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及中医外治进展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海强 贝光明 韦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811-1813,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心理压力的加重,其发病率日渐增多。迄今为止,GERD的病理生理学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中医外治在此领域有所发展,就近年来有关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近... 胃食管反流病(GERD)随着社会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心理压力的加重,其发病率日渐增多。迄今为止,GERD的病理生理学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中医外治在此领域有所发展,就近年来有关GERD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近况作一总结,并对中医外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生理 中医外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肺与大肠相表里”现代生物学认识浅谈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爱敏 王峰 +2 位作者 孙燕 华茜 李宇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657-659,共3页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中医理论方面的内涵认识已日趋深入,并且现代生物学技术对肺与肠的关系提供了更多分子方面的证据。二者在生理关系方面,从胚胎发育角度,肺与肠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的重要基础理论,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中医理论方面的内涵认识已日趋深入,并且现代生物学技术对肺与肠的关系提供了更多分子方面的证据。二者在生理关系方面,从胚胎发育角度,肺与肠的发育过程紧密相关;在病理关系方面,肠缺血/再灌注病理状态下可能导致肺功能受到影响,肺病在一定的病理状态下也可以转移至肠,引起肠部病变。肺与大肠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在病理方面都存在联系,文章试对现代生物学关于肺与大肠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与大肠 现代生物学 生理病理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栓塞大鼠脑区病理生理动态变化及不同频率针刺法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张雪 樊小农 +9 位作者 王舒 钱宇斐 张亚男 魏媛媛 武慧群 卢红朵 孙红红 郭海燕 李凌鑫 石学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70-973,共4页
目的了解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大鼠不同脑区微血管、炎性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毫针针刺法中频率因素对其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鼠MCAO模型,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施以快频... 目的了解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bstruction,MCAO)大鼠不同脑区微血管、炎性细胞的动态变化及毫针针刺法中频率因素对其影响。方法参照Zea-Longa线拴法复制大鼠MCAO模型,对"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水沟施以快频率180次/s和慢频率60次/s,持续时间均为5 s的针刺干预,共6次,计数皮层、海马、纹状体部位微血管及炎性细胞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各部位(除纹状体)的炎性细胞数和微血管数无明显变化;造模72 h后,未针刺组与正常组比较,纹状体的微血管数明显减少,皮层和海马的炎性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未针刺组比较,快频率针刺组可明显减少皮层和海马的炎性细胞数、慢频率针刺组可明显增加纹状体的炎性细胞数和微血管数,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AO大鼠在脑缺血后,会随着时间变化出现微血管和炎性细胞动态病理变化并表现出明显的脑区特异性;快、慢频率针刺法改善脑缺血的作用环节不同,同样具有脑区部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栓塞 病理生理 针刺方法 针刺频率
下载PDF
郁证发微(三十六)——郁证经乱论 被引量:9
4
作者 蒋健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7期10-15,共6页
郁证性经乱是指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内伤导致冲任失调是郁证性经乱的生理病理基础,其基础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化火、心脾两虚、痰凝血瘀、气血和肝肾亏虚;治疗时需辨证并兼顾崩漏与闭经的特殊性,... 郁证性经乱是指因情志因素引起的月经失调。"女子以肝为先天",七情内伤导致冲任失调是郁证性经乱的生理病理基础,其基础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化火、心脾两虚、痰凝血瘀、气血和肝肾亏虚;治疗时需辨证并兼顾崩漏与闭经的特殊性,不可忽视非药物情志疗法的重要性。郁证性经乱主要见于现代医学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应激性闭经等功能性疾病,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性疾病致月经失调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证 经乱 生理病理 病机证治
下载PDF
从肝论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被引量:6
5
作者 姜迎宏 唐莹 +3 位作者 李慧 李周泉 杨莉君 殷丽平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20期37-40,共4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工作压力的上升,其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甲亢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其发生发展变化与肝脏密切相关,文章基于甲状腺在生理、病理与肝的联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工作压力的上升,其患病率在逐年上升。甲亢属于中医“瘿病”范畴,其发生发展变化与肝脏密切相关,文章基于甲状腺在生理、病理与肝的联系,提出从肝论治甲亢,即疏肝气、清肝火、补肝阴,以期进一步完善甲亢的中医诊疗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生理病理 中医治疗
下载PDF
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婉涛 刘玲 董欢欢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病变的一类认知障碍,并有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因而血管性认知障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以五脏为纲,探讨五脏生理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继发于脑血管病变的一类认知障碍,并有发展成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生活质量。目前中西医学对血管性认知障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因而血管性认知障碍成为当下研究热点之一。以五脏为纲,探讨五脏生理病理特点在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以期对于后续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五脏 生理病理
下载PDF
历代文献少论肝阳虚原因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祝建材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5-27,共3页
现行的中医教科书及历代文献论述肝阳上亢较多,较少提及肝阳虚。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认为,无论从阴阳的普遍性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肝阳虚都是客观存在的。如能制订出肝阳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对于完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和更加有... 现行的中医教科书及历代文献论述肝阳上亢较多,较少提及肝阳虚。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认为,无论从阴阳的普遍性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肝阳虚都是客观存在的。如能制订出肝阳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对于完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和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将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 肝阳虚 生理病理 客观性
原文传递
从脾论治糖尿病肾病的现代医学解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姚涛 徐江雁 +2 位作者 刘文礼 尹笑丹 李贞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19-3623,共5页
糖尿病肾病为中医药防治的优势病种,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阶段的防治尤为重要,所以有必要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深化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文章从现代医学生理和病理层面系统阐释中医“脾”在血糖水平、生理解剖以及蛋白流失、微循环障碍等方面... 糖尿病肾病为中医药防治的优势病种,尤其是在疾病早期阶段的防治尤为重要,所以有必要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深化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文章从现代医学生理和病理层面系统阐释中医“脾”在血糖水平、生理解剖以及蛋白流失、微循环障碍等方面与糖尿病肾病的密切联系,突出“脾”在糖尿病肾病诊疗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注重用现代医学阐释中医理论,推动中西医结合汇通,以期充分挖掘并发挥中医药防治的特色与优势,为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生理与病理 中西医结合 脾肾同治
原文传递
阴阳学说在老年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文章通过《内经》阴阳学说理论,阐释了老年病的生病理特点及运用于临床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阴阳学说 老年病 生理病理 临证运用
下载PDF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 in Endotoxemic Buffalo Calves—A Physio-Pathological Perspective
10
作者 Irtiza Nabi Digvijay Singh N. K. Sood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9年第4期257-268,共12页
Fifteen apparently healthy male buffalo calves aged between 6 months to one year with body weight range of 70 - 140 Kg divided into 3 groups of 5 buffalo calves each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Endotoxic s... Fifteen apparently healthy male buffalo calves aged between 6 months to one year with body weight range of 70 - 140 Kg divided into 3 groups of 5 buffalo calves each were used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Endotoxic shock was produced by IV infusion of Escherichia coli endotoxin @ 5 μg/kg BW/hr for 3 hours followed by administration of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 regimens comprising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hypertonic saline solution(HSS) @ 4 ml/Kg bw, flunixin meglumine @ 1.1 mg/Kg bw and blood @ 20 ml/Kg bw to group-I, HSS, Dextran-40 and Flunixin meglumine to group-II and HSS, Dextran-40, whole blood and Flunixin meglumine to group-III with the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major physio-pathological changes during induced endotoxemia in buffalo calves an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 options to find out the best treatment option out of the three combinations. All the animals were further observed up to day 2 or death whichever was earlier. Endotoxin infusion to all the animals caused symptoms of restlessness, respiratory distress, snoring, diarrhoea, profuse salivation along with the significant hypoproteinemia, hypoalbuminemia, hypoglobulinemia, hypokalemia and hypocalcemia. The treatment with HSS, flunixin meglumine and blood infused as one time infusion to these endotoxemic buffalo calves not only alleviated the above mentioned symptoms but also significantly raised the circulating albumin level at 5.5 hrs and day 2 and Fibrinogen level at day 2 of observation. A significant hypocalcaemia was observed at 4.5 hours along with an increase in Alkaline Phosphatase at 3.5, 4.5 and 6.5 hrs. All the endotoxemic buffalo calves which died were subjected to post mortem and histopathological studies. Epicardial and endocardial haemorrhages, haemorrhages on intestinal mucosa, congestion, haemorrhages, emphysema and fibrinous thrombi in microvasculature of lungs were salient histopathological findings. On comparison with observations of the other treatment regimens tr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IV infus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ood Buffalo CALVES Dextran-40 ENDOTOXEMIA FLUNIXIN MEGLUMINE HYPERTONIC Saline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下载PDF
方显明教授脾胃病诊疗经验浅谈
11
作者 桑博默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147-148,共2页
方显明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桂派中医大师,他具有近四十多年中医临床医疗经验,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方老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家,尊古而不泥古,笔者有幸侍诊... 方显明是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首批桂派中医大师,他具有近四十多年中医临床医疗经验,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方老治学严谨、学识渊博,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家,尊古而不泥古,笔者有幸侍诊,跟师抄方。方显明认为胃之受纳功能失常的主症之一是胃纳不振,不思饮食,而无食后脘腹胀满难化之症;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恶燥喜柔润,虽为水谷之海,若饮食失职,寒温不适,胃亦受损伤。胃中气血既少,摄纳失职,其为病,伤阴者有之,伤阳者为多因而,保持规律生活作息、改善饮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减少郁怒,养成较为良好的习惯,规避脾胃失调的各类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脾胃病的快速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显明 脾胃病 规律饮食 调摄情志 生理病理 因势利导
下载PDF
《黄帝内经》之“五色五味”
12
作者 王蕊 史丽萍 郭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五色五味"理论被后世医家谙熟并指导临床实践。此理论产生于五行、阴阳归属关系,基于此,"五色五味"入通于人体五脏,即青、酸入于肝,赤、苦入于心,黄、甘入于脾,白、辛入于肺...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五色五味"理论被后世医家谙熟并指导临床实践。此理论产生于五行、阴阳归属关系,基于此,"五色五味"入通于人体五脏,即青、酸入于肝,赤、苦入于心,黄、甘入于脾,白、辛入于肺,黑、咸入于肾。观察人体五色变化,可知疾病顺逆与病损部位,五味适宜,补养五脏,五味过及,有损五脏,故补益五脏,应谨和五味。掌握"五色五味"理论,对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色五味 生理病理 疾病
下载PDF
纳他霉素在草莓保鲜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姜爱丽 胡文忠 +1 位作者 田密霞 范圣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15-520,共6页
用20mg/L的纳他霉素溶液对新鲜草莓果实进行浸泡和喷雾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和浸泡时间对新鲜草莓贮藏过程中生理和病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处理可有效控制果实表面霉菌数量,并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及腐烂率上升的速度,... 用20mg/L的纳他霉素溶液对新鲜草莓果实进行浸泡和喷雾处理,探讨了不同处理方式和浸泡时间对新鲜草莓贮藏过程中生理和病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他霉素处理可有效控制果实表面霉菌数量,并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及腐烂率上升的速度,减慢叶柄叶绿素含量下降的速率,提高果实花色素苷含量。浸泡5min和喷雾处理比浸泡10min处理显示了明显的防腐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纳他霉素 保鲜 生理和病理指标
下载PDF
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对于我国眼科学发展的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荣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121-127,共7页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核心理念。中医认为:肝主目;眼为五脏之精,肝为五脏之长;肝主疏泄,条畅情志;肝生血气,藏血藏魂;肝主血海、主谋略;肝生"相火",萌发元阳;肝为将军之官,主攘外安内;肝主筋主动,为罴极之本;肝为泪。中医强调:百... 整体恒动观是中医核心理念。中医认为:肝主目;眼为五脏之精,肝为五脏之长;肝主疏泄,条畅情志;肝生血气,藏血藏魂;肝主血海、主谋略;肝生"相火",萌发元阳;肝为将军之官,主攘外安内;肝主筋主动,为罴极之本;肝为泪。中医强调:百病从肝治;上医治未病;治病求本,以人为本。根据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很多感染性与包括肿瘤的免疫性眼病、代谢性与退行性眼病、缺血性与出血性和血管增生性眼病、干眼症与全身病相关眼病都能够从根本上防治,减少甚至避免抗生素与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激光与手术治疗,进而推动眼科医学模式变革,提高我国眼病防治科学水平。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能够对于我国以及世界眼科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肝脏生理与病理理论 中医整体恒动观 肝主目 目为肝窍 眼科学发展
下载PDF
中医心肾水火病机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潜 陈胜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2年第3期350-353,共4页
明·周之干《慎斋遗书·阴阳脏腑》载:“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根据心火降、肾水升是阴阳平衡的前提,那么心肾上下直线相交还是弧形相交?心气之降的背后是否紧跟着肾气之升?心... 明·周之干《慎斋遗书·阴阳脏腑》载:“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而心气之降,由于肾气之升,肾气之升,又因心气之降。”根据心火降、肾水升是阴阳平衡的前提,那么心肾上下直线相交还是弧形相交?心气之降的背后是否紧跟着肾气之升?心肾相交是交替不连续进行的吗?本文通过查阅医籍文献来分析联系心肾关系的内在属性、物质基础以及相交的场所,旨在根据“天人合一”、“整体观念”的中医思维,阐释心肾水火关系的生理病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肾水火 生理病理 心肾相交 心肾不交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骨骼关节疾病的病理基础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梦云 张鑫 +1 位作者 刘波 张汗 《四川中医》 2018年第7期45-47,共3页
"肾主骨"、"肝主筋",因而中医传统治疗骨骼关节疾病多从肝肾着眼。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调脾胃亦能治疗骨骼关节疾病。本文将以脾胃的病理变化与骨骼关节疾病的发病切入点,并结合当前临床从脾胃入手治疗骨骼关节疾... "肾主骨"、"肝主筋",因而中医传统治疗骨骼关节疾病多从肝肾着眼。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调脾胃亦能治疗骨骼关节疾病。本文将以脾胃的病理变化与骨骼关节疾病的发病切入点,并结合当前临床从脾胃入手治疗骨骼关节疾病的实例,探讨从脾胃论治骨骼关节疾病的病理基础与临床运用,拓展此类疾病的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 骨骼关节病 中医病理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研究肾脏生理病理的认识
17
作者 高玉民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3期108-109,共2页
肾脏是中医脏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阐明其本质对提高中医药防治疾病及养生保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肾脏生理病理的认识作一概述。
关键词 中西医 肾脏 生理病理
下载PDF
硒元素与人类健康 被引量:37
18
作者 黄冰霞 支添添 +2 位作者 赵志刚 何宁 韩成云 《宜春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95-101,共7页
硒元素(Se)是一种稀有准金属矿物质元素,位于化学周期表第四周期A族,原子序数34。自1817人类首次发现硒元素以来,人们对硒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的挖掘和探索从未停止。1973年WHO确认硒是人与动物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维持... 硒元素(Se)是一种稀有准金属矿物质元素,位于化学周期表第四周期A族,原子序数34。自1817人类首次发现硒元素以来,人们对硒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的挖掘和探索从未停止。1973年WHO确认硒是人与动物生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同时也是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及生命元素。由于人体不能自主合成硒,因此所需硒元素只能通过食物从外界摄取。硒摄入量不足或过多均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我国严重缺硒,缺硒导致的人类疾病尤其普遍。当前,通过“土壤施硒或叶面施硒”人工培植富硒农产品、基因组学生物强化硒吸收基因表达及开发富硒保健食品药品进行补硒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缺乏 人类疾病 生理病理功能 有机硒
下载PDF
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贮藏保鲜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赖巧云 敖宁建 《云南热作科技》 1998年第3期27-31,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在荔枝采后生理、病理及贮藏保鲜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荔枝保鲜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 荔枝 采后生理病理 保鲜 贮藏
下载PDF
苹果钙素营养研究进展述评 被引量:22
20
作者 白昌华 田世平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2-26,共5页
本文以苹果树对钙的吸收、运输,分配为中心,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钙在果树根、茎、叶、果内的存在状态、季节变化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和评述了钙素营养的障碍因素和果实对钙素营养方式的研究近况。
关键词 苹果 营养 钙素营养 矿质营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