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sorption Effect of Phosphate Modified Grape Branch Biochar on Cd2
1
作者 Yu Han Yuming Yin +4 位作者 Hao Zhang Sijing Sun Zuzhi Huang Yishu Deng Li Bao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4年第4期59-77,共19页
Two major problems facing agriculture at present are soil pollution and the disposal of solid wastes generated during plant growth. The method of preparing biochar from solid wastes produced by plants is a means of ma... Two major problems facing agriculture at present are soil pollution and the disposal of solid wastes generated during plant growth. The method of preparing biochar from solid wastes produced by plants is a means of maximizing the use of resources to combat the problem of soil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we did not choose straw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but the waste branches from grape pruning, which has higher lignin cellulose, as the raw material. The biochar derived from grape branches pyrolyzed at 300˚C for two hours was utilized as a raw material to prepare modified biochar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phosphoric acid.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 of Cd<sup>2 </sup> were explored through experiments involv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ddition amounts, reaction times, kinetic analyses, and isothermal adsorption tests.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optimal adsorption of Cd<sup>2 </sup> occurred with a 20% phosphoric acid concentration, achieving the highest adsorption rate of 84.62%. At a dosage of 10 g/L,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y reached 7.02 mg/g.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and isothermal adsorption of Cd<sup>2 </sup> on biochar modified with 0.2% phosphoric acid (0.2 PB) closely followed the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s model (R<sup>2</sup> > 0.98) and the Freundlich model (R<sup>2</sup> > 0.97), respectively. This suggests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involves bo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mechanisms. SEM and FTIR analyses revealed that phosphoric acid modification primarily increased the biochar’s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enhanced certain original functional groups. The adsorption process predominantly involved rapid ion diffusion and chemical adsorption, as confirmed by kinetic analysis and isothermal adsorption model analysis. In summary, the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0.2 PB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howing potential and feasibility for heavy metal remediation in soil. This supports th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concept of “treating waste with was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sphate modified Grape Branch Biochar Adsorbs CD
下载PDF
磷酸酯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其表面活性 被引量:16
2
作者 黄良仙 顾玲 +3 位作者 杨百勤 杨刚 戴毅 安秋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7-90,94,共5页
采用铂作催化剂,通过含氢硅油(PHMS)和端烯基聚醚(F-6)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先制得聚醚硅油(PES)中间体,再将其和五氧化二磷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了一种磷酸酯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PPES)。用红外光谱对PPES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 采用铂作催化剂,通过含氢硅油(PHMS)和端烯基聚醚(F-6)的硅氢化加成反应先制得聚醚硅油(PES)中间体,再将其和五氧化二磷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了一种磷酸酯型有机硅表面活性剂(PPES)。用红外光谱对PPES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m(PES)∶m(P2O5)=6∶1,于70℃~75℃酯化反应4 h时,所得产物PPES的黏度为928 mPa.s,单酯、双酯和游离磷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5.26%、48.13%和2.34%。同时对PPES的表面张力(γ)、临界胶束浓度(cm c)、发泡性和在硬水中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PES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其cm c为0.63 g.L-1,γcm c为32.2 mN.m-1,发泡力为25 mL^30 mL,在硬水中的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 磷酸酯改性聚醚硅油 表面活性
下载PDF
磷酸钾改性秸秆生物炭高效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镉
3
作者 李子建 杨江峰 +3 位作者 张华 许良全 周记名 卢许佳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56-165,173,共11页
目的:磷酸盐改性被认为是提高秸秆生物炭(R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性能的潜在策略,本研究采用磷酸钾对水稻秸秆生物炭(KRBC)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 目的:磷酸盐改性被认为是提高秸秆生物炭(R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性能的潜在策略,本研究采用磷酸钾对水稻秸秆生物炭(KRBC)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腐殖酸浓度、吸附时间及Cd(Ⅱ)初始浓度对吸附剂去除Cd(Ⅱ)影响,并调查改性生物炭对Cd(Ⅱ)去除的潜在机理。结果:吸附试验表明在溶液pH为5.0~7.0时,KRBC对水溶液中Cd(Ⅱ)具有较好去除性能。此外,共存离子K^(+)、Na^(+)、Ca^(2+)、Mg^(2+)、NO-3和SiO_(3)^(2-)对RBC和KRBC去除Cd(Ⅱ)没有影响,而PO_(4)^(3-)、CO_(3)^(2-)及腐殖酸对去除Cd(Ⅱ)具有促进作用。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Cd(Ⅱ)的吸附过程。RBC和KRBC对Cd(Ⅱ)的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57.93 mg/g和159.46 mg/g。潜在的去除机理包括络合、静电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及共沉淀。在经过三次再生性试验后,RBC和KRBC对50 mg/L的Cd(Ⅱ)去除率分别为20.18%和86.7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磷酸钾改性生物炭在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Cd(Ⅱ)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磷酸钾改性 含Cd(Ⅱ)酸性矿山废水 去除性能 机理
下载PDF
三丁基磷酸酯化学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黄嘌呤 被引量:2
4
作者 汪振辉 张钱丽 周漱萍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17-620,共4页
目的:用三丁基磷酸酯化学修饰电极伏安法研究痕量黄嘌呤的测定。方法:在pH95的NH4OH—NH4Cl缓冲溶液中,黄嘌呤在该化学修饰电极上于050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结果:化学修饰膜选择性优先... 目的:用三丁基磷酸酯化学修饰电极伏安法研究痕量黄嘌呤的测定。方法:在pH95的NH4OH—NH4Cl缓冲溶液中,黄嘌呤在该化学修饰电极上于050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结果:化学修饰膜选择性优先富集黄嘌呤,峰电流与浓度263×10-7~789×10-4mol·L-1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657×10-8mol·L-1。结论:本法适用于血清、人尿中痕量黄嘌呤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 三丁基磷酸酯 修饰电极 伏安法
下载PDF
磷酸盐改性铝酸盐水泥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5
作者 张尚枫 宋茂林 +2 位作者 张朝阳 于斌 孔祥明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4-831,845,共9页
磷酸盐改性铝酸盐水泥(CAPC)是一类新型胶凝材料,其特征反应为铝酸盐水泥与可溶性磷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胶结性的难溶性磷酸盐.本文系统性总结了自CAPC理念提出30年来关于CAPC原材料、凝结硬化机理、新拌浆体流动性、硬化浆体组成... 磷酸盐改性铝酸盐水泥(CAPC)是一类新型胶凝材料,其特征反应为铝酸盐水泥与可溶性磷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胶结性的难溶性磷酸盐.本文系统性总结了自CAPC理念提出30年来关于CAPC原材料、凝结硬化机理、新拌浆体流动性、硬化浆体组成与孔结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的重要研究进展;介绍CAPC作为耐火材料、腐蚀防护层和放射性废物固化材料的应用前景;最后提出CAPC研究和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改性铝酸盐水泥 多聚磷酸钠 反应产物 性能 应用
下载PDF
生物炭对盐碱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桔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叶小东 周欣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4495-4501,共7页
为了揭示原始生物炭和磷酸改性生物炭对对盐碱地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原始生物炭(1%,2%,3%)和磷酸改性生物炭(1%,2%,3%)处理盐碱地土壤种植的桔梗。分别检测了不同处理组的土壤... 为了揭示原始生物炭和磷酸改性生物炭对对盐碱地土壤的修复作用及对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使用原始生物炭(1%,2%,3%)和磷酸改性生物炭(1%,2%,3%)处理盐碱地土壤种植的桔梗。分别检测了不同处理组的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酶活性和桔梗农艺性状。结果显示,原始生物炭和磷酸改性生物炭均降低了盐碱地土壤pH值,提高了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酶活性,促进了盐碱地土壤中的桔梗生长。与原始生物炭相比,磷酸改性生物炭对盐碱地土壤pH值的降低作用更明显,土壤有效磷含量、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酶活性更高,因此更能促进盐碱地土壤中桔梗的生长。磷酸改性生物炭可能是一种提高桔梗耐盐性和修复盐碱地土壤的改良剂,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梗 原始生物炭 磷酸改性生物炭 盐碱地 土壤修复
原文传递
磷酸钙修饰钛植入物结合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世振 周军 +2 位作者 李荣荣 矫国田 朱晓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磷酸钙修饰钛植入物结合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效果。方法32只11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4组:假手术组(腹部切开并去除等量的脂肪,n=8);OVX组(骨质疏松模型,n=8);OVX+植入物... 目的探讨磷酸钙修饰钛植入物结合富血小板血浆促进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效果。方法32只11周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以下4组:假手术组(腹部切开并去除等量的脂肪,n=8);OVX组(骨质疏松模型,n=8);OVX+植入物组(骨质疏松模型+磷酸钙修饰钛植入物,n=8);OVX+植入物+血小板组(骨质疏松模型+磷酸钙修饰钛植入物+PRP,n=8)。检测并分析4组新骨形成、组织形态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骨细胞标志物基因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BV/TV和BMD降低,Tb.Sp升高;与OVX组相比,OVX+植入物组和OVX+植入物+血小板组BV/TV和BMD升高,Tb.Sp降低;OVX+植入物+血小板组较OVX+植入物组BV/TV和BMD升高,Tb.S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绿色荧光面积和矿物沉积率降低;与OVX组相比,OVX+植入物组和OVX+植入物+血小板组绿色荧光面积和矿物沉积率增加;OVX+植入物+血小板组较OVX+植入物组绿色荧光面积和矿物沉积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骨植入物接触和新骨面积降低;与OVX组相比,OVX+植入物组和OVX+植入物+血小板组增加;OVX+植入物+血小板组较OVX+植入物组BIC和新骨面积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VEGF、IGF-1和TGF-βmRNA的表达降低;与OVX组相比,OVX+植入物组和OVX+植入物+血小板组以上指标表达增加;OVX+植入物+血小板组较OVX+植入物组以上指标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OVX组OCN、OPN和骨保护素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降低;与OVX组相比,OVX+植入物组和OVX+植入物+血小板组增加;OVX+植入物+血小板组较OVX+植入物组OCN、OPN和骨保护素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钙修饰钛植入物结合富血小板血浆通过增加VEGF、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磷酸钙修饰钛 富血小板血浆 骨质疏松 骨结合
下载PDF
磷酸酯改性淀粉的制备及在肉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孔令晓 崔波 +1 位作者 姚军国 李丽 《肉类研究》 2009年第12期19-22,共4页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磷酸盐进行酯化,以取代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pH、正磷酸盐添加量、磷酸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糯玉米淀粉乳浓度40%,反应pH=5.5,正磷酸盐添加量37.5g,... 以糯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复合磷酸盐进行酯化,以取代度为指标,分别考察了pH、正磷酸盐添加量、磷酸盐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糯玉米淀粉乳浓度40%,反应pH=5.5,正磷酸盐添加量37.5g,磷酸二氢钠与磷酸氢二钠的配比0.4,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2h。将磷酸酯淀粉添加在火腿肠中时,其弹性、粘聚性、胶着性、咀嚼度等明显优于添加原淀粉的产品,其中取代度为0.1257,添加8%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淀粉磷酸酯化淀粉 酯化 质构特性
下载PDF
改进中和法制备β-TCP/HA双相生物陶瓷粉末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月侠 冉均国 +1 位作者 苟立 王方瑚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4-67,共4页
以Ca(OH) 2 -CaCO3-H3PO4 为原料 ,研究出了一种优于传统制备β -TCP/HA双相生物陶瓷的新方法 ,并制备出组成一定的 β TCP/HA双相磷灰石粉末。分析了
关键词 改进中和法 制备 β-TCP/HA双相生物陶瓷粉末 结构 性能 研究
下载PDF
多聚磷酸与TPS复合改性沥青及排水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青莹 韩娟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5-171,共7页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易于产生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现象,为了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提出采用多聚磷酸与TPS复配方案,研究了TPS和PPA掺量对高粘改性沥青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与14%TP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大,易于产生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现象,为了提高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提出采用多聚磷酸与TPS复配方案,研究了TPS和PPA掺量对高粘改性沥青和排水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并与14%TP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掺加PPA可显著改善TP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抗疲劳耐久性,采用PPA对TPS改性剂复配方案可显著改善排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抗热老化和紫外线老化性能,同时降低TPS掺量。采用TPS与PPA复配方案替代高剂量TPS改性沥青在技术上可行,推荐了最佳的TPS与PPA复配方案为12%TPS+1%P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 排水性沥青混合料 抗老化性能 耐久性
下载PDF
磷酸单酯变性淀粉在绿豆凉粉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科祥 宋照军 +2 位作者 李光磊 曾杰 刘霏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绿豆淀粉与水的比例、添入明矾的量以及变性淀粉的量并检测淀粉的糊化度,以研究加入变性淀粉后,凉粉的抗老化性能。最后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A2B3C3D1:即绿豆淀粉50g,水225mL,明矾0.35g,变性淀粉5g;制得... 经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绿豆淀粉与水的比例、添入明矾的量以及变性淀粉的量并检测淀粉的糊化度,以研究加入变性淀粉后,凉粉的抗老化性能。最后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A2B3C3D1:即绿豆淀粉50g,水225mL,明矾0.35g,变性淀粉5g;制得的成品形态美观,色泽良好,晶莹透亮,软硬适度,口感润滑;并且其货架期可延长到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粉 磷酸单酯变性淀粉 应用
下载PDF
铝交联改性膨润土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商丹红 张志生 龚晓娣 《净水技术》 CAS 2009年第2期72-74,共3页
针对低浓度含磷废水,用铝交联剂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用改性膨润土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结果表明铝交联改性膨润土对低浓度含磷废水有较高的去除率;利用方差分析得到改性膨润土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最优条件为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1 g/100... 针对低浓度含磷废水,用铝交联剂对膨润土进行改性,并用改性膨润土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结果表明铝交联改性膨润土对低浓度含磷废水有较高的去除率;利用方差分析得到改性膨润土处理低浓度含磷废水的最优条件为改性膨润土投加量为1 g/100 mL废水,搅拌时间为30 min,pH值为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铝交联 废水
下载PDF
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建伟 李佳 詹艳慧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4-1601,共8页
使用磷酸盐溶液和方解石之间的反应得到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后的产物,即磷酸盐改性方解石,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方解石和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动力学,并考察了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各种影响因素。磷酸盐改性... 使用磷酸盐溶液和方解石之间的反应得到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后的产物,即磷酸盐改性方解石,通过实验对比分析了方解石和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动力学,并考察了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各种影响因素。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明显优于方解石。当反应时间为2 h时,实验条件下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的去除率达到72%,而方解石对磷的去除率仅为35%。当pH为5~7时,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较高;当pH由7增加到10 h,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略微下降;当pH由10增加到12 h,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急剧下降。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单位去除量随初始磷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过高的初始磷质量浓度会导致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过低。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动力学可以较好地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加以描述。水中共存的钙离子有利于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而水中共存的碳酸氢根离子抑制了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对磷酸盐的去除。磷酸盐改性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的主要机制是磷酸钙沉淀作用。磷酸盐改性方解石不仅会为磷酸钙沉淀反应的异质成核提供核心,促进磷酸钙沉淀的形成,而且当水处于对方解石不饱和状态时会溶解释放出可溶性钙,为磷酸钙沉淀的形成提供钙源。上述结果表明,方解石去除水中磷酸盐后的产物可以被再次用于水中磷酸盐的去除,并且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优于原始的方解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改性方解石 去除 动力学 沉淀
下载PDF
磷酸酯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的制备及界面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良仙 李顺琴 +2 位作者 李婷 贾银银 张乐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1-35,56,共6页
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FAE-10)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TSO)为原料,在H_2Pt Cl6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合成末端带羟基的聚醚改性三硅氧烷(TPETS),再与H_3PO_4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一种磷酸酯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PTSS)。用正交试... 以烯丙基聚氧乙烯醚(FAE-10)和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HTSO)为原料,在H_2Pt Cl6催化下,经硅氢加成反应先合成末端带羟基的聚醚改性三硅氧烷(TPETS),再与H_3PO_4进行酯化反应,制得一种磷酸酯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PTSS)。用正交试验对其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用红外光谱(IR)对PTS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PTSS的临界表面张力、临界胶束浓度、发泡性能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PTSS酯化反应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n(TPETS)∶n(H_3PO_4)=1∶1.1。PTSS的临界表面张力(γ_(cmc))为21.9 m N/m,临界胶束浓度(cmc)为5.0×10^(-4)g/m L。质量分数为0.1%的PTSS水溶液发泡力为3.03,5 min稳泡性为0.590。对煤油和苯的乳化力分别为131和304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酯型聚醚改性三硅氧烷 表面活性剂 有机硅 界面性能 发泡性能 乳化性能
下载PDF
涤棉产品采用双变性淀粉的上浆实践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怀义 于艳飞 +1 位作者 续跃平 王媛媛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59,共2页
探讨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在涤棉产品上的上浆效果。介绍了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的性能特点,并将其用于T/C 65/35 13 tex纱的上浆,对其上浆工艺、浆纱质量、织造效果和用浆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 探讨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在涤棉产品上的上浆效果。介绍了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的性能特点,并将其用于T/C 65/35 13 tex纱的上浆,对其上浆工艺、浆纱质量、织造效果和用浆成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适宜于涤棉产品上浆,上浆效果良好,可有效减小浆纱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磷酸酯双变性淀粉 浆料配方 浆纱质量 织造效果 浆纱成本
下载PDF
鸡肉复合保水剂的研制
16
作者 任玉莹 王会 +3 位作者 于子行 崔丽梅 罗迎 罗勇 《农产品加工(下)》 2018年第11期15-17,共3页
以市售鸡胸肉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改性马铃薯淀粉及瓜尔豆胶对鸡胸肉保水性的影响,研制一种鸡胸肉复合保水剂。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三聚磷酸钠的质量分数0.04%,焦磷酸钠质量分数0... 以市售鸡胸肉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改性马铃薯淀粉及瓜尔豆胶对鸡胸肉保水性的影响,研制一种鸡胸肉复合保水剂。结果表明,最优配方为三聚磷酸钠的质量分数0.04%,焦磷酸钠质量分数0.08%,六偏磷酸钠质量分数0.14%,改性马铃薯淀粉质量分数0.8%,瓜尔豆胶质量分数0.4%,在此条件下鸡肉复合保水剂吸水率达到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盐 改性马铃薯淀粉 瓜尔豆胶 鸡胸肉 保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