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央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的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海婷 牛广增 +2 位作者 冯雪艳 刘逾 范玉香 《Eye Science》 CAS 2017年第4期206-212,共7页
目的:观察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后2年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估ICL V4c矫正屈光不正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一科行ICL V4c手术治疗的屈... 目的:观察后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c植入术后2年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评估ICL V4c矫正屈光不正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在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眼一科行ICL V4c手术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观察并记录术前至术后2年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眼压、人工晶体拱高、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不良反应、主观视觉质量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随访的96例术眼,术后2年的平均裸眼视力(Log MAR)为0.021±0.065,平均最佳矫正视力(Log MAR)为0.002±0.041,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有效性指数为1.05,安全性指数为1.09,等效球镜数值稳定,对比敏感度提升,高阶像差有所增加,但主观视觉质量良好,眼压基本稳定,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6%,平均拱高为(549.6±50.0)μm,随访期间未发现眼内感染、继发性青光眼、晶状体混浊、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ICL V4c植入术矫正屈光不正具有良好的中远期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 眼内镜 屈光不正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拱高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莉 谢怡 +2 位作者 林丽勉 冯绮婷 刘泉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5,共8页
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后早期拱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pIOL植入术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近视眼或近视眼合并散光患者的资料。收... 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后早期拱高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pIOL植入术并完成3个月随访的近视眼或近视眼合并散光患者的资料。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眼部检查结果,包括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Sirius眼前节分析系统、超声生物显微镜和IOL Master光学生物测量仪检测的屈光度数、角膜曲率、角膜水平径、前房容积、前房深度、瞳孔直径、睫状沟直径(STS)、晶状体厚度等参数;记录植入pIOL的度数和植入后位置,以及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和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测量得到的拱高。并按术后1 d拱高范围及植入pIOL的尺寸分别对拱高进行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314例(314只眼),其中男性52例(16.56%),女性262例(83.44%);年龄为(26.44±4.60)岁;术前等效球镜度数为(-8.09±2.41)D。术后1 d、1周、1个月和3个月拱高分别为(671.88±273.02)、(652.26±272.21)、(615.08±259.69)和(591.14±250.7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拱高>750μm者术后早期拱高下降幅度更大(P<0.001);植入12.1 mm尺寸pIOL的术眼术后拱高最低,13.2 mm者最高(P>0.05)。与术后1 d拱高相关的因素分别为角膜水平径、前房深度、术前柱镜度数、房角度数、晶状体厚度、pIOL柱镜度数;和术后3个月拱高相关的因素分别为角膜水平径、前房深度、术前柱镜度数、前房容积、房角度数、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pIOL球镜和柱镜度数;与术后早期拱高变化值相关的因素分别为角膜曲率K2、前房深度、前房容积、瞳孔直径、水平STS、垂直STS、眼轴长度和术前球镜度数(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晶状体厚度对术后1 d的拱高有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体植入 眼内 眼前半段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影响因素分析 屈光
原文传递
比较SMILE与有晶状体眼ICL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 被引量:5
3
作者 朴勇虎 赵宏 +2 位作者 赵晓金 钱立峰 丁相奇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年第10期725-728,共4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ICL)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视屈光度为-8.00D~10.00D者76例(152只眼),其中40例(80只眼)接受SMILE术,36例(72只眼)...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人术(ICL)矫正高度近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近视屈光度为-8.00D~10.00D者76例(152只眼),其中40例(80只眼)接受SMILE术,36例(72只眼)行ICLV4c植入术,对两组术后视力、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和对比敏感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1、3、6和12个月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残留屈光度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球差(掣)均方根值和垂直彗差(Z3^-1)均方根值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水平三叶草(Z3^3)和垂直三叶草(z3^-3)以及水平彗差(Z3^1)均方根值(RMS)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暗视对比敏感度在3.0c/d和6.0c/d频段ICLV4C组高于SMILE组(P〈0.05),其余各频段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LE与ICL V4c均能使高度近视患者获得预期的矫正效果,但是ICL V4c术后视觉质量优于SMILE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近视 超高度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朱秋健 陈文静 +2 位作者 朱唯健 梁小锁 袁幽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1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行ICL植入术的近视者81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将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眼轴... 目的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拱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2019年6月至2019年10月行ICL植入术的近视者81例(81只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将眼屈光状态(等效球镜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白到白、沟到沟、人工晶状体直径以及人工晶状体直径与白到白和沟到沟的差值作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步进法)。结果ICL植入术后视力(logMAR)为-0.047±0.044,较术前1.531±0.254显著提高(t=55.110,P<0.05)。术后拱高与前房深度、ICL直径、3种方法测量白到白直径、垂直及水平沟到沟直径、ICL直径与白到白直径的差值、ICL直径与垂直沟到沟直径的差值、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直径的差值均呈显著相关性(r=0.306,0.533,0.414,0.410.0.418,0.308,0.334,0.262,0.332,0.475,均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术后拱高的因素有前房深度、ICL直径和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直径的差值(Beta=0.203,0.321,0.317,P=0.039,0.002,0.002)。结论有晶状体眼ICL直径、ICL直径与水平沟到沟的差值以及前房深度三者是决定ICL植入术术后拱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轴长度 近视
原文传递
关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安全性
5
作者 叶剑 霍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79-483,共5页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属于眼内屈光手术。随着人工晶状体材质和设计改进,近年该手术在眼科临床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而手术方式改变和术后并发症引发的安全问题,需要临床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入手...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属于眼内屈光手术。随着人工晶状体材质和设计改进,近年该手术在眼科临床得到迅速推广和普及,而手术方式改变和术后并发症引发的安全问题,需要临床给予高度关注。本文从影响手术安全性的关键环节入手,基于相关特点、机制及现状,阐明其重要性并指出应对措施,以期为临床开展工作提供指导,不断提高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安全性,促进该手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体植入 眼内 白内障
原文传递
ICL植入术对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密度的影响
6
作者 肖洁 易雯丹 +2 位作者 侯辰亭 徐强 王青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0-591,共12页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植入式Collamer透镜(ICL)植入术对近视眼患者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屈光不正并行ICL植入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近视等效球镜... 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植入式Collamer透镜(ICL)植入术对近视眼患者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密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确诊为屈光不正并行ICL植入术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前近视等效球镜度数是否大于10.00 D,分为高度近视眼(HM)组和超高度近视眼(SHM)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相干光层析成像术、相干光层析血管成像术及其他眼科常规检查如视力、眼压、验光等。结果共纳入患者42例(84只眼),年龄(25.27±3.18)岁,男性11例,女性31例。其中HM组20例,SHM组22例。患者术后1周、1个月的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密度均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分别为(169.49±61.57)、(180.16±66.61)(186.69±63.32)、(169.58±60.82)μm;中央区脉络膜血流密度分别为60.03%±1.60%、61.04%±1.17%、60.42%±1.81%、60.22%±1.57%]。术后1周和1个月,HM组各方向脉络膜厚度及血流密度变化值高于SHM组,1周时两组间脉络膜厚度变化值在内环颞区[(12.20±10.79)、(6.71±9.89)μm]、内环上方区[(12.49±9.27)、(6.30±9.27)μm]、外环下方区[(10.95±10.06)、(5.38±10.28)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流密度变化值在中央区(1.34%±1.42%、0.62%±1.08%)、内环颞区(1.55%±2.10%、0.52%±1.90%)、外环颞区(1.02%±1.54%、0.29%±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时两组间脉络膜厚度变化值除内环鼻区、外环上方区、内环下方区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密度变化值的差异仅在中央(1.51%±1.32%、-0.50%±1.93%)和内环颞区(1.80%±1.82%、0.54%±2.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脉络膜各区域的厚度及血流密度变化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周、3个月时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术前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体植入 眼内 脉络膜 近视 退行性 血流密度
原文传递
可植入式接触镜治疗近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龙婷婷 林丁 《临床眼科杂志》 2017年第1期86-90,共5页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可逆性屈光手术,它保留了患者自身晶状体的调节功能。相比激光和其他切削眼角膜组织的手术,它产生更小的高阶像差。尽管如此,作为眼内的一种手术,它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如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可逆性屈光手术,它保留了患者自身晶状体的调节功能。相比激光和其他切削眼角膜组织的手术,它产生更小的高阶像差。尽管如此,作为眼内的一种手术,它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如白内障、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慢性葡萄膜炎、色素分散性青光眼、瞳孔阻滞性青光眼、散光等。目前,只有两种后房型人工晶状体运用于临床,可植入式接触镜和有晶状体眼屈光镜。相比而言,临床运用更多的是可植入式接触镜。本文将会对ICL的发展历史、当前模型、选择标准以及在中、高度近视的临床应用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可植入式接触镜(ICL) 近视 白内障
下载PDF
Nd:YAG激光虹膜打孔术在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小力 罗岩 李莹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打孑L术在高度近视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行PC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8例(76眼)。平均年龄为(29.7±6.3)岁(20~46岁)。术前平均...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打孑L术在高度近视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CIOL)植入术前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行PCIO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38例(76眼)。平均年龄为(29.7±6.3)岁(20~46岁)。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为(-16.2±18.2)D(-4.5~22.0D)。PCIOL术前7d.应用Nd:YAG激光机行虹膜周边打孔术,记录激光能量和激射点数,并于术后1h和24h测量眼压、虹膜孔大小和前节炎症反应。激光术后1周行PCIOL植入术,术后检查眼压及前节情况,并于术后第1天、第10天和第1、3、6、12个月随访,检查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压等相关指标。随访3~12个月,平均(6.2士4.8)个月。结果76眼(100%)激光虹膜打孔术一次治疗成功,激光所用能量为f429.6±330.6)nO,激射点数为(142±100)点。激光治疗后,术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前房炎性渗出,部分有虹膜出血,但都在1~2d内恢复正常。激光术后1h,有13例(20眼,26%)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眼压≥21mmHg),6例术后给予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5眼因眼压高于45mmHg行前房穿刺放液。除1眼外。所有眼压升高者均在24h内恢复正常。PCIOL术后早期,有3眼出现比较明显的光影,有2眼发生瞳孔阻滞.经治疗后均得以缓解。结论近视患者PCIOL术前行Nd:YAG激光打孔对确保人工晶状体植入后眼压稳定有重要作用。激光前的综合评价和激光术中的操作技巧可以增加PCIOL手术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眼内压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眼部参数预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拱高异常的研究
9
作者 余鹏 黄亮 李青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03-1011,共9页
目的探讨术前眼部参数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后拱高异常状态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上海普瑞眼科医院和无锡华夏眼科医院行pIOL植入术的近视眼患者332例(664只... 目的探讨术前眼部参数与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后拱高异常状态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上海普瑞眼科医院和无锡华夏眼科医院行pIOL植入术的近视眼患者332例(664只眼),其中女性246例(492只眼),男性86例(172只眼);年龄中位数为28岁。收集患者术前眼部参数,包括等效球镜度数(SE)、眼压(IOP)、水平睫状沟直径(HCS)、垂直睫状沟直径(VCS)、角膜水平直径(WTW)、陡峭轴曲率(K1)/平坦轴曲率(K2)、角膜中央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以及眼轴长度,并测量患者术后3个月的拱高。根据术后拱高是否处于250~750μm的理想范围分为低拱高组、正常拱高组及高拱高组,对低拱高和高拱高眼的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再将各眼部参数作为协变量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根据回归结果获取新参数再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3个组WTW、HCS与WTW差值、ACD及L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显示高拱高组的WTW与其余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拱高组HCS与WTW差值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D与LT在3个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各参数对预测低拱高的曲线下面积(AUC)及灵敏度、特异度:LT分别为0.829、0.952和0.561,HCS与WTW差值分别为0.745、0.857和0.644,ACD则为0.730、0.619和0.853;这3个参数的截断值分别为3.745、0.020和2.975 mm。而各眼部参数对高拱高状态的预测性较差(均AUC<0.7)。低拱高预测模型参数Logistic(V_(1))=-10.067+5.328·HCS-3.620·WTW+6.263·LT,高拱高预测模型参数为Logistic(V_(2))=6.232+1.323·WTW-3.358·LT;2个预测模型参数分别对低、高拱高的预测性均有显著提高,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84、0.810、0.824和0.736、0.810、0.554。结论术后低拱高的预测参数包括LT、HCS与WTW差值及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晶体植入 眼内 近视 ROC曲线 预测
原文传递
不宜盲目扩大眼内屈光手术的适应证范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莹 朴俊杰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9-92,共4页
近视眼矫正手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眼内屈光手术因具有矫正范围广、无需去除角膜组织、视觉质量稳定等优点,在临床得到逐步推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针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 近视眼矫正手术在我国发展近30年,手术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眼内屈光手术因具有矫正范围广、无需去除角膜组织、视觉质量稳定等优点,在临床得到逐步推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视光学组针对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适应证,在眼部条件、年龄范围、屈光度数等方面给予了指导意见。本文通过阐述中、低度近视眼不应推荐眼内屈光手术,部分特殊职业目前不接受行眼内屈光手术者,眼内屈光手术并发症及应对措施,提出近视眼矫正手术个性化选择原则,强调眼内屈光手术在近视度数、职业需求、眼部个体差异及并发症等方面,临床应以更加谨慎的态度选择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近视 晶体植入 眼内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ICLV4与ICLV4c治疗高度近视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晓金 朴勇虎 +3 位作者 吕素景 李彩红 丁相奇 赵宏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7期708-712,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和ICLV4c治疗高度近视眼视觉质量差异。方法前瞻牲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2~1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近视度数为-6.00—14.00D患者63例(126只眼),其中26例... 目的比较两种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V4和ICLV4c治疗高度近视眼视觉质量差异。方法前瞻牲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2~12月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近视度数为-6.00—14.00D患者63例(126只眼),其中26例(52只眼)行ICLV4植入术,37例(74只眼)行ICLV4c植入术,对两组术后视力、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和对比敏感度(CSF)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LogMAR)以及残留的屈光度(等值球镜、球镜和柱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两组之间总体高阶像差、3阶像差、4阶像差和5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1个月和3个月两组球差(Z4^0)、水平彗差(Z3^1)、垂直彗差(Z3^-1)、水平三叶草(Z3^3)和垂直三叶草(Z3^-3,)均方根值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在明、暗视对比敏感度各频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LV4与ICLV4c均能使高度近视患者获得良好的预期的矫正效果,两者术后总体光学质量结果相似,但ICLV4c临床应用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可植入式眼内镜 高度近视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可植入式眼内镜矫正高度近视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邹鹏飞 赵晓金 +1 位作者 朴勇虎 钱立峰 《医药论坛杂志》 2019年第12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V4c治疗高度近视眼临床效果。方法观察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0例(80只眼)高度近视的患者眼内植入ICL V4c晶体,进行术后屈光度、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均方根值的统计。结果... 目的观察可植入式眼内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 ICL)V4c治疗高度近视眼临床效果。方法观察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0例(80只眼)高度近视的患者眼内植入ICL V4c晶体,进行术后屈光度、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的均方根值的统计。结果手术后3个月LogMAR平均裸眼视力、LogMAR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与手术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4.12.27,10.79,P=0.012,0.024.0.017)。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总体低阶像差均方根值有统计学差异(t=-19.14,P=0.003),总高阶像差、三阶像差、四阶像差和五阶像差的均方根值无显著性差异(t=-1.567、0.856、0.367、0.547,P=0.112、0.316、0.267、0.298)。术前和术后3个月低频段指(1-5 c/d和3.0 c/d),中频段指(6.Oc/d),高频段指(12.0和18.Oc/d),明、暗视对比敏感度和明、暗视眩光对比敏感度的Lo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ICLV4c晶体的高度近视患者术后疗效好、手术安全性高,人工晶体植入后房较稳定,术后屈光状态可预估,视觉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可植入式眼内镜 高度近视 视觉质量
原文传递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水平隐斜及融合功能的变化
13
作者 王晓贞 付晶 +1 位作者 王京辉 赵世强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618-620,共3页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患者水平隐斜及融合功能的变化。方法自身对照研究。被检者为行PPC。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42例(84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行远、近水平隐... 目的评价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PPC—ICL)植入治疗高度近视术后患者水平隐斜及融合功能的变化。方法自身对照研究。被检者为行PPC。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42例(84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行远、近水平隐斜及远、近内外融合的测定。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6个月以上各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看远、看近水平隐斜分别为(-2.24±3.33)和(-4.95±5.45),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2.02±2.93)和(-3.55±5.10),均低于术前【(-4.33±4.62)0和(-8.88±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0、9.53,P〈0.01)。术后1个月时看远、看近内融合分别为(12.74±3.52)和(14.36±3.96),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13.95±4.01)和(16.79±3.90),均高于术前【(9.83±2.68)和(10.95±3.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3、25.96,P〈0.01)。术后1个月时看远、看近外融合分别为(8.05±2.15)0和(15.29±3.52),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7.74±1.86)0和(14.64±3.11),均高于术前【(7.36±2.66)0和(13.43±3.11)】。术后看近外融合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3,P〈0.05),看远外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99,P〉0.05)。结论PPC-ICL植入术后患者水平隐斜和融合范围较术前改善。视觉舒适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退行性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隐斜 融合
原文传递
优化ICL V4c植入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江媛媛 燕振国 +2 位作者 丁健 郑思雨 王小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99-1304,共6页
随着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发展及可植入式接触镜(ICL)的不断改进,ICL V4c植入术目前已经成为矫正中高度近视的主流术式之一。术后拱高是评价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常规ICL V4c植入手术的基础上,如何优化手术以获得更理... 随着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发展及可植入式接触镜(ICL)的不断改进,ICL V4c植入术目前已经成为矫正中高度近视的主流术式之一。术后拱高是评价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在常规ICL V4c植入手术的基础上,如何优化手术以获得更理想的拱高是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术前检查、术中手术设计以及术后随访为中心,总结分析优化ICL V4c植入手术的方案,为提高手术安全性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拱高 眼前节参数 可植入式接触镜(ICL)
下载PDF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and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for treatment of amblyopia caused by high myopia or anisometropia in children 被引量:6
15
作者 Tian Chunyu Peng Xiujun +1 位作者 Fan Zhengjun Yin Zhengqi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2167-2172,共6页
Objectiv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various visual fun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final visual acuity outcome and/or adverse events between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CLRS) and p... Objectiv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various visual fun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final visual acuity outcome and/or adverse events between corneal refractive surgery (CLRS) and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p-IOLi)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ive amblyopic children.Data sources Two reviewers independently searched the PubMed,EMBASE,and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 databases for publications from 1991 to 2013.Study selection There were 25 articles,including 597 patients and 682 eyes,was included in CLRS group.Among them,21 articles reported the use of CLRS in the treatment of myopic anisometropia for 318 patients (13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or 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and eight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And 11 articles had the results of CLRS in treating hyperopic anisometropic amblyopia children.Eleven articles reported the effect of p-IOLi for treating high myopia or anisometropic amblyopia,including 61 patients (75 eyes).Age,pre-and postoperation best-corrected vision acuity (BCVA),and spherical equivalent (SE) were compared in CLRS and p-IOLi groups.Results The average age of CLRS group and p-IOLi group h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SE in CLRS group for myopic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patients was (-10.13±2.73) diopters (D) and for hyperopic anisometropia amblyopia patients was (5.58±1.28) D.In p-IOLi group the SE was (-14.01±1.93) D.BCVA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and even better in p-IOLi group.Refractive errors were corrected in both groups,but there was no clin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inal SE between each group.More than one-half of the children had improved binocular fusion and stereopsis function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s Both CLRS group and p-IOLi group showed their advantage in treating refractive amblyopia in children.In comparing p-IOLi with CLRS for treatment of refractive amblyopia,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inal BCVA was obser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hakic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原文传递
CACHET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凌飞 杨瑞波 赵少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550,共5页
目的评价CACHET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CACHET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2例(41眼),术后随访1a。统计分析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 目的评价CACHET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术后视觉质量。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CACHET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患者22例(41眼),术后随访1a。统计分析术前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a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SCVA)、近视力、屈光度、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及术后患者视觉症状和满意度。结果术后1a时,41眼UCVA≥0.5,36眼UCVA≥0.6,34眼UCVA≥0.8,24眼UCVA≥1.0;41眼BSCVA≥0.5,34眼BSCVA≥1.0。术后近视力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但阅读距离从术前的5~10(8.1±2.2)cm提高至术后的25~40(30.2±5.1)cm。术后1a时,等效球镜度数从术前的(-12.12±2.79)D降为(-0.45±0.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术后各随访阶段均保持稳定状态(P>0.05)。术后1个月时高阶像差中三叶草像差RMS值较术前增加(t=2.153,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a的球差、彗差、三叶草像差RMS值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时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时,明视状态下3.0c·d-1、6.0c·d-1的对比敏感度Log值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1a的中低空间频率对比敏感度Log值均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时,17例(33眼)患者未出现任何视觉症状,2例(3眼)出现眩光,3例(5眼)出现光晕;术后3个月时,眩光和光晕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7.3%;术后6个月时,各视觉症状基本消失。结论 CACHET房角支撑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不仅有良好的屈光矫正效果,同时不引起高阶像差增加,并能提高术后对比敏感度,术后视觉症状少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近视 视觉质量
下载PDF
重视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患者中远期随访
17
作者 杨瑞波 赵少贞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主要针对人群是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患者,因其矫正屈光度范围广、术后屈光稳定性好、可逆性等优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其中,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IOL)植入术是近年来临床中主流术式。然...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IOL)植入术主要针对人群是高度及超高度近视患者,因其矫正屈光度范围广、术后屈光稳定性好、可逆性等优点,近年来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其中,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CPIOL)植入术是近年来临床中主流术式。然而,该类手术虽可有效矫正高度近视,但患者高度近视眼部解剖特点并未随着PCPIOL手术得到改变,并且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例如高度近视相关开角型青光眼、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裂孔及脱离等,一旦延误诊治,均可造成视功能损害。临床中,相当一部分患者误认为屈光手术可彻底治愈近视,因而忽视术后定期随访,给中远期眼健康带来隐患。本述评针对该类特殊人群术后中远期可能出现的眼部变化及并发症进行梳理,旨在强调科学规范且行之有效的PIOL植入术后中远期随访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后房型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 随访 中远期
原文传递
眼内屈光手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志华 廉井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1-795,共5页
屈光性手术是当前眼科界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种类繁多,更新较快,而高度近视的屈光性手术对眼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个挑战。由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等角膜屈光手术在高度近视上的应用受限,加之近年来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 屈光性手术是当前眼科界发展最快的前沿领域之一。其种类繁多,更新较快,而高度近视的屈光性手术对眼科医师来说一直是个挑战。由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等角膜屈光手术在高度近视上的应用受限,加之近年来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技术和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的进步,使得眼内屈光手术在矫治高度近视、远视及老视等方面已逐步体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就目前其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种类、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手术技术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屈光手术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 近视
下载PDF
Verisyse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芬 李双农 +2 位作者 朱思泉 董喆 翟长斌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研究Verisyse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两组高度近视患者,一组15例(26眼),近视屈光度数为-8... 目的研究Verisyse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phakic intraocular lens,PIOL)植入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两组高度近视患者,一组15例(26眼),近视屈光度数为-8.25~-21.00D,行有晶状体眼虹膜固定型人工晶状体(Verisyse)植入矫正;一组15例(27眼),近视屈光度数为-9.00~-16.00D,行LASIK矫正。术前行常规检查,包括视力、验光、裂隙灯、眼底等,术后1d行裂隙灯检查,术后1周测裸眼视力并行裂隙灯检查,术后3个月查视力、验光以及iTrace综合仪测量高阶像差。结果PIOL组和LASIK组有效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05.73±27.60和92.5±24.79,PIOL组高于LASI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OL组和LASIK组安全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21.28±32.78和105.32±32.06,PIOL组高于LASIK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屈光度数在±1.0D范围内者PIOL组和LASIK组分别占80.8%和92.6%。术后3个月,高阶像差在4mm瞳孔下彗差(RMS-COMA)、球差(RMS-SPHERICAL)、三阶像差(RMS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OL术后彗差比LASIK术后大,球差比LASIK术后小,但两者术后的高阶像差在4mm瞳孔下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高度和超高度近视,VerisysePIOL植入和LASIK均能达到预期的矫正效果,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相当。在术后3个月时,PIOL的各项视觉与屈光参数--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等与LASIK的效果无明显差异,甚至有些效果好于LASI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方法 波前像差
下载PDF
ICL植入术后拱高的预测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海歌 徐科 +1 位作者 赵满丽 穆雅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99-1502,共4页
近视被认为是在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疾病,只能通过矫正手术恢复视力,目前的手术方式有角膜激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PIOL),其中PIOL具有矫正范围广、可重复手术、对角膜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植入人工晶状体后... 近视被认为是在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疾病,只能通过矫正手术恢复视力,目前的手术方式有角膜激光手术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PIOL),其中PIOL具有矫正范围广、可重复手术、对角膜组织损伤小等优点,植入人工晶状体后就可获得较好的视力改善,可植入折叠透镜(ICL)植入术是目前其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后表面中心最高点与晶状体前囊膜表面的垂直距离被称为拱高,如果拱高异常则会带来严重并发症,术前可以通过多项检查来预测术后拱高,截至目前尚无最佳预测方式,本文以拱高为中心,讨论术后拱高的理想范围,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对现有预测方式做出分析,为日后的临床研究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拱高 近视 角膜水平直径 睫状沟直径 晶状体矢高 前房角直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