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威胁棉花生产的外来入侵新害虫——扶桑绵粉蚧 被引量:157
1
作者 武三安 张润志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62,F0004,共5页
200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发现一种严重危害扶桑的害虫,经鉴定确认为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在广州市的扶桑上多点发生。扶桑绵粉蚧原产美洲,最近几年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严重危害棉花,其... 2008年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发现一种严重危害扶桑的害虫,经鉴定确认为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在广州市的扶桑上多点发生。扶桑绵粉蚧原产美洲,最近几年入侵印度和巴基斯坦,严重危害棉花,其暴发危害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成为威胁世界棉花安全的重大入侵害虫。文章提供扶桑绵粉蚧的形态特征、寄主、分布、危害等情况,并对其检疫与防控措施等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入侵害虫 棉花 扶桑 广州 中国
下载PDF
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风险分析 被引量:98
2
作者 王艳平 武三安 张润志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6,共6页
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广州市的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树上多点发生。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扶桑绵粉蚧在... 2008年12月16日调查发现,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广州市的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树上多点发生。采用GARP生态位模型分析预测该虫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并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危险性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重庆、湖北、安徽、上海、江苏、山东、河南等17省区的大部分区域,新疆、四川、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等11省区的部分地区,都是该虫的适生区。危险性综合评价值为0.886,在中国的危害风险性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棉粉蚧 新入侵害虫 风险分析 广州 中国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7
3
作者 朱艺勇 黄芳 吕要斌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6-252,共7页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RH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近年在我国新发现的一种重要外来入侵害虫,特别是对我国棉花生产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本文研究了实验室条件下(27±1℃,RH70%±5%)该虫在棉花上的发育历期、繁殖能力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雌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雄虫生活史包括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蛹和雄成虫。卵期很短,雌虫若虫期15~20d,总历期约为47~59d;雄虫若虫和蛹期17~22d,总历期约为20~26d;雌虫寿命明显长于雄虫。该蚧虫繁殖能力强,雌成虫产卵量200~862粒/头,平均产卵458粒/头。各虫态主要形态特征为:卵呈长椭圆形,橙黄色,略微透明;1龄若虫,淡黄绿色,行动活泼;2龄若虫体缘突起显现,尾瓣突出,至末期可根据体表黑斑的可见程度区分雌、雄虫;3龄雌若虫,体表有薄层蜡粉,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和腹部1~4节背面亚中区可见清晰斑点,形成纵向黑色条斑,外表形似雌成虫。雌成虫呈卵圆形,体表蜡粉厚实,胸、腹背面的黑色条斑在蜡粉覆盖下呈成对黑色斑点状,体缘蜡突明显,共18对,其中腹部末端2~3对较长;雄虫蛹包裹于松软的白色丝茧中;雄成虫,虫体较小,黑褐色;触角细长,具一对发达透明前翅,后翅退化为平衡棒,腹部末端具2对白色长蜡丝。本文通过对扶桑绵粉蚧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和各个龄期发育的形态特征的研究,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防控提供了基本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棉花 发育历期 繁殖能力 形态特征
下载PDF
基于CLIMEX模型的扶桑绵粉蚧在中国潜在地理分布预测 被引量:40
4
作者 马骏 胡学难 +3 位作者 彭正强 刘海军 梁帆 陆永跃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本研究以实际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基础,采用CLIMEX系统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地理区域作了预测。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黑龙江3个省区的大部地区以外,可覆盖包括长江中下游、黄... 本研究以实际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基础,采用CLIMEX系统对扶桑绵粉蚧在中国的适生性地理区域作了预测。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域广泛,除西藏、青海、黑龙江3个省区的大部地区以外,可覆盖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西北内陆3大主要棉区以及华南和辽河流域的零星棉区所有地区,是一种对我国各棉花产区均具有潜在危险性的害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CLIMEX 潜在地理分布 棉花
原文传递
基于转录组数据高通量发掘扶桑绵粉蚧微卫星引物 被引量:38
5
作者 罗梅 张鹤 +1 位作者 宾淑英 林进添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目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研究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鉴定、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动植物分类和进化等方面... 【目的】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害虫。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研究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的构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品种鉴定、基因定位、遗传多样性、动植物分类和进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筛选的SSR引物将为扶桑绵粉蚧遗传多样性分析、进化分析及入侵生物学等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高通量搜索的方法对扶桑绵粉蚧转录组中28 120条unigenes的数据进行搜索。【结果】共找到1 781个SSR位点。扶桑绵粉蚧转录组中SSRs的主要重复类型是单核苷酸重复,占SSR总数的89.44%;其次是三核苷酸重复,占SSR总数的7.52%。单核苷酸重复里主要是A/T基序,占了总量的87.42%。基于筛选的SSRs,运用Primer 3软件进行引物的批量设计,共有481个unigenes成功设计引物,共设计出1 228对引物。【结论】研究表明利用扶桑绵粉蚧转录组数据开发SSR标记是可行的,本研究开发的引物将为扶桑绵粉蚧遗传多样性分析、进化分析及入侵生物学等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转录组 简单重复序列 微卫星DNA 引物
下载PDF
浙江省扶桑绵粉蚧分布危害调查 被引量:33
6
作者 周湾 林云彪 +4 位作者 许凤仙 严铁 王秀华 梁仙和 施祖华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31-1235,共5页
本文报道浙江省2009年9月至11月对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全面调查结果。目前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省的杭州下沙区、余杭区,金华的武义县,丽水的云和县有分布,在玉米、甘薯、南瓜、枸杞、太阳花、胭脂花、... 本文报道浙江省2009年9月至11月对新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Tinsley全面调查结果。目前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省的杭州下沙区、余杭区,金华的武义县,丽水的云和县有分布,在玉米、甘薯、南瓜、枸杞、太阳花、胭脂花、刺儿菜、小飞蓬等19科29种农作物、花卉和杂草上发现扶桑绵粉蚧的为害。论文还对其检疫与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浙江 分布 寄主 危害
原文传递
三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8
7
作者 黄芳 张蓬军 +3 位作者 章金明 朱艺勇 吕要斌 张治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62,71,共6页
[目的]研究棉花、番茄和茄子3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恒温27℃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个体发育及种群发展情况,记录并分析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 [目的]研究棉花、番茄和茄子3种寄主植物对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方法]在恒温27℃下观察扶桑绵粉蚧的个体发育及种群发展情况,记录并分析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结果]扶桑绵粉蚧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平均存活率为棉花(茄子(番茄,存活曲线差异明显,但均以l龄和2龄若虫的死亡率最高。若虫的发育历期除1龄外无显著差异,棉花上蛹期显著长于其他两者,雌性成虫存活历期为棉花(番茄、茄子,雄性为棉花、茄子(番茄。交配过的扶桑绵粉蚧雌成虫多于夜间产卵,但棉花上部分扶桑绵粉蚧可于白昼产卵;其在3种寄主植物上的产卵能力为棉花(茄子(番茄。3种寄主上扶桑绵粉蚧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相近,但净增殖率(R0)及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差异较大,均为棉花(茄子(番茄,分别为142.10、88.91、43.56和156.67、87.95、32.74。[结论]扶桑绵粉蚧繁殖力及种群发展能力极强,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是其极易大规模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发育 繁殖 生命表
下载PDF
防治扶桑绵粉蚧化学农药的筛选及其防治效果 被引量:26
8
作者 杨爱娟 马骏 +4 位作者 高军 胡学难 彭正强 刘海军 陆永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2-555,共4页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 lenopsis Tinsley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测定了9种化学农药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出4种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阿维-氯氰、联苯菊酯4种药剂对...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 lenopsis Tinsley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测定了9种化学农药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出4种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阿维-氯氰、联苯菊酯4种药剂对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在23.7%~66.7%之间,明显低于对1龄若虫的作用效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和毒死蜱4种化学药剂,在田间施药后第5天的防治效果可达到91%以上,其中啶虫脒和毒死蜱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6%和98.2%。在防治应用中,建议推荐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啶虫脒、马拉硫磷和毒死蜱5种药剂,同时应注意针对不同的虫态有必要适当调整用药浓度(就除害处理而言)和施药次数,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化学防治 防治效果
下载PDF
热胁迫下棉花粉蚧内参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芳 陆永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46-1154,共9页
【目的】筛选出热胁迫下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棉花粉蚧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α-tub,β-tub,rpl32,GAPDH,SDHA和TBP共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7个不同... 【目的】筛选出热胁迫下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实时定量PCR最适内参基因。【方法】本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了棉花粉蚧2龄若虫、3龄若虫和雌成虫α-tub,β-tub,rpl32,GAPDH,SDHA和TBP共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7个不同温度处理(恒温18℃和32℃,以及37℃,39℃,41℃,43℃和45℃热激处理1 h并在26℃恢复1 h)下mRNA表达水平的稳定性;应用ge Norm,Bestkeeper,Normfinder和Ref Finder软件分析6个基因表达的稳定性。【结果】在不同高温胁迫下2龄若虫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值M由小到大依次为α-tub(0.579)<GAPDH(0.654)<TBP(0.663)<β-tub(0.668)<rpl32(0.675)<SDHA(0.755),SD值排序为TBP(0.31)<α-tub(0.37)<rpl32(0.38)<SDHA(0.52)<β-tub(0.53)<GAPDH(0.57);3龄若虫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值M由小到大依次为α-tub(0.542)<β-tub(0.596)<TBP(0.618)<GAPDH(0.655)<SDHA(0.668)<rpl32(0.749),SD值排序为α-tub(0.29)<β-tub(0.40)<rpl32(0.45)<TBP(0.49)<GAPDH(0.50)<SDHA(0.55);雌成虫6个候选内参基因的稳定值M由小到大依次为rpl32(0.554)<α-tub(0.635)<GAPDH(0.662)<β-tub(0.666)<SDHA(0.704)<TBP(0.837),SD值排序为rpl32(0.31)<α-tub(0.35)<GAPDH(0.44)<TBP(0.44)<β-tub(0.48)<SDHA(0.71)。Ref Finder综合排序结果表明,在7个不同温度处理下2龄若虫和3龄若虫中α-tub最稳定,雌成虫中rpl32最稳定。【结论】α-tub可作为棉花粉蚧2龄若虫和3龄若虫的内参基因,rpl32可作为雌成虫的内参基因。本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热胁迫下棉花粉蚧热激蛋白基因的表达规律研究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粉蚧 温度 热胁迫 内参基因 表达稳定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21
10
作者 胡学难 马骏 +4 位作者 周健勇 荣晓东 刘海军 陆永跃 王跃进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高氯苯油>乐斯苯>溴虫腈>氟虫腈,其中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可作为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两者LC50(分别为1.29 mg/L和31.67mg/L)有效浓度,其最佳配比为6:4,毒性比和共毒系数分别为2.25和1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乐斯本 吡虫啉 高氯苯油 啶虫脒 溴虫腈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在浙江的寄主植物与发生特点 被引量:21
11
作者 周湾 王道泽 +5 位作者 仇智灵 周平 刘伟塘 葛翔 胡树良 方镇许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为明确在浙江省是否有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及其危害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对高风险地带开展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省杭州、金华和丽水地区的9个县市区发现有扶桑绵粉蚧,发生面积11.09hm2,查到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33科66种,扶桑绵粉蚧嗜好... 为明确在浙江省是否有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及其危害情况,在全省范围内对高风险地带开展全面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省杭州、金华和丽水地区的9个县市区发现有扶桑绵粉蚧,发生面积11.09hm2,查到扶桑绵粉蚧的寄主植物33科66种,扶桑绵粉蚧嗜好菊科、葫芦科、茄科、锦葵科、马齿苋科、胡麻科、马鞭草科、报春花科和石蒜科植物,以芝麻、南瓜、茄子、栝楼、枸杞、大花马齿苋、马缨丹、胭脂花、菊花、朱顶红、棉花、木槿、苍耳、小白酒草和苦荬菜受害最严重。上述结果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浙江局部地区已有分布,虽然目前分布面积不大,但必须警惕其进一步扩散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寄主植物 发生特点
下载PDF
南瓜寄主上扶桑绵粉蚧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生命表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莹莹 徐志宏 +2 位作者 张莉丽 沈励泽 傅思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7-83,共7页
为了探明温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1%及不同温度(18,20,24,26,28和30℃)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以南瓜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了... 为了探明温度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在光周期14L∶10D,相对湿度75%±1%及不同温度(18,20,24,26,28和30℃)的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以南瓜为寄主的扶桑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组建了扶桑绵粉蚧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8~3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扶桑绵粉蚧的发育速率加快,且其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在18~30℃恒温条件下,扶桑绵粉蚧的雌虫世代发育历期为40.24~80.64d,雄虫世代发育历期为25.21~54.31d;雌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39℃,有效积温为889.89日·度;雄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58℃,有效积温为523.47日·度。在26℃时,扶桑绵粉蚧的世代存活率最高(77.03%),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22.98),有利于种群增长;而在18℃和30℃,扶桑绵粉蚧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2.99和9.80。扶桑绵粉蚧有较强的种群发展能力,但高温和低温都不利于其种群增长。扶桑绵粉蚧发育历期和实验种群表的研究为其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生命表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mtCOⅠ)序列分析揭示扶桑绵粉蚧复合种存在隐存谱系(英文) 被引量:19
13
作者 褚栋 刘国霞 +1 位作者 付海滨 徐卫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261-1265,共5页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 过去约20年间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在许多国家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该害虫传入我国,对农业生产构成严峻威胁。外来入侵物种的快速准确鉴定是科学研究及其管理的基础。本研究对来自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t COI)测序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扶桑绵粉蚧序列进行了比较。系统发育树表明该物种存在两个遗传支系,即海南支系与佛罗里达支系;这两个支系的遗传距离约3%。这是利用mt COI分子标记对我国扶桑绵粉蚧的首次分子鉴定。这些结果提示:(1)扶桑绵粉蚧可能是至少含有两个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2)新入侵我国海南三亚和陵水地区的扶桑绵粉蚧是该复合种内的一个隐存谱系或物种,且海南三亚和陵水种群可能不是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扶桑绵粉蚧隐存谱系的发现对于该物种的分子鉴定及其入侵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生物入侵 复合种 隐存谱系 mtCOⅠ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寄生性天敌班氏跳小蜂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黄玲 刘慧 +1 位作者 肖铁光 周社文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34-1737,共4页
本文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重要天敌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膜翅目:跳小蜂科)的雌雄形态特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长沙地区的理论发生代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是扶桑绵粉蚧若... 本文对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重要天敌班氏跳小蜂Aenasius bambawalei Hayat(膜翅目:跳小蜂科)的雌雄形态特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长沙地区的理论发生代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班氏跳小蜂是扶桑绵粉蚧若虫-成虫期寄生蜂;在28℃下,班氏跳小蜂一代的历期为17.8d;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42、15.29、14.89、15.18℃,发生一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62℃;成虫、卵、幼虫和蛹的有效积温分别为87.92、9.74、68.41、75.84日·度,发生一代的有效积温为249.92日·度;由此预测班氏跳小蜂在长沙地区一年可发生9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氏跳小蜂 扶桑绵粉蚧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原文传递
扶桑绵粉蚧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俊杰 孟翔 +3 位作者 周佳滨 杨陆兴 刘善海 李润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7,共9页
【目的】建立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转录组数据库,揭示扶桑绵粉蚧转录组的整体表达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TM40`00测序平台开展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转录组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组装。【结果】共获... 【目的】建立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转录组数据库,揭示扶桑绵粉蚧转录组的整体表达特征。【方法】采用Illumina Hi SeqTM40`00测序平台开展对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转录组测定,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和组装。【结果】共获得58 322 258条序列读取片段(reads),共9.48 Gb(Gen Bank登录号:SAMN06130426)57 422 032条有效转录组数据。进一步组装拼接后,共获得94 475个单基因簇(unigene),平均长度为700 bp。将unigene与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BLASTX比对,成功注释20 949个unigenes,其中,Nr注释的unigenes与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 unigenes同源性最高,达18.69%。扶桑绵粉蚧转录组unigenes根据GO功能注释大致可分为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过程三大类55个分支,与结合活性、催化活性、细胞进程和代谢进程相关的unigenes较多。此外,本研究还筛选到20条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途径和与性信息素代谢相关的序列。并通过与Nr和Swiss-prot蛋白质数据库比对,获得了15 037条编码序列(CDS)片段。【结论】本研究初步阐明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转录组的整体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扶桑绵粉蚧的基因功能及性信息素的代谢途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转录组 基因注释 GO数据库 编码序列 性信息素
下载PDF
饥饿对扶桑绵粉蚧存活率和产卵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郑婷 崔旭红 +3 位作者 汪婷 徐显皓 徐栋超 商晗武 《生物安全学报》 2011年第3期239-242,共4页
【背景】扶桑绵粉蚧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食物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扶桑绵粉蚧不同龄期若虫和初羽化雌成虫存活率和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扶桑绵粉蚧不同虫态在饥饿... 【背景】扶桑绵粉蚧是近年来入侵我国的重要害虫,食物是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种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方法】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对扶桑绵粉蚧不同龄期若虫和初羽化雌成虫存活率和雌成虫产卵量的影响。【结果】扶桑绵粉蚧不同虫态在饥饿条件下存活的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雌成虫>2龄若虫=3龄若虫>1龄若虫。扶桑绵粉蚧各龄若虫和雌成虫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存活率逐渐下降。其中,雌成虫存活率下降速度较慢,完全饥饿8d后存活率仍有50%左右;2、3龄若虫50%个体死亡需要饥饿的时间约为6d,1龄若虫约需5.5d。饥饿会显著降低1龄若虫存活率,但对2、3龄若虫没有显著影响。扶桑绵粉蚧雌成虫饥饿4d对其产卵前期、平均每头雌虫一生的产卵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寿命显著低于对照。【结论与意义】扶桑绵粉蚧耐饥力较强,这有助于它在野外建立种群。该结果为进一步评价扶桑绵粉蚧的入侵潜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存活 繁殖 寿命 入侵潜能
下载PDF
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植物及一种茜草科寄主新纪录 被引量:13
17
作者 汪金蓉 李德强 +5 位作者 熊世海 韦丽莉 李树贵 罗国华 邵斌 杨子林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1,共5页
通过查询和整理相关文献,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中国大陆寄主植物共报道有55科165种,以菊科(Asteraceae)植物最多,达31种,锦葵科(Malvaceae)次之,有14种,茜草科(Rubiaceae)寄主未见报道;2015年3月9日在云南省镇康... 通过查询和整理相关文献,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中国大陆寄主植物共报道有55科165种,以菊科(Asteraceae)植物最多,达31种,锦葵科(Malvaceae)次之,有14种,茜草科(Rubiaceae)寄主未见报道;2015年3月9日在云南省镇康县发现一种茜草科作物小粒咖啡(Coffea arabica L.)受扶桑绵粉蚧为害,发生程度达5级,为扶桑绵粉蚧中国大陆寄主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中国大陆 寄主植物 新记录 茜草科
原文传递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花粉蚧的生长发育和种群增长能力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超 陈芳 陆永跃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8-435,共8页
【目的】研究阐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花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繁殖和数量动态规律,为制定该虫防治对策、研究治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扶桑为寄主,在温度27±1℃、相对湿度70%±5... 【目的】研究阐明不同光周期条件下棉花粉蚧PhenacoccussolenopsisTinsley实验种群的发育历期、繁殖和数量动态规律,为制定该虫防治对策、研究治理措施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扶桑为寄主,在温度27±1℃、相对湿度70%±5%、光照强度4000lx及不同光周期(8L:16D,10L:14D,12L:12D,14L:10D和16L:8D)条件下,观察了棉花粉蚧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特性和繁殖能力,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不同光周期处理下棉花粉蚧1龄若虫和3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及雌成虫产仔量均发生了变化,但不同龄期若虫存活率之间差异不大。随着光照时间增加,棉花粉蚧1龄若虫、3龄若虫发育速率加快,8h光照时发育历期分别为5.43d和6.35d,而16h光照时发育历期分别缩短至4.16d和4.75d;整个若虫发育历期也由8h光照时的15.54d缩短至16h光照时的12.74d,世代历期由27.75d缩短至23.45d。长光照时雌虫更早进入产仔期,也有利于雌虫繁殖后代,16h光照时进入产仔期是18日龄,8和10h光照时均推迟至22日龄;16h光照时单雌产仔量为417.06头,明显高于12,10和8h光照时的353.59,347.61和336.00头。长光照条件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I)明显较大,增长潜能更大,16,10和8h光照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175.37,133.94和141.99。该虫生命表参数表明,随着光照时间加长净增值率(R0)呈逐渐增大趋势,8,10,12,14和16h光照时分别为88.57,86.85,100.77,124.16和126.86;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表现类似的规律,8—16h光照时内禀增长率(rm)为0.1616—0.2066,周限增长率(λ)为1.1754—1.2294;而种群倍增时间(t)则随着光照时加长而缩短,8~16h光照时为4.29—3.36d。【结论】长光照有利于棉花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世代历期缩短,种群增长潜能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粉蚧 光周期 发育历期 生命表 种群增长能力
下载PDF
基于形态特征和线粒体COI基因探讨扶桑绵粉蚧物种的有效性并记述一体色变异型扶桑绵粉蚧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哲 张姜 +3 位作者 傅杭飞 许争争 邓坤正 张加勇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50,共8页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于2008年首次在广东发现,到目前为止,浙江、广西、云南等10多个省市均有其入侵的报道。为探讨入侵中国的扶桑绵粉蚧是否存在两大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作者对浙江的该物种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于2008年首次在广东发现,到目前为止,浙江、广西、云南等10多个省市均有其入侵的报道。为探讨入侵中国的扶桑绵粉蚧是否存在两大隐存谱系或姊妹种的复合种,作者对浙江的该物种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体色浅橘黄色、背部具三对黄色斑点的体色变异型个体,通过形态特征比较和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证实该体色变异型粉蚧为扶桑绵粉蚧。同时对中国、巴基斯坦、美国的扶桑绵粉蚧COI基因序列进行碱基差异比较、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分析,发现所扩增的浙江省内6个地点7种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5条扶桑绵粉蚧COI基因(694bp)可以分成3种单倍型,这3种单倍型与中国海南、中国广州、巴基斯坦和美国加州的扶桑绵粉蚧遗传分歧较小(0–1.0%),而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遗传分歧较大(3–3.6%);但两者遗传距离小于绵粉蚧属内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13.0–17.2%)。综合形态特征和COI基因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扶桑绵粉蚧可能没有达到种间分化。基于碱基差异所构建的网络关系图、遗传分歧差异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扶桑绵粉蚧存在两个进化支系,至于是否是复合种,目前尚难作结论,还有待更多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生物入侵 遗传多样性 COI 体色变异
原文传递
5种植物上扶桑绵粉蚧的适生性及其潜在为害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前进 高燕 +3 位作者 陈婷 齐国君 吕利华 何余容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9-706,共8页
在28±1℃条件下,比较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inn、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上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生长... 在28±1℃条件下,比较了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扶桑Hibiscus rosa-sinensis、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inn、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上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的生长发育、生殖力、存活率和种群增长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豚草上扶桑绵粉蚧种群发育速率最快,雌虫发育历期最短,仅为41.79 d,番茄上其发育速率最慢,雌虫发育历期最长,为50.55 d。扶桑绵粉蚧的产卵量高,在豚草和扶桑上的平均产卵量最高,分别达511.12粒和495.98粒,但番茄上的最低,为342.63粒。扶桑上扶桑绵粉蚧的存活率最高。在上述五种植物上,扶桑绵粉蚧种群内禀增长率r m和周限增长率λ相近,但净增殖率R0差异较大,扶桑的最高,其由高到低的次序为豚草、棉花、三裂蟛蜞菊和番茄,分别为334.79、325.84、301.43、244.68、209.86。豚草和扶桑是供试植物中最适合扶桑绵粉蚧生长发育的植物,棉花、三裂蟛蜞菊次之,番茄是最不适宜其生长发育的植物。研究表明,扶桑绵粉蚧在扶桑、棉花的繁殖力及种群增长潜力极强,而且扶桑绵粉蚧在入侵杂草-豚草上生长发育最佳,广泛分布的入侵杂草为该害虫对农作物危害提供了合适的中间寄主植物,为该虫的扩散及暴发为害的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扶桑 棉花 番茄 豚草 三裂蟛蜞菊 适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