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投入 被引量:10
1
作者 梁涛 吕士鹏 +1 位作者 武开乐 时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02-1606,共5页
为研究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和繁殖投入,于2013年5月和2014年5月在新疆北屯捕捉了166号活体进行9项形态学指标测量,受孕雌性室内暂养用于收集繁殖数据。t检验结果表明:旱地沙蜥亚成体的两性异形体现在雄性头体长显著大于雌性(P<0.05);... 为研究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和繁殖投入,于2013年5月和2014年5月在新疆北屯捕捉了166号活体进行9项形态学指标测量,受孕雌性室内暂养用于收集繁殖数据。t检验结果表明:旱地沙蜥亚成体的两性异形体现在雄性头体长显著大于雌性(P<0.05);成体中,雌性的头体长显著大于雄性(P<0.05)。协方差分析(ANCOVA)表明,成体雄性的头长(P<0.01)、头高(P<0.01)、尾长(P<0.01)、后肢长(P<0.01)极显著大于雌性。旱地沙蜥的局部形态指标量度与头体长呈正相关,且雄性个体的尾长(P<0.05)、后肢长(P<0.05)和头高(P<0.05)的增长速率显著较雌性快。雌性繁殖窝卵数、窝卵重和卵重与雌性头体长相关性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拒绝繁殖力优势假说而支持性选择假说是旱地沙蜥两性异形形成的内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沙蜥 两性异形 孕卵优势假说 性选择假说 繁殖投入
原文传递
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峰 廖灏泓 杨维康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862,共4页
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是一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蜥蜴。通过测量和比较采自新疆塔城地区旱地沙蜥的体长、口宽、头宽、头高、头长、眼间距、腹部长、尾长等8个形态特征研究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本研究共采集到旱地沙... 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是一种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蜥蜴。通过测量和比较采自新疆塔城地区旱地沙蜥的体长、口宽、头宽、头高、头长、眼间距、腹部长、尾长等8个形态特征研究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本研究共采集到旱地沙蜥51只,其中,雌性23只,雄性28只。雌雄平均体长分别为48.03 mm和47.69 mm。结果表明旱地沙蜥两性体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体长与口宽、头宽、头高、头长、眼间距、腹部长和尾长7个形态特征均显著正相关。在控制体长的基础上比较得出,雌雄个体在头高、头长、腹部长和尾长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口宽、头宽、眼间距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雄性的头高、头长和尾长均大于雌性,雌性的腹部长则明显大于雄性。旱地沙蜥的腹部长呈现明显的异形生长,雌性的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雄性。旱地沙蜥的两性异形可能是性选择压力与生育力选择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雄性头部更大、尾部更长,在性选择中具有优势;雌性腹部更长,能够繁育更多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沙蜥 两性异形 体形 蜥蜴 中亚
下载PDF
旱地沙蜥三个地理种群形态变异与两性异形——Bergmann法则、Allen法则和Rensch法则的检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涛 时磊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7,共9页
环境对动物体型和暴露附器大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两性异形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研究了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3个地理种群形态的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综合了Bergmann法则、Allen法则和Rensch法则分析其体型、四肢... 环境对动物体型和暴露附器大小的影响已有大量研究,但对两性异形的影响研究尚不多见,本文研究了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 3个地理种群形态的两性异形和地理变异,综合了Bergmann法则、Allen法则和Rensch法则分析其体型、四肢和尾部大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伊宁和塔城种群的雌、雄亚成体体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北屯市雄性体型显著大于雌性(P<0.05);伊宁和北屯种群的雌性成体体型均显著大于雄性(P<0.05),但塔城地区两性体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亚成体两性间只有塔城地区的雄性前肢长显著大于雌性(P<0.05);3个地区雄性成体均具有较大的后肢和尾部(P<0.01),伊宁市雌性具有较长的前肢(P<0.05),塔城和北屯市两性前肢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地区旱地沙蜥的体型呈反Bergmann法则的现象;四肢和尾部的大小遵循Allen法则;体型、前肢长、后肢长和尾长不遵循Rensch法则。旱地沙蜥3个地理种群受弥散性的自然选择压力比定向性的繁殖力选择和性选择的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沙蜥 两性异形 地理变异 Bergmann法则 Allen法则 Rensch法则 异速生长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旱地沙蜥运动表现的影响
4
作者 郑鹏 梁涛 +3 位作者 王新辉 郭成涛 苗佳帅 时磊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94-3399,共6页
基质类型是影响蜥蜴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关于基质特性如何影响蜥蜴运动表现的研究较少。我们研究了旱地沙蜥在不同类型的基质表面(如砾石、黏土和沙粒)上的冲刺速度和形态指标及其与基质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沙蜥在大... 基质类型是影响蜥蜴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关于基质特性如何影响蜥蜴运动表现的研究较少。我们研究了旱地沙蜥在不同类型的基质表面(如砾石、黏土和沙粒)上的冲刺速度和形态指标及其与基质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旱地沙蜥在大多数类型基质上的最大冲刺速度及速度敏感性没有显著差异。然而,旱地沙蜥的形态指标和运动表现的相关性受到基质特性的影响,在基质缝隙长度、宽度和面积较大的基质上(大砾石基质),旱地沙蜥的部分趾长(前肢第1趾和后肢第3趾)与其最大冲刺速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在可支撑面积比例最小的基质上(中砾石基质),旱地沙蜥的后肢长与其最大冲刺速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在基质缝隙长度、宽度、面积较小,可支撑面积比例较大的基质上(小砾石),旱地沙蜥的前肢第4趾长与最大冲刺速度呈显著正相关,而左侧后肢第5趾长与其呈显著负相关(P<0.05)。上述结果表明旱地沙蜥遵循"万金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沙蜥 运动表现 形态特征 基质特性
原文传递
旱地沙蜥的核型和Ag—NORs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吴敏 马英梅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报道了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pallas)的核型,2n=(2V+201)+24m,NF=48,由11对大染色体和12对小染色体组成,第一对大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g—NORs显带显示NORs位于第二对大染色体远... 本文报道了旱地沙蜥Phrynocephalus Helioscopus(pallas)的核型,2n=(2V+201)+24m,NF=48,由11对大染色体和12对小染色体组成,第一对大染色体为亚中央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Ag—NORs显带显示NORs位于第二对大染色体远离着丝粒的一端。本文还观察分析了精巢的减数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沙蜥 核型 AG-NO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