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的氮、磷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81
1
作者 陈少莲 刘肖芳 华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26,共19页
我们研究了鲢、鳙在停食状况下氮、磷的排泄量及在有鱼及无鱼的水环境中鱼类及微囊藻的氮、磷释放率。结合有关参数进行换算,从量的方面评价了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①鲢、鳙摄食过程加速了水体氮、磷释放进程(有鱼... 我们研究了鲢、鳙在停食状况下氮、磷的排泄量及在有鱼及无鱼的水环境中鱼类及微囊藻的氮、磷释放率。结合有关参数进行换算,从量的方面评价了鲢、鳙在东湖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①鲢、鳙摄食过程加速了水体氮、磷释放进程(有鱼水体氮、磷释放率分别为无鱼水体的1.88和1.41倍),但其释放量(粪便的氮、磷释放量分别为水体氮、磷总含量的11.45%和3.4%)不足以左右东湖水体初级生产量的变动;②鲢、鳙摄食过程一方面提高了对初级生产量的利用率,而另一方面却通过鱼体积贮从水体中移出大量氮(52.20吨)、磷(11.36吨),分别占水体浮游物总氮、磷的3.01%和5.28%;③鲢、鳙大量摄食浮游动物,降低了被摄食种群的密度,缩短被摄食种群生物量周转期(1982年被摄食种群的生产量为1981年的1.05倍,鲢、鳙放养量为1981年的7倍;这两年鱼摄食量分别占其被摄食种群产量的31.73%及0.63%,被摄食种群的ρ/B系数分别为67.92及48.01);这样水体中浮游动物产量的相对稳定,也就促使浮游植物产量相对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四十里湾几种双壳贝类及污损动物的氮、磷排泄及其生态效应 被引量:42
2
作者 周毅 杨红生 +1 位作者 何义朝 张福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4-431,共8页
对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N和P排泄进行了测定 ,包括排泄成分和排泄速率。在这些动物的N排泄中 ,NH4 N占主要部分 ,如笼式养殖的双壳贝类NH4 N占总N排泄的平均值范围为 70 8%— 80 1 % ;氨基酸是第二大排泄成分 ,平均占... 对多种经济双壳贝类和养殖中的污损动物的N和P排泄进行了测定 ,包括排泄成分和排泄速率。在这些动物的N排泄中 ,NH4 N占主要部分 ,如笼式养殖的双壳贝类NH4 N占总N排泄的平均值范围为 70 8%— 80 1 % ;氨基酸是第二大排泄成分 ,平均占总N排泄的 1 0 %—2 5 %。其他形态的N ,如尿素、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也有检出。在P排泄中 ,有机磷 (DOP)约占总溶解磷 (TDP)排泄的 1 5 %— 2 7%。据估算 ,整个四十里湾所养殖的双壳贝类在夏季每天将排泄4 5 4t总溶解氮 ,其中NH4 N 3 36t、Amino N 0 69t、Urea N 0 2t。同时每天磷的排泄为 0 5 7tTDP ,其中DOP 0 1 5t。对面积为 1 3× 1 0 4 hm2 的海区而言 ,贝类的N、P排泄分别能满足浮游植物生产所需N、P的 44%和 40 %。高密度的贝类养殖对养殖生态系统营养循环的影响是很显著的。附着动物 (柄海鞘等 )的N、P排泄及其对营养循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应 双壳贝类 污损动物 排泄 营养循环 尿素
下载PDF
摄食水平和食物种类对金鱼生长及氮、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25
3
作者 崔奕波 刘建康 华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0-206,共7页
本文报道了金鱼的生长率、氨排泄率及磷酸盐排泄率的两个实验的结果。实验A用牛肉作饵料,实验B用配合饲料作饵料。每一实验分6个摄食水平。特定生长率(SGR)与摄食率(R)的关系为:SGR=a十bln(R+1)。实验中两种食物对上式的系数无显著影响... 本文报道了金鱼的生长率、氨排泄率及磷酸盐排泄率的两个实验的结果。实验A用牛肉作饵料,实验B用配合饲料作饵料。每一实验分6个摄食水平。特定生长率(SGR)与摄食率(R)的关系为:SGR=a十bln(R+1)。实验中两种食物对上式的系数无显著影响。氨排泄率NE与氮摄取率NI的关系为:NE=a+bNI。实验中两种食物对上式的‘b’值无显著影响,但两个实验得出的‘a’值有显著差异。磷酸盐排泄率(PE)与磷摄取率(PI)的关系为:PE=a+bPI。实验中两种食物对上式中的‘b’值无显著影响,但得出的‘a’值有显著差异。若不考虑食物种类的影响,而将两实验数据合并,氮、磷摄取率可分别解释氮、磷排泄率变异的98%和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摄食水平 食物种类 生长
下载PDF
三种鱼的磷排泄及其在微型生态系统磷再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4
作者 阮景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60,共6页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 ,对三种鱼的特定正磷酸盐 (PO4 P)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且估算了系统中实验鱼的PO4 P排泄率。结果表明 ,在个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罗非鱼的特定PO4 P排泄率明显地高于链、鳙 ,似乎... 在考查罗非鱼或鲢、鳙下行影响的微型生态系统实验后期 ,对三种鱼的特定正磷酸盐 (PO4 P)排泄率进行了测定 ,并且估算了系统中实验鱼的PO4 P排泄率。结果表明 ,在个体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罗非鱼的特定PO4 P排泄率明显地高于链、鳙 ,似乎同它们的食物含磷量无关而由其体组织含磷量所决定 ;放养罗非鱼的系统中鱼的PO4 P排泄率比放养链、鳙的系统平均高 2倍多 ,其磷排泄对浮游植物的PO4 P供给率分别为 10 0 %— 15 8%和 6 1%—7 5 %。根据有鱼系统中PO4 P的供求关系和实验结束时磷分布的观测结果推断 ,沉积物的磷释放是系统中磷再生的主要途径 ,而实验鱼调节系统磷再循环的主要机制是排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生态系统 磷排泄 磷再循环 罗非鱼
下载PDF
磷对外生菌根真菌松乳菇和双色蜡蘑草酸、氢离子和磷酸酶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薛小平 张深 +2 位作者 李海涛 陈吉 黄建国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在液体培养基中设置无磷、低磷、中磷和高磷四种磷浓度,离体培养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的3个株系Ld-01、Ld-02、Ld-03和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 S238N,分别测定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量、草酸、氢离子和酸性磷酸酶分泌速率。结果表... 在液体培养基中设置无磷、低磷、中磷和高磷四种磷浓度,离体培养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的3个株系Ld-01、Ld-02、Ld-03和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 S238N,分别测定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量、草酸、氢离子和酸性磷酸酶分泌速率。结果表明,在中磷的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最好,无磷、低磷或高磷对它们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抑制程度因菌种(株)不同而异。草酸、氢离子和酸性磷酸酶的分泌速率顺序为:无磷(0gNaH2PO4/L)>低磷(0.229gNaH2PO4/L)>中磷(1.147gNaH2PO4/L)>高磷(5.735gNaH2PO4/L),表现出明显的种(株)间差异,看来外源磷的供应状况可能有调节外生菌根真菌活化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的作用。在缺磷和低磷条件下,外生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活化作用,在足磷的条件下活化作用减小,由此有效地利用土壤中的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水平 分泌作用 酸性磷酸酶 外生菌根真菌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外源酶对大黄鱼和鲈氮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春晓 麦康森 +4 位作者 艾庆辉 段清源 申徒基康 张璐 李会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6,共6页
本研究以大黄鱼和鲈为实验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性多糖酶(WX和VP)对其氨氮和可溶性磷(PO43--P)排泄的影响。以含植物蛋白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向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酶的活性为2500IU/g)、800mg WX(主要包... 本研究以大黄鱼和鲈为实验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PY)和非淀粉性多糖酶(WX和VP)对其氨氮和可溶性磷(PO43--P)排泄的影响。以含植物蛋白的饲料为基础饲料,分别向每千克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酶的活性为2500IU/g)、800mg WX(主要包括葡聚糖酶、戊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各种酶的活性皆为50IU/g)、400mg VP(主要为木聚糖酶,酶的活性为1000IU/g)以及800mg WX+400mg VP配制出5种实验饲料。实验鱼在海水网箱中经过8周的摄食驯养后,转入室内水族箱中进行氮磷排泄测定实验。在水族箱中经2天的适应后,测定饥饿状态下氨氮及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然后饱食投喂,并连续测定摄食后48h内鱼体氨氮和可溶性磷的排泄率。实验期间水温为26.5—32.5℃,盐度为32.5‰—36‰,溶氧在7 mg/L以上。实验结果表明,饥饿状态下实验鱼的氨氮和可溶性磷排泄不受实验饲料影响(p>0.05)。而在饱食条件下,实验饲料中添加非淀粉性多糖酶(WX、VP及WX+VP)显著降低了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p<0.05),而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氨氮排泄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处理对实验鱼可溶性磷的排泄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添加植酸酶组实验鱼的可溶性磷排泄率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植酸酶 非淀粉性多糖酶 氮排泄 磷排泄
下载PDF
植酸酶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及主要营养素存留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润莲 贾汝敏 +1 位作者 韩玉柱 冯春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15-17,共3页
在分别含非植酸磷为0.37 % ,0.37 % ,0.27 %和0.17 %的四种(CL ,T1 ,T2和T3)等钙(3.75 %)蛋鸡(25~35周龄)日粮中 ,T1 ,T2和T3均添加500U/kg 植酸酶。结果 ,主要营养素(干物质、氮、灰分、钙、磷)的存留率显著提高。当非植酸磷水平降到0... 在分别含非植酸磷为0.37 % ,0.37 % ,0.27 %和0.17 %的四种(CL ,T1 ,T2和T3)等钙(3.75 %)蛋鸡(25~35周龄)日粮中 ,T1 ,T2和T3均添加500U/kg 植酸酶。结果 ,主要营养素(干物质、氮、灰分、钙、磷)的存留率显著提高。当非植酸磷水平降到0.17 %时 ,不影响产蛋量和蛋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酶 蛋鸡 生产性能 营养素存留 磷排泄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Phytase Transgenic Corn on Growth Performance,Phosphorus Utilization and Excretion in Growing Pigs (Sus scrofa) 被引量:11
8
作者 WANG Xiu-qi WANG Sheng +1 位作者 ZHANG Jun-min YANG Jing-p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69-776,共8页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phytase transgenic corn (PTC) on growth performance,phosphorus (P) utilization and excretion in growing pigs.In Exp.1,180 pi... Two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phytase transgenic corn (PTC) on growth performance,phosphorus (P) utilization and excretion in growing pigs.In Exp.1,180 pigs (Large White × Landrace,BW=37.7 kg) were randomly allotted to 4 treatments with 5 replicates of 9 pigs each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TC supplementation in low-P diets on growth performance.Four corn soybean meal-based diets consisted of a positive control (PC) diet,a diet containing 500 units (U) of exogenous phytase kg-1 (EP) on the basis of low-P (inorganic P reduced by 0.05% from PC diet) and the low-P+500 (PTC1) or 750 (PTC2) phytase U of PTC kg-1.In Exp.2,20 barrows (Large White×Landrace,BW=31 kg,4 treatments with 5 replicates of 1 pig each)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TC in low-P diets on serum parameters and nutrient utilization.Diets in Exp.2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Exp.1 except that the EP group was replaced by a low-P diet without exogenous phytase supplementation as a negative control (NC) group.The results from Exp.1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daily gain (ADG) in the PTC2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an that in the EP group over all periods.On the other hand,the feed:gain (F:G) ratio of the E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than that of the PTC2 group during 1-21 and 1-42 d,respectively.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among all treatments (P〉0.05).The results from Exp.2 show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Ca in the NC group was the highest (P〈0.05),while the concentration of serum P in the PTC2 group was the highest (P〈0.05) among all treatmen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P〈0.05) in the P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the NC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and that of PTC2 group was the best.Furthermore,fecal P excretion was reduced (P〈0.05) from 1.80 g d-1 in the PC group to 1.28 g d-1 in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ase transgenic corn growth performance nutrient apparent digestibility phosphorus excretion growing pigs
下载PDF
胶州湾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呼吸排泄作用的现场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晓宇 周毅 杨红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2-727,共6页
于2006年2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季度月采用呼吸瓶法现场研究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呼吸排泄作用。结果表明,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呼吸排泄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不同生物学规格的蛤仔呼吸排泄速率具有明显的差... 于2006年2月、5月、8月和11月四个季度月采用呼吸瓶法现场研究了胶州湾菲律宾蛤仔的呼吸排泄作用。结果表明,胶州湾菲律宾蛤仔呼吸排泄速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春、夏季高于秋、冬季。不同生物学规格的蛤仔呼吸排泄速率具有明显的差异,单位个体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均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而增加,而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则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而降低;且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与软体干重(DW,g/ind)呈异速方程关系,方程式为:Rx=a×DWb。本实验中,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的a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20—0.93、0.29—2.46和0.27—0.59;耗氧率、排氨率和排磷率的b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52—0.83、0.35—0.62和0.28—0.88。据估算,胶州湾滩涂养殖的菲律宾蛤仔通过呼吸排泄作用在夏季将向水体中释放8.28t/d氨氮和0.86t/d无机磷,以满足浮游植物生长的需要,在胶州湾生态系统营养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胶州湾 耗氧率 排氨率 排磷率
下载PDF
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建新 李珊珊 +1 位作者 张彬 刘红云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129-3134,共6页
氮磷在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氮磷含量往往过高,而奶牛对于氮磷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氮磷的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减少饲粮氮磷含量、提高奶牛机... 氮磷在奶牛生长、发育和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生产中,饲粮氮磷含量往往过高,而奶牛对于氮磷的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这不仅会造成饲料资源的浪费,而且加重了氮磷的排放,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合理减少饲粮氮磷含量、提高奶牛机体对氮磷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主要从影响氮磷利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改善奶牛氮磷利用效率的营养策略2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奶牛氮磷利用效率,减少氮磷向环境的排放,提高奶牛场经济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效率 排放 营养策略 奶牛
下载PDF
不同植酸酶对饲喂低磷日粮肉鸡生长性能及粪N、P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兴国 王超 +2 位作者 杨承剑 刘文敏 方热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7期25-28,共4页
采用306只艾维茵肉鸡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两种不同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鸡。对照组饲喂正常磷水平的日粮;试验Ⅰ组饲... 采用306只艾维茵肉鸡研究低磷日粮中添加两种不同植酸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养分利用率及氮、磷排泄的影响。试验共分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4只鸡。对照组饲喂正常磷水平的日粮;试验Ⅰ组饲喂低磷+植酸酶Ⅰ的日粮;试验Ⅱ组饲喂低磷+植酸酶Ⅱ的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植酸酶替代日粮中部分无机磷,肉鸡的日增重和日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提高了肉鸡的存活率(P<0.05)和钙、磷利用率(P<0.05);同时氮利用率有一定程度改善(P>0.05),显著减少了氮、磷的排泄量(P<0.05)。添加植酸酶Ⅰ与添加植酸酶Ⅱ相比,肉鸡的日增重与日采食量提高(P<0.05),氮的排泄量显著降低(P<0.05),磷的排泄量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植酸酶 生长性能 养分利用率 养分排泄
下载PDF
饲粮磷含量对11~15月龄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国强 王书芝 +2 位作者 吕永艳 王玲 吴丹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912-3919,共8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磷含量对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和月龄相近[(11.1±0.3)月龄]健康青年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各组饲粮磷含量分别为0.36%(对照)、0.33%、0.30%、0.28%和0.25%。...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磷含量对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和月龄相近[(11.1±0.3)月龄]健康青年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各组饲粮磷含量分别为0.36%(对照)、0.33%、0.30%、0.28%和0.25%。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含量对结束体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降低饲粮磷含量,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磷含量对血清中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3、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磷含量降低至0.30%、0.28%和0.25%时,食入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极显著降低(P〈0.01),饲粮磷含量为0.33%、0.30%、0.28%和0.25%时,磷总排泄量分别降低7.02%、21.42%、35.17%、45.49%。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磷含量低至0.25%(即不添加含磷矿物质饲料)对11~15月龄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磷的排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钙 青年奶牛 生长性能 血液指标 磷排泄
下载PDF
低磷低蛋白日粮添加植酸酶和氨基酸对泌乳母猪粪氮磷排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方桂友 董志岩 +1 位作者 邱华玲 林勤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第6期11-13,共3页
选择3-7胎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45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15头,泌乳期21 d。处理1组的日粮粗蛋白为18%、总磷为0.68%;处理2组的日粮粗蛋白为16.5%、总磷为0.58%;处理3组的日粮粗蛋白为15%、总磷为0.58%;处理2组和处理3组日粮中... 选择3-7胎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45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15头,泌乳期21 d。处理1组的日粮粗蛋白为18%、总磷为0.68%;处理2组的日粮粗蛋白为16.5%、总磷为0.58%;处理3组的日粮粗蛋白为15%、总磷为0.58%;处理2组和处理3组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结果表明,日粮蛋白质降低1.5-3个百分点和总磷降低0.1%,对泌乳母猪的采食量和哺乳仔猪日增重无显著影响,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显著减少,粪氮和磷的排放量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蛋白 低磷 氮排出量 磷排出量 泌乳母猪
下载PDF
猪用安全环保饲料应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飞云 周晓容 +1 位作者 汪超 欧秀琼 《饲料工业》 2007年第19期33-37,共5页
为研究无抗生素、低微量元素用量及低氮、磷排放的猪用安全、环保型配合饲料,试验选用(10±0.65)kg的长×荣仔猪96头,按窝别、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高铜、铁和锌预混料(较饲养标准高),试验组日粮根... 为研究无抗生素、低微量元素用量及低氮、磷排放的猪用安全、环保型配合饲料,试验选用(10±0.65)kg的长×荣仔猪96头,按窝别、体重随机分为2个处理(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高铜、铁和锌预混料(较饲养标准高),试验组日粮根据饲养标准供给铜、铁和锌,添加益生素、植酸酶、中草药,并按理想蛋白质模式平衡氨基酸,其余营养水平均相同。试验结果表明:①在试验全期,试验组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10.52%(P<0.05),料重比降低了7.6%(P<0.05)。②试验组腹泻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7.05%(P<0.01)。③对于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和粗纤维的表观消化率,20~60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0.61%、11.36%、13.28%、21.99%(P<0.01)和5.79%(P<0.05);60~90kg阶段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7.13%、8.17%、9.72%、22.96%(P<0.01)和5.12%(P<0.05)。④在20~60kg阶段,试验组的氮、磷总排出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9.11%(P<0.05)和24.05%(P<0.01);在60~90kg阶段,试验组氮、磷总排出量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1.19%和19.26%(P<0.01)。⑤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肝脏和肌肉中的铜含量分别降低了97.34%和94.50%(P<0.01),在试验组肝脏和肌肉中未检出杆菌肽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微量元素 减排
下载PDF
日粮磷水平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恒聚 高艳霞 +2 位作者 李秋凤 曹玉凤 李建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687-4693,共7页
【目的】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量的影响,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磷需要量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干物质基础磷含量分别为0.32%、0.44%和0.56... 【目的】研究日粮磷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磷排放量的影响,为中国奶牛饲养标准中磷需要量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3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被分为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干物质基础磷含量分别为0.32%、0.44%和0.56%的日粮,试验期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式期60 d,正式期最后5 d为采样期。【结果】磷的不同摄入量对采食量、生产性能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羟脯氨酸以及唾液磷含量均处于正常值。0.32%磷日粮组每天通过粪尿向环境排磷量分别比0.44%和0.56%的磷日粮组少20.40 g(P<0.01)和45.84 g(P<0.01);其中,粪中水溶性磷排放量分别比0.44%和0.56%磷日粮组少15.24 g(P<0.01)和45.61 g(P<0.01),奶牛的饲养成本每天分别降低了0.60元/头和0.40元/头。【结论】日粮干物质基础磷水平为0.32%时对中国泌乳奶牛生产性能无不利影响,且显著降低粪磷含量,增加奶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摄入量 泌乳奶牛 生产性能 磷排放
下载PDF
栉孔扇贝的氮、磷排泄及其与温度、壳长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宋娴丽 孙耀 +2 位作者 武晋宣 尹晖 徐林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4,共7页
通过天然饵料条件下的室内流水法,测定并计算了栉孔扇贝氮、磷排泄物的排泄量及温度和壳长对其的影响,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栉孔扇贝排泄物中各种形态的N、P含量与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扇贝排泄物中VDT... 通过天然饵料条件下的室内流水法,测定并计算了栉孔扇贝氮、磷排泄物的排泄量及温度和壳长对其的影响,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对栉孔扇贝排泄物中各种形态的N、P含量与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扇贝排泄物中VDTN、VPTN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4.94-248.28μg·(h·ind)^-1、1.47—84.08μg·(h·ind)^-1,VDTP、VPTP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007—42.54μg·(h·ind)^-1、0.916-17.78μg·(h·ind)^-1。DTN、PTN占总氮排泄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7.2%、22.8%,其中氨氮占50.8%;DTP、PTP占总磷排泄量的百分比分别为75.6%、24.4%。各形态N、P排泄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溶解、颗粒态N、P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二项式曲线描述,而与壳长的关系可以用幂函数关系描述。溶解、颗粒态N、P均随温度和壳长的增加呈加速增大的趋势,它们与温度和壳长之间的关系均可用对数曲线加以定量描述,其交互作用模型分别为:VDTN=131.13Lnt+217.95LnL-617.65,VPTN=67.41Lnt+54.07LnL-242.37,VDTP=8.67Lnt+65.82LnL-112.15和VPTP=11.73Lnt+11.14LnL-43.74,经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其相关系数均呈非常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栉孔扇贝 排泄
下载PDF
饲粮磷水平对生长奶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磷排泄的影响
17
作者 陈月丽 罗华东 +3 位作者 梁煜阳 阮莉珺 邹彩霞 夏中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799-780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生长奶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11月龄健康奶水牛2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每头奶水牛为1个重复。4组奶水牛所喂试验饲粮磷水平分别为0.21%、0.24%、0.27%、0.30%,其他...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生长奶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11月龄健康奶水牛24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每头奶水牛为1个重复。4组奶水牛所喂试验饲粮磷水平分别为0.21%、0.24%、0.27%、0.30%,其他营养水平保持一致。试验期共52 d,包括10 d的预试期和42 d的正试期。在正试期结束前5 d,从各组随机选取3头奶水牛进行为期5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显示:1)饲粮磷水平对生长奶水牛的初重、末重、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对于料重比有显著影响(P<0.05),21%磷水平组的料重比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2)饲粮磷水平对生长奶水牛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和磷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0.27%磷水平组的干物质、粗蛋白质、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为4组中最高。3)饲粮磷水平对生长奶水牛的食入磷、粪磷、尿磷、总排泄磷和每千克代谢体重排泄磷均有显著影响(P<0.05)。4)生长奶水牛食入磷(X,g/d)与每千克代谢体重排泄磷[Y,g/(kg W^(0.75)·d)]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91 X+0.0447(R^(2)=0.9541),根据回归方程得出生长奶水牛的磷维持需要量为0.13 g/(kg W^(0.75)·d)。结合奶水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磷排泄,得出生长奶水牛的饲粮磷水平以0.27%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粮磷水平 生长奶水牛 生长性能 养分表观消化率 磷排泄
下载PDF
A simple daily dynamic feeding regimen for reducing phosphorus consumption and excretion in laying hens 被引量:3
18
作者 Xujie Liao Jiakun Yan +9 位作者 Jionghao Chen Zhenyu Huang Tianshuai Xiao Changqing Li Chong Pan Xin Yang Yanli Liu Thomas D.Crenshaw Xiaojun Yang Zhouzheng Ren 《Animal Nutrition》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132-141,共10页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laying hens is a highly dynamic proces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24 h egg-laying cycle.Adjusting the phosphorus feeding regimen according to the daily egg-laying cycle may help to improve phosph... Phosphorus metabolism in laying hens is a highly dynamic proces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24 h egg-laying cycle.Adjusting the phosphorus feeding regimen according to the daily egg-laying cycle may help to improve phosphorus utilization efficiency.Hy-Line Brown layers(n=120;70 wk old)were offered 4different phosphorus daily regimens:(1)RR,fed regular phosphorus at both 09:00 and 17:00;(2)RL,fed regular phosphorus at 09:00 and low phosphorus at 17:00;(3)LR,fed low phosphorus at 09:00 and regular phosphorus at 17:00;(4)LL,fed low phosphorus at both 09:00 and 17:00.The regular and low phosphorus diets contained 0.32% and 0.14% non-phytate phosphorus,respectively.The feeding trial lasted for 12 wk.As a result,layers on the RL regimen had decreased laying rate(P<0.05;5 to 8,9 to 12,and 1 to 12 wk)when compared to all other regimens.Layers on the LL regimen had decreased eggshell thickness and specific gravity(P<0.05;wk 8)when compared to all other regimens,and had decreased egg shell strength(P<0.05;wk 8)when compared to RL and LR regimens.When compared to the RR regimen(a common practice in the industry),layers on the LR regimen had:(1)identical laying performance and egg quality(P>0.05);(2)decreased phosphorus excretion(P<0.05)during the period of09:00 to 17:00;(3)increased jejunal calbindin D28k protein expression(P<0.05)2 h after feeding in the morning;(4)decreased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and calcitriol levels(P<0.05),decreased jejunal type Ⅲ sodium-phosphate cotransporter 2 gene and protein expression(P<0.05),and decreased renal type Ⅲ sodium-phosphate cotransporter 1 protein expression(P<0.05),2 h after feeding in the afternoon.In summary,when dietary phosphorus was supplemented in accordance with daily serum phosphorus rhythms(i.e.,the LR regimen),laying performance and egg quality were well supported whilst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phosphorus consumption and excretion.Thus,serum phosphorus rhythms will need to be carefully maintained when developing dietary phosphorus-reduction strategies in lay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orus-calcium homeostasis Dynamic feeding regimen Egg production Laying hen phosphorus excretion
原文传递
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慧敏 朱凤华 +3 位作者 葛蔚 曹玉芳 程明 林英庭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41-254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5%、0.35%和0.45%的饲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磷水平对7、8、9月龄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在采食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沉积磷方面,0.4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和0.35%组(P<0.01),0.3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为0.25%时可以显著降低粪磷、尿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饲粮磷水平以0.2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成期 崂山奶山羊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磷排泄
下载PDF
不同磷水平日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磷排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红敏 高民 +3 位作者 赵瑞霞 李洪磊 杜瑞平 马燕芬 《中国奶牛》 2020年第11期17-21,共5页
选取体重、胎次和产奶量一致的泌乳前中期奶牛30头,分为A、B、C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3种磷水平日粮(0.38%、0.50%和0.70%),预试期15d,正试期90d。结果显示,日粮中不同磷水平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从排放... 选取体重、胎次和产奶量一致的泌乳前中期奶牛30头,分为A、B、C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3种磷水平日粮(0.38%、0.50%和0.70%),预试期15d,正试期90d。结果显示,日粮中不同磷水平对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及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从排放量结果看,奶磷和血磷组间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粪磷试验C组与试验A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B、C组日粮磷水平均高于NRC标准推荐量,但对奶牛生产性能、健康状况无明显影响(P>0.05),将日粮中磷含量从0.70%降至0.38%标准推荐量,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采食量无明显影响,但可大大降低粪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磷 奶牛 生产性能 磷排放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