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民族国家建设运动中的重农学派和中国文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毅 《历史教学(下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9,共7页
法国启蒙运动中的重农学派是一个以推进现代法兰西民族国家建设为己任的经济学家群体。他们认为国家治理必须严格遵从自然秩序,因而在经济上要实行自由放任,在政治上则要切实保障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他们还认为中国的国家治理是这方面的... 法国启蒙运动中的重农学派是一个以推进现代法兰西民族国家建设为己任的经济学家群体。他们认为国家治理必须严格遵从自然秩序,因而在经济上要实行自由放任,在政治上则要切实保障每个人的自然权利。他们还认为中国的国家治理是这方面的最好典范。重农主义学说的形成实际上离不开中国文化的启示和影响,古典政治经济学因此也有了一个与亚当·斯密的英国流派有别的法国流派。重农主义不仅涵育过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民主气质,而且还透过法国大革命,影响过并将继续影响现代世界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运动 重农学派 “合法专制” 民族国家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前古典经济学幸福思想述评 被引量:1
2
作者 蒲德祥 傅红春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4,共7页
前古典经济学的幸福思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产物。它不仅从古希腊的哲学中汲取理论素养,而且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思潮中汲取了充分的理论营养。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们结合其所处时代的丰富的知识背景,以个人的... 前古典经济学的幸福思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产物。它不仅从古希腊的哲学中汲取理论素养,而且从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各种哲学思潮中汲取了充分的理论营养。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们结合其所处时代的丰富的知识背景,以个人的天赋和勤于思考的才能围绕财富与幸福关系总结性地提出了其幸福思想。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不同,不同的经济学家对幸福的认识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幸福观,系统梳理和挖掘前古典经济学幸福观的内在原因及其变化的轨迹,对当下构建幸福中国依然富有借鉴与启迪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色诺芬 曼德维尔 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
原文传递
《法国古今政府论》析义——兼论18世纪法国政治激进主义的起源
3
作者 张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5-227,共13页
达让松是启蒙早期民主君主制的提出者,其《法国古今政府论》勾勒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改革方案,奠定了法国现代行政体制的基本形态。达让松在君主制下引入地方选举,创立了一套民主君主制,创造性地将源于反重商主义的放任自由学说转化成行政... 达让松是启蒙早期民主君主制的提出者,其《法国古今政府论》勾勒了一套完整的行政改革方案,奠定了法国现代行政体制的基本形态。达让松在君主制下引入地方选举,创立了一套民主君主制,创造性地将源于反重商主义的放任自由学说转化成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用自然秩序取代世俗王权,以期使绝对主义体制下被扭曲的国家与社会关系重回自然之道。公意经由民主的疏导,成为统治公共政治空间的权威。达让松强调理性主义,贬低作为贵族特权合法性基础的历史与传统的价值,呼吁身份平等与广泛的政治参与。他的思想对重农学派与卢梭均有重要影响,并成为第三等级反对王权与特权的理论依据,是18世纪后半叶法国政治激进主义的一个重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古今政府论》 达让松 行政体制改革 绝对主义 重农学派 政治激进主义
原文传递
浅论重农主义思想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启示
4
作者 刘世炜 《中国市场》 2009年第45期95-96,共2页
本文根据重农主义思想,结合我国国情,探讨如何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首先分析了重农主义农业的基本思想,然后分析了重农主义关于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最后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关键词 重农主义 中国 农业现代化
下载PDF
法国重农学派笔下的儒家经典
5
作者 马莉 《国际汉学》 CSSCI 2023年第3期28-34,154,155,共9页
盛行于法国18世纪60年代的重农学派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文化在重农学派成员的作品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儒家典籍与儒家思想在重农学派学说的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界的关注热点。重农学派对儒家典籍内容的介绍并... 盛行于法国18世纪60年代的重农学派与中国文化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中国文化在重农学派成员的作品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儒家典籍与儒家思想在重农学派学说的生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也是学界的关注热点。重农学派对儒家典籍内容的介绍并非是对前人或时人所撰写的与中华文化相关著述中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渗透着学派成员对儒家思想的理解与阐释。他们不仅在介绍儒家经典时刻意抬高儒家思想的地位,还对其选用的素材进行了精心的“加工”,更是将典籍内容与学派的政治经济思想融为一体加以解读。这样的解读拉近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距离,也证明了儒家文化与现代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契合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重农学派 儒家典籍 中法文化交流
下载PDF
经济学说史“源”与“流”融合教学模式探究——以传统儒家思想与法国重农学派为例
6
作者 闫雪微 高冬梅 苏庆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5期37-40,共4页
以经济学说史课程中法国重农学派为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时融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使纯粹的西方经济学说史讲授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厘清其中“源”与“流”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现有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思路、融合方式三... 以经济学说史课程中法国重农学派为例,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适时融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使纯粹的西方经济学说史讲授过程中有机地融合中国元素,引导学生厘清其中“源”与“流”的内在联系。并根据现有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思路、融合方式三个领域进行课程融合教学模式研究,通过融合教学方式,对西方经济学说史和中国儒家经济思想展开多方位的探索。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运用比较教学方法,进一步改善经济学说史的教学效果,提升课堂学习质量,同时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儒家思想 法国重农学派 经济学说史“源”与“流”融合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法国重农学派对《尚书》的传播
7
作者 马莉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1期160-166,208,共8页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在其官方刊物《公民报》中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尚书》撰写书评共八篇,这些书评文为探究该学派对《尚书》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重农学者以宋君荣神父的《尚书》法译本为传播底本,在《公民报》中予以摘录、分析、评...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在其官方刊物《公民报》中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尚书》撰写书评共八篇,这些书评文为探究该学派对《尚书》的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据。重农学者以宋君荣神父的《尚书》法译本为传播底本,在《公民报》中予以摘录、分析、评论,向法国读者介绍这一中国典籍的同时,也传播了学派的中国观;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尚书》的重视与传播却与学派的政治经济立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体现在他们对《尚书》内容的筛选、文字的增删以及分析评论等传播策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法国重农学派 中法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中国特色最优产业结构理论——兼对若干产业结构理论的批判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明国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4,共7页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重商主义、重工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在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三大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大小并不能反映经济体的先进与否。经济发展... 在西方发展经济学、重商主义、重工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都在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但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三大产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比重的大小并不能反映经济体的先进与否。经济发展本身不是某个产业的扩张,而是国民经济"四类"产业在结构上的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巩固与提升。是到了纠正西方向我们灌输的各种产业结构理论的时候了。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纳国学精髓和前人有关智慧,构建立足于中国实现可持续的国强民富和国泰民安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最优产业结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和为贵 最优产业结构 可持续发展 重商主义 重农主义 产业结构理论 发展经济学
下载PDF
工业化问题研究范式的反思和重构:从工业主义到重农主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王立新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9,共8页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主义在思想界迅速取代重农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过去关于工业化问题的研究都是在工业主义的思维方式下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研究范式,一方面忽视了农业对工业化过程的决定作用,把工业化过程理解为一个...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工业主义在思想界迅速取代重农主义,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过去关于工业化问题的研究都是在工业主义的思维方式下进行的。这种传统的研究范式,一方面忽视了农业对工业化过程的决定作用,把工业化过程理解为一个自身独立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没有看到工业化过程的内部结构,从而把工业化过程了解为一个抽象的线性发展过程。然而,从重农主义的理论前提出发,则可以区分出两种性质不同的工业化过程。这两种工业化过程虽然密切相关,但却有着各自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过程 研究范式 工业主义 重农主义
下载PDF
《尚书·禹贡》所载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译介及其西传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思芹 钱宗武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53,78,共12页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政史经典《尚书》的名篇之一,其对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史料。西方对《禹贡》的译介历时久远,翻译了有关中国古代土壤辨识、农业特产、农赋等级、桑蚕养殖、水土治理等农业史料,其形态包括译... 《禹贡》是中国最早的政史经典《尚书》的名篇之一,其对中国古代农业知识的记载,也是中国最早的农业史料。西方对《禹贡》的译介历时久远,翻译了有关中国古代土壤辨识、农业特产、农赋等级、桑蚕养殖、水土治理等农业史料,其形态包括译文与注释,注释部分内容丰富。因时代与译者的原因,译介有些全面细致,有些较为简略,有些亦有讹误。这些译介是西传最早的中国农业资料。相关研究对于中西农业交流史、中国农业文献史等研究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尚书》 中国古代农业 英译 重农主义
原文传递
论清末章太炎的重农主义思想——兼与法国重农学派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正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9年第3期31-51,196-197,共22页
章太炎曾经十分重视小农生产,在“商战”“物质救国”呼声高涨的清末时期,显得颇为另类。章氏也因此荣获了“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或“小农思想家”的雅号。但事实上,章太炎不是始终都持有重农主义的观点。戊戌时期,他多游移于重农和重商... 章太炎曾经十分重视小农生产,在“商战”“物质救国”呼声高涨的清末时期,显得颇为另类。章氏也因此荣获了“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或“小农思想家”的雅号。但事实上,章太炎不是始终都持有重农主义的观点。戊戌时期,他多游移于重农和重商之间,至辛亥时期才全盘倒向重农主义。这个思想转变无疑和他当时接受无政府主义密切相关。1908年,章氏告别无政府主义,又再次游移于重农和重商之间,通过与法国重农学派对比可知,重农主义未必都是小农学说,它完全可能是一套资本主义的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重农学派 重商主义 单一税制 放任主义
下载PDF
财富源于农业?——亚当·斯密对重农学派的批判
12
作者 俞正来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3期16-21,共6页
在《国富论》第四篇第九章,亚当·斯密对十八世纪中期法国的重农学派(Physiocrats)进行了批判,指出财富不仅仅来源于农业,而是包括农业在内的一切生产性部门。由此,他评价了重农学派的历史功过,强调了财富积累的自然秩序,阐发了其... 在《国富论》第四篇第九章,亚当·斯密对十八世纪中期法国的重农学派(Physiocrats)进行了批判,指出财富不仅仅来源于农业,而是包括农业在内的一切生产性部门。由此,他评价了重农学派的历史功过,强调了财富积累的自然秩序,阐发了其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文章拟围绕该章内容分为四个小节,前两节介绍重农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观点,后两节阐述亚当·斯密对重农学派的批判及评价。旨在通过对该章文本的解读,对重农学派的历史意义及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农学派 非生产阶级 自然秩序 经济自由主义
原文传递
西方经济思想的中国渊源——基于文献的初步回顾与总结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军 《古今农业》 2008年第1期1-12,共12页
面对西方经济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与现实,经济史学家们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掘,寻找其与西方经济体系的类似之处。这一探寻之路,虽然时间漫长,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但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史实证明,中国古代许多经济思想的产... 面对西方经济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与现实,经济史学家们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发掘,寻找其与西方经济体系的类似之处。这一探寻之路,虽然时间漫长,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但是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史实证明,中国古代许多经济思想的产生都早于西方,并且一些思想,特别是农业经济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为何这些思想未形成系统,却值得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思想 重农学派 常平仓
下载PDF
略论中国近代重农思潮 被引量:4
14
作者 韩淑红 刘甲朋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2003年第5期60-64,共5页
中国传统农本观在近代受到严重冲击。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突破旧有观念的藩篱 ,,对其进行了改造和革新 ,提出了一系列振兴农业的理论措施 ,掀起了一股较为浓厚的重农思潮。
关键词 中国 近代 重农思潮 传统农本观 农业经济史
下载PDF
从重商主义到亚当·斯密——西方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华云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90-94,共5页
西方经济学始于重商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重商主义理论体系受到了英国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重农学派的批判。然而经济学界与重商主义的斗争一直没有完结,直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才最终战胜了重商主义。... 西方经济学始于重商主义。随着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重商主义理论体系受到了英国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重农学派的批判。然而经济学界与重商主义的斗争一直没有完结,直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出版,才最终战胜了重商主义。斯密在对重商主义批判的基础上,吸收了早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成果,形成了完整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实现了西方经济学演进中的第一次伟大变革。本文阐述了斯密革命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其对后来经济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 古典政治经济学 斯密革命
下载PDF
治国以农:《吕氏春秋》中的农家法律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化国宇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46-154,共9页
《吕氏春秋》意在探寻治国之要术,兼容并包诸家学说。农家学派亦有贡献,其中以"十二纪"纪首和《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农学论文为代表。以上文献中包含的丰富的政治法律思想,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吕氏农家提出... 《吕氏春秋》意在探寻治国之要术,兼容并包诸家学说。农家学派亦有贡献,其中以"十二纪"纪首和《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农学论文为代表。以上文献中包含的丰富的政治法律思想,却尚未得到学界重视。吕氏农家提出了以农为宪的治国方略,审四时以为政的政令观,取用有度、顺应自然的生态法观念以及亲耕礼的仪制设计,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业国治理体系。《吕氏春秋》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法制中的重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氏春秋 治国以农 吕氏农家 传统法
下载PDF
西汉前期重农思想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17
作者 万义广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88-93,共6页
一般认为重农抑商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但重农思想却是在西汉方逐渐成熟。关于汉代农业政策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影响汉代农业政策的思想背景,则尚乏系统的讨论。西汉前期的重农思想由若干层面所构成,这些思想观念主要来自战国时期的齐地之学... 一般认为重农抑商是中国历史的传统,但重农思想却是在西汉方逐渐成熟。关于汉代农业政策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影响汉代农业政策的思想背景,则尚乏系统的讨论。西汉前期的重农思想由若干层面所构成,这些思想观念主要来自战国时期的齐地之学,而决定取舍的主要现实原因是秦汉之际的政治格局、新政权对发展农业的需要以及新政权主要统治人物的学术意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前期 重农思想 儒家思想
下载PDF
论剩余价值来源问题上的哥白尼式革命
18
作者 李坤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62-169,共8页
剩余价值的来源领域问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议题。马克思明确地指出,重农学派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直接生产领域,这样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思考重农学派“转向”这一理论过程本身的论述,就是... 剩余价值的来源领域问题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重要议题。马克思明确地指出,重农学派把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直接生产领域,这样就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思考重农学派“转向”这一理论过程本身的论述,就是要在“面向事情本身”的意义上对构成“转向”的基本思想前提、基本思想内容以及基本思想意义进行追问。只有这样,才能澄清重农学派与以往经济思想家们的根本性区别,进而理解剩余价值概念的历史性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价值来源问题” 重商主义 重农学派 生产领域 流通领域
下载PDF
政策面向:作者权与版权的分歧与融合
19
作者 魏琪 《电子知识产权》 2016年第3期38-47,共10页
当今著作权制度下存在的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具有共同的起源:印刷特权。旧制度下的法国印刷特权体系已经具有作者权转向的趋势,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更是将作者真正推进权利中心。然而两大体系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别,政策性的立法手段,使... 当今著作权制度下存在的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具有共同的起源:印刷特权。旧制度下的法国印刷特权体系已经具有作者权转向的趋势,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更是将作者真正推进权利中心。然而两大体系之间并不存在本质差别,政策性的立法手段,使得在《伯尔尼公约》签订以后,两大体系基于国际政策加速走向了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特权 巴黎书商 重农主义 精神权利 雇佣作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