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44篇文章
< 1 2 2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扁坦隧道动态施工的相似模拟与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85
1
作者 蒋树屏 刘洪洲 鲜学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67-572,共6页
利用研制成功的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 (CTSSSRH) ,以渝黔高速公路重庆段真武山隧道为例 ,对大跨度扁坦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 1∶ 36的大比例尺相似模型实验 ,并建立了相似模型四分部开挖方法及全断面法、上下台阶法、左右分... 利用研制成功的公路隧道结构与围岩综合实验系统 (CTSSSRH) ,以渝黔高速公路重庆段真武山隧道为例 ,对大跨度扁坦隧道的开挖过程进行了 1∶ 36的大比例尺相似模型实验 ,并建立了相似模型四分部开挖方法及全断面法、上下台阶法、左右分部法的三维力学模型 ,用 3D-σ程序分别对其动态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同一开挖方法同一施工阶段相应测点的围岩位移对比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扁坦隧道 有限元相似模拟 数值分析
下载PDF
国内外化学堵水调剖技术综述 被引量:89
2
作者 白宝君 李宇乡 刘翔鹗 《断块油气田》 CAS 1998年第1期1-4,17,共5页
本文从物理模拟、堵剂研究、数值模拟、示踪剂及施工工艺等方面对油田化学堵水调剖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水平进行了对比,并对我国油田堵水调剖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堵水 调剖 物理模拟 油田 化学堵水
下载PDF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类型及其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10
3
作者 姜振学 庞雄奇 +2 位作者 曾溅辉 王洪玉 罗群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7-516,共10页
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地质条件下油气总是沿着浮力最大和阻力最小的的方向和通道运移,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有5种基本模式: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断面优势.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实际通道只占输导层的1... 地质分析和物理模拟实验证实地质条件下油气总是沿着浮力最大和阻力最小的的方向和通道运移,形成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有5种基本模式:级差优势、分隔优势、流向优势、流压优势和断面优势.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油气运移实际通道只占输导层的1%~10%,但却运输了油气的绝大部分;输导层物性的差异、盖层沉降中心的偏移、流体动力、断层倾角及断层面几何形态控制了油气运移的优势通道;实际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所形成的优势通道是上述5种模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优势通道是大部分油气运移的实际路径,其研究对追踪油气来源、预测有利圈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优势运移通道 油气成藏 物理模拟
下载PDF
新一代中尺度预报模式(WRF)国内应用进展 被引量:106
4
作者 王晓君 马浩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1199,共9页
随着中尺度大气模式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因其完全开放、可移植性强、更新快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物理参数化方案研究,实时个例模拟研究及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的对比研究3个方面介绍近10年来WRF模... 随着中尺度大气模式的不断发展,新一代中尺度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WRF因其完全开放、可移植性强、更新快等特点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从物理参数化方案研究,实时个例模拟研究及与中尺度大气模式MM5的对比研究3个方面介绍近10年来WRF模式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概况,阐明WRF模式在中尺度模拟中的普适性和优越性,展望WRF模式在国内的两大发展前景:一是在已有基础上研究能够同时模拟天气尺度和气候尺度现象的通用模式CWRF,二是与区域海洋模式耦合构建高分辨率区域耦合模式。通过对WRF模式在国内的应用现状进行归纳与梳理,以及对模式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骥求为WRF模式的研究和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物理过程 模拟与预报 气候模拟
原文传递
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后期转火驱技术 被引量:104
5
作者 关文龙 席长丰 +5 位作者 陈亚平 张霞 木合塔尔 梁金中 黄继红 吴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2-462,共11页
通过室内一维、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转火驱开发的机理和相关油藏工程问题。研究表明:注蒸汽后期地层次生水体的存在会降低火驱燃烧带峰值温度、扩大热前缘波及范围,其干式注气过程同样具有湿... 通过室内一维、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系统研究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转火驱开发的机理和相关油藏工程问题。研究表明:注蒸汽后期地层次生水体的存在会降低火驱燃烧带峰值温度、扩大热前缘波及范围,其干式注气过程同样具有湿式燃烧的机理,由次生水体造成的高含水饱和度对单位体积地层燃料沉积量、氧气消耗量等燃烧指标影响不大。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火驱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65%,火驱过程中有明显的气体超覆现象,油层最底部存在未发生燃烧的结焦带,但结焦带中大部分原油已被驱扫,剩余油饱和度低于20%。结合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的储集层特征和现有井网条件,对火驱驱替模式、井网、井距和注气速度等进行了优化,并筛选了点火、举升、防腐等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结果应用于新疆H1井区火驱矿场试验中,目前矿场试验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火烧油层 注蒸汽 湿式燃烧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中原油田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84
6
作者 任韶然 于洪敏 +2 位作者 左景栾 高海涛 林伟民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3-416,共4页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 通过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中原油田胡12块原油的氧化性能与氧化规律,确定了低温氧化动力学参数,评价了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空气泡沫的封堵特性与调驱效果,优选了空气泡沫调驱的注采方案。矿场先导性试验结果表明,胡12块原油具有良好的氧化性能,在中、高渗透非均质油藏中,空气泡沫-空气-水交替注入效果较好。说明空气泡沫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非均质油藏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 物理实验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利用相似模拟方法研究公路隧道施工力学形态 被引量:56
7
作者 蒋树屏 黄伦海 宋从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2-666,共5页
通过对某工程二车道公路隧道在3种不同围岩条件下的大型相似模型实验,研究了二车道公路隧道围岩在隧道施工中的位移发展过程、隧道围岩最终位移及围岩的稳定性,并对依托工程隧道施工进行了指导。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围岩 稳定性 相似模拟 力学
下载PDF
极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常规错距理论与物理模拟 被引量:76
8
作者 严国超 胡耀青 +3 位作者 宋选民 付玉平 刘中华 杨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1-597,共7页
伴随着中、厚煤层资源的枯竭,潞安集团下属十几个矿井都将进入下组煤开采。下组煤15–1#和15–3#煤层是以薄煤层群赋存在一起,平均间距为4.4 m,因此提出极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常规错距开采模型,并进行理论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从理... 伴随着中、厚煤层资源的枯竭,潞安集团下属十几个矿井都将进入下组煤开采。下组煤15–1#和15–3#煤层是以薄煤层群赋存在一起,平均间距为4.4 m,因此提出极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常规错距开采模型,并进行理论和物理模拟试验研究。从理论上给出近距离薄煤层群联合开采下的工作面常规错距计算公式,并进行理论求解。为避免15–1#煤层顶板的周期垮落与15–3#煤层工作面回采时的超前效应相互影响,从安全角度考虑,将错距定为1.3~1.5倍的周期垮落步距,结合试验结果将常规错距定为17.5 m。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常规错距下联合开采技术上是可行的。另外分析了工作面上方附近几个测点总是被抬高的原因,并总结了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顶板下沉主要经过两次大的变化,即上、下两煤层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垮落时,尤其是下层煤顶板垮落造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极近距离 薄煤层群 联合开采 物理模拟 常规错距 模型
下载PDF
超稠油直井-水平井组合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72
9
作者 杨立强 陈月明 +1 位作者 王宏远 田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4-69,共6页
研究了中深层超稠油油藏在直井蒸汽吞吐中后期,用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的方式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开发的机理。应用高温高压比例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布于直井斜下方时SAGD蒸汽腔的形成和扩... 研究了中深层超稠油油藏在直井蒸汽吞吐中后期,用直井注汽水平井采油的方式转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team as-sisted gravity drainage,SAGD)开发的机理。应用高温高压比例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水平井布于直井斜下方时SAGD蒸汽腔的形成和扩展过程。结果表明,转SAGD的初期以蒸汽驱动作用为主并逐步向重力泄油作用过渡,并可划分为蒸汽吞吐预热、驱替泄油、稳定泄油、衰竭开采4个开采阶段。利用数值模拟优选了布井方式、井网井距、水平井段长度、转SAGD时机和注采参数。该模拟方法在辽河油田杜84块超稠油油藏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现场试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GD 超稠油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蒸汽吞吐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76
10
作者 张旭 蒋廷学 +2 位作者 贾长贵 张保平 周健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4,共5页
为了给彭水地区页岩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了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一套页岩储层水力压裂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方法。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了页岩压裂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演化过程,观察了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并探讨了... 为了给彭水地区页岩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持,进行了页岩储层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研究,建立了一套页岩储层水力压裂大型物理模拟试验方法。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了页岩压裂裂缝的产生与扩展演化过程,观察了水力压裂裂缝形态,并探讨了压裂液黏度、地应力差异系数、压裂液泵注排量等因素对水力裂缝形态及其扩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压裂液黏度降低、地应力差异系数减小,水力裂缝沿着天然裂缝方向延伸,将原有天然裂缝沟通并形成网络裂缝。根据泵压曲线变化结果,提出在实际压裂施工过程中采用变排量的方式提高压裂改造体积,这可为页岩气压裂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力压裂 物理模拟 裂缝延伸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大孔道形成机理及判别方法 被引量:65
11
作者 曾流芳 赵国景 +1 位作者 张子海 王学忠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2年第3期268-276,共9页
动用填砂玻璃板模型对疏松砂岩油层大孔道形成机理进行物理模拟 ,探讨了沉积特征、油层物性、开发过程等因素对大孔道形成的影响 ,归纳了大孔道形成的因素模型及大孔道形成过程中的产量压力特征 .以渗流力学原理和油气工程方法为指导 ,... 动用填砂玻璃板模型对疏松砂岩油层大孔道形成机理进行物理模拟 ,探讨了沉积特征、油层物性、开发过程等因素对大孔道形成的影响 ,归纳了大孔道形成的因素模型及大孔道形成过程中的产量压力特征 .以渗流力学原理和油气工程方法为指导 ,提出了描述大孔道的数学模型 ,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常规动态资料识别描述油层大孔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机理 判别方法 疏松砂岩油藏 大孔道 物理模拟 渗流力学原理 灰色理论 沉积特征
下载PDF
导水裂隙带高度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70
12
作者 王双美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6-128,共3页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是水下采煤工作之重点,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全可以精确确定的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经验公式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单靠其中的一种也不能确定,将几种方法相互结合则是准确得到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的...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是水下采煤工作之重点,目前并没有一个完全可以精确确定的方法,主要的研究方法有经验公式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单靠其中的一种也不能确定,将几种方法相互结合则是准确得到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方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水裂隙带 经验公式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现场实测
下载PDF
油气运移研究现状及主要进展 被引量:67
13
作者 金之钧 张发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3-270,共8页
20世纪80年代以前,油气运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实验、机理认识和有机地球化学中油-源对比方面。之后,油气运移的研究呈多样化发展,主要包括:1)小尺度模型物理模拟-大尺度箱状模型-仿真模拟;2)油气运移流体动力学模拟-油气优势运移数... 20世纪80年代以前,油气运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实验、机理认识和有机地球化学中油-源对比方面。之后,油气运移的研究呈多样化发展,主要包括:1)小尺度模型物理模拟-大尺度箱状模型-仿真模拟;2)油气运移流体动力学模拟-油气优势运移数值模拟;3)运移机理研究-系统论研究;4)油气运移流体示踪技术地球化学研究;5)网格模型-逾渗模型研究和应用;6)封存箱-幕式成藏理论与认识。未来油气运移学术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油气在输导层中运移的优势通道、逾渗模型在盆地尺度的发展和应用、断层启闭性评价方法、油气包裹体及自生矿物标志特征和采用动态、定量的动力学方法研究古流体运移问题的三场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机理 油气运移
下载PDF
承压水上开采煤层底板隔水层裂隙演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4
14
作者 冯梅梅 茅献彪 +1 位作者 白海波 王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6-341,共6页
奥陶系岩溶水是我国华北矿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而带压开采是开采受底板突水威胁的煤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深入分析承压水上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自主设计煤层底板承压水水压加载系统,实现采用压力水袋对底板隔水层的承压水作用... 奥陶系岩溶水是我国华北矿区煤矿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而带压开采是开采受底板突水威胁的煤层的有效方法之一。为深入分析承压水上煤层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自主设计煤层底板承压水水压加载系统,实现采用压力水袋对底板隔水层的承压水作用的物理模拟;分析底板隔水岩层的变形及破坏特征,得到底板隔水层的裂隙产生、发育直至导水通道形成规律。研究结果可为揭示承压水底板突水的力学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底板突水 带压开采 物理模拟 导水通道 力学机制 隔水层
下载PDF
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67
15
作者 贾晓飞 雷光伦 贾晓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12,共7页
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驱)是油田开发后期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提高注水波及系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深部调剖的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决策技术、配套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 注水井进行深部调剖(驱)是油田开发后期严重非均质性油藏高含水阶段稳油控水、提高注水波及系数的重要技术手段。从深部调剖的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决策技术、配套工艺技术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驱)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高含水油田开发现状及需求,提出了深部液流转向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技术发展趋势,即立足高含水油藏开发后期实际需要,在精细油藏描述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以开发廉价长效的深部调剖(驱)剂为核心,深入开展机理理论研究,完善准确、快捷的决策技术及相关配套工艺技术,形成深部调剖(驱)技术的工业化规模,实现深部液流转向改善高含水期非均质油藏水驱效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深部调剖 调剖剂 调剖物理模拟 液流转向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致密储集层渗吸影响因素分析与渗吸作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59
16
作者 杨正明 刘学伟 +3 位作者 李海波 雷启鸿 骆雨田 王向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9-745,共7页
为了探索如何有效发挥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提高致密储集层开发效果,采用高压大模型物理模拟系统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建立了不同尺度岩心渗吸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致密储集层渗吸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水驱油时渗吸作用的定量... 为了探索如何有效发挥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渗吸作用、提高致密储集层开发效果,采用高压大模型物理模拟系统和核磁共振等技术,建立了不同尺度岩心渗吸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致密储集层渗吸过程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水驱油时渗吸作用的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表明:逆向渗吸过程中,渗透率越低,油滴析出越晚,渗吸平衡时间越长,采出程度越低;裂缝可有效扩大致密基质与水接触的渗吸面积和渗吸前缘的范围,减小油排出的阻力,提高渗吸速度和采出程度;岩石越亲水,岩样的渗吸速度和采出程度越高。顺向渗吸过程中,渗透率越低,渗吸作用越明显;驱替采出程度与渗透率呈正相关,而渗吸采出程度与渗透率呈负相关。注水吞吐的渗吸距离要大于单纯的逆向渗吸距离,渗透率和注入倍数越大,渗吸距离越大。致密储集层大规模体积压裂与改变储集层润湿性、注水吞吐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致密储集层的渗吸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集层 物理模拟 核磁共振 渗吸作用 影响因素 作用距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过程的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59
17
作者 姜福杰 庞雄奇 +1 位作者 姜振学 田丰华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4-849,I0013-I0014,共8页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可以有效地弥补常规天然气资源的不足。但其成藏过程和气水分布关系的研究是一个相对不足而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它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勘探的成败。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研究领域,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通过实际... 致密砂岩气藏具有广阔的资源前景,可以有效地弥补常规天然气资源的不足。但其成藏过程和气水分布关系的研究是一个相对不足而又非常重要的领域,它的完善直接关系到勘探的成败。本文正是针对这一研究领域,采用物理模拟实验方法,通过实际资料的调研,建立了二维的实验模型,对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过程和气水分布关系进行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致密砂岩气藏的成藏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充注前期(能量积累阶段)、充注期(幕式充注成藏阶段)、充注后期(气藏保存阶段)。其中,幕式充注成藏阶段是致密气藏成藏的关键时期。而导致气水分布关系复杂的原因在于储层的非均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物理模拟 成藏过程 气水分布关系
下载PDF
超稠油水平井CO_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 被引量:56
18
作者 李兆敏 鹿腾 +3 位作者 陶磊 李宾飞 张继国 李敬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0-605,共6页
为了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的降黏机理。研究证实: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80.8%)明显高于常规蒸汽驱... 为了改善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效果,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的降黏机理。研究证实: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驱驱油效率(80.8%)明显高于常规蒸汽驱驱油效率(65.4%);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实现了降黏剂、CO2与蒸汽协同降黏作用的滚动接替,从而有效降低了注汽压力,扩大了蒸汽波及范围即扩大了降黏区域,提高了产油速度。根据温度分布和降黏机理的不同可将降黏区分成4个复合降黏区,即蒸汽复合降黏区、热水复合降黏区、低温水复合降黏区和CO2-降黏剂复合降黏区。矿场应用表明,水平井CO2与降黏剂辅助蒸汽吞吐技术在深部薄层超稠油油藏、深部厚层超稠油油藏和浅部薄层超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降黏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蒸汽吞吐 数值模拟 物理模拟 CO2 降黏剂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注入方式、段塞优化及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9
作者 张彦庆 刘宇 钱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针对影响泡沫复合驱驱油效率的注入方式、注入程序及段塞大小等重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从美国TEMCO公司引进的多功能驱替设备 ,所做的大量的物理模拟试验 ,总结出了气液交替注入时 ,注入交替段塞的大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 ... 针对影响泡沫复合驱驱油效率的注入方式、注入程序及段塞大小等重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从美国TEMCO公司引进的多功能驱替设备 ,所做的大量的物理模拟试验 ,总结出了气液交替注入时 ,注入交替段塞的大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 ,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前后段塞的设置与否及种类对泡沫复合驱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 ,还对主次段塞的大小进行优化 ,在保证较高的驱油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大量的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3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油 采收率 物理模拟 段塞优化 注入方式 气液比
下载PDF
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初探 被引量:51
20
作者 赵文智 邹才能 +1 位作者 谷志东 陶士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3-284,共12页
为了研究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从生烃动力、生储油岩界面毛细管压力以及流体在生储油岩之间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与典型实例解剖加以验证。认为无断层沟通的砂岩透镜体可以成藏,其成藏机理是:流体压差将泥岩中生... 为了研究砂岩透镜体油气成藏机理,从生烃动力、生储油岩界面毛细管压力以及流体在生储油岩之间交换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与典型实例解剖加以验证。认为无断层沟通的砂岩透镜体可以成藏,其成藏机理是:流体压差将泥岩中生成的油气驱向砂岩透镜体,毛细管压力差将泥岩与砂岩接触带的油气驱入砂岩透镜体,浮力使进入砂岩透镜体中的油气向其顶部聚集,砂岩透镜体中的水可以在毛细管压力差的作用下自然地由砂岩进入泥岩中。某些砂岩透镜体油气藏部分被油气充注而部分没有充注,不成藏的端元可能与驱烃动力不足、生烃高峰期滞后于成岩胶结期导致流体交换通道堵塞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透镜体油气藏 成藏机理 成藏动力 物理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