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泵间接激活剂对噪声性聋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军 于宁 +2 位作者 韩东一 杨伟炎 李兴启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5-427,共3页
目的 探讨Ca2 +泵间接激活剂佛波酯 (phorbol 12 myristate 13 acetate ,PMA)对噪声性聋的保护作用。方法 杂色豚鼠随机分为 2组 :PMA组和人工外淋巴液组 (对照组 ) ,分别全耳蜗灌流 3μmol/LPMA和人工外淋巴液并暴露于 10 0dBSPL... 目的 探讨Ca2 +泵间接激活剂佛波酯 (phorbol 12 myristate 13 acetate ,PMA)对噪声性聋的保护作用。方法 杂色豚鼠随机分为 2组 :PMA组和人工外淋巴液组 (对照组 ) ,分别全耳蜗灌流 3μmol/LPMA和人工外淋巴液并暴露于 10 0dBSPL的白噪声持续 12 0min。于噪声暴露前和噪声暴露后 12 0min圆窗记录耳蜗微音电位 (cochlearmicrophonics ,CM)和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 (compoundactionpotential,CAP)。比较两组相同时间点的CM幅度和CAP阈值。结果 噪声暴露前两组CM幅度和CAP阈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噪声暴露后两组CM幅度下降和CAP阈值升高 ,但PMA组CM幅度高于对照组 ,CAP阈值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Ca2 +泵间接激活剂PMA对噪声性聋有部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泵间接激活剂 噪声性聋 保护作用
下载PDF
肝素增强佛波酯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的作用 :上调c-jun ,p53 ,p21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红良 陈丹丹 +5 位作者 张海伟 钟玲 李小红 罗英儒 任先达 司徒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5,共6页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细胞记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而用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肝素与... 目的 :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细胞记数法、流式细胞术观察肝素联合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而用TUNEL、琼脂糖凝胶电泳、Westernblot等方法观察肝素与佛波酯联合应用对人鼻咽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肝素与佛波酯联合应用后对鼻咽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及其凋亡具有显著增强的作用 ,同佛波酯单独应用于诱导细胞凋亡相比 ,低剂量的肝素与佛波酯联合应用后发现 :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 ;G1 期细胞阻止 ,S期细胞明显减少 ,凋亡率增加 ;DNA“梯形”变化更加明显 ;c-jun ,p53 ,p2 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 ,而c-fos在整个用药过程中没有改变。结论 :肝素增强佛波酯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抗增殖及促凋亡 ,这可能与c-jun ,p53 ,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佛波醇酯类 CNE2细胞 鼻咽癌 c-jumn P53 P21
下载PDF
小桐子饼的毒性及脱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龚宽俊 向诚 +6 位作者 角仕云 何静 贾文倩 王舒怡 李宝才 廖云波 苟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8-30,共3页
小桐子饼是小桐子种仁或种子榨油后的副产物,产量大,是潜在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但其含有的毒性成分佛波醇酯,阻碍了小桐子饼作为动物饲料的开发。如何对小桐子饼进行脱毒,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总结了佛波醇酯的理化性质及毒性,... 小桐子饼是小桐子种仁或种子榨油后的副产物,产量大,是潜在的优质植物蛋白资源。但其含有的毒性成分佛波醇酯,阻碍了小桐子饼作为动物饲料的开发。如何对小桐子饼进行脱毒,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主要总结了佛波醇酯的理化性质及毒性,依据其特性归纳了4种佛波醇酯的脱毒方法。通过对比,目前比较可行的是溶剂浸出-热碱处理法和微生物发酵法,这两种方法基本都能将佛波醇酯完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饼 脱毒 佛波醇酯 毒性 理化性质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佛波酯对Kasumi-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袁芳芳 许锦霞 +3 位作者 米瑞华 范瑞华 尹青松 魏旭东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7-541,共5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佛波酯(TP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200 nmol/L TPA、不同浓度As2O3单独及联合作用于Kasumi-1细胞,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Ⅴ法测定...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联合佛波酯(TP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asumi-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200 nmol/L TPA、不同浓度As2O3单独及联合作用于Kasumi-1细胞,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Annexin Ⅴ法测定细胞凋亡率,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分化及细胞周期改变,Western blot法检测P38及磷酸化P38蛋白的表达.结果 TPA联合不同浓度As2O3(0.2、2.0、20.0 μmol/L)作用于Kasumi-1细胞48 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25.56±7.29)%、(60.63±6.64)%、(73.37±2.15)%,细胞凋亡率为(61.65±2.62)%、(75.39± 1.04)%、(89.95±1.46)%,集落形成率为(76.17±2.06)%、(38.50±1.87)%、(18.53±2.20)%,与不同浓度As2O3单药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可促使Kasumi-1细胞向单核巨噬细胞分化;TPA可使Kasumi-1细胞阻滞于G1期,As2O3可使Kasumi-1细胞阻滞于G2期,TPA可增强As2O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TPA与As2O3联用可增强As2O3促磷酸化P38蛋白表达.结论 TPA与As2O3联合作用能增强As2O3的促凋亡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增强其抗白血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佛波醇酯类 砷剂 KASUMI-1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佛波醇酯加离子霉素诱导脐血和成人外周血CD4^+CD25^+ T细胞分泌IL-2的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肇静娴 曾耀英 +3 位作者 李海仙 曾祥凤 季煜华 何贤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以佛波醇酯加离子霉素作为刺激剂,验证CD4+CD25+调节性T细胞本身并不存在分泌IL-2障碍;同时通过对脐血和成人外周血的比较性研究,了解脐血CD4+CD25+T细胞的成熟度。方法:以autoMACS从足月婴儿脐血(CB)和成人外周血(PB)分选CD4+CD25... 目的:以佛波醇酯加离子霉素作为刺激剂,验证CD4+CD25+调节性T细胞本身并不存在分泌IL-2障碍;同时通过对脐血和成人外周血的比较性研究,了解脐血CD4+CD25+T细胞的成熟度。方法:以autoMACS从足月婴儿脐血(CB)和成人外周血(PB)分选CD4+CD25+和CD4+CD25-T细胞,以PDB+ionomycin作为刺激剂,培养45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表达CD69和CD25水平,并以Luminex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检测培养上清中7种细胞因子的浓度。结果:经PDB+ionomycin刺激后,CB、PB的CD4+CD25+和CD4+CD25-T细胞均发生增殖,但在培养45h后CD4+CD25+T细胞均出现细胞状态变差或死亡倾向。CB、PB的CD4+CD25+T细胞活化后CD25分子表达进一步上调,高于CD25-细胞活化后的CD25分子密度。经PDB+ionomycin刺激后,PB CD4+CD25+和CD4+CD25-T细胞均分泌高水平的IFN-γ、IL-2和TNF-α,但CD25+细胞分泌IL-5、IL-4和IL-10水平远远高于CD25-细胞;CBCD4+CD25+和CD4+CD25-T细胞亦分泌高水平的IL-2和TNF-α,但IFN-γ水平远远低于PB,基本不分泌IL-5、IL-4和IL-10。结论:CD4+CD25+T细胞本身并不存在合成和分泌IL-2障碍,其可能具有与传统T细胞不同的T细胞受体信息转导模式;脐血CD4+CD25+T细胞功能尚未完全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T细胞 佛波醇酯类 白细胞介素2 胎血 离子霉素
下载PDF
层粘连蛋白与佛波醇酯对人肝癌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海伟 邝珉 +1 位作者 陈小琳 郑佩娥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927-929,T002,共4页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与佛波醇酯 (PMA)对人肝癌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提供肝癌治疗的新线索。方法 :体外以人肝癌细胞系 (BEL - 74 0 2 )为靶细胞 ,在揭示靶细胞是否存在内源性Ln(enLn)表达的同时 ,利用促癌剂PM...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 (Ln)与佛波醇酯 (PMA)对人肝癌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提供肝癌治疗的新线索。方法 :体外以人肝癌细胞系 (BEL - 74 0 2 )为靶细胞 ,在揭示靶细胞是否存在内源性Ln(enLn)表达的同时 ,利用促癌剂PMA(phorbol- 12 -myristate - 13-acetate)与外源性Ln(exLn)的作用来比较研究enLn及细胞蛋白激酶C -α(cPKC -α)活性表达变化与细胞粘连和增殖特性的关系。结果 :靶细胞呈现enLn的阳性表达 ,exLn能加强其细胞粘连及增殖能力 ;当PMA作用时 ,其细胞呈现enLn的更高程度表达 ,其细胞粘连性亦得到更明显地加强 ;而仅PMA的单独作用却能使其细胞呈现明显的增殖抑制 ,但PMA与exLn的共同作用 ,其细胞增殖力呈现在exLn单独作用得到加强的基础上获得更进一步的加强 ,显示出了协同效应。并且 ,PMA的单独作用能下调其细胞cPKC -α的表达 ,而外源性Ln的作用则能加强其细胞cPKC -α的表达。结论 :内、外源性Ln的作用与人肝癌细胞的粘连、增殖密切相关 ,其与癌细胞的cPKC -α的活性密切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粘连 增殖 信号转导 层粘连蛋白 蛋白激酶C 佛波醇酯类
下载PDF
95%乙醇浸出麻疯树籽压榨饼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夏辉 陈燕 +1 位作者 史宣明 马雅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0-33,共4页
以95%乙醇为溶剂对麻疯树籽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脱除饼中所含佛波醇酯。研究了原料粒度、料液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次数等因素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10 mm,料液比1∶3(m/V),浸出温度60℃... 以95%乙醇为溶剂对麻疯树籽压榨饼进行浸出,同时脱除饼中所含佛波醇酯。研究了原料粒度、料液比、浸出温度和浸出次数等因素对粕中佛波醇酯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10 mm,料液比1∶3(m/V),浸出温度60℃,浸出次数5次(每次30 min)。在此条件下,麻疯树籽粕残油率为0.2%,佛波醇酯含量为0.011 mg/g,粗蛋白含量为57.0%(N×6.25,干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5%乙醇 麻疯树籽压榨饼 佛波醇酯
下载PDF
小桐子饼粕饲料化是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化的重要举措 被引量:2
8
作者 鲍志豪 付亮亮 +2 位作者 王兴红 张长河 郑水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B12期288-292,共5页
小桐子作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在近些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受高成本的制约。饼粕是小桐子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宗副产物,富含高品质的蛋白质,是开发动物饲料的优良原料。大量毒性成分限制了小桐子饼在饲料业中的应... 小桐子作为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在近些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仍然受高成本的制约。饼粕是小桐子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最大宗副产物,富含高品质的蛋白质,是开发动物饲料的优良原料。大量毒性成分限制了小桐子饼在饲料业中的应用。饼粕饲料化不仅可以降低小桐子生物柴油的成本、满足人们对动物食品的需求,还能消除饼粕对环境的毒害。饼粕中最难处理的毒性成分是佛波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稳定性高,不容易降解,目前尚无理想的脱毒方案。本文通过对小桐子饼粕脱毒方法的总结,指出了脱毒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微生物发酵法是最有前景的小桐子饼粕脱毒方法。小桐子饼粕脱毒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小桐子饼粕产业化脱毒技术是可以成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桐子 饼柏 佛波酯 饲料 微生物 脱毒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1/Th2细胞的刺激方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妤 王懿娜 吴玮 《现代医药卫生》 2013年第23期3535-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l/Th2细胞时使用刺激剂的最佳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佛波酯(PMA)联合不同浓度离子霉素(Ion)作为激活剂,刺激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法方案。观察和分析在不同浓度组合的激活剂刺激... 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Thl/Th2细胞时使用刺激剂的最佳方案。方法用不同浓度佛波酯(PMA)联合不同浓度离子霉素(Ion)作为激活剂,刺激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法方案。观察和分析在不同浓度组合的激活剂刺激下检测T淋巴细胞内干扰素-γ/(INF-γ)、白介素-4(IL-4)的分泌效果。结果PMA浓度为25ng/mL时,联合浓度分别为0、2、5、10、15、20μg/mL的Ion刺激大鼠淋巴细胞,胞内IFN-γ/IL-4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9±0.26)%/(2.46±0132)%、(1.23±0.21)%/(2.56±0.86)%、(3.08±0.56)%/(12.01±2.01)%、(4.01±O.48)%/(9.80±1.80)%、(3.98±1.78)%/(11.85±4.83)%、(3.76±1.08)%/(10.78±2.35)%。结论选用工作浓度为5~10μg/mL的Ion联合工作浓度为25ng/mL的PMA刺激培养大鼠淋巴细胞即可起到较好的激活作用,而且不会带来如CD4细胞下调、流式细胞术设门难度增加等干扰因素。在该浓度下,CD3/CD8和CD4两种设门方案均可用于大鼠Thl/Th2细胞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流式细胞术 细胞 培养的 佛波醇酯类 离子霉素 细胞因子类 抗原 CD3 抗原 CD8 抗原 CD4 大鼠
下载PDF
罗格列酮抑制NE和PMA诱发心肌肥大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肖星 牛小麟 +4 位作者 马晓涛 魏瑾 高登峰 郝广华 唐发宽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2-755,共4页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SG)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心肌肥大与蛋白激酶C(PKC),c-fos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RSG,PKC的激动剂佛波醇酯(PMA),NE和PKC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观察罗格列酮在NE和PMA诱导心肌肥...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SG)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心肌肥大与蛋白激酶C(PKC),c-fos之间的关系.方法:在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RSG,PKC的激动剂佛波醇酯(PMA),NE和PKC的阻断剂白屈菜季氨碱(che)观察罗格列酮在NE和PMA诱导心肌肥大中对PKC活性和c-fos的影响.结果:PMA和NE均可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和3H-亮氨酸的掺入,并可增强心肌细胞PKC活性,同时使PKC从胞质移位到细胞膜,RSG和che均有抑制蛋白质合成和3H-亮氨酸掺入的作用,还有抑制心肌细胞PKC活性的作用,RSG和che还可抑制NE增加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RSG抑制NE引起心肌肥大与PKC和c-f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罗格列酮 蛋白激酶C 佛波醇酯类 心肌/细胞学
下载PDF
佛波酯类对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婉萍 李永辉 孙君重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98-803,共6页
目的研究佛波酯类化合物12-O-十四烷酰佛波酯-13-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ophorbol-13-acetate,TPA)及其类似物TPD、MBPD、APD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Kasumi-1、U937、U937A/E、K562及K562/AO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生... 目的研究佛波酯类化合物12-O-十四烷酰佛波酯-13-乙酸酯(12-o-tetradecanoylophorbol-13-acetate,TPA)及其类似物TPD、MBPD、APD对人白血病细胞HL-60、Kasumi-1、U937、U937A/E、K562及K562/AO2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分别用(5 nmol/L、10 nmol/L、20 nmol/L、50 nmol/L)TPA、TPD、MBPD、APD作用于HL-60、Kasumi-1、U937、U937A/E、K562及K562/AO2细胞(由K562阿霉素诱导而来的多耐药细胞),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TPA、TPD、MBPD、APD均可抑制HL-60、Kasumi-1、U937、U937A/E、K562及K562/AO2细胞增殖,72 h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70%、50%、80%、80%、75%及50%,药物之间无明显差异。同时,上述药物可促进这些细胞的凋亡,且对AML1/ETO融合基因阴性的细胞作用更好(P<0.05)。结论 TPA及其衍生物TPD、MBPD及APD均可用于白血病的治疗,且AML1/ETO融合基因可能抑制佛波酯类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佛波酯类化合物 抗肿瘤药物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大戟二萜醇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萌芽 邓乃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3期149-152,共4页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了两种大戟二萜醇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影响.灌流5或10μmol/L 的4β-大戟二萜醇-12,13-双丁酯(PDB)增大膜电阻而不影响膜电位,对刺激节前神经诱发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及外源性乙酰胆碱... 应用细胞内生物电记录技术观察了两种大戟二萜醇酯对大鼠颈上神经节胆碱能传递的影响.灌流5或10μmol/L 的4β-大戟二萜醇-12,13-双丁酯(PDB)增大膜电阻而不影响膜电位,对刺激节前神经诱发的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及外源性乙酰胆碱(ACh)引起的 ACh电位均有浓度依赖性的增强作用,并诱导自发性 EPSP,表明 PDB 通过突触前、后机制易化交感神经节的胆碱能传递.4β-大戟二萜醇-12-肉豆蔻酯-13-乙酯(PMA,10μmol/L)灌流30min 对神经节细胞的电生理性质及其胆碱能传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二萜醇酯 神经节 胆碱能
下载PDF
佛波醇脂和溴脱氧尿嘧啶核苷促进鼻咽癌细胞中CD133的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庆萍 方唯意 姚开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目的:了解促癌剂佛波醇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和非放射性标记物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对鼻咽癌细胞5-8F中CD133表达的影响。方法:BrdU、TPA单独作用和Brdu+TPA联合作用处理鼻咽癌细胞株5-8F... 目的:了解促癌剂佛波醇酯(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和非放射性标记物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对鼻咽癌细胞5-8F中CD133表达的影响。方法:BrdU、TPA单独作用和Brdu+TPA联合作用处理鼻咽癌细胞株5-8F,不同药物处理组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ogentic quantitative PCR,RFQ-PCR)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CD133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FCM法分离并观察CD133+细胞含量的变化,Boyden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未处理组细胞相比,BrdU单独作用组和BrdU+TPA联合作用组细胞的CD133 mRNA表达量都有不同程度升高(P值分别为0.037和0.003),TPA单独作用组的CD133 mRNA表达量则降低;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3组药物处理组细胞CD133蛋白的表达量均增高;FCM法检测结果显示,CD133+细胞的含量增加;细胞侵袭能力增强,以BrdU+TPA联合作用组效果最显著。结论:在鼻咽癌细胞中,TPA和BrdU均能提高CD133蛋白的表达,并且有相互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佛波醇酯类 溴脱氧尿苷 CD133
下载PDF
PMA对U937细胞CD18 mRNA表达的诱导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晓文 刘宇健 +2 位作者 潘真 钟纪根 卢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 :研究PMA对CD18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方法检测U937细胞CD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MA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U937细胞CD18mRNA表达的作用 ,这种作用能分别被... 目的 :研究PMA对CD18mRNA表达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方法检测U937细胞CD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PMA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诱导U937细胞CD18mRNA表达的作用 ,这种作用能分别被PKC、NF -κB抑制剂所抑制 ,但不能被转录因子AP - 1抑制剂所抑制。结论 :PMA能激活细胞的PKC ,进而通过其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CD18mRNA的表达 ,转录因子NF -κB为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CD18基因转录所必需 ,而A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 U937细胞 CD18mRNA 诱导作用 机制佛波醇酯类 结合素类 NF-KAPPAB 淋巴细胞瘤
下载PDF
利用响应面优化Klebsiella variicola对麻疯树籽饼粕佛波酯的固态发酵降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莹 张晓喻 +3 位作者 白艳林 文瑜 尹晶 唐琳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1-437,共7页
为降解麻疯树籽饼粕中的毒性成分佛波酯,利用Klebsiella variicola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加水量、发酵时间对佛波酯降解率的影响.在此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8.0软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发酵... 为降解麻疯树籽饼粕中的毒性成分佛波酯,利用Klebsiella variicola进行固态发酵.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加水量、发酵时间对佛波酯降解率的影响.在此实验结果基础上,利用Design Expert8.0软件进行分析建立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初始加水量3个因素对佛波酯降解率影响的优化模型.该模型极显著(P<0.001),拟合度良好.经实验证实,在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33%(V/m)、初始加水量为105%(V/m)条件下发酵48 h,佛波酯降解率可达到84.30%,另一种毒性物质curcin的降解率可达63.21%.研究表明,利用响应面优化K.variicola固态发酵麻疯树籽饼粕过程,既可提高佛波酯降解率,也可降解curcin,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籽饼粕 佛波酯 KLEBSIELLA variicola 固态发酵 CURCIN
原文传递
右美托咪定对痛觉过敏大鼠脊髓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哲 王志芬 +3 位作者 何颖 王国林 于泳浩 元元 《天津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蛋白激酶C(PKC)γ、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 大鼠40 只,体质量240-260 g,2-3 月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组(n=8):空白对照组(C...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蛋白激酶C(PKC)γ、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 大鼠40 只,体质量240-260 g,2-3 月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 组(n=8):空白对照组(C 组)、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 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切口痛组(D+R+I 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切口痛+佛波醇酯+二甲基亚砜组(D+R+I+P+DMSO 组)、右美托咪定+瑞芬太尼+切口痛+二甲基亚砜组(D+R+I+DMSO 组).采用足底切口的方法制备切口痛模型.瑞芬太尼以1.2 μg·kg^-1·min^-1 的速度经尾静脉输注90 min;右美托咪定以50 μg/kg 的剂量于术前30 min 皮下注射;佛波醇酯及二甲基亚砜均为鞘内注射10μL.分别于输注前24 h(T0)、输注后2、6、24 和48 h(T1-4)时测定热刺激缩足潜伏期(PWL)和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WT).最后1 次行为学测试后处死大鼠,取脊髓L4-6 节段.采用Western blot 法测定脊髓背角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的表达.结果除T0 外,与C 组比较,其余各组PWL 缩短、PWT 降低,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上调.与R+I 组比较,D+R+I 组、D+R+I+DMSO 组PWL 延长、PWT 升高,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下调.与D+R+I 组比较,D+R+I+P+DMSO 组PWL 缩短、PWT 降低,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上调.与D+R+I+P+DMSO 组比较,D+R+I+DMSO 组PWL 延长、PWT 升高,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表达下调.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减少切口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大鼠脊髓PKCγ、CaMKⅡα及pCaMKⅡ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过敏 脊髓 蛋白激酶C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型 佛波醇酯类 大鼠 Sprague-Dawley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下载PDF
蛋白激酶C不参与在无钙溶液内高钾引起的血管收缩
17
作者 关超然 《中国药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197-201,共5页
蛋白激酶C不参与在无钙溶液内高钾引起的血管收缩关超然2,GennadiMKRAVTSOV(DepartmentofPhysiology,FacultyofMedicine,TheUniversityofHongKon... 蛋白激酶C不参与在无钙溶液内高钾引起的血管收缩关超然2,GennadiMKRAVTSOV(DepartmentofPhysiology,FacultyofMedicine,TheUniversityofHongKong,HongKong)关键词钙;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CalphsitinC 血管平滑肌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对PMA诱导CD18表达的抑制作用
18
作者 何晓文 刘宇健 +3 位作者 李峻 潘真 钟纪根 卢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07-610,共4页
目的 :研究GC抑制CD18表达的作用。方法 :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Northern杂交检测U937细胞CD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ex能明显抑制PMA诱导CD18mRNA的表达 ,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GR的拮... 目的 :研究GC抑制CD18表达的作用。方法 :选用PMA刺激下的U937细胞为实验模型 ,运用定量RT -PCR、Northern杂交检测U937细胞CD18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Dex能明显抑制PMA诱导CD18mRNA的表达 ,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GR的拮抗剂RU384 86能够明显扭转Dex的抑制作用。结论 :Dex通过GR介导能在转录水平上抑制PMA诱导的CD18mRNA的表达 ,该作用可能与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在转录水平拮抗NF-κB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佛波醇酯类 NF-KAPPAB 糖皮质激素 CD18蛋白质 炎症反应
下载PDF
12-○-十四酰基咐拜醇-13-乙酸酯(TPA)诱导的NIH3T3细胞核原癌
19
作者 罗建红 余应年 斯民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4-357,共4页
本文采用快速印迹杂交(guickblot)和延续转录试验(tun-offtranscriptionassay)两种特异mRNA检测技术,在NIH3T3细胞系观察到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 本文采用快速印迹杂交(guickblot)和延续转录试验(tun-offtranscriptionassay)两种特异mRNA检测技术,在NIH3T3细胞系观察到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DPRT)的特异性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并不能阻断促癌物12-O-十四酰基咐醇-13-乙酸酯(TPA)诱发的细胞周期依赖性的核原癌基因c-fos、c-myc和c-myb的表达。这一结果直接表明,核原癌基因的表达和ADP核糖化作用这两种核内生化事件在细胞周期中的时序是不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咐拜醇酯类 致癌物 腺苷二磷酸
下载PDF
PMA和PD98059对全反式维甲酸抑制HepG2细胞表达OPN的影响
20
作者 何苇 谢斌 +8 位作者 张玲 左莉 胡若磊 张素梅 朱华庆 程筱雯 周青 桂淑玉 汪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研究佛波醇酯(PM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PMA、PD98059分别处理经ATRA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光镜下观察... 目的研究佛波醇酯(PMA)和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抑制剂PD98059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表达骨桥蛋白(OPN)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PMA、PD98059分别处理经ATRA处理的肝癌细胞HepG2,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ERK1/2表达及其磷酸化变化,ImagePro软件分析各条带灰度值变化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ATR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表达OPN并诱导细胞分化的基础上,PMA可刺激OPN表达,这种作用可被PD98059明显抑制。结论激活ERK1/2通路可逆转ATRA抑制HepG2表达OP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细胞分化 蛋白质类/分析 肝肿瘤/病理学 肝肿瘤/遗传学 肝细胞/病理学 蛋白激酶类 佛波醇酯类 信号传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