(-0.56≤R≤-0.28),节间直径由下至上呈递减趋势,节间距表现为:第二、三、四节间距相对较短,第七节间距最长;③阳陡坡底樟子松株高、胸径、冠幅间呈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最大,均为0.99。各立地条件下樟子松长势表现为:阳陡坡底﹥阴陡坡中﹥阴陡坡底﹥平坡地﹥阳陡坡中﹥坡顶,以坡顶樟子松长势最差,建议加强坡顶樟子松营林抚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地条件 樟子松林 生长状况 浑善达克沙地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地上碳储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丛俊霞 郑晓 +4 位作者 朱教君 宋立宁 高西宁 李秀芬 闫涛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97-3007,共11页
单一林种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精确估算是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清查数据、地面调查数据与多源遥感数据相结合,建立林分结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估算樟子松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即内蒙古红花尔基林... 单一林种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精确估算是区域森林碳储量研究的重要基础。以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清查数据、地面调查数据与多源遥感数据相结合,建立林分结构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估算樟子松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即内蒙古红花尔基林业局管辖区)樟子松林地上碳储量和碳密度;结合地形要素,探讨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Landsat-8 OLI穗帽变换绿度与胸径有较强的相关性,2016年研究区内樟子松天然林面积为70923.30 hm^2,地上(干、枝、叶)碳储量总计为3.91 TgC,平均碳密度55.18 t·hm^(-2)(10.26~148.75 t·hm^(-2))。受人为干扰和自然要素作用下,碳储量和碳密度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升后降,随坡度增大而减少。因樟子松喜光的生物学特性,碳密度在坡向上表现出阳坡最大,阴坡最小。根据碳储量/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分区经营可显著提高碳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樟子松林 遥感 碳密度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长对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徐畅 雷泽勇 +1 位作者 周凤艳 毛禹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6,共9页
以13、25~27、42、56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相邻草地为对照,在非降雨季节取样,测定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及其他土壤理化因子,分析不同年龄樟子松人工林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 以13、25~27、42、56年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相邻草地为对照,在非降雨季节取样,测定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及其他土壤理化因子,分析不同年龄樟子松人工林非降雨季节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地营建樟子松人工林后,幼龄林0~100 cm层土壤水分高于草地;中龄林、成熟林土壤含水量在土壤剖面逐层递减,但中龄林20~100 cm层低于草地,成熟林高于草地;过熟林土壤含水量随土层的变化呈"S"型曲线;随着林分年龄的增加,土壤水分在0~10 cm层与林龄无显著关系,10~20 cm层与林分林龄呈显著负线性关系,20~100 cm层随林龄的增加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尤其是过熟林,土壤含水量高于中龄林、成熟林;土壤含水量在10~40 cm层与碱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在40~60 cm和80~100 cm层与有效钾呈显著正相关;而0~10和60~80 cm层土壤含水量与其他理化因子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樟子松林 林分生长 非降雨季节 土壤水分
原文传递
樟子松人工林林龄对其林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红 《防护林科技》 2020年第4期26-27,41,共3页
通过对辽西地区沙地上不同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的生长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树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在樟子松人工林成为成熟林之前,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容重降低,平均持水量、孔隙度有较... 通过对辽西地区沙地上不同林龄的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的生长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不同的树龄影响程度有所差异;在樟子松人工林成为成熟林之前,随着林龄的增加,土壤的容重降低,平均持水量、孔隙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平均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也有所增加;成为成熟林后,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的容重增幅小于成熟林之前,平均持水量有所降低,孔隙度稍有增加,各养分含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樟子松人工林内土壤肥力整体水平以近成熟林(树龄35年左右)时为最高,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也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林龄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黑龙江省樟子松人工林一元立木材积表验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笑峰 《防护林科技》 2018年第11期47-50,共4页
近年来在使用黑龙江省樟子松人工林一元立木材积表的过程中,发现该材积表存在偏差,甚至出现出材量大于单株木材积的现象。基于此,对黑龙江省人工樟子松一元立木材积表进行了验证分析,并就修改材积表提出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樟子松人工林 一元立木材积表 检验方法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固沙林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冯伟 李卫 +1 位作者 杨文斌 吴丽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1-107,共7页
为分析半干旱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固沙林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动态响应特征,采用AV-3665R雨量计、ECH_2O-5土壤水分传感器、深层渗漏水量测试仪自动监测樟子松固沙林2013—2014年降雨、0—200 cm土壤含水量、200 cm以下渗漏量。结果表明:樟... 为分析半干旱区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固沙林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动态响应特征,采用AV-3665R雨量计、ECH_2O-5土壤水分传感器、深层渗漏水量测试仪自动监测樟子松固沙林2013—2014年降雨、0—200 cm土壤含水量、200 cm以下渗漏量。结果表明:樟子松固沙林5—10月累积降雨均显著(p<0.01)影响0—200 cm层土壤水分变化,其中5—6月降雨对150 cm以下土层影响较小、9月后降雨对土壤水分补给作用显著;小于45.2 mm降雨对150 cm以下土层无直接补给作用;大于53.8 mm降雨对200 cm层土壤水分有补给作用,且表层初始含水量较高时,降雨入渗快、历时时间短、补给作用大。降雨量、土壤表层初始含水量对降雨后樟子松固沙林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特征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樟子松固沙林 土壤体积含水量 降雨入渗 动态响应
下载PDF
用正形数胸高形数和经验回归方程编制人工林立木材积表 被引量:6
9
作者 郑小贤 刘东兰 +1 位作者 宋新民 刘玉洪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4,共4页
用正形数、胸高形数和经验回归方程3种方法编制的樟子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其精度比较的结果表明,正形数法最优,其次是胸高形数法。直接用经验回归方程编制的一元材积表和利用树高曲线把胸高形数二元材积表导算成一元材积表的精度比... 用正形数、胸高形数和经验回归方程3种方法编制的樟子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其精度比较的结果表明,正形数法最优,其次是胸高形数法。直接用经验回归方程编制的一元材积表和利用树高曲线把胸高形数二元材积表导算成一元材积表的精度比较结果表明,后者优于前者.因此,利用胸高形数是编制材积表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正形数 胸高形数 材积表
下载PDF
不同起源樟子松林水分利用的差异及机制
10
作者 刘春颖 党宏忠 +4 位作者 陈帅 李明阳 葛金楠 乔一娜 刘玉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619-2628,共10页
明确同一树种不同起源林分(天然林与人工引种林)间水分利用特征的差异,对于指导林分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樟子松这一“三北”工程中重要的造林树种为例,选择2种起源的林分为试验林,利用热扩散技术监测了试验林生长季树干... 明确同一树种不同起源林分(天然林与人工引种林)间水分利用特征的差异,对于指导林分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樟子松这一“三北”工程中重要的造林树种为例,选择2种起源的林分为试验林,利用热扩散技术监测了试验林生长季树干边材液流速率(Js),分析樟子松水分传输过程及其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的典型晴天下,樟子松人工林的日液流速率(J_(s-daily))显著高于樟子松天然林,二者J_(s-daily)平均值分别为132.98和114.86 cm·d^(-1),樟子松人工林表现出了更高的水分传输潜力。在樟子松天然林中,大气水分亏缺(VPD)对树木水分利用过程主要表现为驱动效应,而在樟子松人工林中出现了明显的阈值效应,VPD拐点约在1.91 kPa,此时液流速率(J_(s-hour))边界函数值接近最大值17.88 cm·h^(-1)。观测期间,2种起源樟子松林受大气驱动的蒸腾潜力(J_(s-hour)/VPD)随土壤干旱的加剧而下降,但樟子松人工林对干旱的敏感性比樟子松天然林更高,反映出这一树种对水分利用过程较强的调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天然林 樟子松人工林 水分利用特征 树干液流 水分传输潜力
原文传递
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喻泓 杨晓晖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11,共6页
选择无地表火发生、当年发生地表火和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天然樟子松林分,利用多尺度、面积1 000 m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研究了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 选择无地表火发生、当年发生地表火和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天然樟子松林分,利用多尺度、面积1 000 m2改进的Whittaker样方,研究了地表火对呼伦贝尔沙地天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L.var.mongolica Litv.)林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林分所有林木的平均胸径(DBH)差异极显著(P<0.01)。在1 m2样方尺度上,3种林分的林下植被盖度有极显著差异(P<0.000 1),其中地表火发生后12 a的林分林下植被盖度最低(32.0%)。在面积1和10 m2样方尺度上,各林分林下植被的α多样性有显著差异(P<0.05),且以当年发生地表火的林分林下植被丰富度最高;不同功能群植物(包括木本植物、禾本科植物和非禾本科草本植物)的α多样性也仅在小尺度上有一定的差异。林下植被的β多样性随火后持续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无地表火发生的林分β多样性最高。间接梯度分析(DCA)结果表明,当年发生地表火的林分中植物种类较多,林下植物均表现出从偏旱生到偏湿生、沿水分梯度分布的趋势。因此,樟子松林下植被多样性仅在小尺度上对地表火干扰产生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多样性趋于一致,表明天然樟子松林的林下植被具有抵御地表火干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林 地表火 多样性 改进的Whittaker样方 尺度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种子库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德仁 王玉华 +1 位作者 杜敏 张宝珠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0年第2期12-15,共4页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随着距树干距离(2-6 m)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距树干8 m以后则降低,在距树干2-10 m范围内东侧、东南存在种子的概率占80%,西侧和北侧范围存在种子的概率为60%;樟子松天然落种数量更...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樟子松天然林土壤种子库种子数量随着距树干距离(2-6 m)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但距树干8 m以后则降低,在距树干2-10 m范围内东侧、东南存在种子的概率占80%,西侧和北侧范围存在种子的概率为60%;樟子松天然落种数量更偏向于南侧,东侧和北侧落种数量偏少,并在树冠外围8-20m收集到的自然落种数量相对稳定;樟子松自然落种方位不同,种子发芽率也不同。距离树干4 m范围,种子发芽率平均值为71.5%;距离树干8-20 m,收集的种子发芽率依次为44.1%、70.8%、46.9%和36.1%;樟子松天然林土壤种子库内种子发芽率为58.2%,比当年自然落种平均发芽率降低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樟子松天然林 种子库 自然落种
下载PDF
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敏 闫德仁 +4 位作者 王玉华 张宝珠 乔殿学 马青山 常艳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18-22,共5页
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及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丰年期落种器共接到99粒种子,且集中分布在母树的正东、东北侧,欠年期则接到落种42粒且集中分布在正东、东南侧。丰年期不同方位、不同落种距离接到的种子平均发芽率... 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自然落种及其种子萌发特征,结果表明:丰年期落种器共接到99粒种子,且集中分布在母树的正东、东北侧,欠年期则接到落种42粒且集中分布在正东、东南侧。丰年期不同方位、不同落种距离接到的种子平均发芽率为54.5%,欠年期为28.6%。樟子松林缘落种的传播距离范围可以达到25 m,并且在林缘外5 m范围内种子数量最多,林缘外5~20 m范围平均发芽率为60.9%。樟子松单株树木下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在4 m处最高,并且随着距树干距离的增加种子数量也随之降低,种子总数由2 m处样方的16粒降低到10 m处样方的7粒,降低百分率达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天然樟子松林 自然落种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肥力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闫德仁 钟贵廷 +4 位作者 杜敏 张宝珠 王玉华 敖文明 乔殿学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4,共4页
从土壤养分含量、颗粒组成和腐殖质特征方面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年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土壤速效氮含量反而降低,土壤p... 从土壤养分含量、颗粒组成和腐殖质特征方面研究了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土壤肥力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年龄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土壤速效氮含量反而降低,土壤pH值则具有降低的规律。土壤颗粒组成主要集中在20-200 nm之间,平均含量为63.04%-33.49%。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腐殖质组成及其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并且随着林龄增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腐殖质结构,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沙地 天然樟子松林 养分变化 腐殖质特征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感病人工林密度改造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安宇宁 尤国春 +3 位作者 宋晓东 杨树军 孟鹏 刘敏 《辽宁林业科技》 2018年第3期11-15,共5页
纯林是大面积病虫害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将樟子松纯林改造为复层异龄林可以有效地抑制松枯梢病的发生发展。2011年对樟子松人工纯林进行4种带状间伐,间伐后林下更新造林,通过6年连续调查试验,结果表明:4种改造方式立木蓄积年增长率为8%~... 纯林是大面积病虫害频繁发生的主要诱因,将樟子松纯林改造为复层异龄林可以有效地抑制松枯梢病的发生发展。2011年对樟子松人工纯林进行4种带状间伐,间伐后林下更新造林,通过6年连续调查试验,结果表明:4种改造方式立木蓄积年增长率为8%~13%,明显高于对照林分。通过协方差分析,伐4留2的林分胸径年增长量最大,其次为伐2留2、伐3留3,4个处理均与对照差异显著。林分改造对控制病虫害的扩散有明显效果,病级数值和密度均与胸径生长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纯林 改造 密度 病级 胸径 蓄积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土地的综合整治区划 被引量:14
16
作者 韩广 张桂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9,共5页
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土地现在多处于由 级向 级发展的阶段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危险性 ,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其主要成因是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不仅直接使砂质草原发生沙漠化 ,而且还严重影响天然樟子松的天然更新和扩展 ,因此必须... 呼伦贝尔草原的沙漠化土地现在多处于由 级向 级发展的阶段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危险性 ,必须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其主要成因是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不仅直接使砂质草原发生沙漠化 ,而且还严重影响天然樟子松的天然更新和扩展 ,因此必须对放牧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作者遵循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相结合原则、发生学原则、主导性原则、与已有的相关区划相统一原则 ,把呼伦贝尔草原划分为 2个综合整治亚区和 5个综合整治小区 ,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整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沙漠化土地 综合整治区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