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别山北部中酸性片麻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贻灿 徐树桐 +3 位作者 江来利 陈冠宝 吴维平 苏文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22-229,共8页
大别山北部变质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中的中酸性片麻岩主要可分为三类:①英云闪长质片麻岩、②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③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其原岩属于一套钙碱性的中酸性花岗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板块碰撞前消减... 大别山北部变质镁铁- 超镁铁质岩带中的中酸性片麻岩主要可分为三类:①英云闪长质片麻岩、②花岗闪长质片麻岩和③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其原岩属于一套钙碱性的中酸性花岗岩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它们分别形成于板块碰撞前消减地区( 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 、板块碰撞后隆起花岗石区和同碰撞花岗岩区。其中,形成于800 ~1000 Ma 左右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经受过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并与该带中属于蛇绿岩成员的变基性熔岩有亲缘关系, 可能属于蛇绿岩中的浅色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片麻岩 岩石化学 大地构造意义 大别山
下载PDF
江西银山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大地构造环境 被引量:13
2
作者 乐小横 徐旭荣 郝青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85-389,共5页
银山矿区次火山岩主要可分为三类 ,1石英斑岩 2英安斑岩 3安山玢岩 ,它们均属于一套高钾钙碱性的中酸性花岗岩系列。矿区次火山岩中 ,Cu、Ag、Pb、Zn等成矿元素均高出同类岩性克拉克值 1倍以上 ,表明次火山岩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岩石... 银山矿区次火山岩主要可分为三类 ,1石英斑岩 2英安斑岩 3安山玢岩 ,它们均属于一套高钾钙碱性的中酸性花岗岩系列。矿区次火山岩中 ,Cu、Ag、Pb、Zn等成矿元素均高出同类岩性克拉克值 1倍以上 ,表明次火山岩与矿床形成关系密切。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 :矿区次火山岩属幔壳混合源 ,它们分别形成于幔源花岗岩区 ,板块碰撞前消减区 (消减的活动板块边缘 )和板块碰撞后隆起花岗岩区 ,这说明与矿床有关的火山活动发生在成熟的陆壳构造之上受太平洋板块向陆壳板块俯冲影响而形成的活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次火山岩 大地构造环境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大别核部杂岩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侯青叶 张本仁 张宏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7-86,共10页
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别核部杂岩单元的特征及归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 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斜长角闪岩的 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 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于认识大别核部杂岩单元的特征及归属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斜长角闪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Sm-Nd 同位素特征进行了较系统研究。斜长角闪岩的 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t_(DM))有3个不连续年龄段,它们分别为2.50~2.92Ga(平均2.71Ga);1.79~2.47Ga(平均2.14Ga);1.07~1.57Ga(平均1.38Ga)。模式年龄为中元古代、古元古代的斜长角闪岩的等时线年龄分别为1444±180Ma、2220±210Ma,其模式年龄与等时线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至少模式年龄为元古宙的斜长角门岩的t_(DM)可代表其原岩的近似形成年龄,从而证明大别核部杂岩单元中存在着古元古代、中元古代两期自亏损地幔分异的基性火山岩变质形成的斜长角闪岩。而模式年龄为新太古代的斜长角闪岩,其模式年龄能否代表其形成年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期斜长角闪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的差异表现得不明显。通过对其原岩性质研究表明:原岩主要为拉斑玄武岩,少数为钙碱性玄武岩。大别核部杂岩中斜长角闪岩原岩ε_(Nd)(t)反映出大别核部杂岩地区上地幔自古元古代到中元古代一直沿着亏损地幔 Nd 同位素的演化线演化发展,这种性质及演化趋势与扬子北缘及南秦岭早期上地幔 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核部杂岩 斜长角闪岩 岩石地球化学 Sm—Nd同位素 等时线年龄
下载PDF
大别山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及其伴生的斜长角闪岩的裂谷成因:岩石地球化学论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贻灿 徐树桐 +1 位作者 李曙光 陈冠宝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共4页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大别山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及其伴生的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分别是碱性的I型花岗岩类和碱性的玄武岩,属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Hf Rb/10 Ta×10和Hf Rb/10 Ta×30判别图解指示条带状片麻岩原岩属于板内花岗岩;斜...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大别山北部条带状片麻岩及其伴生的斜长角闪岩的原岩分别是碱性的I型花岗岩类和碱性的玄武岩,属于一套双峰式火山岩。Hf Rb/10 Ta×10和Hf Rb/10 Ta×30判别图解指示条带状片麻岩原岩属于板内花岗岩;斜长角闪岩的87Sr/86Sr=0.722345,143Nd/144Nd=0.511919,εNd(0)=-14.0,fSm/Nd=-0.15和εNd(800Ma)=-11.0,具有大陆玄武岩特征;同时,206Pb/204Pb=18.10,207Pb/204Pb=15.41和208Pb/204Pb=38.16,也接近于陆壳成分而且更接近下地壳成分,它的原岩有可能来源于古老的陆壳,推测其原岩形成时,其所在地区已经发育了比较成熟的大陆地壳。因此,它们应形成于新元古代(大约700Ma~800Ma左右)由扬子大陆发生裂解而形成的裂谷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长角闪岩 条带状片麻岩 岩石地球化学 裂谷 大别山
下载PDF
内蒙古半砬山钼矿含矿斑岩U-Pb年龄和地球化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晓静 张连昌 +3 位作者 靳新娣 吴华英 相鹏 陈志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11-1422,共12页
内蒙古半砬山钼矿位于西拉木伦钼多金属矿带东北段,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钼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133.5±1.7Ma,说明半砬山钼矿是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赋矿围岩流纹斑岩的成岩... 内蒙古半砬山钼矿位于西拉木伦钼多金属矿带东北段,是新近发现的一个中型斑岩钼矿床。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含矿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133.5±1.7Ma,说明半砬山钼矿是早白垩世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赋矿围岩流纹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60±2Ma,早于成矿年龄27Ma。锆石Hf同位素组成显示流纹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的εHf(t)基本为不大的正值,集中在+2~+3.5左右,说明其岩浆来自亏损地幔新增生的地壳物质。除同位素特征相似外,流纹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类似的地球化学特征,比如都具有富Al、K,低Mg、Ca及TFe,呈高钾钙碱性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上,流纹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都具有轻重稀土分馏较明显,相对富集Rb、Ba、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Zr等高场强元素的特征,所不同的是流纹斑岩∑REE含量较花岗闪长斑岩高,Eu负异常也较明显,并且流纹斑岩为低Sr高Yb(Sr平均为37.3×10-6,Yb平均为4.81×10-6),而花岗闪长斑岩为高Sr低Yb(Sr平均为628×10-6,Yb平均为1.64×10-6)。这些特征暗示流纹斑岩形成的源区可能为中上地壳,花岗闪长斑岩源区物质可能为加厚的下地壳熔融产物,即在岩石圈不断伸展过程中,成岩岩浆源区不断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钼矿 花岗闪长斑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HF同位素
下载PDF
湘东北中生代基性岩脉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30
6
作者 贾大成 胡瑞忠 谢桂青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9-184,共6页
湘东北中生代发育以辉绿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代表的基性岩脉,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煌斑岩类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岩浆源区特... 湘东北中生代发育以辉绿岩类和煌斑岩类为代表的基性岩脉,属陆内拉斑玄武岩系,部分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岩石富集LREE,δEu负异常不明显,其形成主要受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作用制约。煌斑岩类微量元素总体上具有洋岛玄武岩(OIB)岩浆源区特征,富集Nd、P、Cs而K、Rb、Sr、U、Th等富集程度不明显,Ta、Nb略有富集。辉绿岩类表现出Ta、Nb、Ti亏损,但LILE并不富集,反映地壳混染程度的增强。基性岩脉形成于陆内拉张带的构造环境,岩浆活动未受到中生代大洋板块俯冲的影响。基性岩脉在时、空及物质组成上与湘东南玄武质岩石基本一致,属于整个湘东南岩石圈拉张-减薄带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东北 中生代 基性岩脉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下载PDF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柳园粗面玄武岩带:软流圈地幔减压熔融的产物 被引量:19
7
作者 姜常义 夏明哲 +3 位作者 余旭 逯东霞 魏巍 叶书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65-1778,共14页
在塔里木东北部,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柳园镇南侧,有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粗面玄武岩带,长度约150km,宽度达10km,厚度为1900m。这条粗面石玄武岩带属下二叠统哲斯群,岩浆喷发方式以裂隙式溢流为主,枕状构造特别发育。在玄武岩层间夹有很薄的... 在塔里木东北部,甘肃省西部敦煌市柳园镇南侧,有一条近东西向展布的粗面玄武岩带,长度约150km,宽度达10km,厚度为1900m。这条粗面石玄武岩带属下二叠统哲斯群,岩浆喷发方式以裂隙式溢流为主,枕状构造特别发育。在玄武岩层间夹有很薄的酸性凝灰岩和沉凝灰岩层,属典型的双峰式火山岩组合。按照岩石化学组成的 TAS 分类命名,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夏威夷岩和橄榄粗安岩。主要造岩矿物为钠长石(Ab 91~100)和普通辉石。普通辉石斑晶、钠长石斑晶和部分基质中的钠长石具有中空结构,并被层状硅酸盐微晶充填。这些岩石基本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和过渡型系列,大部分属演化的岩浆。演化程度较低的样品具有轻稀土元素亏损型配分曲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具有 MORB 亲和性,ε_(Nd)(t)=+10.14~10.89。玄武质岩浆与陆壳物质之间有较轻的同化混染作用。普通辉石、铁钛氧化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是岩浆演化的主要机制。玄武质岩浆源区属于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发生于尖晶石稳定域,是软流圈地幔减压(上涌)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玄武岩带 早二叠世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减压熔融 塔里木板块
下载PDF
青海谢坑铜金矿床石榴石矽卡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星 肖荣阁 +1 位作者 杨立朋 王斌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33-742,共10页
传统矿床学研究认为,只能是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矽卡岩,但是近年来在一系列矽卡岩矿床的研究中发现,矽卡岩原岩并非纯的碳酸盐岩,一些矽卡岩原岩成分接近矽卡岩的成分,因此传统的矽卡岩型矿床成因也值得重新认识。青海省循... 传统矿床学研究认为,只能是中酸性岩浆接触交代碳酸盐岩形成矽卡岩,但是近年来在一系列矽卡岩矿床的研究中发现,矽卡岩原岩并非纯的碳酸盐岩,一些矽卡岩原岩成分接近矽卡岩的成分,因此传统的矽卡岩型矿床成因也值得重新认识。青海省循化县谢坑铜金矿床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现的石榴石矽卡岩和石榴石透辉石型矽卡岩矿床。通过系统研究该矿床矽卡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现矿化矽卡岩岩石化学特征及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泥灰岩和辉石闪长岩类岩浆岩的极其一致,因此该矽卡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矽卡岩,而是热液作用下的岩浆岩及泥灰岩的自变质成因矽卡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成因 岩石地球化学 自变质成因 谢坑铜金矿 青海
下载PDF
西藏甲玛矿床硅钙界面对矽卡岩成岩及多金属成矿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晓峰 叶天竺 +4 位作者 唐菊兴 郑文宝 丁帅 李永胜 甄世民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77-1593,共17页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的超大型矿床之一,其矽卡岩型主矿体受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硅铝质岩石)和多底沟组大理岩(钙质岩石)的岩性界面所控制。基于岩、矿心地质编录,开展矽卡岩岩石、矿物分带及矽卡岩地球化学、矿物化学...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为冈底斯成矿带的超大型矿床之一,其矽卡岩型主矿体受林布宗组砂板岩、角岩(硅铝质岩石)和多底沟组大理岩(钙质岩石)的岩性界面所控制。基于岩、矿心地质编录,开展矽卡岩岩石、矿物分带及矽卡岩地球化学、矿物化学研究,探讨硅钙岩性界面对矽卡岩及多金属矿体形成的影响。从顶板至底板由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石榴子石矽卡岩至硅灰石矽卡岩表现出Si O2、Ca O逐渐增加和Al2O3、Fe2O3+Fe O逐渐减少的趋势,石榴子石矽卡岩、硅灰石矽卡岩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对顶板、底板岩石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靠近顶板的矽卡岩中石榴子石属于钙铝-钙铁过渡系列,由石榴石核部向外环带具有Al含量减少、Fe含量增加的特点;靠近底板矽卡岩相对于靠近顶板具有钙铁榴石比例增加、钙铝榴石比例减少特征,由核部向外围未见明显的环带成分演变特征。矽卡岩是流体与硅铝质、钙质岩石水岩反应的产物,沿硅钙界面流体减压沸腾、地下水混合作用和界面内垂向的流体地球化学障是主要的致矿机制。硅、铝质岩石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差异是界面控矿的主要因素,硅钙面复合张性构造带、岩浆热事件增加界面渗透率差异有利于矿体规模的增加和品位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玛 硅钙界面 矽卡岩 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化学 成矿作用
下载PDF
马里亚纳海槽热液活动区玄武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0
作者 田丽艳 赵广涛 +2 位作者 陈佐林 王元领 吴世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5-412,共8页
对拖网采自马里亚纳海槽热液活动区 (18°N附近 )的 8个玄武质岩石样品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初步研究。岩石富集 L IL E和 L REE,稀土分布型式呈右倾图式 ,L a N=10 .6 8~ 2 2 .6 4 ,(L a/Yb) N=1.6 1~ 2 .4 7,并略显 Eu正异常。在相... 对拖网采自马里亚纳海槽热液活动区 (18°N附近 )的 8个玄武质岩石样品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初步研究。岩石富集 L IL E和 L REE,稀土分布型式呈右倾图式 ,L a N=10 .6 8~ 2 2 .6 4 ,(L a/Yb) N=1.6 1~ 2 .4 7,并略显 Eu正异常。在相对于原始地幔的标准化微量元素分布图中 ,7个样品具较明显的 Nb亏损和 Zr、Hf富集 ,而 1个样品不具 Nb的亏损 ;HFSE/HFSE、L IL E/HFSE、L IL E/L IL E等微量元素比值大都在 N- MORB和 EMI2个地幔端员组分间变化。这表明岩浆起源于受俯冲组分改造或影响的上地幔 ,且地幔源区存在明显的化学不均一性。与冲绳海槽玄武岩相比 ,马里亚纳海槽玄武岩的 Nb亏损明显减弱 ,暗示俯冲组分对地幔源区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减弱 ,这反映出处于弧后张裂阶段的冲绳海槽与处于从弧后张裂向海底扩张过渡阶段的马里亚纳海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里亚纳海槽 热液活动区 玄武质岩石 岩石研究 弧后张裂 化学特征 岩浆起源 岩浆动力学
下载PDF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岩石地球化学及成矿条件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国平 艾永富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9-295,共7页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为隐伏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寄主岩石以变粒岩为主,次为大理岩、云母片岩。不同类型容矿岩石对比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渗透性,同时又是成矿溶液物理障和化学障的岩石是细脉浸染状矿床的最有利容矿岩石。围岩与... 辽东小佟家堡子金矿为隐伏的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矿体寄主岩石以变粒岩为主,次为大理岩、云母片岩。不同类型容矿岩石对比研究表明,具有良好渗透性,同时又是成矿溶液物理障和化学障的岩石是细脉浸染状矿床的最有利容矿岩石。围岩与矿石的地球化学特征综合研究反映了成矿溶液早期为氧化、偏酸性,晚期逐渐变为还原、偏碱性。矿化元素组合、矿化过程微量元素变化特征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等表明该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成矿溶液 成矿条件 金矿床
下载PDF
北部湾涠洲岛及斜阳岛火山岩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樊祺诚 孙谦 +1 位作者 隋建立 李霓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3-1332,共10页
本文在北部湾内一对姊妹火山岛即涠洲岛及斜阳岛火山地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火山岩微量元素和 Sr-Nd-Pb同位素,以及地幔橄榄岩 Re-Os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岛上早晚两期火山岩均为碱性玄武岩,分别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碧玄... 本文在北部湾内一对姊妹火山岛即涠洲岛及斜阳岛火山地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火山岩微量元素和 Sr-Nd-Pb同位素,以及地幔橄榄岩 Re-Os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岛上早晚两期火山岩均为碱性玄武岩,分别属于碱性橄榄玄武岩和碧玄岩。碧玄岩为玻基斑状结构,含地幔橄榄岩碎块(一般<1cm),表明为地幔岩浆快速喷出地表冷凝而成,岩浆上升过程中极少演化。火山岩微量元素和 Sr-Nd-Pb 同位素资料表明,涠洲岛及斜阳岛玄武岩与雷琼及北部湾周边、南海海盆玄武岩类似,具有亏损地幔的 Sr、Nd 同位素组成与 Pb 同位素显示的 EMII 富集地幔特征的 Dupal 异常,表明岩浆并非来自单一地幔源区,不可与 OIB 或 MORB 源区简单类比,也非地幔柱成因,而是由两个不同的地球化学组分混合而成。Re-Os 同位素特征也指示地幔橄榄岩捕虏体来源于亏损的岩石圈地幔,而非核幔边界。推测涠洲岛及斜阳岛与雷琼及北部湾周边的岩浆可能是由于南海扩张后大陆裂解一软流圈地幔热物质上涌,与上覆薄而年轻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涠洲岛 斜阳岛 火山岩类型 岩石地球化学 地幔源区
下载PDF
青海省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床A区斑岩型和B区矽卡岩型成矿岩体特征对比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雨莲 贾群子 +4 位作者 宋忠宝 陈向阳 栗亚芝 张晓飞 陈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14-122,共9页
青海省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兼有斑岩-矽卡岩-热液系列的成矿特征,分A、B、C 3个区。其中A区主要为斑岩型成矿,B区为矽卡岩型矿化。铜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与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带... 青海省卡尔却卡铜多金属矿兼有斑岩-矽卡岩-热液系列的成矿特征,分A、B、C 3个区。其中A区主要为斑岩型成矿,B区为矽卡岩型矿化。铜多金属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岩、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与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接触部位的矽卡岩带及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斑岩矿化带中。笔者通过成矿岩体的岩石矿物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比,认为卡尔却卡B区的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矽卡岩化成矿作用为早期的加里东俯冲碰撞阶段的产物。卡尔却卡矿区A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的斑岩成矿作用和B区的花岗闪长岩矽卡岩成矿作用均是印支期晚期晚三叠世的大规模俯冲碰撞造山阶段的产物,构成了一个典型的斑岩型矿床成矿系统,叠加在早期的加里东期成矿作用上,形成了较大型的铜钼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岩石地球化学 卡尔却卡 祁漫塔格 青海
下载PDF
胶北地块变质基底超镁铁岩的矿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凡梅 刘云 +2 位作者 李旭平 郭敬辉 赵国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49-1563,共15页
胶北地块变质基底的蛇纹岩、蛇纹岩化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尖晶石橄榄斜方辉石岩、角闪石岩自形成以后,经历了早期的高角闪岩相和晚期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因而记录了三个阶段的矿物组合:早期的Opx1+Ol1+Spl1;中期的Opx2+Ol2+Spl2+A... 胶北地块变质基底的蛇纹岩、蛇纹岩化尖晶石方辉橄榄岩、尖晶石橄榄斜方辉石岩、角闪石岩自形成以后,经历了早期的高角闪岩相和晚期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因而记录了三个阶段的矿物组合:早期的Opx1+Ol1+Spl1;中期的Opx2+Ol2+Spl2+Amp2和晚期的Amp3+Srp3+Mag3+Cal组合。超镁铁岩中普遍存在的角闪石,具有粒状变晶结构特征,形成于角闪岩相和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过程。蛇纹石没有受到应力作用的迹象,显示其形成于晚期非挤压环境的交代变质作用过程。尖晶石橄榄岩中斜方辉石的矿物化学以及尖晶石橄榄岩的高Mg O含量都表现出克拉通橄榄岩的性质。角闪石岩的稀土元素配分图解的(La/Sm)N的比值1.11-1.41,(La/Yb)N的比值0.91-1.61,超镁铁岩多元素图解显示无高场强元素异常,都表明胶北地块变质基底的超镁铁岩形成的构造背景或是裂谷环境。尖晶石矿物的Mg#0.72-0.79、Cr#0.06-0.12表明交代变质成因。方辉橄榄岩橄榄石的Fo值88.42-90.50、超镁铁质岩石全岩主元素的分散性、较大的∑REE含量变化以及Si/Al-(Mg+Fe)/Al和Mg/Ti-Fe/Ti主元素的比值图解所表现出的超镁铁岩与角闪石岩具有成因联系等,都表明胶北变质基底的超镁铁岩可能是具有堆晶成因的一套幔源岩浆系列。高MgO含量(16%-42%)表现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的橄榄岩地幔性质;高水含量反映出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变质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基底 超镁铁岩 矿物 岩石地球化学 胶北地块
下载PDF
智利科皮亚波GV地区侵入岩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建旭 方维萱 刘家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77-888,共12页
智利北中部科皮亚波GV地区位于中生代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与斑岩铜矿过渡带。侵入岩体主要为辉长闪长岩、闪长岩、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侵入岩体属于钙碱性、I型或磁铁矿系列,来源于... 智利北中部科皮亚波GV地区位于中生代铁氧化物铜金(IOCG)矿床与斑岩铜矿过渡带。侵入岩体主要为辉长闪长岩、闪长岩、闪长斑岩、黑云母花岗岩、斑状花岗岩和二长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侵入岩体属于钙碱性、I型或磁铁矿系列,来源于深部上地幔。推测这些岩浆岩岩石组合形成于洋壳俯冲带,局部扩张与挤压转换导致弧后盆地萎缩封闭并快速抬升。岩浆侵入具有多期次活动,形成了多期次热液活动中心,并发育面型与脉带型蚀变矿化分带,地表具有寻找大型IOCG矿床前景。地表泥化-绿泥石-多孔状硅化网脉和含金银多金属铁锰碳酸盐化网脉发育,含金银多金属网脉状-带状和面型蚀变区揭示地表有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多金属矿床;深部具有寻找隐伏斑岩型铜金矿床前景。今后需在该区加强蚀变矿化分带规律研究,进行深部找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利 IOCG矿床 侵入岩 岩石地球化学 年代学
下载PDF
陕西双王金矿钠长角砾岩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范玉须 方维萱 +2 位作者 李廷栋 肖庆辉 郭玉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73-1887,共15页
陕西双王金矿的含金钠长铁白云石角砾岩是秦岭钠长角砾岩带中典型的含金热液角砾岩,区域上受凤镇-山阳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对钠长岩及钠长角砾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绢云母板岩-钠长石化板岩-钠长角砾岩的... 陕西双王金矿的含金钠长铁白云石角砾岩是秦岭钠长角砾岩带中典型的含金热液角砾岩,区域上受凤镇-山阳同生大断裂控制。本文对钠长岩及钠长角砾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绢云母板岩-钠长石化板岩-钠长角砾岩的岩性变化中,Na2O逐渐富集而K2O逐渐贫化,二者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在蚀变过程中有钠的代入和钾的带出;REE的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说明蚀变钠长岩与围岩具有继承性。双王钠长碳酸质角砾岩的形成不是单一的过程,而是经历了热水同生沉积、热液交代蚀变、液压致裂,热流体隐爆等成岩成矿方式的叠加作用。钠长角砾岩中锆石的SHRIMP年龄区间较大,423~513 Ma和808~1166 Ma是两个峰期,与南秦岭泥盆系沉积地层中的锆石峰值年龄相似;而角砾岩中最年轻的锆石年龄为280.1~277.5Ma,代表了隐爆角砾岩形成的时间下限。角砾岩的形成至少经历了3个阶段:(1)晚泥盆世拉分断陷盆地时的热水沉积阶段;(2)早石炭世(342Ma)凤太盆地构造反转,深源碱性热流体上涌形成热液交代蚀变和液压致裂;(3)早二叠世碱性钠质碳酸盐流体发生浅成隐爆并形成隐爆钠长碳酸质角砾岩。综上所述,双王钠长角砾岩为异时异相同位叠加,是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岩成矿特征的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王金矿 钠长角砾岩 锆石SHRIMP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叠加成岩成矿
下载PDF
赣中聚源钨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晔 李光来 +3 位作者 唐傲 李成祥 韦星林 尹晓燕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1-985,共15页
聚源钨矿是赣中地区的一个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通过对与矿床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152.4±1.0 Ma。花岗斑岩具有高硅(SiO2=75.08%~76.11%),富碱(K2O+... 聚源钨矿是赣中地区的一个大型石英脉型白钨矿床。通过对与矿床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开展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Sr-Nd-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152.4±1.0 Ma。花岗斑岩具有高硅(SiO2=75.08%~76.11%),富碱(K2O+Na2O=7.82%~8.70%),富钾(K2O=4.57%~5.39%),强过铝质(A/CNK=1.05~1.20,均值>1.1)的特征;富集Rb、Th、U、K、Sm等元素,强烈亏损Ba、Sr、P、Ti、Zr和Eu等元素,与S型花岗岩特征类似;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La/Yb)N=14.07~15.89),Eu强烈亏损(δEu=0.04~0.11)。岩石的ISr值介于0.709702~0.717566之间,平均为0.714717,εNd(t)值为−8.8~−8.1,锆石εHf(t)值在−11.9~−9.3之间,两阶段Nd模式年龄和两阶段Hf模式年龄分别为1.60~1.66 Ga、1.78~1.95 Ga,这些特征表明聚源花岗斑岩岩浆源区主要为古元古代地壳物质。岩体形成与燕山早期华南地区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 SR-ND-HF同位素 花岗斑岩 赣中
下载PDF
湖北省鸡笼山金铜矿床煌斑岩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敏芳 张富成 +2 位作者 魏克涛 刘坤 张旭波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1-735,共15页
湖北省鸡笼山金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成矿带西部的九瑞矿集区的丰山矿田中。本文对产于鸡笼山岩体北部的煌斑岩脉进行采样,共计5件样品。在对煌斑岩脉样品进行详细镜下岩相学观察后,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对其中主要造岩矿... 湖北省鸡笼山金铜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成矿带西部的九瑞矿集区的丰山矿田中。本文对产于鸡笼山岩体北部的煌斑岩脉进行采样,共计5件样品。在对煌斑岩脉样品进行详细镜下岩相学观察后,开展了全岩地球化学分析,并对其中主要造岩矿物角闪石进行了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表明,鸡笼山煌斑岩为钙碱性煌斑岩,从角闪石基质到斑晶,由早到晚,角闪石由富Mg、Ti端元向富Fe、Al方向演化;计算得知,鸡笼山煌斑岩中角闪石基质温压条件均明显低于角闪石斑晶,煌斑岩形成时的岩浆体系,从早期到晚期,氧逸度逐渐降低;鸡笼山煌斑岩中角闪石的钛含量明显高于有关报道的煌斑岩中角闪石中的钛含量;结合区域构造演化体制,认为煌斑岩的形成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引发软流圈地幔上升,继而在上升减压过程中发生了部分熔融作用,从而形成煌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矿物化学 煌斑岩 鸡笼山矿床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晚石炭系—早二叠系火山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杰 史基安 +2 位作者 张顺存 殷建国 唐相路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80-992,共13页
晚石炭纪—早二叠纪,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育区域性的火山岩建造,岩性以酸性英安岩和流纹岩为主,同时发育少量中性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多属于中-低钾的钙碱性系列。样品全碱(Na_2O+K_2O)含量为0.99%~8.12%,K_2O的含量较低,为3.01%~0.... 晚石炭纪—早二叠纪,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发育区域性的火山岩建造,岩性以酸性英安岩和流纹岩为主,同时发育少量中性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多属于中-低钾的钙碱性系列。样品全碱(Na_2O+K_2O)含量为0.99%~8.12%,K_2O的含量较低,为3.01%~0.05%,稀土元素总量(∑REE)较低。稀土元素轻重分异,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于重稀土元素(HREE)富集:(La/Yb)_N=0.76~5.18,且部分样品显示轻微的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δEu=0.533~1.148,δCe=0.979~1.224。微量元素中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亏损。分析认为石炭系末期—二叠系早期,研究区所处构造环境为洋内弧附近的前弧盆地,发育的火山岩是母源岩浆经历了一定程度分异作用后的产物,以岛弧环境为主,兼具有部分板内大陆环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石炭系一早二叠系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冈底斯中段扎扎龙矿区闪长岩体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启荣 刘小念 +6 位作者 丁鹏飞 王程 王敬元 孙骥 张小强 卜涛 高满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5-1417,共13页
扎扎龙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中段,隆格尔-念青唐古拉铁、铜、铅、锌、银成矿带之西段。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扎扎龙矿区闪长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闪长岩,个别为石英闪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 扎扎龙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中段,隆格尔-念青唐古拉铁、铜、铅、锌、银成矿带之西段。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扎扎龙矿区闪长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闪长岩,个别为石英闪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64.15±0.52)Ma,形成于古新世(E1)早期;闪长岩体属准铝质-过铝质岩石(A/CNK值为0.89~1.06),具高钾钙碱性系列的特征;稀土元素表现为轻稀土弱富集的右倾斜型,绝大多数(La/Yb)N为1.78~2.08,具弱的负铕异常(δEu=0.65~0.81);微量元素普遍表现出K、Th元素的富集和Nb、P、Ti元素的强烈亏损。扎扎龙闪长岩体源区为壳幔混合源区,形成于雅鲁藏布江洋高角度俯冲阶段,暗示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时间应晚于65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长岩体 锆石U-PB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扎扎龙矿区 冈底斯中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