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莓拟盘多毛孢枝枯病的病原菌 被引量:49
1
作者 赵洪海 岳清华 梁晨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7-583,共7页
近期在山东省蓝莓种植区发现1种枝枯病害。为明确该致病菌,通过病原菌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2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这是棒状拟盘多毛孢所致蓝莓枝... 近期在山东省蓝莓种植区发现1种枝枯病害。为明确该致病菌,通过病原菌组织分离和接种试验获得2个致病菌株。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该病原菌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这是棒状拟盘多毛孢所致蓝莓枝枯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拟盘多毛孢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枝干病害
原文传递
草莓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的病原菌 被引量:24
2
作者 赵景楠 马喆 +3 位作者 刘正坪 尚巧霞 赵晓燕 魏艳敏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0,共7页
于2013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发现了一种新的草莓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经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CMF4。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对该菌株的致病性和寄主范围进行测定,发现该菌株可以导致草莓... 于2013年在北京市房山区发现了一种新的草莓叶部病害,为明确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叶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经纯化得到一株病原菌CMF4。通过室内人工接种对该菌株的致病性和寄主范围进行测定,发现该菌株可以导致草莓叶片坏死和果实腐烂,可引起有伤供试植物牡丹、海棠、芍药、杏、樱桃、桃和月季发病,但不能无伤侵入,对人工接种发病的植株进行病原菌再分离可得到原接种病原菌。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方法并结合该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发现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为棒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这是棒孢拟盘多毛孢所致草莓叶斑病在国内的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棒孢拟盘多毛孢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青岛市草莓根腐病病原菌分离及鉴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宇 钱恒伟 +2 位作者 徐鹏程 黄金光 姜卓俊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6,82,共4页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已经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对山东省青岛市几个主要草莓种植基地的草莓根腐病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 草莓根腐病是草莓根部重要病害,已经成为草莓产业发展的瓶颈。2014年,对山东省青岛市几个主要草莓种植基地的草莓根腐病进行了调查,并在室内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及rDNA-ITS序列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草莓根腐病的病原菌有棒形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中,棒形拟盘多毛孢菌引起草莓病害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鉴定 棒形拟盘多毛孢菌 胶孢炭疽菌
原文传递
蓝莓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8
4
作者 薛德胜 李保华 +2 位作者 练森 梁文星 王彩霞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329,共7页
为明确山东省蓝莓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B1,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对该菌株B1进行鉴定,以离体和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B1的致病性,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1菌落... 为明确山东省蓝莓叶斑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B1,通过形态学特征并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对该菌株B1进行鉴定,以离体和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B1的致病性,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B1菌落呈白色绒毛状,背面淡黄色,分生孢子纺锤形,5个细胞,中间3个细胞为褐色,具有2~4根顶端附属丝;菌株B1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相似性达99%以上,结合形态特征与rDNAITS序列分析将病原菌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GenBank登录号为MG009201。菌株B1接种蓝莓叶片后产生褐色病斑,后期密生黑色分生孢子盘,与蓝莓田间自然发病症状一致。该菌株在5~35℃、pH 5~11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pH范围为5~9;但仅在25~30℃时产生分生孢子,最适产孢温度为25℃;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但连续黑暗有利于产孢;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利用率最高,对乳糖利用效果最差;最适氮源为硝酸钠、硫酸铵和蛋白胨,几乎不能利用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叶斑病 棒状拟盘多毛孢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1
5
作者 宁志怨 伊兴凯 +4 位作者 兰伟 黄锡桂 张殿兴 董玲 钱小强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5051-5056,共6页
红叶病主要危害甜查理草莓的叶片,造成死苗现象,发病速度非常快,严重时可造成整行或整个大棚草莓死亡。病原菌的鉴定是病害防控的基础,本研究对来源于皖北地区的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 红叶病主要危害甜查理草莓的叶片,造成死苗现象,发病速度非常快,严重时可造成整行或整个大棚草莓死亡。病原菌的鉴定是病害防控的基础,本研究对来源于皖北地区的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形态观察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在PDA平板上呈放射状,菌丝的颜色逐渐从白色变为黑色,菌丝体具有分枝的和隔膜。分生孢子是梭形,并且由5个细胞组成。使用PCR法扩增该病原菌的ITS和18S rDNA的序列并进行DNA测序。根据测序的结果,对病原菌的ITS和18S rDNA序列的BLAST同源性对比和系统进化树分析。根据病原菌的外部特征和分子鉴定的结果证明引起安徽省甜查理草莓红叶病的病原菌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本研究为草莓红叶病的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红叶病 rDNA-ITS序列 拟多盘鞭毛菌 进化树分析
原文传递
防治蓝莓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化学药剂的室内筛选 被引量:11
6
作者 薛德胜 邵兆浩 +1 位作者 李保华 王彩霞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15-118,共4页
为明确山东省蓝莓叶斑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柯赫氏法则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试了8种药剂对病原菌生长及6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引起山东... 为明确山东省蓝莓叶斑病和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并筛选有效防治药剂,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菌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柯赫氏法则对菌株进行鉴定,同时测试了8种药剂对病原菌生长及6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显示,引起山东省蓝莓叶斑病和根腐病的病原菌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苯醚甲环唑和福美双对P.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均为1.97 mg/L,其次为苯甲·丙环唑,EC50为2.70 mg/L;福美双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显著,EC50为0.004 mg/L,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甲基硫菌灵对该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拟盘多毛孢 蓝莓 杀菌剂 抑菌效果
下载PDF
刺葡萄棒状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唐鑫彪 倪玉洁 +4 位作者 胡玉慈 白金慧 王琳 陈清西 文志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115,154,共7页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 葡萄叶斑病是一种严重影响葡萄产量的病害。为了明确引起刺葡萄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及筛选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从福建农林大学实践教学基地采集刺葡萄‘高山二号’10片典型叶斑病病叶片,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通过形态学特征结合rDNA-ITS(ITS)、β-tubulin和EF-1α序列分析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棒状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防治药剂筛选的结果显示,不同的防治药剂对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不同,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对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其EC 50分别为0.119 mg/L和0.178 mg/L;其次为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其EC 50为1.766 mg/L;抑制效果最差的药剂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仅表现出轻微的抑制作用。防治棒状拟盘多毛孢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佳药剂是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和25%嘧菌酯悬乳剂,可作为备选药剂进行田间刺葡萄叶斑病防控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叶斑病 鉴定 拟盘多毛孢 致病性
下载PDF
福建省草莓根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花秀凤 陈曦 +3 位作者 黄铭奇 陈铣 朱朝辉 陈庚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9-84,共6页
为明确近年来福建省草莓根腐病(叶片紫红色)的病原菌,指导该病害的防控,从福建各地采集20个病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菌株,根据菌株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初步将分离获得的5个菌株鉴定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选取真菌通... 为明确近年来福建省草莓根腐病(叶片紫红色)的病原菌,指导该病害的防控,从福建各地采集20个病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5个菌株,根据菌株及其分生孢子的形态特征,初步将分离获得的5个菌株鉴定为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sp.);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的rDNA-ITS序列进行扩增并测序,5个菌株测得的ITS序列相同,通过与NCBI数据库同源性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该序列与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登录号FJ517545.1)菌株的序列同源性最高。将分离获得的菌株回接到健康草莓植株上,表现出与田间相同的发病症状,重新分离能够得到相同的病原物。通过菌株形态特征、基因组ITS序列分析及致病性接种试验,鉴定出福建省草莓根腐病病原菌为棒形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根腐病 叶片紫红色 rDNA-ITS序列 序列比对 病原菌 棒形拟盘多毛孢
下载PDF
蓝莓枝枯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孢子萌发条件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路梅 凌丹燕 +1 位作者 马锡文 郭卫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4期114-120,174,共8页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 2016年在浙江省蓝莓种植基地发现原因不明的幼苗木整株枯死现象,为明确其致病菌,通过组织分离法和单孢培养法进行菌株的分离纯化,通过科赫氏法则进行分离菌的致病性检测,运用常规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同时使用载玻片法进行病原菌孢子萌发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整株植株枯死是由枝枯病所致,纯化菌株ZA1为该病病原真菌。其菌落圆形,白色;分生孢子呈纺锤形,被4个真隔膜分成5个细胞,中间细胞呈褐色,两端细胞无色。结合r DNA-ITS 序列分析,菌株ZA1被鉴定为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株ZA1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对悬浮液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p H 3~12时孢子均可萌发;光照和复合碳源均有助于孢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枝枯病 棒状拟盘多毛孢菌 RDNA-ITS序列分析 分离鉴定 孢子萌发
下载PDF
川芎萃取物对蓝莓叶斑病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欣 沈亚伦 +5 位作者 李云鹏 陈思博 聂为红 赵鑫 王文萱 刘迦南 《中国植保导刊》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共5页
研究川芎的4种萃取物对蓝莓叶斑病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观测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萃取物对病菌菌丝形态、孢子萌发和菌丝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萃取物中,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蓝莓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 研究川芎的4种萃取物对蓝莓叶斑病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观测其中抑制作用最强的萃取物对病菌菌丝形态、孢子萌发和菌丝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萃取物中,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蓝莓叶斑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IC_(50)为3.39 mg/mL;在IC_(50)浓度下,该萃取物可导致菌丝形态异常,对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范围内,经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处理的菌丝电解质渗出率和MDA含量明显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PPO、SOD活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萃取物 川芎 蓝莓叶斑病 棒状拟盘多毛孢 抑菌活性
原文传递
香料八角叶斑病的病原鉴定与五种杀菌剂毒力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倪云跃 慕江芸 桑维钧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4期360-363,共4页
根据八角叶斑病症状特征和病原菌形态特征等特点,鉴定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采用供试的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斯高WG、70%甲基托布津WP、15%三唑酮WP对八角叶斑病的病... 根据八角叶斑病症状特征和病原菌形态特征等特点,鉴定其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采用供试的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斯高WG、70%甲基托布津WP、15%三唑酮WP对八角叶斑病的病原菌抑制效果相对较高,而50%福美双WP、75%百菌清WP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拟盘多毛孢 毒力测定
下载PDF
新型月季叶枯病菌产毒条件及毒素化学成分分析
12
作者 冯友仁 刘宝生 白鹏华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81-87,共7页
为深入揭示月季叶枯病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致病机理,本试验研究了其最优产毒条件,测定了含毒滤液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月季叶枯病菌所产毒素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 为深入揭示月季叶枯病菌(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的致病机理,本试验研究了其最优产毒条件,测定了含毒滤液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借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月季叶枯病菌所产毒素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毒条件下病菌产毒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最佳产毒条件是:p H 7.0的查彼+液体培养基、培养温度25℃、昼夜交替条件、连续振荡(120 r/min)培养25 d。含毒滤液的蛋白质浓度为180μg/m L,可溶性糖含量为2 057.25μg/m L,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硅烷、十甲基环五硅氧烷、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1,4二甲氧基-6,7,8,9四氢环庚酮、戊二酸、氨基甲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月季叶枯病菌 毒素 产毒条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天津市新型月季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友仁 刘宝生 白鹏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5-129,共5页
以天津市某花圃栽培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测序、比对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单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4d菌落直径达到34.6-37.2mm... 以天津市某花圃栽培中发现的一种新型病害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及rDNA-ITS测序、比对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简单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PDA培养基上4d菌落直径达到34.6-37.2mm,具明显的灰白色轮纹。分生孢子呈梭形,宽度为4.83-9.11μm,由5个细胞组成,细胞间有隔膜,孢子顶端有2-3根附属丝,长度约为5.93-36.23μm,尾胞具附属丝1根,长度为2.85-16.05μm。其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棒状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clavispora的同源性达到99%。基于形态学特征和rDNA-ITS测序比对结果,该病原菌被最终鉴定为Pestalotiopsis clavispora(Arth.)Stey.,经检索月季病害,属国内首次发现由棒状拟盘多毛孢菌引起月季叶枯病。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生长最适温度是25℃,但20-30℃范围内差异不显著;适宜pH5.0;最佳碳源为乳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季 叶枯病 病原菌鉴定 生物学特性 棒状拟盘多毛孢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