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柴北缘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仵宗涛
孙国强
+3 位作者
王锋
郭佳佳
刘伟明
王晔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0-36,共7页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岩温度、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地区储集砂岩中主要发育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碳酸盐胶...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岩温度、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地区储集砂岩中主要发育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碳酸盐胶结物。自生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测定其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范围在-7.5‰^-1.4‰之间,平均为-4.0‰;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在-14.4‰^-10.1‰之间,平均为-11.6‰,推算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106.38~119.23,平均值为113.24。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在成岩阶段早期有少量有机碳加入,成岩流体以淡水环境为主。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在71.49~101.01℃之间,平均值为81.32℃。根据成岩特征及形成温度,揭示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黏土矿物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平台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永恒
孙国强
+3 位作者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8-1268,共11页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中段平台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E1+2)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以及沉积成岩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地区路乐河组储集岩主要为岩屑砂岩...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中段平台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E1+2)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以及沉积成岩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地区路乐河组储集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岩内颗粒之间以点—线接触关系为主,少量为线接触关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蚀孔隙;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平均值达到了21.92%,主要以伊—蒙混层、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为主,具有明显的蒙皂石向伊—蒙混层转化的特征。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碳同位素值(δ13C)在-8.87‰^-3.91‰之间,平均为-5.66‰,碳来源主要为脱羧作用的有机质碳和碳酸盐岩中的无机碳,淋滤作用也造成胶结物中δ13C值变低;氧同位素值(δ18O)介于-12.97‰^-8.75‰,平均值为10.68‰,推算其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在103.79~114.27之间,平均为110.38,碳酸盐沉淀温度分布范围在62.89℃~90.53℃之间,平均为75.20℃;通过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U/Th、V/Cr、Ni/Co以及Cu/Zn均反映出温暖、湿润的成岩环境,古盐度、Sr/Ba与U值也指向淡水沉积环境,说明平台地区路乐河组储集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淡水沉积环境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主—微量元素
碳酸盐胶结物
平台地区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北缘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
6
1
作者
仵宗涛
孙国强
王锋
郭佳佳
刘伟明
王晔桐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0-36,共7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计划(自然科学基金)(1308RJZA310)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专项(1309RTSA041)联合资助
文摘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方法,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中段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的成岩温度、形成环境和物质来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地区储集砂岩中主要发育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碳酸盐胶结物。自生黏土矿物主要以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测定其碳同位素(δ^(13)C)值分布范围在-7.5‰^-1.4‰之间,平均为-4.0‰;氧同位素(δ^(18)O)值分布范围在-14.4‰^-10.1‰之间,平均为-11.6‰,推算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为106.38~119.23,平均值为113.24。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在成岩阶段早期有少量有机碳加入,成岩流体以淡水环境为主。碳酸盐胶结物的形成温度在71.49~101.01℃之间,平均值为81.32℃。根据成岩特征及形成温度,揭示平台地区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段储集岩主要处于早成岩阶段晚期。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黏土矿物
碳同位素
氧同位素
平台地区
Keywords
carbonate
cement
clay
mineral
carbon
isotope
oxygen
isotope
pingtai
region
分类号
TE122.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事业部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58-1268,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Y304RC1SGQ)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专项(1309RTSA041)~~
文摘
综合运用岩石学、矿物学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对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中段平台地区古近系路乐河组(E1+2)储集岩的岩石学特征、碳酸盐胶结物、黏土矿物以及沉积成岩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地区路乐河组储集岩主要为岩屑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储集岩内颗粒之间以点—线接触关系为主,少量为线接触关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蚀孔隙;黏土矿物含量较高,平均值达到了21.92%,主要以伊—蒙混层、伊利石、蒙脱石和绿泥石为主,具有明显的蒙皂石向伊—蒙混层转化的特征。碳—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碳同位素值(δ13C)在-8.87‰^-3.91‰之间,平均为-5.66‰,碳来源主要为脱羧作用的有机质碳和碳酸盐岩中的无机碳,淋滤作用也造成胶结物中δ13C值变低;氧同位素值(δ18O)介于-12.97‰^-8.75‰,平均值为10.68‰,推算其古盐度Z值分布范围在103.79~114.27之间,平均为110.38,碳酸盐沉淀温度分布范围在62.89℃~90.53℃之间,平均为75.20℃;通过全岩的微量元素分析表明,U/Th、V/Cr、Ni/Co以及Cu/Zn均反映出温暖、湿润的成岩环境,古盐度、Sr/Ba与U值也指向淡水沉积环境,说明平台地区路乐河组储集岩主要形成于温暖湿润的淡水沉积环境之中。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主—微量元素
碳酸盐胶结物
平台地区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es
main
trace
elements
carbonate
cement
pingtai
region
Qaidam
Basi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柴北缘平台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意义
仵宗涛
孙国强
王锋
郭佳佳
刘伟明
王晔桐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柴达木盆地北缘平台地区路乐河组沉积环境与成岩流体特征
杨永恒
孙国强
王晔桐
朱文军
秦彩虹
管斌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