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糖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兆梅 李琳 +1 位作者 郭祀远 胡松青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616-620,共5页
多糖结构修饰能提高或赋予多糖活性、降低某些多糖的毒副作用。本文对多糖结构修饰的方法 ,包括化学、生物和物理等方法进行了阐述 ,并指出对多糖结构修饰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将推动糖药物学和糖生物学的发展。
关键词 多糖 化学修饰 生物修饰 物理修饰
下载PDF
聚乙烯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刘生鹏 张苗 +2 位作者 胡昊泽 林婷 危淼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1-36,共6页
聚乙烯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化学性等成为最主要的聚烯烃塑料品种,大量用于生产薄膜、包装和管材等.但聚乙烯的非极性和低刚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聚乙烯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改性新技术的新进展.化学改性包括... 聚乙烯以优良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耐化学性等成为最主要的聚烯烃塑料品种,大量用于生产薄膜、包装和管材等.但聚乙烯的非极性和低刚性限制了其在某些领域的应用.综述了聚乙烯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改性新技术的新进展.化学改性包括接枝改性、共聚改性、交联改性、氯化及氯磺化改性和等离子体改性;物理改性包括增强改性、共混改性、填充改性;并介绍了各种改性对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进展
下载PDF
醇法大豆浓缩蛋白物理改性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张梅 周瑞宝 +1 位作者 米宏伟 周平 《粮食与油脂》 2003年第8期3-5,共3页
采用物理方法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条件下,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pH值9.0、时间6min、蛋白质浓度1:9;测定改性前后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等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浓缩... 采用物理方法对大豆浓缩蛋白进行改性,在提高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条件下,得出物理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00℃、pH值9.0、时间6min、蛋白质浓度1:9;测定改性前后大豆浓缩蛋白的NSI,乳化性,乳化稳定性等变化。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浓缩蛋白溶解性有明显增加,大豆蛋白功能特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浓缩蛋白 物理改性 功能特性 工艺条件 加热-均质改性
下载PDF
聚乳酸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高翠丽 夏延致 +2 位作者 纪全 孔庆山 李青杨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372-374,共3页
综述了近几年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改性研究进展。改性方法可分为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复合材料改性。化学改性包括共聚、交联、表面修饰等,物理改性包括共混改性、增塑改性等。
关键词 聚乳酸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复合材料改性
下载PDF
活性炭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5
作者 建晓朋 许伟 +1 位作者 侯兴隆 刘石彩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72,共7页
活性炭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及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普通的活性炭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日益扩大的需求,所以进一步研究活性炭改性技术成为目前的热点。总结了活性炭在化学改性(氧... 活性炭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及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普通的活性炭已经不能满足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日益扩大的需求,所以进一步研究活性炭改性技术成为目前的热点。总结了活性炭在化学改性(氧化改性、还原改性、酸碱改性、金属负载改性和等离子体改性)和物理改性(高温热处理改性和微波改性)两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比较了不同改性方法的技术特征,并对活性炭改性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下载PDF
芳纶纤维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6
作者 凌新龙 周艳 +3 位作者 黄继伟 岳新霞 蒋芳 林海涛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18,共8页
分析了芳纶纤维目前存在的问题,综述了芳纶的各种改性技术进展,包括表面涂层、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等,并展望了芳纶纤维改性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芳纶纤维 表面改性 表面涂层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下载PDF
淀粉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7
作者 孙亚东 陈启凤 +3 位作者 吕闪闪 顾继友 谭海彦 张彦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68-74,共7页
淀粉作为可再生的绿色生物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但原淀粉本身的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提高淀粉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近年来,关于淀粉改性的研究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淀粉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特性。淀粉改性后,粘... 淀粉作为可再生的绿色生物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但原淀粉本身的不足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了提高淀粉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近年来,关于淀粉改性的研究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淀粉被赋予越来越多的功能特性。淀粉改性后,粘接力、冻融稳定性能、吸水以及热稳定性明显提高,广泛应用于胶粘剂、食品、污水处理以及生物医药等工业生产领域。概述了目前淀粉改性研究中的多种手段,主要包括化学改性(氧化、交联、接枝共聚、酯化、醚化和复合改性)、物理改性(热液处理、微波处理、电离放射线处理、超声波处理、球磨处理和挤压处理)、酶改性三大类,并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对改性淀粉的研究现状以及改性方向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酶改性
下载PDF
淀粉基可环境降解塑料研究Ⅰ——淀粉的物理改性和填充PE塑料的相态结构 被引量:24
8
作者 戴李宗 周善康 +8 位作者 李万利 林剑青 姚青青 邹友思 王仲权 吴浩 张海涛 宁艳梅 郭金秀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58-364,共7页
研究了偶联剂对淀粉的物理改性 ,改性淀粉加入量对填充 PE塑料体系相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认为偶联剂的加入量大于淀粉含量的 1.0 %时 ,可获得具有较好的对 L L DPE掺混性的疏水化改性淀粉 ;提出了物理改性淀粉、增容剂等填充 PE塑... 研究了偶联剂对淀粉的物理改性 ,改性淀粉加入量对填充 PE塑料体系相态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 ,认为偶联剂的加入量大于淀粉含量的 1.0 %时 ,可获得具有较好的对 L L DPE掺混性的疏水化改性淀粉 ;提出了物理改性淀粉、增容剂等填充 PE塑料多组份共混体系的“夹心面包”模型和Al3 + 与淀粉间的配位络合物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环境降解塑料 淀粉 物理改性 相态 填充PE塑料
下载PDF
活性炭的改性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9
作者 杨四娥 林建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712-2715,共4页
活性炭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常被用作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工业、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目前水污染物种类繁多,对水质要求高,传统的活性炭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通过对活性炭进行... 活性炭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常被用作吸附剂,广泛应用于工业、饮用水净化、废水处理等领域,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目前水污染物种类繁多,对水质要求高,传统的活性炭在使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表明,通过对活性炭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其对特定物质的吸附能力,活性炭的改性由此成为热点。从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微生物改性等三大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活性炭的改性技术,概括了不同改性方法的特性,并比较了不同改性技术改性前后对水中特定吸附质吸附性能的差异,为活性炭的改性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改性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微生物改性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的分散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王小燕 姚素薇 张卫国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42-45,共4页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分散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主要对其化学分散方法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常见的二氧化硅化学改性方法,其改性剂主要有醇、有机硅化合物、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二氧化硅分散的影响。对纳米二氧化... 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分散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主要对其化学分散方法进行了介绍。列举了常见的二氧化硅化学改性方法,其改性剂主要有醇、有机硅化合物、聚合物、硅烷偶联剂。分析了表面活性剂添加量对二氧化硅分散的影响。对纳米二氧化硅在涂料和聚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提出了纳米二氧化硅分散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料 纳米SIO2 分散 物理法 化学法 改性
下载PDF
中药粉体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潘亚平 张振海 +1 位作者 蒋艳荣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808-3813,共6页
中药粉体大多表现出流动性差、吸湿性强、黏性大、润湿性差等不良物理性质,影响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甚至疗效。准确表征中药粉体的物理性质并改变其不良特性成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该文综述了中药粉体物理性... 中药粉体大多表现出流动性差、吸湿性强、黏性大、润湿性差等不良物理性质,影响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甚至疗效。准确表征中药粉体的物理性质并改变其不良特性成为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及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该文综述了中药粉体物理性质的评价方法和改性技术,为解决中药制剂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从而实现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化和剂型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粉体 物理性质 改性技术
原文传递
氟碳涂料在防腐领域的研发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2
作者 房亚楠 秦立光 +3 位作者 赵文杰 白琴 张昕 乌学东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7-106,共10页
概述了氟碳涂料的发展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氟碳涂料在防腐蚀领域的应用作了归纳介绍。总结了化学改性、物理共混、填料改性等方法对氟碳涂料防腐性能的影响。最后指出了氟碳涂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氟碳涂料 防腐 化学改性 物理共混 填料改性
原文传递
芳纶表面改性技术进展(一)——物理改性方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刘克杰 杨文良 +1 位作者 彭涛 王凤德 《合成纤维》 CAS 2011年第6期25-30,共6页
简单介绍了芳纶Ⅱ、芳纶Ⅲ及Technora 3种对位芳纶,并对芳纶表面改性的物理方法进行了概述。综合论述了表面涂层技术、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波技术、γ-射线技术在芳纶表面改性过程中的应用过程、反应原理及改性效果。结合应用实践,对相... 简单介绍了芳纶Ⅱ、芳纶Ⅲ及Technora 3种对位芳纶,并对芳纶表面改性的物理方法进行了概述。综合论述了表面涂层技术、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波技术、γ-射线技术在芳纶表面改性过程中的应用过程、反应原理及改性效果。结合应用实践,对相关物理改性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表面改性 物理改性 进展
下载PDF
微波和微粉碎改性对方竹笋膳食纤维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任雨离 刘玉凌 +2 位作者 何翠 张艳 夏杨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150,共6页
以方竹笋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进行微波和微粉碎物理改性处理,分析其理化性能和结晶结构变化。以水合性(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持油力)和抗氧化性(吸附亚硝酸盐能力、还原力、超氧离子清除率)为方竹笋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能考察指标,... 以方竹笋膳食纤维为研究对象,进行微波和微粉碎物理改性处理,分析其理化性能和结晶结构变化。以水合性(膨胀力、持水力、结合水力、持油力)和抗氧化性(吸附亚硝酸盐能力、还原力、超氧离子清除率)为方竹笋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能考察指标,通过微波和微粉碎实验分析和讨论,比较膳食纤维改性前后的理化性能。通过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比较分析方竹笋膳食纤维改性前后的结晶结构变化,探讨微波和微粉碎物理改性对膳食纤维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膳食纤维持水力和还原力显著提高(p<0.05),比表面积增大;微粉碎处理后膳食纤维持油力显著降低、还原力显著提高(p<0.05),部分网状结构消失;2种改性方竹笋膳食纤维的多糖吸收峰无明显变化,结晶结构没有改变、但强度发生了变化。因此,微波改性既能增强方竹笋膳食纤维的水合性,又能提高其抗氧化性能,微粉碎能使方竹笋膳食纤维的抗氧化性增加;微波和微粉碎处理后的方竹笋膳食纤维结晶强度和比表面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竹笋 膳食纤维 物理改性 理化特性 结晶结构
下载PDF
钛石膏的改性处理和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隋肃 高子栋 李国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9-93,共5页
采用破碎、干燥、粉磨、煅烧和陈化等处理工艺对钛石膏进行物理改性,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钛石膏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掺加硫酸钠、生石灰和硅酸盐水泥等外加剂对钛石膏进行化学改性,确定了外加剂掺加量的最佳配比,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采用破碎、干燥、粉磨、煅烧和陈化等处理工艺对钛石膏进行物理改性,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钛石膏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掺加硫酸钠、生石灰和硅酸盐水泥等外加剂对钛石膏进行化学改性,确定了外加剂掺加量的最佳配比,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钛石膏经180℃煅烧3h,掺加0.5%硫酸钠、3%生石灰和5%硅酸盐水泥,制得的试样力学性能可以达到:2h抗折强度2.6MPa、抗压强度3.2MPa,绝干抗折强度4.58MPa、抗压强度5.2MPa。经改性后钛石膏试样的强度指标可以达到建筑石膏国家标准中1.6等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石膏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聚丙烯的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俊 李江平 《广东化工》 CAS 2010年第1期66-67,38,共3页
文章介绍了聚丙烯(PP)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的各种方法,其中包括共聚改性、接枝改性、交联改性、共混改性、增强改性、填充改性,综述了各种改性方法的最新成果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聚丙烯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下载PDF
聚丙烯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7
作者 彭文理 陈振斌 +3 位作者 张文学 张云飞 徐人威 朱博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6-1083,共8页
聚丙烯(PP)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成型以及耐化学药品等性能,但它的冲击韧性较差,尤其在低温条件下脆性大,限制了它在某些对冲击韧性要求较高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综述了当前PP增韧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并重点阐述... 聚丙烯(PP)具有优异的机械、加工成型以及耐化学药品等性能,但它的冲击韧性较差,尤其在低温条件下脆性大,限制了它在某些对冲击韧性要求较高领域的进一步应用。综述了当前PP增韧改性方法的研究现状,包括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并重点阐述通过结晶诱导PP生成β晶型增韧改性PP的方法。此外,针对PP增韧改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增韧改性 成核剂
下载PDF
乳清蛋白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培玲 张晴晴 +4 位作者 高增丽 杨岚 乌云 曹文慧 母智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333-348,共16页
乳清蛋白是动物乳中的一种优质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理功能。天然乳清蛋白性质极不稳定,为使乳清蛋白得到高效利用,衍生出许多各具特色的改性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及新技术改性乳清蛋白的... 乳清蛋白是动物乳中的一种优质蛋白质,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生理功能。天然乳清蛋白性质极不稳定,为使乳清蛋白得到高效利用,衍生出许多各具特色的改性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及新技术改性乳清蛋白的研究进展。物理方法主要包括热处理、高压处理、微波辐照处理、超声处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处理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等;生物方法主要包括酶法水解和酶法交联处理两种;化学方法包括磷酸化、糖基化、酰化、去酰胺、酸调处理等。此外,本文总结了不同改性方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对乳清蛋白性质的影响,同时展望了乳清蛋白改性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清蛋白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生物改性
下载PDF
聚碳酸酯的发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杨振忠 姜振华 马荣堂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回顾了聚碳酸酯的发展过程及合成方法,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高性能聚碳酸酯的结构特征,并以此分析了聚碳酸酯分子设计的关键所在;此外,还对聚碳酸酯的化学及物理改性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聚碳酸酯 化学修饰 物理改性
下载PDF
聚羟基烷酸酯(PHA)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周迎鑫 杨楠 +4 位作者 王希媛 翁云宣 刁晓倩 张敏 靳玉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8-747,共10页
本文简述了生物制造聚羟基烷酸酯(PHA),包括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PHBV)、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PHBH)的产业化现状,综述了针对PHA材料热稳定性差、加... 本文简述了生物制造聚羟基烷酸酯(PHA),包括聚3-羟基丁酸酯(PHB)、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戊酸酯)(PHBV)、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PHBH)的产业化现状,综述了针对PHA材料热稳定性差、加工窗口较窄等缺点而进行的一些改性研究。选用适当方法对PHA进行改性,可使其性能得到优化,应用领域得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烷酸酯 生物改性 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