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87
1
作者 卢杰 郭其强 +1 位作者 郑维列 徐阿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60,共7页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 种群结构及数量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主要是指种群径级结构、年龄结构及冠幅结构,垂直结构主要是指种群的高度结构.种群结构不仅反映了种群不同个体的配置情况,也反映了种群数量动态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种群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及它们在群落中的作用和地位(范繁荣等,2008).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是进行种群统计和研究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重要工具,生存分析的4个函数(生存函数S(i)、积累死亡率函数F(i)、死亡密度函数f(ti)和危险率函数λ(ti))可以辅助种群生命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生存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
下载PDF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变异与亲缘关系 被引量:31
2
作者 虞泓 葛颂 +1 位作者 黄瑞复 姜汉侨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期108-110,共3页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Gaussen. Horizont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for macrogametophytes collected from populations in Yunnan, Sichuan and Guangxi. Allozyme data for 33 loci of 14 enzymes demonstrate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both population and species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nifers, with the mean values for populations being P=0.694, A =2.0 and He =0.145 for P. yunnanensis; P=0.714, A=2.0 and He =0.174 for P. densata ; and P=0.758, A=2.1 and He =0.184 for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Based on Wright’s F _statistics, the fixation index of P. yunnanensis, P. densata and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were 0.101, 0.054 and 0.143,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opulations were largely under random mating.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not obvious among the three species (i.e. the genetic distance was less than 0.075). Because of the wider distribution of P. yunnanensis with greater variety of habitats, it was shown that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P. yunnanensis population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According to morphological, geographic and allozymic evidences,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 three species be better treated as varieties under a single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extensive gene flow among the three pine species resulted in great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Also,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P. yunnanensi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its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近缘种
下载PDF
滇西北高山针叶林区主要林型下外生菌根真菌的分布 被引量:20
3
作者 毕国昌 臧穆 郭秀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39,共7页
1985年和1986年,我们在云南西北部高山针叶林内,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杜鹃-冷杉林等7个主要林型中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调查。经对采集标本的鉴定,计有33个属约140余种外生菌根真菌。它们在各种林型下的分布有着一定... 1985年和1986年,我们在云南西北部高山针叶林内,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杜鹃-冷杉林等7个主要林型中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调查。经对采集标本的鉴定,计有33个属约140余种外生菌根真菌。它们在各种林型下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多度与林木的组成、土壤和地形条件,如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针叶林 外生菌根真菌 冷杉
下载PDF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天然恢复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玉涛 侯广维 +2 位作者 马钦彦 康峰峰 冯元普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川西灌木高山松林不同年龄火烧迹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灌木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恢复早期,物种多样性波动较大,其并非绝对随群落演替的顺向发展而增加,火烧后4~5年是群落发生剧变... 以'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川西灌木高山松林不同年龄火烧迹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灌木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恢复早期,物种多样性波动较大,其并非绝对随群落演替的顺向发展而增加,火烧后4~5年是群落发生剧变的时期,火烧后8~20年、20~27年是群落结构组成连续变化的时期,群落中物种多样性最大值出现在恢复27年时耐荫物种和不耐荫物种同时出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火烧迹地 动态研究 恢复过程 松林 高山 川西 天然 植被 研究方法 时间序列 空间序列 群落演替 连续变化 结构组成 最大值 灌木
下载PDF
两种中国特有松属植物核型的研究兼论松属的系统位置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林初 钱吉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1993年第1期47-56,共10页
本文首次分析了我国特产的华南五针松和高山松的核型,均为K(2n)=24=24m。松属植物(93种、变种)的核型全由中部或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为1A类型。根据核型资料的比较,作者发现双维管束松亚属比单维管束松亚属进化;松属是松科中最原始... 本文首次分析了我国特产的华南五针松和高山松的核型,均为K(2n)=24=24m。松属植物(93种、变种)的核型全由中部或和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构成,为1A类型。根据核型资料的比较,作者发现双维管束松亚属比单维管束松亚属进化;松属是松科中最原始的;它与其他各属均较疏远,虽然和银杉属、云杉属稍为接近;因此由松属单独构成松亚科是合适的。这些结论也得到形态、解剖、孢粉、植化、生化及古植物学等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属 核型 植物分类学 松科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高山松种群点格局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沈志强 卢杰 +1 位作者 华敏 方江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81,共9页
【目的】研究高山松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及其空间关联性。【方法】2014年6-8月,在西藏色季拉山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设置50m×50m的高山松林样地4块,对样地内的高山松进行定位和每木检尺,按胸径〈12cm、≥12~〈32cm、... 【目的】研究高山松种群不同生长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及其空间关联性。【方法】2014年6-8月,在西藏色季拉山选择有代表性的区域设置50m×50m的高山松林样地4块,对样地内的高山松进行定位和每木检尺,按胸径〈12cm、≥12~〈32cm、≥32cm将高山松分为小树、中树和大树,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s L函数,对高山松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色季拉山高山松种群径级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型,种群自然更新良好,属增长型种群;(2)高山松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各异,小树在小尺度范围内的聚集强度均明显强于中树和大树,中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随机分布,而大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3)样地1与样地2中,高山松小树与中树、大树之间的空间关联性基本上均呈负关联关系,但中树与大树之间基本上无关联;样地3和样地4中,高山松不同龄级的小树、中树和大树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关联性小。【结论】在从小树发育到大树的过程中,高山松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演变过程基本表现为由集群分布到随机或均匀分布;高山松种群的更新不仅受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样受种内竞争的制约;在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高山松种群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性是影响其分布格局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空间分布 点格局分析 色季拉山
下载PDF
藏东南高山松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16
7
作者 禄树晖 潘朝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24,共3页
利用树木定位、角尺度法和最小距离对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在幼苗向幼树和立木的发育过程中,空间分布格局由随机向趋于均匀和均匀的空间格局方式转变,是一种空间协调的结果。不同发育阶段中幼苗林木... 利用树木定位、角尺度法和最小距离对藏东南高山松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在幼苗向幼树和立木的发育过程中,空间分布格局由随机向趋于均匀和均匀的空间格局方式转变,是一种空间协调的结果。不同发育阶段中幼苗林木之间适宜生长空间的最小距离为0.66m,平均株距1.16m;高山松幼树林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0.84m,平均株距1.30m;高山松立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30m,平均株距2.3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树木定位 角尺度 分布格局
下载PDF
滇西北高山松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兆录 党承林 +1 位作者 王崇云 和兆荣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20-224,共5页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高山松林的生物量。林龄大生物量减小。林龄约40年和100年的林分,生物量分别为294.306t/hm ̄2和231.495t/hm ̄2;在各器官中,树干生物量(143.532t/hm ̄2和102.120... 本文研究了滇西北高山松林的生物量。林龄大生物量减小。林龄约40年和100年的林分,生物量分别为294.306t/hm ̄2和231.495t/hm ̄2;在各器官中,树干生物量(143.532t/hm ̄2和102.120t/hm ̄2)最大,占群落总生物量的48.90%和44.24%;乔木一层(亦即高山松)的生物量254.283t/hm ̄2和171.408t/hm ̄2,占群落总生物量的86.41%和74.04%;与林龄约40年的林分相比较,林龄约100年的高山松林中,高山松生物量所占比例减小而黄背栎等树种的生物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生物量 群落 松林
原文传递
西藏林芝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李照青 高郯 +1 位作者 张铎 卢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48,共6页
通过研究西藏林芝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高山松林地土壤中种子数量的分布情况,以及高山松种子的质量状况,有助于高山松林的可持续发展。选取林芝附近有大面积高山松林分布的东久乡东久桥样地、林芝镇林芝桥... 通过研究西藏林芝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当地高山松林地土壤中种子数量的分布情况,以及高山松种子的质量状况,有助于高山松林的可持续发展。选取林芝附近有大面积高山松林分布的东久乡东久桥样地、林芝镇林芝桥样地以及八一镇比日神山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采样、室内试验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高山松土壤种子库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不显著,种子数量随着与母树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少,表现出近母树分布的趋向。在不同土层深度中,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差异显著(P=0.0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且单因素分析发现海拔对高山松土壤种子库中种子数量的变化影响不大。土壤种子库中有活力种子仅占种子总量的1.05%,其中72.44%的有活力种子集中在枯落物层;虫蛀种子所占比例最高,占总量的47.41%,败育种子占种子总量的12.32%,腐败种子所占比例最小,为3.02%,可见种子丧失活力的首要原因是被啮齿类动物或鸟类的取食。地表枯落物层是种子进入土壤的一大阻碍,及时扰动地表枯落物有助于高山松种子进入土壤和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土壤种子库 空间分布特征 西藏林芝
下载PDF
香格里拉高山松林分直径结构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左政 许彦红 +2 位作者 朱霖 王俊峰 吴明山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为分析云南香格里拉县高山松天然林林分直径结构特征,用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函数、Logistic方程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对3种分布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用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描述高山松直径分布效果最好,可用来预测天然... 为分析云南香格里拉县高山松天然林林分直径结构特征,用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函数、Logistic方程对林分的直径分布进行拟合,对3种分布进行χ2检验,结果表明:用迈耶负指数分布函数描述高山松直径分布效果最好,可用来预测天然高山松林分的直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直径结构 分布函数 香格里拉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二倍体杂交种高山松光系统Ⅱ功能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飞 徐婷婷 +2 位作者 陈立同 张晓玮 赵长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4-1179,共6页
以人工气候室内的高山松(Pinus densata)及其亲本油松(P.tabulae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测定低温胁迫和恢复后其幼苗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JIP-test)参数,分析高山松及其亲本的光系统Ⅱ(PSⅡ)功能稳定... 以人工气候室内的高山松(Pinus densata)及其亲本油松(P.tabulae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测定低温胁迫和恢复后其幼苗的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JIP-test)参数,分析高山松及其亲本的光系统Ⅱ(PSⅡ)功能稳定性以及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差异,以探讨高山松适应高海拔低温环境的光合生理生态机制。结果表明:经过33 d的低温(12℃/5℃,昼/夜)处理后,高山松PSⅡ功能参数单位截面积吸收的能量(ABS/CSo)、捕获的能量(TRo/CSo)、电子传递的能量(ETo/CSo)、耗散的能量(DIo/CSo)、有活性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o),以及原初光化学反应的最大量子产额(φPo)、吸收光能用于QA-以后的电子传递的能量比例(φEo)、捕获光能用于QA-以后的电子传递的能量比例(Ψo)、光能利用能力参数(PIabs)、2 ms时相对可变荧光(VJ)、荧光上升的初始斜率(Mo)、荧光曲线与Fm所围面积(Area)、介于F0和Fm之间的相对面积(Sm)和QA氧化还原次数(N)均与处理前无显著差异;油松和云南松的φPo、φEo、Ψo、PIabs、Area与对照差异显著,云南松的VJ、Mo、Sm、N、ETo/CSo、DIo/CSo、ABS/CSo也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温度恢复之后(25℃/18℃,昼/夜),这些荧光参数的恢复程度表现为高山松>油松>云南松。可见,低温胁迫显著影响了油松和云南松的光能传递和光能利用能力以及受体库大小,且云南松遭受伤害的程度高于油松,而高山松的PSⅡ功能及其稳定性在遭受低温胁迫时明显高于亲本油松和云南松,且胁迫解除后恢复程度高,从而使得高山松能够在高海拔低温环境中累积代谢所需的有机物,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杂交种 高山松 低温胁迫 PSⅡ 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中国西部六种特有松科植物核型及细胞地理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石大兴 王米力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84-91,共8页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 本文分析的麦吊云杉、峨眉冷杉等4种2变种松科植物属我国特有种,主产中国西部,观察到的根尖细胞核型有5种为首次报导。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和变种油麦吊云杉(P.b.var.complanata)为2A核型,K(2n)=24=20m+4sm;天山云杉(P.schrenkianavar.fianshanica)为2B核型,K(2n=24=16m+8sm;峨眉冷杉(Abiesfabri)为2A模型,K(2n)=24=14m+8sm+2st;红杉(Larixpotaninii)为2A核型,k(2n)=24=12m+10sm+2st;高山松(Pinusdensata)为1A核型,k(2n)=24=24m。试材来源于原始林区的自然居群,根据核型资料,结合各种的生态、地理分布,进行了遗传变异及进化程度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杉 高山松 核型 细胞地理学
下载PDF
西藏朗县地区不同龄级高山松林木径向生长对火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宝 程雪寒 吕利新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6-446,共11页
林火影响着林木的更新、生长发育以及林分演替,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为了评估林火对不同龄级树木生长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西藏林芝市朗县2005年林火前后高山松(Pinus densata)的树轮变异特点。在林分内,选择62株过火林木,进行... 林火影响着林木的更新、生长发育以及林分演替,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为了评估林火对不同龄级树木生长的影响,该文研究了西藏林芝市朗县2005年林火前后高山松(Pinus densata)的树轮变异特点。在林分内,选择62株过火林木,进行树芯样品采集,且依据胸径将样树分为幼树(胸径<10 cm)和成年树(胸径≥10 cm)。树木年轮学交叉定年结果显示样本最大年龄为102年,最小年龄为19年,平均年龄为48年。研究结果表明:过火前幼树径向生长与上一年11月平均最低气温显著负相关,成年树径向生长与当年9月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过火后幼树和成年树的径向生长均与当年1月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显著负相关。成年树对火干扰的抵抗力(过火年-过火前树轮宽度降低的百分比)和恢复力(过火后-过火前树轮宽度恢复的百分比)都显著高于幼树。过火后不同龄级的树木生长都加快。在地表火干扰中,成年树比幼树更能抵抗火干扰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恢复及林火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 中度地表火 树木龄级 高山松 树木年轮 西藏 朗县
原文传递
同倍杂交种高山松与亲本种云南松的地理隔离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永良 毛建丰 +1 位作者 王晓茹 李悦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9-274,共6页
为了探讨横断山区同倍杂交种高山松与其亲本种云南松的地理隔离机制,采用实际的路线踏查方法,调查了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的地理分布情况和开花物候特征,并基于7个气象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分布在不同的地... 为了探讨横断山区同倍杂交种高山松与其亲本种云南松的地理隔离机制,采用实际的路线踏查方法,调查了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的地理分布情况和开花物候特征,并基于7个气象因子进行了聚类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高山松和云南松群体分布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中,以云南中甸为临界区,沿着金沙江河谷向北分布高山松,向南分布云南松。云南松的开花物候日期明显早于高山松,聚类分析表明两个物种分别聚为一支。在地质历史过程中,高大山系的形成以及海拔的升高将高山松和云南松从地理上隔离开来,两物种的适生区的气象因子的差异造成花期不遇,从而阻碍了两个物种间的基因交流,进而隔离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云南松 地理分布 物候 生态分化 隔离
原文传递
基于SVM方法的高山松林蓄积量遥感估测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付虎艳 徐云栋 +2 位作者 李圣娇 苏院兴 舒清态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8,共6页
以香格里拉县高山松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香格里拉县TM遥感影像、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2009年精度为30 m的DEM数据以及2013年香格里拉县高山松实测样地数据,提取研究区内高山松林影像分布图及筛选出17个因子(13个遥感因子... 以香格里拉县高山松为研究对象,利用2006年香格里拉县TM遥感影像、200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2009年精度为30 m的DEM数据以及2013年香格里拉县高山松实测样地数据,提取研究区内高山松林影像分布图及筛选出17个因子(13个遥感因子、3个地形因子、1个地面调查因子)作为备选自变量,在MATLAB下利用LIBSVM模块建立研究区高山松林蓄积量单位面积(30 m×30 m)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选用RBF核函数在参数范围内寻找出SVM模型的最佳参数C=3.580 9,g=0.1、p=0.01,利用最佳寻优参数建立SVM非参数模型,对SVM模型进行测试得到,均方根误差MSE=0.008 7,复相关系数R=0.51,相对误差RE=23.4%,估测精度为76.6%。以像元为单位,分块提取高山松林对应的各像元自变量因子,利用估测模型预测得到香格里拉县高山松林总蓄积量为13 318 476.5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格里拉县 高山松 蓄积量估测 SVM
下载PDF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of Pinus densata-dominated forests using Landsat time series and permanent sample plot data 被引量:8
16
作者 Jialong Zhang Chi Lu +1 位作者 Hui Xu Guangxing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689-1706,共18页
Southwest China is one of three major forest regions in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bon sequestration.Accurate estimations of changes in aboveground biomass 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forest carbon cyc... Southwest China is one of three major forest regions in China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arbon sequestration.Accurate estimations of changes in aboveground biomass are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forest carbon cycling and promoting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Southwest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 topographic features and forest canopy structures,complicating methods for mapping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dynamics.The integration of continuous Landsat images and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develop a long-term monitoring program of 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 dynamics.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using historical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plot data and Landsat TM timeseries images.This method was formulated by comparing two parametric methods:Linear Regression for Multiple Independent Variables(MLR),and 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and two nonparametric methods:Random Forest(RF)and Gradient Boost Regression Tree(GBRT)based on the state of 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change models.The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mapped Pinus densata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changes over time in Shangri-la,Yunnan,China.Landsat images and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were acquired for 1987,1992,1997,2002 and 2007.The results show that:(1)correlation and homogeneity texture measures were able to characterize forest canopy structures,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dynamics;(2)GBRT and RF predicted Pinus densata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changes better than PLSR and MLR;(3)GBRT was the most reliable approach in the estimation of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its changes;and,(4)the aboveground biomass change models showed a promising improvement of prediction accuracy.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GBRT state and change models developed using temporal Landsat and 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 data provides the potential for developing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long-term mapping and monitoring program of forest aboveground biom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biomass change Gradient Boost Regression Tree LANDSAT MULTI-TEMPORAL images PERMANENT sample PLOTS pinus densata Shangri-La China
下载PDF
基于优化k-NN模型的高山松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谢福明 字李 舒清态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5-523,共9页
针对传统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在搜索最近邻单元时赋予特征变量相等的权重,缺少对特征变量加权优化等不足问题,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以高山松Pinus densata为研究对象,基于49块实测标准地,116株高山松样木和Landsat 8/OL... 针对传统k-最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k-NN)在搜索最近邻单元时赋予特征变量相等的权重,缺少对特征变量加权优化等不足问题,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市,以高山松Pinus densata为研究对象,基于49块实测标准地,116株高山松样木和Landsat 8/OLI影像,在前期进行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k-NN模型实现的基础上,对k-NN的3个参数(k,t和d)进行反复测试优化组合,在像元尺度上对研究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进行遥感估算。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k-NN模型精度优于传统的k-NN模型,优化前均方根误差为30.0 t·hm^(-2),偏差为-0.418 t·hm^(-2),相对标准误差百分比(R_(MSE))为54.8%;优化后均方根误差为24.0 t·hm^(-2),偏差为-0.123 t·hm^(-2),R_(MSE)为43.7%。基于优化k-NN模型的研究区高山松地上生物量总储量估测结果为0.89×10~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测计学 k-NN模型 遗传算法 LANDSAT 8/OLI 地上生物量 高山松
下载PDF
川西高山松林火烧迹地植被生物量与生产力恢复动态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玉涛 马钦彦 +2 位作者 侯广维 阚振国 陈圆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川西高山松林不同年龄火烧迹地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干生物量占地上部总生物量比例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到23年生时,干生物量比例已达80%左右;较小的林分密度可以促进高山松的提早结实,... 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研究方法对川西高山松林不同年龄火烧迹地的研究结果表明:高山松干生物量占地上部总生物量比例随年龄的增大逐渐增加,到23年生时,干生物量比例已达80%左右;较小的林分密度可以促进高山松的提早结实,但较大的结实量则导致较小的干生物量比例。灌木层生物量在恢复早期随迹地年龄增大逐渐增高,在火烧后20年时达最高,随着高山松开始形成乔木层,其生物量开始逐渐减小;草本层生物量以1~6年火烧迹地较高,在总体生物量中占有较大比例,但随着灌木和高山松迅速生长,其生物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在火烧迹地恢复的前27年,高山松的生产力呈现随迹地年龄增大逐渐升高的趋势,且生产力增大的速率也随迹地年龄的增大而迅速提高,而草本层生产力则随迹地年龄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川西 生物量 生产力 火烧迹地
下载PDF
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的香格里拉高山松蓄积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云栋 舒清态 +2 位作者 李圣娇 张焱 王永刚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0-195,共6页
以香格里拉县高山松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 8影像和DEM(30M)数据为信息源,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地面样地实测数据,借助MATLAB平台,在前期进行基于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采用决定系数(R2)、均... 以香格里拉县高山松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 8影像和DEM(30M)数据为信息源,结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地面样地实测数据,借助MATLAB平台,在前期进行基于遗传算法(GA)和粒子群算法(PSO)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基础上,采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及预测精度(P)3个指标对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进行评价,并建立了研究区高山松蓄积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遗传算法效率(耗时1.9h)低于粒子群算法(耗时1.4h);采用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R2、RMSE及P分别为0.636、4.216m3、81.748%,均优于粒子群算法。通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估测香格里拉高山松蓄积量总量为13 317 879.7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松 蓄积量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下载PDF
高山松及其亲本种群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性状 被引量:8
20
作者 梁冬 毛建丰 +6 位作者 赵伟 周先清 袁虎威 王黎明 邢芳倩 王晓茹 李悦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0-163,共14页
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油松(P.tabuli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的天然二倍体杂交种,是为数不多的与亲本种没有严格生殖隔离的同倍体杂交种。为了检测3个种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特点,为高山松成种机制提供数据,选... 高山松(Pinus densata)是油松(P.tabuliformis)和云南松(P.yunnanensis)的天然二倍体杂交种,是为数不多的与亲本种没有严格生殖隔离的同倍体杂交种。为了检测3个种在油松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特点,为高山松成种机制提供数据,选取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多样性的25个种群,在油松生境下对比分析了苗期11个适应性指标和3个生长发育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适应性指标和生长发育指标在种间和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出苗率、2011年11月和2012年10月的封顶率、二年生苗在2012年10月的保存率等指标的种间方差分量较大,种内变异较小,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指标。油松在大部分适应性指标和3个生长发育指标上均表现最好,总体适合度高于云南松和高山松;云南松在封顶率和保存率上都居于最低值,大部分一年生苗木到11月底仍未出现封顶现象且黄苗比例最高,二年生苗的存活率为0,表明云南松在油松生境下适合度最低;高山松除了在紫苗比例上表现出超亲优势外,大部分性状居于亲本种之间。此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山松祖先种群在适应性上表现较好,具有在油松生境下发展的潜力;而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高山松种群及东南部的康定种群对油松生境的适应性较差。研究揭示出生态选择在高山松的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发育 高山松 油松 云南松 适应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