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方法制备纳米ZrO_2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丽 江昕 +2 位作者 梁家和 李亚栋 李福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26-1029,共4页
利用水热法、醇热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和超声法分别制备了纳米ZrO2。使用X射线(X-raydif-fraction)和荧光光谱(PL-Photoluminescence)对样品结构及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不同方法制得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纳米微粒,由X射线衍射(XRD)看... 利用水热法、醇热法、溶胶-凝胶法、微波法和超声法分别制备了纳米ZrO2。使用X射线(X-raydif-fraction)和荧光光谱(PL-Photoluminescence)对样品结构及发光特性进行了表征。不同方法制得稳定的四方相氧化锆纳米微粒,由X射线衍射(XRD)看出产物结晶良好,且粒径较小。测试样品的光致发光谱(PL),发现样品在254和412nm激发光激发时发光效率较高,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红光和蓝光。对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样品,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和比较。在固体发光特别是半导体发光理论基础上对氧化锆发光特性给出了一定解释,最后对纳米材料光学特性理论模型的建立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锆 光致发光 吸收和跃迁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结构光电导型器件的光激发机制 被引量:5
2
作者 靳辉 滕枫 +4 位作者 刘俊峰 孟宪国 徐征 侯延冰 徐叙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918-921,共4页
制备了PVK/ZnS有机无机复合的光电导型器件 ,器件结构分别为Glass/ITO/PVK/Al;Glass/ITO/ZnS/Al;Glass/ITO/ZnS/PVK/Al。通过研究此复合器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稳态光电导激发谱 ,得到了基本光激发过程。把PVK/ZnS的吸收谱和器件的光电... 制备了PVK/ZnS有机无机复合的光电导型器件 ,器件结构分别为Glass/ITO/PVK/Al;Glass/ITO/ZnS/Al;Glass/ITO/ZnS/PVK/Al。通过研究此复合器件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的稳态光电导激发谱 ,得到了基本光激发过程。把PVK/ZnS的吸收谱和器件的光电导谱进行比较 ,知道虽然两者的吸收对器件光电流都有贡献 ,但有效部分在PVK和ZnS的界面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结构光电导型器件 光激发机制 激发态过程 稳态光电导谱 吸收谱 场致猝灭谱
下载PDF
通过从头算非绝热分子动力学研究1T-VSe_(2)中的光激发诱导自旋动力学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林杰 郑镇法 +2 位作者 郑奇靖 李群祥 赵瑾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253-1259,共7页
利用光激发来操控二维材料中的磁矩是实现光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基础.本工作中,我们利用从头算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光激发如何改变二维铁磁金属VSe_(2)中的磁矩.我们发现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声子激发导致了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电子... 利用光激发来操控二维材料中的磁矩是实现光自旋电子学器件的基础.本工作中,我们利用从头算非绝热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光激发如何改变二维铁磁金属VSe_(2)中的磁矩.我们发现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和声子激发导致了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电子态发生混合,并在费米能级以上1.0 eV附近形成了一个自旋混合区.当自旋向上或向下的电子在弛豫过程中经过这个混合区时,它们会丢失原有的自旋方向.当电子从费米面以上2.0 eV左右向下弛豫时,自旋向下的电子发生带内弛豫,而自旋向上的电子发生带间弛豫.因此,自旋向下电子的弛豫速度比自旋向上电子高出约一个数量级.这种自旋向上和自旋向下电子的动态行为差异导致了VSe_(2)的磁矩在光激发后10 fs内先增大,这对应了自旋向下电子失去了原始的自旋方向;随后,磁矩在100 fs内减小,这对应了自旋向上电子失去了原始自旋的方向;最后,系统的总磁矩在皮秒的时间尺度内逐渐恢复到光激发前的水平.这项工作为我们了解光激发如何操控二维材料的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头算 弛豫过程 费米面 费米能级 电子态 自旋动力学 二维材料 非绝热
原文传递
聚合物氮化碳材料光激发过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辉 张晓东 谢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97-1897,1898-1913,共17页
近年来,不含金属元素的聚合物氮化碳半导体以其独特的材料组成和电子结构特征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在诸如光催化、光致发光、光电化学等光激发相关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聚合物氮化碳光激发过程由能带结构、载流子行为、激子效... 近年来,不含金属元素的聚合物氮化碳半导体以其独特的材料组成和电子结构特征吸引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在诸如光催化、光致发光、光电化学等光激发相关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聚合物氮化碳光激发过程由能带结构、载流子行为、激子效应等因素所主导,对于这一过程的研究在材料性能的优化、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应用机制的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围绕这一主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聚合物氮化碳材料光激发过程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简单介绍了聚合物半导体光激发过程的研究方法,分别讨论了光激发下材料中的载流子行为和激子过程,进而总结了常用改性策略对于材料光激发过程的调控机制,此外还对材料光响应特性功能化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氮化碳 光激发过程 载流子 激子效应
下载PDF
光致动态可调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
5
作者 刘宏微 陈庆超 +1 位作者 孙美琪 吕俊鹏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偏振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的光激发可切换单/双波段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通过调制嵌入谐振器中的光敏砷化镓的电导率实现功能切换,并提取不同砷化镓电导率下的表面电流,对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机理进行了物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吸... 设计了一种具有偏振不敏感和广角吸收的光激发可切换单/双波段太赫兹超材料吸收器.通过调制嵌入谐振器中的光敏砷化镓的电导率实现功能切换,并提取不同砷化镓电导率下的表面电流,对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机理进行了物理解释.结果表明,该吸收器可以实现从0.568和1.442 THz的双波段吸收(吸收率为99.08%和99.56%)到0.731 THz的单波段吸收(吸收率为95.43%)的切换.该器件强度调制深度为61.4%,频率调谐带宽为60.6%,可制作太赫兹频段的强度调制器和频率选择吸收器.此外,所提出的吸收器对横电(TE)和横磁(TM)偏振波都具有与偏振无关的广角吸收.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的实现为成熟的半导体技术以及有源太赫兹调制器和开关的潜在应用提供了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超材料吸收器 光激发 动态可调
下载PDF
Ultrafast photoexcitation dynamics behavior of hydrogen-bonded polyfluorenol
6
作者 Man Xu Chuanxin Wei +8 位作者 Yunlong Zhang Hao Li Jingyao Ma Jinyi Lin Shengjie Wang Wei Xue Qi Wei Linghai Xie Wei Hu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86-491,共6页
Exciton behavior is crucial to the exploitation of light-emitting conjugated polymer(LCPs)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Singlet excitons are easily trapped by the intrinsically defect structures.Herein,we set a polyfluor... Exciton behavior is crucial to the exploitation of light-emitting conjugated polymer(LCPs)f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Singlet excitons are easily trapped by the intrinsically defect structures.Herein,we set a polyfluorenol(PPFOH)as an example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its photophysical behavior to check the role of defect structures in LCPs.According to time-resolved photoluminescence analysis,the feature emission peaks from individual chain of PPFOH in diluted DMF solution is effectively avoided the influence of fluorenone formation,but the residual green-band emission at 550nm is easily observed in the PL spectra of PPFOH dilute toluene solution obtained delay 1.5 ns,confirmed the formation of“guest”physical aggregation-induced defect structure.Remarkably,efficient and ultrafast energy transfer from individual chain to defect structure is observed in PPFOH films.Interestingly,the efficient energy transfer happened for the film obtained from DMF solution(200 ps)than those of toluene ones(600 ps).Meanwhile,compared to relatively stable green-band emission in PPFOH film from toluene solution,red-shifted emission peak(11 nm)of PPFOH film from DMF solutions exposed to saturated DNT vapor also confirmed their different aggregation-induced green-band emission.Therefore,this aggregation defect structures are influenced on the photophysical property of LCPs in solid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excitation dynamics Polyfluorenol Aggregation behavior Energy transfer Exciton migration
原文传递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of polarons on different TiO_(2) surfaces
7
作者 SHI Zhiqun GONG Xueqing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7-1888,I0011-I0013,共15页
Polarons are widely consider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charge transport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but the mechanisms of their form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driving factors remain a matter of con... Polarons are widely considered t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the charge transport an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but the mechanisms of their formation and the underlying driving factors remain a matter of controversy.This study delves into the formation of polarons in different crystalline forms of TiO_(2) and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e materials'structure.By employ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with on-site Coulomb interaction correction(DFT+U),we provide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electronic polarization behavior in the anatase and rutile forms of TiO_(2).We focus on the polarization properties of defect-induced and photoexcited excess electrons on various TiO_(2) surface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defect electrons can form small polarons on the anatase TiO_(2)(101)surface,while on the rutile TiO_(2)(110)surface,both small and large polarons(hybrid-state polarons)are formed.Photoexcited electrons are capable of forming both small and large polarons on the surfaces of both crystal types.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polaron distribution are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the intrinsic properties of the crystals;the structural and symmetry differences between anatase and rutile TiO_(2) lead to the distinct polaron behaviors.Further investigation suggests that the polarization behavior of defect electrons is also related to the arrangement of electron orbitals around the Ti atoms,while the polarization of photoexcited electrons is mainly facilitated by the lattice distortions.These findings elucidate the formation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larons and may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performance of TiO_(2)in different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ON surface defect photoexcitation TiO_(2)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下载PDF
光激发下水体系的超快动力学
8
作者 贾韫哲 孟胜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44,共23页
近年来,实验技术和理论计算在实现超快时间尺度的分辨以及对于原子尺度微观细节的解析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水体系的超快微观动力学也带来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视角集中于水分子、水团簇以及液态水在不同强度的光激发下产生的电离... 近年来,实验技术和理论计算在实现超快时间尺度的分辨以及对于原子尺度微观细节的解析上都有了突破性进展,对于水体系的超快微观动力学也带来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视角集中于水分子、水团簇以及液态水在不同强度的光激发下产生的电离、解离甚至等离子体化的过程,总结了人们在前沿工作中获得的有关水体系原子尺度超快动力学的知识.特别地,围绕光电离实验探讨了阿秒尺度的电离延迟以及水分子Feshbach共振理论分析;围绕液态水的解离过程探讨了水合电子产生、空穴的定域化等重要过程,补足了液态水解离完整过程的微观图像;围绕水的等离子体化介绍了通过含时密度泛函等方法计算得到的水在强激光脉冲作用下转变为等离子体状态的过程与机制,总结了在极高电子温度下水的特殊电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这些讨论将给出当前人们看待水的激发态的相对全面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激发 超快动力学 激发态
下载PDF
光与新型氧化物材料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郝建华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20-425,共6页
文章概述了光与几种新型氧化物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应用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新型氧化物包括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巨磁电阻材料和铁电体 .介绍了光激发状态下氧化物的输运特性、电磁特性的变化规律 ,报道了近年来主要的实验方法... 文章概述了光与几种新型氧化物材料相互作用研究现状、应用和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这些新型氧化物包括高温氧化物超导体、巨磁电阻材料和铁电体 .介绍了光激发状态下氧化物的输运特性、电磁特性的变化规律 ,报道了近年来主要的实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总结了光与氧化物相互作用时有关光响应和光激发的可能机制 ,讨论了现有实验结果的潜在应用 ,指出了将来在材料工程、光电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氧化物 光激发 新型氧化物材料 相互作用 发展方向
原文传递
Study of white light emission from ZnS/PS composite system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彩凤 李清山 +2 位作者 吕磊 张立春 齐红霞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9期546-548,共3页
ZnS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on porous silicon (PS) substrates formed by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of p-type (100) silicon wafer.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of ZnS/PS com... ZnS films were deposited by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PLD) on porous silicon (PS) substrates formed by electrochemical anodization of p-type (100) silicon wafer.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of ZnS/PS composites were measured at room temperature. Under different excitation wavelengths, the relative integrated intensities of the red light emission from PS layers and the blue-green emission from ZnS films had different values. After samples were annealed in vacuum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200, 300, and 400 ~C) for 30 min respectively, a new green emission located at around 550 nm appeared in the PL spectra of all ZnS/PS samples, and all of the ZnS/PS composites had a broad PL band (450 - 700 nm) in the visible region, exhibiting intensively white light emi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emission photoexcitation PHOTOLUMINESCENCE Porous silicon Pulsed laser deposition Silicon wafers Thin films
原文传递
Direct observation of the ultrafast energy transfer in a porphyrin and ruthenium dyad 被引量:1
11
作者 沈涵 王惠 +3 位作者 刘杰 沈勇 黄锦汪 计亮年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7期646-649,共4页
The luminescence dynamics of a polypyridyl ruthenium II [Ru(phen)2(ip)]2+ and 5,10,15,20- tetraphenylporphyrin (H2TPP) dyad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transient lum... The luminescence dynamics of a polypyridyl ruthenium II [Ru(phen)2(ip)]2+ and 5,10,15,20- tetraphenylporphyrin (H2TPP) dyad have been measured by using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The transient luminescent spectra of the dyad show an ultrafast energy transfer within 300 ps after pho- toexcitation of the [Ru(phen)2(ip)]2+ at 453 am. However, no energy transfer has been observed as the excitation wavelength is 400 nm, corresponding to the absorption peak of H2TPP. The origin of the energy transfer from [Ru(phen)2(ip)]2+ to H2TPP has been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FSrster energy-transfer theo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Luminescence photoexcitation PORPHYRINS RUTHENIUM
原文传递
ZnO基材料室温气体传感性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永辉 彭明星 +1 位作者 王超楠 巩飞龙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9-266,共8页
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在人体健康情况及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查和预防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ZnO由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来源广泛、优异的n型半导体特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气体传感材料之一。然而ZnO基气体传感... 气体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在人体健康情况及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查和预防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ZnO由于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来源广泛、优异的n型半导体特性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气体传感材料之一。然而ZnO基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低的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对检测气体较差的吸附反应活性限制了其在室温下的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就如何提高ZnO基气体传感器在室温下的传感性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基于此,对形貌调控、掺杂和光激发等提高ZnO基气体传感器室温传感性能的策略作出了综述并进一步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室温 形貌调控 掺杂 光激发 气体传感器
下载PDF
Study of Inner-Shell Excitation and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Atomic and Ionic Neon by Means of Soft X-Ray Spectroscopy
13
作者 M.OURA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53-360,共8页
By using soft X-ray spectroscopy, we investigate the inner-shell excitation and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atomic and ionic neon targets. Resonant X-ray emission spectroscopy was applied to neutral neon atom in the regio... By using soft X-ray spectroscopy, we investigate the inner-shell excitation and relaxation processes in atomic and ionic neon targets. Resonant X-ray emission spectroscopy was applied to neutral neon atom in the regions of the [1s]np (n = 3, 4,…, ε) excited states and [1s2p]3pmp (m = 3,4) doubly excited states to obtain the spectroscopic information on the [2p]np and [2p^2]3prnp final electronic states, where square brackets indicate hole states. The energy levels of the [2p^2]3prnp (m = 3,4) electronic states were spectroscopically measured for the first time. As for the ionic neon targ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photoion yield spectroscopy was adopted to survey the 1s→ np (n = 2, 3) resonant excitation and subsequent Auger decay processes for Ne^+ target-ions. The observed Ne^2+ photoion yield spectrum is successflllly explained by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e nm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N photoexcitation soft X-ray emission spectroscopy merged-beam method 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MCDF) calculation
下载PDF
有机高分子中光生极化子的物理机制
14
作者 安忠 吴长勤 孙鑫 《物理》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65-569,共5页
有机聚合物中光生载流子(荷电极化子)产生的物理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问题,但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介绍了作者对此问题的最新研究结果荷电极化子和中性激子一样,是由光激发直接产生的,而不是激子解体的结果,其生成时间在100fs的量级.... 有机聚合物中光生载流子(荷电极化子)产生的物理机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问题,但一直存在争议.文章介绍了作者对此问题的最新研究结果荷电极化子和中性激子一样,是由光激发直接产生的,而不是激子解体的结果,其生成时间在100fs的量级.荷电极化子的量子产率约为25%,并且与激发能量无关,与实验观测的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共轭聚合物 光激发 荷电极化子 激子 光生载流子 物理机制 极化子 有机高分子 有机聚合物 物理问题 研究结果 量子产率 激发能量
原文传递
光激发下硝酸纤维素膜降解对乙酰氨基酚的光解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武俐 刘兴勇 +2 位作者 李啸林 赵同谦 代志峰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2-1439,共8页
硝酸纤维素膜(NCM)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在光激发下可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促进污染物降解.为研究NCM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光解效果及影响因素,采用模拟太阳光源,考察了3种反应体系、光谱区间、APAP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溶液p... 硝酸纤维素膜(NCM)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在光激发下可产生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促进污染物降解.为研究NCM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的光解效果及影响因素,采用模拟太阳光源,考察了3种反应体系、光谱区间、APAP浓度、光照强度、温度、溶液pH以及水体成分等因素对光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PAP在纯水中几乎不发生光解,而在NCM体系中其光解速率常数为2.85×10^(−3) min^(−1);模拟太阳光源的UVA、UVB和可见光(Vis)波段均能促进APAP的光解,其中UVA波段对APAP光解的贡献最大.APAP的光解速率与其浓度呈负相关,低浓度APAP的光解效果更好.在一定范围内,APAP光解速率与光照强度呈正相关,且随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弱碱性环境更有利于APAP的光解,当pH=8.0时,APAP降解率为73.72%,降解效果最佳.水体中NO_(3)^(−)、Cl^(−)、SO_(4)^(2−)、CO_(3)^(2−)、Mg^(2+)、Ca^(2+)和可溶性有机质(DOM)浓度的增加可以促进NCM对APAP的光解.研究显示,光激发下利用NCM降解APAP反应迅速且效果显著,可为APAP的去除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纤维素膜(NCM) 对乙酰氨基酚(APAP) 活性氧物种 光激发 光解速率常数
下载PDF
发光聚合物中光激发引起磁化率改变的新现象 被引量:1
16
作者 傅柔励 傅丽伟 杨爱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578,共4页
揭示了发光聚合物中光激发引起的一个新现象:光激发即吸收一个光子使发光聚合物中的正双极化子分裂成两个带正电的极化子,从而使发光聚合物中的磁化率改变。
关键词 发光聚合物 光激发 磁化率 极化子 光电功能材料
下载PDF
碱金属原子的光激发与光电离
17
作者 戚晓秋 汪峰 戴长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8-118,共11页
本文研究了碱金属原子在三步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光激发和光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重点关注和比较了锂和铯原子的异同.针对多种激发模式,本文不但建立了其原子布居数在各个跃迁态的速率方程组,还给出了各相关态的光激发和光电离过程的解析... 本文研究了碱金属原子在三步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光激发和光电离过程的动力学特性,重点关注和比较了锂和铯原子的异同.针对多种激发模式,本文不但建立了其原子布居数在各个跃迁态的速率方程组,还给出了各相关态的光激发和光电离过程的解析解.通过精心设计并选择了特殊情况,显著简化了解析解的数学表达式,从而凸显和讨论了其物理内涵.通过自行编程,系统地计算和观察了各种激发模式对锂原子的光激发和光电离过程的可能影响,研究和讨论了电离率随激光参数的变化规律.在相同激发模式下,比较和分析了采用两种不同激发路径所导致的各态原子布居率的变化,凸显了改变原子参数所产生的作用.探讨了锂和铯原子在类似的激发条件下在电离率方面的差别.最后,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指出了优化电离率的多种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金属原子 光激发 光电离 电离率
下载PDF
异质结电荷转移的密度矩阵理论近似研究
18
作者 王鹿霞 常凯楠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48-354,共7页
分子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构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部分,电荷转移效率的提高是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关键.在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分子和半导体TiO2组成的系统中,考虑半导体的晶格结构、电子波函数在晶格边界的反射及金属纳米粒子中的等离... 分子半导体组成的异质结构是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主要部分,电荷转移效率的提高是太阳能转换效率的关键.在金属纳米粒子与染料分子和半导体TiO2组成的系统中,考虑半导体的晶格结构、电子波函数在晶格边界的反射及金属纳米粒子中的等离激元效应,应用密度矩阵理论研究在光激发分子作用下电荷从分子转移到半导体晶格的动力学过程,采用密度矩阵和波函数相结合的处理方案研究了分子半导体电荷转移过程中的等离激元效应.研究发现金属钠米粒子激发所产生的等离激元可以使电荷从分子到半导体的转移效率提高3个数量级,是提高电荷转移效率的有效手段,且密度矩阵理论与波函数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计算分子与15 nm尺度的半导体纳米晶体间的电荷转移成为可能,理论分析了表面等离激元的增益作用对电荷转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纳米粒子 等离激元效应 光激发
原文传递
非简并共轭高聚物中的弛豫过程(英文)
19
作者 饶雪松 傅荣堂 +2 位作者 孙鑫 傅柔励 叶红娟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研究了非简并共轭高聚物中的两种典型的动力学过程;(1)光激发,(2)电荷转移,并确定了它们的弛豫时间.晶格位形和电子能态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自洽地显示出光激发的弛豫时间大约是85fs,电荷转移的弛豫时间大约是150fs.很明显,光... 研究了非简并共轭高聚物中的两种典型的动力学过程;(1)光激发,(2)电荷转移,并确定了它们的弛豫时间.晶格位形和电子能态随时间的演变过程自洽地显示出光激发的弛豫时间大约是85fs,电荷转移的弛豫时间大约是150fs.很明显,光激发的弛豫比电荷转移弛豫的过程要快得多.并指出这种现象在高分子材料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同时给出了物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弛豫过程 非简并共轭 高聚物 光激发 电荷转移
原文传递
简并基态高分子的极化
20
作者 龙德顺 陆海云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8-352,共5页
在基态非简并 (Non degenerategroundstate ,NDGS)的高分子中 ,非简并的两个态的能量差导致了自陷激子 (Self trappedexciton ,STE)和自陷双激子 (Self trappedbiexciton ,STB) .由于自陷双激子的极化率是负的 ,基态非简并的高分子中能... 在基态非简并 (Non degenerategroundstate ,NDGS)的高分子中 ,非简并的两个态的能量差导致了自陷激子 (Self trappedexciton ,STE)和自陷双激子 (Self trappedbiexciton ,STB) .由于自陷双激子的极化率是负的 ,基态非简并的高分子中能产生光致极化反转 (Photoinducedpolarizationreversion ,PPR) .最近 ,合成出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的共轭高分子PDPA(双取代聚乙炔 ) ,这是一种具有简并基态的高分子 ,简并态之间没有能量差 ,激发态是孤子 反孤子对 (s - s) ,而不是自陷激子和自陷双激子 .本文将证明这种具有简并基态的高分子也能产生负极化和光致极化反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并基态高分子 极化 光激发 负极化率 激发态 光致极化反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