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申沛 陈银广 张超 《四川环境》 2008年第1期73-75,86,共4页
增强生物除磷(EBPR)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除磷工艺,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聚糖菌的过量繁殖导致除磷效果恶化。文章阐述了影响聚磷菌和聚糖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选择性的培养聚磷菌并使其处于竞争优势,这对于提高EBPR的除磷效果、增强工... 增强生物除磷(EBPR)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除磷工艺,然而在某些条件下聚糖菌的过量繁殖导致除磷效果恶化。文章阐述了影响聚磷菌和聚糖菌生长的关键因素,从而可以选择性的培养聚磷菌并使其处于竞争优势,这对于提高EBPR的除磷效果、增强工艺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聚糖菌 强化生物除磷
下载PDF
聚磷菌与聚糖菌竞争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马民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根据国内外文献的有关报道,综述了在强化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糖菌与聚磷菌相互竞争的有关影响因素,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聚糖菌 聚磷菌 强化生物除磷
下载PDF
AOA-SBR系统运行效能及高效聚磷菌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旭 王继华 +1 位作者 车琦 任氢欣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427-1436,共10页
为获得聚磷能力突出且抗逆性强的菌株,进一步扩大生物除磷的应用范围,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AOA-SBR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应器各运行阶段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从稳定运行的SBR反应器中分离得... 为获得聚磷能力突出且抗逆性强的菌株,进一步扩大生物除磷的应用范围,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AOA-SBR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反应器各运行阶段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解析,从稳定运行的SBR反应器中分离得到聚磷菌,分别进行菌株的鉴定及其生长聚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后期,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达到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水平,系统的除磷率稳定在95%以上.②反应器对于除磷微生物的定向富集作用较强,变形菌门中的不动杆菌属为优势菌群.③共分离得到5株高效聚磷菌,暂命名为LXP1~LXP5,经鉴定分别为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大头茶属(Gordonia)及脂肪杆菌属(Pimelobacter).④LXP1~LXP5都具有典型的生长曲线和较短的生长周期,生长周期范围为24~36 h;各菌株在好氧条件下的吸磷量均在10 mg L以上,最大可达30 mg L.研究显示,实验室条件下AOA-SBR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可较好地实现对活性污泥中的除磷微生物定向富集的目的,该试验分离得到5株高效聚磷菌并经鉴定分属5种不同的菌属范畴,其中 Rhodococcus 、 Gordonia 及 Pimelobacter 的菌株为近年来鲜有的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的具有较好聚磷特性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鉴定 生长特性 聚磷特性
下载PDF
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糖菌代谢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徐伟锋 顾国维 张芳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强化生物除磷(EBPR)被认为是一种最经济、可持续的污水除磷工艺。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系统中聚糖菌的大量繁殖会使除磷工艺性能变差或完全失败。介绍了聚糖菌的代谢机理和影响聚糖菌与聚磷菌之间竞争的因素(如进水基质、P/C、pH值、温... 强化生物除磷(EBPR)被认为是一种最经济、可持续的污水除磷工艺。近年来大量研究报道,系统中聚糖菌的大量繁殖会使除磷工艺性能变差或完全失败。介绍了聚糖菌的代谢机理和影响聚糖菌与聚磷菌之间竞争的因素(如进水基质、P/C、pH值、温度和泥龄等),便于更好地理解聚糖菌的特性,从而实现提高生物除磷系统运行的性能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除磷 代谢机理 聚糖菌 聚磷菌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聚磷菌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湛朝果 兰静 +1 位作者 周艳 葛艳辉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18年第3期53-56,60,共5页
为本研究以聚磷菌作为受试生物,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为质控菌属,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对聚磷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为本研究以聚磷菌作为受试生物,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为质控菌属,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中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对聚磷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阿莫西林、头孢哌酮对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8μg/m L、0.25~0.5μg/m L",氨曲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4μg/m L",符合CLSI标准;阿莫西林、头孢哌酮、氨曲南对聚磷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16μg/m L、0.5~1μg/m L、4~8μ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聚磷菌 最小抑菌浓度 微量肉汤稀释法
下载PDF
两株好氧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鉴定及水质净化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聂毅磊 贾纬 +4 位作者 曾艳兵 罗立津 陈星伟 庄鸿 陈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 旨在从环境样品中筛选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良好脱氮除磷效果的好氧反硝化菌。采集福州某养猪场污水处理池中的水样。通过反硝化细菌培养基培养、BTB培养基平板分离、硝酸盐还原试验和蓝白斑筛选法、异染颗粒以及聚-β-羟基丁酸(PHB)颗粒染色试验,筛选获得两株具有脱氮除磷特性的菌株,命名为N1和N2。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N1和N2分别属于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sp)和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sp)。将菌株N1和N2复配,获得脱氮除磷复合菌FIM-1。考察了菌株对人工合成污水和富营养化水体脱氮除磷的效果。结果表明,两株菌在含磷量较低的水体中,对磷的去除率较高,相对于单菌,复合菌表现出更佳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聚磷菌 脱氮除磷 富营养化
下载PDF
高效聚磷菌Alcaligenes sp.ED-12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除磷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庄志刚 韩永和 +3 位作者 章文贤 周志华 陈佳兴 李敏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8-687,共10页
利用经典的微生物筛选方法,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高岐村某排污口淤泥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产碱杆菌,将其命名为Alcaligenes sp.ZGED-12.理化因素实验显示,在以乙酸钠为碳... 利用经典的微生物筛选方法,从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高岐村某排污口淤泥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并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菌株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产碱杆菌,将其命名为Alcaligenes sp.ZGED-12.理化因素实验显示,在以乙酸钠为碳源、NH4Cl为氮源,当C/N为3∶1,pH为8.0,温度和摇床转速分别为35℃和100 r·min-1时,该菌株的生长状态最好,对磷的去除能力也最强,最高除磷率可达80%.此外,该菌株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磷,当磷浓度超过45 mg·L-1时会产生抑制效应.同时,以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盐(SA)制备了聚磷微生物固定化小球,并考察了菌球对氮磷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氮磷的去除包括固定化材料的吸附作用及微生物的生长利用和/或贮存,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微生物 产碱杆菌 筛选鉴定 特性 固定化
原文传递
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生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立成 李艳美 +2 位作者 袁雅姝 吴春蓉 刘君凤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7-80,83,共5页
为了研究稳定运行的连续流双污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利用混匀平板分离法、特殊染色法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对系统缺氧池内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和生化特性研究。试验分离出了7株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分别属于葡萄... 为了研究稳定运行的连续流双污泥亚硝化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利用混匀平板分离法、特殊染色法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对系统缺氧池内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和生化特性研究。试验分离出了7株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分别属于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副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泛菌属、肠杆菌属和莫拉氏菌属。通过特殊染色和吸磷试验发现,厌氧阶段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体内的聚磷颗粒逐渐减少,PHB颗粒明显增多;缺氧阶段PHB含量下降,生物体内聚合磷酸盐增加。缺氧反应20 h后,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副球菌属、克雷伯氏菌属、泛菌属、肠杆菌属和莫拉氏菌属的单位菌体吸磷量分别为1.98×10-11、1.64×10-11、1.43×10-11、1.13×10-11、9.59×10-12、7.72×10-12、6.28×10-12mg/C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污泥系统 亚硝化反硝化聚磷菌 生化特性
原文传递
反硝化聚磷菌吸磷能力和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樊晓梅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9-126,共8页
目的研究反硝化聚磷菌在同一反应条件下的吸磷能力和生长特性,为污水脱氮除磷微生物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反硝化聚磷菌的吸磷试验,确定各菌株的含磷量及吸磷速率;通过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群,采用浊度法绘制各菌群的生长曲线,进... 目的研究反硝化聚磷菌在同一反应条件下的吸磷能力和生长特性,为污水脱氮除磷微生物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反硝化聚磷菌的吸磷试验,确定各菌株的含磷量及吸磷速率;通过拮抗试验构建复合菌群,采用浊度法绘制各菌群的生长曲线,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的种群特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韦荣氏菌属在缺氧培养3 h时,磷质量浓度出现最大降幅,出水PO3-4-P质量浓度均低于2.00 mg/L.菌株F8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最强.对数期时,菌株F3、F9、F13的生长速率最小.菌株F5的稳定期持续时间比较短,处于144~168 h;F11持续时间最长,处于144~216 h.菌株F16对数期最短,最先进入稳定期,且稳定期持续时间最长.各种复配菌株处于稳定期时菌体数量从小到大依次为F9、F8、F3、F10、F7、F2、F4、F14、F16、F6、F11、F1、F5、F12、F13、F15.结论反硝化聚磷菌单菌吸磷速率与其菌株整体吸磷量大小无关,复合菌株较强的适应能力使其调整期比任何一株单菌的时间都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聚磷菌 吸磷能力 生长曲线 单菌吸磷速率
下载PDF
乙酸/丙酸作为EBPR碳源的动力学模型研究(Ⅰ)--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超 陈银广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3-997,共5页
以活性污泥ASM2模型为基础,采用混合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基准物质,建立了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和(PAO)的厌氧/好氧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显著特点是厌氧代谢过程中的糖原水解、聚羟基烷酸合成、以及聚磷水解速率由SCFAs的速率方程表示... 以活性污泥ASM2模型为基础,采用混合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基准物质,建立了增强生物除磷系统中聚磷菌和(PAO)的厌氧/好氧动力学模型.模型的显著特点是厌氧代谢过程中的糖原水解、聚羟基烷酸合成、以及聚磷水解速率由SCFAs的速率方程表示,并考虑了厌氧维持对动力学和计量学的影响.模型建立了过程计量学系数矩阵,包括3个溶解性组分、4个颗粒性组分,同时考虑了pH对代谢动力学的影响.最后,在PAO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GAO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7个过程,磷的浓度仅对其好氧生长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生物除磷 聚磷菌 聚糖菌 短链脂肪酸 动力学模型
原文传递
污水处理过程中聚糖菌的富集培养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民 陈银广 顾国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研究了通过磷限制条件来达到聚糖菌的选择与富集,同时在驯化过程中还观察到,在第一阶段培养过程中,对除磷效果乙酸比丙酸更加有效。
关键词 聚糖菌 聚磷菌 强化生物除磷
下载PDF
乙酸/丙酸作为EBPR碳源的动力学模型研究(Ⅱ)--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超 陈银广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98-1003,共6页
以乙酸和丙酸作为混合碳源,采用2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聚磷菌(PAO)和聚糖菌(GAO)代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PAO和GAO动力学模型共包含7个计量学参数和24个动力学参数.根据计量学方程,推导了PAO和GAO动力学模型中的计量学参数.结合试... 以乙酸和丙酸作为混合碳源,采用2组序批式反应器(SBR)研究聚磷菌(PAO)和聚糖菌(GAO)代谢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规律.PAO和GAO动力学模型共包含7个计量学参数和24个动力学参数.根据计量学方程,推导了PAO和GAO动力学模型中的计量学参数.结合试验结果,确定了动力学参数的取值.采用Matlab软件积分计算了PAO和GAO胞内物质的变化规律.SBR运行的实际值与模拟值相吻合,表明基于SCFAs代谢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PAO和GAO的好氧/厌氧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聚糖菌 计量学参数 动力学参数 动力学模拟
原文传递
在水动力条件下高效聚磷菌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焦增祥 王泽 +1 位作者 梁文 雷镕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07-2312,共6页
通过蓝白斑筛选技术从太湖底泥中筛选出11株聚磷菌,进一步筛选出一株高效聚磷菌,命名为G19。经过生理生化分析初步鉴定G19为李斯特氏菌属。研究表明,G19能够在废水合成培养基中较好生长,在TP初始浓度为0.33mg/L,温度为25℃下,经过两天生... 通过蓝白斑筛选技术从太湖底泥中筛选出11株聚磷菌,进一步筛选出一株高效聚磷菌,命名为G19。经过生理生化分析初步鉴定G19为李斯特氏菌属。研究表明,G19能够在废水合成培养基中较好生长,在TP初始浓度为0.33mg/L,温度为25℃下,经过两天生长,废水合成培养基中TP下降到0.08 mg/L,除磷率高达到75.8%。实验采用自制环形水槽,当水流扰动时形成主流区和回流区,研究G19在主流区和回流区对水体中磷的去除作用,实验表明在回流区存在紊动强度较大时,高效聚磷菌除磷作用明显。试验结果对污水处理及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白斑筛选 高效聚磷菌 环形水槽 水动力条件
下载PDF
淀粉厂厌氧生物处理中鸟粪石成因及防控
14
作者 杜小波 惠明 +2 位作者 黄继红 李锦 高春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淀粉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常用方法,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易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出现鸟粪石结垢现象,给工业生产与环保处理带来很大不便.针对这一现象,综合国内外对鸟粪石和厌氧生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厌...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淀粉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常用方法,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比较高,易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出现鸟粪石结垢现象,给工业生产与环保处理带来很大不便.针对这一现象,综合国内外对鸟粪石和厌氧生物处理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鸟粪石及其结垢的成因与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生物处理 鸟粪石 聚磷菌 防控
原文传递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被引量:67
15
作者 罗固源 罗宁 +1 位作者 吉芳英 许晓毅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共4页
在对生物脱氮与除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 ,生物脱氮与除磷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生理过程 ,其交叉点是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脱氮。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由两个不同功能的SBR反应... 在对生物脱氮与除磷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 ,生物脱氮与除磷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交叉的生理过程 ,其交叉点是部分聚磷菌在缺氧状态下的反硝化吸磷脱氮。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工艺 (由两个不同功能的SBR反应器组成 )成功地解决了硝化菌与聚磷菌的泥龄之争、反硝化与聚磷菌厌氧释磷的矛盾等难题。该工艺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良好 ,特别适合于处理BOD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 脱氮 双泥 聚磷菌 活性污泥
下载PDF
温度及反硝化聚磷对SBMBBR脱氮除磷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吴广华 张耀斌 +1 位作者 全燮 赵雅芝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484-2487,共4页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43--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 实验在维持进水COD、PO43--P和NH4+-N浓度分别为450 mg/L、10 mg/L和40 mg/L左右的条件下,考察了较低温度(14℃±1℃)和较高温度(24℃±1℃)对SBMBBR(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除磷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4℃±1℃和24℃±1℃下,PAOs(聚磷菌)的释磷量分别为54.7 mg/L、19.7 mg/L;除磷率分别为98.3%、83.4%;脱氮率分别为87.8%、98.4%.较低温度有利于PAOs的富集,但不利于硝化的进行;较高温度有利于硝化反硝化的进行,但PAOs不再是污泥系统的优势菌种.同时在经过较长时间(3个月)厌氧/好氧运行的污泥系统中进行了厌氧/缺氧反硝化除磷实验,该系统内反硝化聚磷除磷效果较好,反硝化吸磷占总吸磷量的8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脱氮除磷 聚磷菌 反硝化聚磷
下载PDF
乙酸丙酸比例对富集聚磷菌生物除磷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刘燕 陈银广 +1 位作者 郑弘 周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278-1283,共6页
通过丙酸/乙酸(以C计)比例为0.1、0.5、1、2、10的合成废水,在SBR反应器(1#~5#)中长期驯化聚磷菌(PAO)富集的污泥,研究了丙酸/乙酸比例对增强生物除磷系统(EBPR)中短链脂肪酸(SCFA)降解、溶解性正磷(SOP)的释放/吸收及其... 通过丙酸/乙酸(以C计)比例为0.1、0.5、1、2、10的合成废水,在SBR反应器(1#~5#)中长期驯化聚磷菌(PAO)富集的污泥,研究了丙酸/乙酸比例对增强生物除磷系统(EBPR)中短链脂肪酸(SCFA)降解、溶解性正磷(SOP)的释放/吸收及其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O对SCFA的利用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PAO对丙酸的利用速率较乙酸快,因此,增加丙酸/乙酸比例有助于EBPR系统的稳定性.随丙酸/乙酸比例增加,SOP的释放与吸收量减少,SOP的代谢速率降低,但SOP的去除率明显增加.因此,增加丙酸/乙酸比例有助于提高EBPR系统除磷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生物除磷(EBPR) 聚磷菌(PAO) 丙酸 乙酸
下载PDF
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与特性 被引量:24
18
作者 由阳 彭轶 +2 位作者 袁志国 李夕耀 彭永臻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242-2248,共7页
以实验室SBR反应器为载体,接种普通活性污泥,探讨了富集聚磷菌和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实现的可行性,以交替负荷的方法培养2个月后,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颗粒形成后逐步改变碳源种类以提供选择压,淘汰系统中存在的聚糖菌.结果表... 以实验室SBR反应器为载体,接种普通活性污泥,探讨了富集聚磷菌和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同时实现的可行性,以交替负荷的方法培养2个月后,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形成.颗粒形成后逐步改变碳源种类以提供选择压,淘汰系统中存在的聚糖菌.结果表明,与丙酸相比,乙酸更适合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的生存,以乙酸为碳源,系统吸放磷量更多,颗粒平均粒径更大(2 mm),颗粒的性能指标(沉降速度、含水率、呼吸速率、密度、完整度系数)都相对优于以丙酸为碳源时的情况.以工艺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双重检测颗粒形成过程,发现颗粒吸放磷能力的逐渐提高伴随着聚磷菌占微生物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富集培养结束时聚磷菌占总菌的70%左右.实验证明,富含聚磷菌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优异的污染物去除能力,其对COD去除率可达95%以上,对磷的去除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磷菌 好氧颗粒污泥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 富集 SBR
下载PDF
反硝化除磷的影响因素及聚磷菌与聚糖菌耦合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9
作者 韦佳敏 刘文如 +1 位作者 程洁红 沈耀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608-4618,共11页
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工艺较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具有节省曝气能耗、高效利用碳源、低污泥产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反硝化除磷菌(DPAOs)微生物学、碳源种类、p... 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工艺较传统脱氮除磷工艺具有节省曝气能耗、高效利用碳源、低污泥产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反硝化除磷菌(DPAOs)微生物学、碳源种类、pH、亚硝酸盐浓度及游离亚硝酸(free nitrous acid,FNA)、污泥龄(sludge retention time,SRT)、C/P比及mgNOx--N/mgPO43--P、聚糖菌(GAOs)等。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聚磷菌(PAOs)和GAOs之间的竞争关系,而通过GAOs作用的内碳源部分反硝化(endogenous partial-denitrification,EPD),能够将NO3--N转化为NO2--N,将进一步降低同步脱氮除磷对碳源的需求。反硝化除磷的新工艺符合我国低C/N值的污水现状,SNADPR工艺是将部分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与反硝化除磷相结合的先进脱氮除磷工艺,Anammox-EPDPR工艺协同厌氧氨氧化、EPD和反硝化除磷,充分利用GAOs内碳源的代谢作用,以产生NO2--N,减轻DPAOs和anammox菌对电子受体的竞争。以NO2--N为电子受体的短程反硝化除磷与新型脱氮工艺的耦合将成为实现污水高效节能的同步脱氮除磷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影响因素 聚磷菌 聚糖菌 内源部分反硝化
下载PDF
污水起始pH值对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增强生物除磷过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郑弘 陈银广 +2 位作者 杨殿海 刘燕 顾国维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2-516,共5页
通过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连续运行,研究了污水不同起始pH值对增强生物除磷的影响(SBR1:pH=6.8;SBR2:pH=7.6).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SBR2释磷量高于SBR1;在好氧阶段,SBR2降解的聚羟基烷酸(PHA)量低于SBR1,并且糖原合成量/PHA降解量的比例... 通过序批式反应器(SBR)的连续运行,研究了污水不同起始pH值对增强生物除磷的影响(SBR1:pH=6.8;SBR2:pH=7.6).结果表明,在厌氧阶段,SBR2释磷量高于SBR1;在好氧阶段,SBR2降解的聚羟基烷酸(PHA)量低于SBR1,并且糖原合成量/PHA降解量的比例要远远低于SBR1.但是,SBR2反而比SBR1吸收更多的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由于SBR2比SBR1合成的糖原少,因此其低PHA降解量并没有导致低吸磷量.推测SBR2中的聚磷菌(PAO)量高于SBR1,从而导致SBR2有着更高的吸磷量以及PHA利用率.在好氧末,SBR2中的可溶解性正磷酸盐(SOP)浓度远远低于SBR1,SBR2的除磷效果达到93.67%,但SBR1仅为65.06%.因此,通过控制污水起始pH值的方法可以达到显著提高增强生物除磷效果的目的,比控制整个污水生物处理过程pH的方法要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生物除磷 PH值 序批式反应器 聚磷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