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4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证之辨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灿东 吴长汶 +1 位作者 杨小婷 高碧珍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922-3924,共3页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致病的因素。痰的致病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古人有"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说法。临床对痰证的诊断鲜有整体而系统论述,而从"症、证、病、人、机"五个方面对痰进行辨识是痰证诊断的核心,同时... 痰是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致病的因素。痰的致病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古人有"百病皆因痰作祟"的说法。临床对痰证的诊断鲜有整体而系统论述,而从"症、证、病、人、机"五个方面对痰进行辨识是痰证诊断的核心,同时也是治疗和从事痰证相关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痰的辨别对于中医临床和理论研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症 痰证 痰病 痰机 痰人
原文传递
论痰瘀虚为慢病之根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加豪 张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19,70,共4页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发现痰浊、瘀血、虚损三者病理特性既符合慢性病病种繁多、病程迁延、易复难治的特点,又常是慢性病发生的普遍病因以及病变进展必然要经历的病理结局。根据叶天士“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的理论,发现络病具有“...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发现痰浊、瘀血、虚损三者病理特性既符合慢性病病种繁多、病程迁延、易复难治的特点,又常是慢性病发生的普遍病因以及病变进展必然要经历的病理结局。根据叶天士“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的理论,发现络病具有“久、瘀、顽、杂”的特性,亦与慢性病特点不谋而合,因此总结慢性诸病传变途径总不离“由浅入深,由经入络,由气入血”,病机总属虚实夹杂、络脉不通,而又以正虚、血瘀、痰阻为核心共性,三者相互影响、胶着一体,呈三角之势,既是疾病发生的病因,又为其进展的必然结局,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成为众多慢性疾病共有之夙根。临床治疗慢性病亦当着眼于此,从痰瘀虚入手,治以扶正固本,化痰去浊,逐瘀通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 瘀血 虚损 慢性病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s of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on amyloid-beta peptide (25-35)-induced cell injury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被引量:13
3
作者 Feifei Xi Feng Sang +1 位作者 Chunxiang Zhou Yun Li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6期2867-2873,共7页
In the present study, a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SH-SY5Y) and BV-2 microglia were treated with amyloid-β peptide (25-35), as a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10-3-10-8 ... In the present study, a human neuroblastoma cell line (SH-SY5Y) and BV-2 microglia were treated with amyloid-β peptide (25-35), as a model of Alzheimer's disease, to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10-3-10-8 g/mL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and to examine the underlying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viability of SH-SY5Y cells with amyloid-β peptide-induced injury, and lowered levels of interleukin-1β, interleukin-6, tumor necrosis factor-a and nitric oxide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of activated BV-2 microglia. The effects of 103 g/mL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can protect SH-SY5Y cells against amyloid-β peptide (25-35)-induced injur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by inhibiting overexpression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y activated microgl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zheimer's disease Lingguizhugan decoction phlegm-warming and fluid-dispersing inflammatoryreaction SH-SY5Y BV-2
下载PDF
痰热的形成与致病机理述要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安玲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8-390,共3页
对痰热的形成与致病进行了论述。痰与热是两种不同的致病因素,各有不同的致病特点,痰热相合则会形成新的复合致病因素。痰热壅结,为害多端,病多缠绵。
关键词 痰热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痰饮概念析疑及饮邪致病临床意义与研究思路 被引量:12
5
作者 季秀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3-518,共6页
本文针对当代中医临床及文献报道中存在“痰”“饮”概念混淆的情况,提出厘清“痰”“饮”概念对于更好地防治“痰”“饮”相关病证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最早记载“饮病”相关病名,东汉张仲景对“饮”相关病证及治“饮”方药的详... 本文针对当代中医临床及文献报道中存在“痰”“饮”概念混淆的情况,提出厘清“痰”“饮”概念对于更好地防治“痰”“饮”相关病证具有重要意义。《黄帝内经》最早记载“饮病”相关病名,东汉张仲景对“饮”相关病证及治“饮”方药的详尽记载极大发展并丰富了中医学“饮病”理论,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其后“痰”的概念逐渐产生,至宋代“痰”的概念已经日臻完善,元明清时期医家逐渐将“痰”的概念泛化,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痰病理论。当代中医学者从现代医学视角对“饮”“痰”概念、实质加以探索、分析并初步总结,开始趋向于重视“饮”。通过上述对“痰”“饮”概念及治疗上的区别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笔者长期临床实践,提出应进一步对“饮”的实质及内涵做出新的诠释,进而阐述了从“饮邪”论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价值及临床意义,并以“饮邪”为切入点提出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研究思路
原文传递
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和冠心病痰瘀证及其凝血功能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古联 黎同顺 +5 位作者 李敏华 黄思芸 龚林 李金鸿 蒋海云 梁宝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20-724,共5页
目的探讨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和冠心病痰瘀证的易感性及其临床凝血功能的关联.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患者550例(脑卒中组),冠心病痰瘀证患者550例(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以及骨科病情轻... 目的探讨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和冠心病痰瘀证的易感性及其临床凝血功能的关联.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患者550例(脑卒中组),冠心病痰瘀证患者550例(冠心病组),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以及骨科病情轻微患者550例(对照组).检测各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国际标准化比值、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和凝血酶时间(TT),采用RT-PCR技术检测患者外周血EP300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脑卒中组、冠心病组EP300基因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校正年龄、性别后,脑卒中组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APTT(加性模型:β=-1.83,95%CI:-3.52^-0.13,P=0.035;显性模型:β=-1.89,95%CI:-3.70^-0.07,P=0.042)、PTA(加性模型:β=5.51,95%%CI:1.12-9.89,P=0.014;显性模型:β=5.40,95%CI:0.72~10.09,P=0.024)相关.冠心病组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与APTT(隐性模型:β=35.09,95%CI:6.22~63.96,P=0.018)、D-二聚体(隐性模型:β=7.56,95%CI:3.62~11.49,P=0.000)、Plt(加性模型:β=23.40,95%CI:-41.75^-5.05,P=0.013;显性模型:β=-22.10,95%CI:-41.38^-2.82,P=0.025)、TT(加性模型:β=9.11,95%CI:3.40~14.83,P=0.002;隐性模型:β=109.00,95%CI:79.52~138.50,P=0.000)相关.结论 EP300基因表达可能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冠心病痰瘀证的发生,且EP300基因rs20551多态性可能对缺血性脑卒中痰瘀证、冠心病痰瘀证的凝血功能都有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异病同证”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痰证 冠心病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论中医“痰病”的预防与治疗 被引量:12
7
作者 潘桂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322-1324,共3页
文章主要讨论中医"痰病"的预防原则、治疗原则和基本治法。中医痰病的预防,重在消除致痰因素,杜绝生痰之源;改善痰浊体质,减少发病机会;及时消除痰浊,避免痰多为害;早期诊治痰病,避免发展演变。中医痰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视... 文章主要讨论中医"痰病"的预防原则、治疗原则和基本治法。中医痰病的预防,重在消除致痰因素,杜绝生痰之源;改善痰浊体质,减少发病机会;及时消除痰浊,避免痰多为害;早期诊治痰病,避免发展演变。中医痰病的治疗原则,一是重视改善气化,二是及时祛除痰浊。痰病的基本治法,有补气化痰、温阳化痰、解郁化痰、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润燥化痰等多种,临床上往往根据具体病机而灵活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痰病 预防 治疗
原文传递
宋金元时期中医诊治痰病的学术思想研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桂娟 柳亚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9-192,共4页
宋金元时期,伴随着中医学术的活跃与繁荣,中医在痰病诊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基于临床实践在理论上多所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并加以总结传承于后世。其中,朱丹溪、王珪在痰病诊治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 宋金元时期,伴随着中医学术的活跃与繁荣,中医在痰病诊治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基于临床实践在理论上多所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并加以总结传承于后世。其中,朱丹溪、王珪在痰病诊治方面,做出了划时代的学术贡献。杨士瀛、史载之、严用和等医家也都各有建树。此外,宋金元时期的方书中,对各类治痰方剂也多有专门的总结和论述,其中有不少方剂,因其确有效验而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元 痰病 诊治
原文传递
代谢综合征不同症候群与痰证病位、病性兼杂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含光 高碧珍 李灿东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以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为对象,研究MS不同症候群与痰证轻重、病位、虚实夹杂特点的关系,揭示MS不同症候群的共同证候基础及其病位、病性特征。方法:收集220例MS"痰证"患者资料,根据2005年IDF诊断标准,将MS患者分为4个不... 目的:以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为对象,研究MS不同症候群与痰证轻重、病位、虚实夹杂特点的关系,揭示MS不同症候群的共同证候基础及其病位、病性特征。方法:收集220例MS"痰证"患者资料,根据2005年IDF诊断标准,将MS患者分为4个不同症候群组,采用证素辨证方法,分析不同症候群与痰证轻重、病位及其兼夹特点,进一步阐明痰是MS不同症候群共同的病理特点,痰证的轻重、病位不同以及与其他病理因素的兼杂关系是MS不同症候群产生的证候学基础。结果:MS不同症候群的病位主要在肝、脾、肾;病性证素:实证证素中湿和热的兼夹贯穿于整个病程之中,其中以D组夹湿所占比重最高,D组>C组>B组>A组;以B组夹热所占比重最高,B组>A组>C组>D组。虚证证素以阴虚、气虚为主。其中,D组气虚证素的比例明显多于其他组患病人群。结论:MS患者的病位主要在脾、肾和肝;病性属虚实夹杂;代谢综合征"痰证"患者中湿和热这两个实性证素贯穿于疾病的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痰证 病位 病性
原文传递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0
10
作者 田晨 程燕 +1 位作者 陈慧 刘薇薇 《吉林中医药》 2014年第6期573-576,共4页
中医认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理因素不外热、痰、瘀、燥四端,温热之邪致病,直接灼伤肺津,治以清热解毒之法;痰邪致病,多因肺气失宣,炼液为痰,瘀滞脉络所致,治疗以化痰通络及清泻肺热为主;肺气闭塞,血行不畅则血瘀,痰热瘀互结成病,可予活... 中医认为,小儿支原体肺炎病理因素不外热、痰、瘀、燥四端,温热之邪致病,直接灼伤肺津,治以清热解毒之法;痰邪致病,多因肺气失宣,炼液为痰,瘀滞脉络所致,治疗以化痰通络及清泻肺热为主;肺气闭塞,血行不畅则血瘀,痰热瘀互结成病,可予活血化瘀类中药;燥邪袭肺治以滋肺阴之法。亦有脏腑论治法,在脾可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以期"培土生金"之效;在肝则防木火刑金,风火相扇为患,重在调肝理肺。另外,针灸疗法、拔罐疗法、贴敷疗法亦可收到满意疗效。中医以人为本、标本兼治,其优势在于能够多靶点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因质制宜",处方用药各有偏重。或通过饮食调适,激发人体自身能力,主动适应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支原体肺炎 热邪 燥邪 脾病 脏腑辨证 肝病
下载PDF
论中医“痰病”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0
11
作者 潘桂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83-1185,共3页
"痰"具有逐渐蓄积、流动不测、黏滞胶着、秽浊腐败、凝结积聚、致病怪异等特性。人体内一旦有痰生成,且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则"蒙蔽神明"、"阻滞气机"、"壅塞血脉"、"泛溢肌腠"... "痰"具有逐渐蓄积、流动不测、黏滞胶着、秽浊腐败、凝结积聚、致病怪异等特性。人体内一旦有痰生成,且达到一定程度而不能消除时,则"蒙蔽神明"、"阻滞气机"、"壅塞血脉"、"泛溢肌腠"、"积聚成瘤"或"宿痰失道",从而引发临床表现复杂而怪异的"痰病"。准确地认识和把握痰病的独特临床特征,是正确地诊断"痰病"和有效地防治"痰病"的关键。文章从体征、症状、证候3个方面,就痰病的基本临床特征进行概要总结和阐述,以期为痰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痰病 临床特征
原文传递
基于“痰浊-痰结-痰瘀”论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机演变 被引量:7
12
作者 段佳荠 咸楠星 +2 位作者 裴宇鹏 陈智慧 张哲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0期81-84,共4页
中医认为“因痰致瘀,痰瘀互结”为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病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应不同时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痰瘀致病病程绵长,病因病机复杂,初起病情轻浅,日久逐渐入里入络而呈现痰瘀与湿、热、毒、虚相互... 中医认为“因痰致瘀,痰瘀互结”为贯穿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核心病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应不同时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痰瘀致病病程绵长,病因病机复杂,初起病情轻浅,日久逐渐入里入络而呈现痰瘀与湿、热、毒、虚相互胶结的状态。文章针对心血管疾病不同阶段痰瘀互结证病证结合的特征,根据“痰”“瘀”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交互状态,从“痰浊-痰结-痰瘀”凝练出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机的演变过程,以期丰富痰瘀互结证的证候辨识体系与临床特征表达,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相关心血管疾病不同阶段的临床诊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浊 痰结 痰瘀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Effect of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on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in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and smoke 被引量:8
13
作者 Li Lei Xu Lihua +1 位作者 Wu Xinping Dong Ji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59-64,共6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prepar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in Sprague-Dawley(SD)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prepar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in Sprague-Dawley(SD) ra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LPS) and smoke, and to identity the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METHODS: Sixty male rats were divided into 6 groups(healthy control group, untreated group,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low, middle and high dose, and ambroxol hydrochloride tablet group).COPD was established in SD rats by sootiness and tracheal instillation with LPS. The rats were treated with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at the indicated doses for 28 d, the inflammatory cells i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 the concentration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interleukin(IL)-8 and IL-6 in blood and the inflammation in lung were evaluated.RESULTS: The number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the BALF and TNF-ficantly redα, IL-8 and IL-6 level in plasma were signiuced in rats with COPD when treated with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or ambroxol hydrochloride tablet,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any treatment. The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treated rats with COPD had a attenuated inflammation in lung tissue,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group.CONCLUSION: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can significantly restrain the airway inflammation in rats with LPS-smoke induced COP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monary disease chronic OBSTRUCTIVE Daiqin phlegm-expelling PILL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FLAMMATION
原文传递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自亮 《药品评价》 CAS 2016年第1期40-41,45,共3页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痰饮型眩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西药治疗,如卧床休息、减少和避免光刺激、心理干预及药物对症支持处理,... 目的: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痰饮型眩晕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西药治疗,如卧床休息、减少和避免光刺激、心理干预及药物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苓桂术甘汤,比较两组耳鸣、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恢复时间,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耳鸣、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恢复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型眩晕病能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苓桂术甘汤 痰饮型 眩晕病
下载PDF
薛己运用六味地黄丸规律新探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泷 郭彦麟 +2 位作者 孙钰 任北大 张保春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55-258,共4页
钱乙最初创六味地黄丸一方,专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鲜有发挥。直至明朝薛己大力赞赏推广,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的首要方剂。现在,医家主要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亏虚之证,然... 钱乙最初创六味地黄丸一方,专治小儿五迟之证,后世鲜有发挥。直至明朝薛己大力赞赏推广,六味地黄丸才逐渐成为滋阴补肾的首要方剂。现在,医家主要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肾阴亏虚之证,然而六味地黄丸的功用远不止于此。薛己作为第一位将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痰饮诸病及肝、脾、肺三阴经虚损的医家,临床使用六味地黄丸时,常根据患者的主证和兼证,灵活合并用药,且最常与补中益气汤等补益方合用,且根据患者的情况朝夕分补,以达到最佳疗效。治疗外科疮疡多由内疗外、攻补兼施,将六味地黄丸用于以虚损为病机的疡病。其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的方法,对后世的命门学说和温补学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己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 痰饮病 钱乙 五迟 疮疡 命门学说 温补学派
下载PDF
论中医痰病学说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8
16
作者 郑凯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0-11,共2页
以中医古籍文献和现代临床研究为基础,总结归纳中医痰病的病因、病机,指出中医痰病多与肺、脾肾、肝有关。同时通过对现代临床研究的归纳,阐明“百病皆生于痰”、“怪病由痰治”的理论。进而论述中医痰病学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中医 痰病学说 临床研究 病因 病机
下载PDF
明代中医诊治痰病的学术思想研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潘桂娟 柳亚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4-347,共4页
明代中医对于痰病的诊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不仅出现了《痰火颛门》、《痰火点雪》等前所未有的痰病诊治专著,更重要的是医家们已比较普遍地注意到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在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明代中医对于痰病的诊治,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不仅出现了《痰火颛门》、《痰火点雪》等前所未有的痰病诊治专著,更重要的是医家们已比较普遍地注意到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在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文章选择其中几位医家诊治痰病的学术思想进行研讨,旨在说明当时医家诊治痰病的学说与经验,对今天的养生保健和临床诊疗,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痰病 诊治
原文传递
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祝昌昊 王耀光 +3 位作者 赵晰 王钰涵 杨思齐 杨精华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肾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肾脏病的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而中医药对于肾脏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从风邪论治肾脏病已经达成一定共识,而对痰邪与肾脏病的关注略显不足。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痰密切相关... 肾脏病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肾脏病的治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之一,而中医药对于肾脏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从风邪论治肾脏病已经达成一定共识,而对痰邪与肾脏病的关注略显不足。肾脏病的发生发展与风、痰密切相关,风邪、痰邪既是肾脏病的发病因素,又可作为病理产物影响肾脏病的预后。文章结合西医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总结,试述从风、痰论治肾脏病的临证思路与治疗体会,以期为制定肾脏病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邪 痰邪 肾脏病 风痰证 理论探讨
下载PDF
伏痰理论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霞 焦华琛 李运伦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6期648-653,共6页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组分,近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伏邪是隐匿的致病邪气,伏痰是其中重要一环。治痰是中医治病的关键。通过参阅“伏痰”相关文献,梳理“伏邪”理论源流,阐释“伏痰”概念及产生机制,探讨“伏痰”与心系疾病发病的... 伏邪理论是中医病因学重要组分,近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伏邪是隐匿的致病邪气,伏痰是其中重要一环。治痰是中医治病的关键。通过参阅“伏痰”相关文献,梳理“伏邪”理论源流,阐释“伏痰”概念及产生机制,探讨“伏痰”与心系疾病发病的相关性,并概述“伏痰”理论在心病中的应用现况,为从“伏痰”角度辨治心系疾病提供思路。参考文献46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痰 心病 伏邪 痰瘀 治未病
下载PDF
基于“脾虚致消”理论探讨消渴心病的病机与治疗
20
作者 张爽 杨宇峰 石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14-117,共4页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是糖尿病重要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属中医消渴心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心病发病的根本病因是脾虚,阴虚燥热是基本病机,心脾两虚是病机关键,痰瘀是重要致病因素。中药复方“益糖康”以健脾为立方之法,在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章基于“脾虚致消”理论对消渴心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中医从脾论治消渴心病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心病 糖尿病心血管病变 脾虚 痰瘀 从脾论治 病因 病机 益糖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