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特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陈炫妤 陆化杰 +3 位作者 王洪浩 何静茹 刘凯 陈新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68-476,共9页
角质颚是头足类主要的摄食器官,蕴含着大量渔业生态学信息。根据2019年3至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样本,对其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进行了划分和判定,分析了色素沉积等级与胴... 角质颚是头足类主要的摄食器官,蕴含着大量渔业生态学信息。根据2019年3至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海域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样本,对其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进行了划分和判定,分析了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和角质颚形态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3至5月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以2级为主,占总样本的33.87%,色素沉积等级总体上随着月份的增加而增加。鸢乌贼角质颚的色素沉积与胴长、体重和性腺成熟度的关系均存在性别间显著性差异(P<0.05),总体而言雌性个体的沉积速度快于雄性个体。角质颚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重和角质颚外部形态参数均呈正相关,并且都随着性腺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开展了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色素沉积研究,确立了鸢乌贼色素沉积等级与胴长、体重、性腺成熟度和角质颚形态参数的关系,并拟合了相关生长方程,为进一步研究鸢乌贼的渔业生态学及合理开发该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 角质颚 色素沉积 外部形态参数 西北印度洋
原文传递
离子束联合强脉冲光综合美容措施对面部烧伤瘢痕的修复效果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高国珍 高倩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89-91,共3页
目的:研究离子束联合强脉冲光综合美容措施对面部烧伤瘢痕的修复效果,为患者的瘢痕修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瘢痕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研究离子束联合强脉冲光综合美容措施对面部烧伤瘢痕的修复效果,为患者的瘢痕修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治疗的80例面部烧伤瘢痕患者的诊疗情况。按照瘢痕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进行面部烧伤瘢痕治疗,涂抹抗瘢痕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措施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离子束联合强脉冲光的综合美容措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对患者的瘢痕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VS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色素沉着、瘢痕增生和萎缩发生率以及红斑的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离子束联合强脉冲光综合美容措施治疗对面部烧伤瘢痕进行修复,可明显降低瘢痕增生和萎缩、色素沉着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强脉冲光 面部 烧伤瘢痕 色素沉着 红斑期 效果
下载PDF
低温对高产杂交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施大伟 张成军 +3 位作者 陈国祥 王萍 王静 吕川根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以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20℃处理2和4 d,比较低温对水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抽穗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 以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常规杂交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采用15和20℃处理2和4 d,比较低温对水稻抽穗期剑叶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下抽穗期水稻剑叶光合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抗氧化酶CAT活性下降,SOD、POD活性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低温处理4 d后,“两优培九”SOD活性上升,POD活性降低,“汕优63”变化则相反。抗氧化酶之间活性变化的不平衡,使活性氧的产生与清除失衡,O2-迅速积累,膜脂过氧化加剧,MDA含量上升。这些变化导致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在低温下降低。试验结果表明,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比常规杂交稻“汕优63”对低温的适应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高产杂交水稻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 抽穗期
下载PDF
栀子黄色素多级浸提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椿鉴 傅虬声 张蓉真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17-120,共4页
研究了天然栀子黄色素的浸提过程,指出在决策了最优工艺条件基础上,利用多级逆流浸提过程,将得到理想的结果。
关键词 多级浸提 栀子黄色素 浸提 精制 黄色素
原文传递
Melanin change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nd choroid in the convalescent stage of 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 被引量:1
5
作者 Ying Huang Ya-Ting Yang +5 位作者 Bing Lin Sheng-Hai Huang Zu-Hua Sun Rong Zhou Ying-Zi Li Xiao-Ling Li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0年第12期1928-1932,共5页
AIM:To observe the melanin change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and choroid in the convalescent stage of Vogt-Koyanagi-Harada(VKH).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40 eyes of 20 patients in the c... AIM:To observe the melanin change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and choroid in the convalescent stage of Vogt-Koyanagi-Harada(VKH).METHODS: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40 eyes of 20 patients in the convalescent stage of VKH.Fundus photography(FP),multi-spectral imaging(MSI),and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were performed.RESULTS:In the VKH convalescent stage,focal RPE melanin accumulation(FRMA)was detected in 34 eyes(85%)on MSI and in 7 eyes(17.5%)on FP.FRMA was limited to the previous retinal detachment area in all 28 eyes(FRMA was detected in 34 eyes on MSI,which were enrolled,and 6 eyes lacked data in the acute stage).Sunset-glow fundus was detected in 20 eyes(50%)on FP.The mean density of FRMA in a 1-mm-diameter circular area of the fovea was 0.04±0.07 on MSI,which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nset-glow fundus(ρ=0.467,P=0.02).CONCLUSION:In the VKH convalescent stage,FRMA is derived from the RPE melanin change,and sunset-glow fundus is derived from the choroid melanin change.A higher density of FRMA in the fovea and sunset-glow fundus represents more serious depigmentation of melan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NI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CHOROID convalescent stage VOGT-KOYANAGI-HARADA
下载PDF
睑缘色素痣的手术切除及Ⅰ期修复 被引量:7
6
作者 金书红 王道宏 屠永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讨睑缘色素痣的手术切除及Ⅰ期修复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36例睑缘色素痣的大小、位置,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切除;利用眼睑周围皮瓣Ⅰ期修复缺损区;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36例术后随访3~6个月,外观良好,双眼对称,无明显眼... 目的探讨睑缘色素痣的手术切除及Ⅰ期修复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36例睑缘色素痣的大小、位置,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切除;利用眼睑周围皮瓣Ⅰ期修复缺损区;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36例术后随访3~6个月,外观良好,双眼对称,无明显眼睑瘢痕、畸形形成。结论睑缘结构精细,利用一些手术技巧切除睑缘痣并Ⅰ期修复缺损,恢复睑缘正常形态,在维持眼睑外形及睑缘弧度上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缘色素痣 手术 Ⅰ期修复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夏卿 翟伟韬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9期919-922,共4页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60膝)择期手术治疗的晚期膝关节PV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KA(置换组,n=30)、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关节镜组,n=30)。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晚期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近期疗效。方法将60例(60膝)择期手术治疗的晚期膝关节PVN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TKA(置换组,n=30)、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关节镜组,n=3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HSS评分、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周,两组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置换组术后6周、12周的HSS评分显著高于关节镜组(P<0.05)。术后,两组患膝关节功能相比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置换组术后关节活动度与股四头肌MMT分级均优于关节镜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1年,置换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关节镜组(P<0.05)。结论 TKA可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减少术后复发,是晚期膝关节PVNS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晚期 全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复发
下载PDF
蓝、紫粒小麦光合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宗学凤 张建奎 王三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23-1428,共6页
以西南地区的白粒小麦品种("绵阳26"和"川麦107")为对照,对新育成的蓝、紫粒小麦品种(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分析。... 以西南地区的白粒小麦品种("绵阳26"和"川麦107")为对照,对新育成的蓝、紫粒小麦品种(系)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蓝、紫粒小麦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和对照的白粒小麦一样,均随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发育进程而下降,在孕穗期含量最高,成熟期含量最低;蓝粒小麦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在各发育时期均最低;白粒小麦的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在除孕穗期外的各发育时期最高,成熟期的叶绿素b含量也最高。白粒小麦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发育进程一直下降,直至成熟,而紫粒和蓝粒小麦在开花期前逐渐下降,但开花期后又逐渐升高,成熟时达到最大值;灌浆期和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是蓝粒小麦,其次是紫粒小麦,白粒小麦最低。蓝、紫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的净光合速率均随发育进程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开花期净光合速率最大;白粒小麦在除灌浆期外的其他生育期净光合速率最大,蓝粒小麦在开花期后净光合速率是最低的。蓝、紫粒小麦和白粒小麦的气孔导度和蒸腾强度均随发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灌浆期。白粒小麦的气孔限制值在孕穗期到开花期低于紫粒和蓝粒小麦,而开花期后则高于紫粒和蓝粒小麦。新近育成的几个蓝、紫粒小麦的光合能力低于白粒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蓝粒小麦 紫粒小麦 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特性 发育时期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干预Ⅲ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帅 朱章志 +3 位作者 张越 叶仁群 冯秋苑 曾绘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2-23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干预Ⅲ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Ovid,... 目的系统评价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干预Ⅲ期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Library、PubMed、Medline、EMbase、Ovid,查找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干预Ⅲ期DN的相关文献,然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献,提取文献相关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对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Jadad评分、Riskofbias偏倚风险评测工具。结果纳入14个研究,共1067例受试者。主要结局指标显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效果尚不稳定(P>0.05),敏感性分析后(P<0.01,MD=-38.22,95%CI[-49.76,-26.67]),但能够显著降低血肌酐(P<0.01,MD=-13.45,95%CI[-20.65,-6.25]),显著提高有效率(P<0.01,OR=4.56,95%CI[2.90,7.18])。结论基于现有研究证据,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Ⅲ期DN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但受限于研究质量和样本量,其研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高质量、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 Ⅲ期糖尿病肾病 系统评价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眼黄斑色素光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齐越 郝洁 +2 位作者 张悦 王宁利 韩崧 《北京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色素光密度(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MPOD)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高度近视患者50例(86眼)。所有患者按国际近视性黄斑病变分期法分期,分...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高度近视患者的黄斑色素光密度(macular pigment optical density,MPOD)的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的高度近视患者50例(86眼)。所有患者按国际近视性黄斑病变分期法分期,分别记录性别、年龄、矫正视力、眼压、眼轴、眼底照相并测量MPOD值。结果5组患眼MPO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1,P=0.009)。不同分期的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检验,0期和1期比较、3期和4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5);0期、1期分别和2、3、4期比较,2期和3、4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高度近视患者的MPOD值与年龄、眼轴、近视黄斑病变分期有相关性(年龄:回归系数为-0.004,P<0.001;眼轴:回归系数为-0.049,P<0.001;近视黄斑病变分期:2期的回归系数为-0.004,P=0.018,3期回归系数为-0.023,P=0.027,4期的回归系数为-0.036,P=0.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的MPOD值与年龄、眼轴及近视性黄斑病变分期相关,不同分期的高度近视患者MPOD值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色素光密度 近视性黄斑病变 分期
下载PDF
阶段升温工艺对SiO2改性Al颜料包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司政凯 张―梦 +6 位作者 闫丽伟 苏向东 张燕黎 曹林方 江慧 王―巍 刘燕刚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5-50,共6页
研究了正硅酸乙酯(TEOS)在片状铝颜料表面水解缩聚形成SiO2包覆膜制备Al颜料的反应过程,重点探讨了两阶段升温变化对包覆性能的影响。FE-SEM和刮板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温度50℃,第二阶段80℃时,能在片状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 研究了正硅酸乙酯(TEOS)在片状铝颜料表面水解缩聚形成SiO2包覆膜制备Al颜料的反应过程,重点探讨了两阶段升温变化对包覆性能的影响。FE-SEM和刮板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温度50℃,第二阶段80℃时,能在片状铝颜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且遮盖性高、光泽高的SiO2薄膜;EDS和粒径分布测试结果表明:与未包覆的铝颜料相比,SiO2包覆的Al颜料表面硅元素含量增加了1.48%,氧元素含量由1.81%增加到4.60%,SiO2包覆的Al颜料的D50增大了约15%,表明在铝颜料表面形成的SiO2包覆膜非常薄;在pH为9的弱碱性溶液中,220 h后析出的H2体积仅为未包覆铝颜料的2.2%,具有良好的耐弱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颜料 包覆机理 SIO2薄膜 阶段温度 耐碱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