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阐释 |
卢微一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 |
4
|
|
2
|
《集韵》注音校读札记 |
刘华江
|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集韵》校读记 |
赵振铎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2
|
|
4
|
《集韵》征引“刘昌宗”考论 |
刘华江
|
《皖西学院学报》
|
2019 |
2
|
|
5
|
陈述音系学概述 |
马秋武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2 |
2
|
|
6
|
从东盟国家英语语音变体看广西东盟口译人才培养 |
李媛媛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
2012 |
1
|
|
7
|
《洪武正韵》校勘札记 |
叶穗
郑贤章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8
|
《经典释文》与《广韵》异读字注音释义对比研究——基于《说文解字》注音释义的探讨 |
刘海兰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3 |
0 |
|
9
|
现代辞书汉字“趣、趋、掫”的注音释义问题 |
王栋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21 |
0 |
|
10
|
《说文》注音释义考略 |
蒋冀骋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1
|
《集韵》校读十则 |
刘华江
丁琼
宋明好
|
《皖西学院学报》
|
2022 |
0 |
|
12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字母词相关问题研究 |
刘雨
|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
2019 |
0 |
|
13
|
“词深人天,致远方寸”——《文心雕龙》对“论”体的建构与规范 |
王艺
|
《中国美学研究》
|
2019 |
0 |
|
14
|
《尔雅》注音献疑 |
胡世文
|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9 |
0 |
|
15
|
《汉语拼音方案》的理论解读与教学解读 |
颜红菊
张瑞媛
|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
2020 |
2
|
|
16
|
《诗经》注音杂说 |
向熹
|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2
|
|
17
|
从甲骨文论早期形声字的声符形化现象 |
陈年福
|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献疑 |
高小方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9
|
《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注音释义指瑕 |
皮华林
|
《宜春学院学报》
|
2017 |
1
|
|
20
|
基于东盟英语语音变体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口译策略研究 |
吕晶晶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