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官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闽楠林调查
被引量:
16
1
作者
陈利生
方学军
+2 位作者
陈琳
余泽平
左文波
《江西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5,41,共6页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闽楠林群落结构、植被类型、生长环境以及闽楠树种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群落组成复杂,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以闽楠占绝对优势,且更新幼苗多,将来有演替为闽楠纯林的趋势。
关键词
闽楠林
组成与结构
典型取样
官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运用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对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奕茹
李际平
+3 位作者
曹小玉
唐涛
颜佳睿
王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9,共5页
为了探讨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的关系,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的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将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两两联合,分析杉...
为了探讨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的关系,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的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将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两两联合,分析杉木-闽楠混交林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杉木-闽楠混交林9块样地林分的混交度-角尺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的二元分布均以角尺度0.5为分界线,呈显著的正态分布,表明角尺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增强林分混交度,团状分布制约林木胸径生长;混交度-大小比数的二元分布,随着混交度的增大,大小比数总体上表现出增大趋势;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整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不高,应补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密度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闽楠混交林
林分结构
二元分布
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何功秀
文仕知
+1 位作者
邵明晓
刘兴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对湖南永顺43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林分生物量及林下植被与枯落物生物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同时测定植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295.65t/hm2...
对湖南永顺43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林分生物量及林下植被与枯落物生物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同时测定植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295.65t/hm2,生物量分布表现为乔木层(96.70%)〉枯落物层(2.77%)〉灌木层(0.46%)〉草本层(0.07%)。闽楠各器官的碳素含量范围为440.83~506.01g/kg,排列顺序为树叶〉根茎〉粗根〉树枝〉细根〉树干〉树皮〉中根;闽楠韧皮部平均碳素含量低于外表皮,初生嫩叶碳素含量比多年生老叶高;灌木层植物的碳素平均含量为454.39g/kg,草本层植物为448.66g/kg,未分解枯落物为490.23g/kg,半分解枯落物为402.32g/kg;0-60cm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6.53g/kg。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88.98t/hm2,其中乔木层为133.98t/hm2(46.36%),灌木层为0.62t/hm2(0.45%),草本层为0.10t/hm2(0.07%),枯落物层为3.54t/hm2(2.56%),土壤层为150.74t/hm2(52.17%);闽楠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9.33%。闽楠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1.25t/hm2,年净固碳量为5.44t/hm2,年净碳素累积量为3.12t/hm2,并且以地上部分为主。研究表明,在对区域尺度森林植被碳贮量估算时,取50%或45%作为通用标准,可能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或偏高;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其系统碳贮量高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贮量(258.82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人工林
生物量
碳素含量
碳贮量
碳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奕茹
李际平
+1 位作者
曹小玉
李琪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9,共6页
为了研究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确定杉木-闽楠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林木生产力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平均...
为了研究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确定杉木-闽楠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林木生产力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混交度等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林分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密切相关。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中等密度(1500株/hm^2)、郁闭度为0.7左右、林层结构为复层林。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生产力功能,是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闽楠混交林
林分结构
生产力功能
主成分分析
耦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官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闽楠林调查
被引量:
16
1
作者
陈利生
方学军
陈琳
余泽平
左文波
机构
江西省官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宜春市林业局森林资源监测站
出处
《江西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5,41,共6页
文摘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闽楠林群落结构、植被类型、生长环境以及闽楠树种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群落组成复杂,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以闽楠占绝对优势,且更新幼苗多,将来有演替为闽楠纯林的趋势。
关键词
闽楠林
组成与结构
典型取样
官山自然保护区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forest
Compostion
and
Structure
Typical
sampling
Guanshan
Nature
Reserve
分类号
S792.2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运用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对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分析
被引量:
10
2
作者
王奕茹
李际平
曹小玉
唐涛
颜佳睿
王雪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5-59,共5页
基金
全国森林经营科技支撑科研专项(169201531-6)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8B449)
+1 种基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83004)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JJ2673)。
文摘
为了探讨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特征和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的关系,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的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林分空间结构分析软件(Winkelmass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将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两两联合,分析杉木-闽楠混交林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杉木-闽楠混交林9块样地林分的混交度-角尺度、角尺度-大小比数的二元分布均以角尺度0.5为分界线,呈显著的正态分布,表明角尺度太大或太小均不利于增强林分混交度,团状分布制约林木胸径生长;混交度-大小比数的二元分布,随着混交度的增大,大小比数总体上表现出增大趋势;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整体处于随机分布状态,混交度不高,应补植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密度管理。
关键词
杉木-闽楠混交林
林分结构
二元分布
混交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Keywords
Chinese
fir-
phoebe
bournei
mixed
forest
Stand
structure
Bivariate
distribution
Mingling
Uniform
angle
index
Dominance
分类号
S757.4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被引量:
9
3
作者
何功秀
文仕知
邵明晓
刘兴锋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湘西自治州林科所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9-163,共5页
基金
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4066)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1010988)
文摘
对湖南永顺43年生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采用平均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林分生物量及林下植被与枯落物生物量进行测定与估算,同时测定植物、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闽楠人工林林分生物量为295.65t/hm2,生物量分布表现为乔木层(96.70%)〉枯落物层(2.77%)〉灌木层(0.46%)〉草本层(0.07%)。闽楠各器官的碳素含量范围为440.83~506.01g/kg,排列顺序为树叶〉根茎〉粗根〉树枝〉细根〉树干〉树皮〉中根;闽楠韧皮部平均碳素含量低于外表皮,初生嫩叶碳素含量比多年生老叶高;灌木层植物的碳素平均含量为454.39g/kg,草本层植物为448.66g/kg,未分解枯落物为490.23g/kg,半分解枯落物为402.32g/kg;0-60cm土壤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16.53g/kg。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88.98t/hm2,其中乔木层为133.98t/hm2(46.36%),灌木层为0.62t/hm2(0.45%),草本层为0.10t/hm2(0.07%),枯落物层为3.54t/hm2(2.56%),土壤层为150.74t/hm2(52.17%);闽楠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9.33%。闽楠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1.25t/hm2,年净固碳量为5.44t/hm2,年净碳素累积量为3.12t/hm2,并且以地上部分为主。研究表明,在对区域尺度森林植被碳贮量估算时,取50%或45%作为通用标准,可能会导致估算结果偏低或偏高;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碳汇能力,其系统碳贮量高于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平均碳贮量(258.82t/hm2)。
关键词
闽楠人工林
生物量
碳素含量
碳贮量
碳分布
Keywords
phoebe
bournei
Yang
forest
plantation
biomass
carbon
content
carbon
storage
carb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718.5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耦合关系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奕茹
李际平
曹小玉
李琪媛
机构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4-59,共6页
基金
全国森林经营科技支撑科研专项(169201531-6)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18B44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83004)
文摘
为了研究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确定杉木-闽楠混交林的合理林分结构,为维持群落结构稳定和提高林木生产力提供依据。以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利用获取的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平均胸径、平均高、郁闭度、混交度等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间的耦合作用。建立林分结构与功能的耦合关系模型,对林分结构和生产力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林分结构因子与生产力功能密切相关。生产力综合评价指数较高的林分具有的特征为:中等密度(1500株/hm^2)、郁闭度为0.7左右、林层结构为复层林。这种结构特征有利于保持较好的生产力功能,是金洞林场杉木-闽楠混交林的最佳林分结构。
关键词
杉木-闽楠混交林
林分结构
生产力功能
主成分分析
耦合
Keywords
Chinese
fir
and
phoebe
bournei
mixed
forest
stand
structure
productivity
func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coupling
分类号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官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闽楠林调查
陈利生
方学军
陈琳
余泽平
左文波
《江西林业科技》
2004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运用空间结构参数二元分布对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分析
王奕茹
李际平
曹小玉
唐涛
颜佳睿
王雪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南永顺闽楠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
何功秀
文仕知
邵明晓
刘兴锋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杉木-闽楠混交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功能耦合关系研究
王奕茹
李际平
曹小玉
李琪媛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