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 被引量:53
1
作者 马骏驹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43-49,共7页
在将人格视为人之根本的人文主义理想与权利客体理论矛盾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对人格的全面保护,我国学者采用了“人格利益”这一抽象概念作为人格权与人格权法律关系之客体。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权利模式对于人格的保护,但是由... 在将人格视为人之根本的人文主义理想与权利客体理论矛盾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对人格的全面保护,我国学者采用了“人格利益”这一抽象概念作为人格权与人格权法律关系之客体。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权利模式对于人格的保护,但是由于“人格利益”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对于人格理论的依赖性,人格利益作为人格权法律关系之客体具有根本性的缺陷。无论从当代法学之哲理基础还是从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来看,人格要素都是独立于法律上的主体的,因此人格要素作为人格权、人格权法律关系之客体,不仅不存在障碍,而且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法律关系 客体 人格利益 人格要素
下载PDF
人格与财产二元权利体系面临的困境与突破——以“人格商品化”为视角展开 被引量:39
2
作者 蓝蓝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55,共8页
人格商品化现象对人格与财产的二元权利体系造成了强烈冲击,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理论争议。当下,人格权观点与财产权(二元权利)观点、知识产权观点,分别代表了在人格权制度内部和外部解决人格商品化问题的不同思路。在这三种观点中,人格权... 人格商品化现象对人格与财产的二元权利体系造成了强烈冲击,由此也引发了诸多理论争议。当下,人格权观点与财产权(二元权利)观点、知识产权观点,分别代表了在人格权制度内部和外部解决人格商品化问题的不同思路。在这三种观点中,人格权与知识产权观点各有自身的不足或缺陷,只有财产权(二元权利)观点才是我国目前解决人格商品化问题的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商品化 人格权 财产权 人格利益 财产利益
下载PDF
论民法总则不宜全面规定人格权制度——兼论人格权独立成编 被引量:43
3
作者 王利明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2,共11页
人格权与主体制度存在明显区别,其规定的具体性和民法总则规定的抽象性并不兼容,人格权的发展趋势也表明其无法为民法总则的规定涵盖,将人格权置于总则之中将影响人格权的充分保护和利用,人格权不应规定于总则中的主体制度,甚至不能全... 人格权与主体制度存在明显区别,其规定的具体性和民法总则规定的抽象性并不兼容,人格权的发展趋势也表明其无法为民法总则的规定涵盖,将人格权置于总则之中将影响人格权的充分保护和利用,人格权不应规定于总则中的主体制度,甚至不能全面规定于总则之中。人格权的独立成编不仅具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和重大的实践意义,而且从民法典的体系结构来看,也完全符合民法典体系的发展规律,并将有利助推民法典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利益 民法典编纂
下载PDF
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再批评 被引量:33
4
作者 尹田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人格利益的范围具有不确定性和持续的扩张性,如果以与财产权、身份权等民事权利相同的构造方法设置人格权制度,会将人格权保护限缩和封闭于民事生活领域。人格权编对人格权种类及范围的封闭性设计,限制了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对人格... 人格利益的范围具有不确定性和持续的扩张性,如果以与财产权、身份权等民事权利相同的构造方法设置人格权制度,会将人格权保护限缩和封闭于民事生活领域。人格权编对人格权种类及范围的封闭性设计,限制了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对人格权保护的强化,必须将人格权保护的一般条款和具体条款移入侵权责任制度,使其对人格尊严的保护范围扩及至人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由于人格权为法定权利且纯属"防卫型"权利,在存在侵权责任编的情况下,人格权编只能单纯确认人格权的类型,其应有的条文为数甚少且不具有行为规范的性质,不能作为裁判依据,故人格权独立成编没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人格利益 侵权责任
原文传递
从知情同意原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轨迹看其所保护之权利及其性质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西巨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04-308,共5页
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对“同意”缺失还是“知情同意”缺失的关注,都彰显了对患者的自主权和自身权的尊重。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的判定方面,从以“医师”为导向的客观化披露标准到以“患者”为导向的主观化披露标准的演变... 在知情同意原则的发展历程中,不管是对“同意”缺失还是“知情同意”缺失的关注,都彰显了对患者的自主权和自身权的尊重。在信息披露是否充分的判定方面,从以“医师”为导向的客观化披露标准到以“患者”为导向的主观化披露标准的演变也为患者自主权和自我决定权的保护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而在“伤害”诉因和“疏忽”诉因的选择上,支持者和反对者的立论基础也在于患者的自主权和自我决定权。从知情同意原则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窥视出,知情同意原则所保护的权利是患者的自主权和自我决定权。患者的自我决定权是一种人格权,是一种可从国家宪法文本中找到落脚点的宪法权利,是一种在强制医疗场合可对抗国家政府行为无合法根据侵入的自由利益,是一种消极面和积极面两面一体的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自主 自我决定 人格权 自由利益 知情同意原则 宪法权利 发展轨迹 保护 历史渊源
下载PDF
利益衡量视角下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探究——基于《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 被引量:25
6
作者 姜盼盼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51,共8页
《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是专门保护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在法律文本的理解和适用上还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基于利益衡量视角,"应当"与"妥善保护"的背后法理是人格利益与信息自由之间的衡量;读者个人信息的属性... 《公共图书馆法》第43条是专门保护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在法律文本的理解和适用上还存在一定的解释空间。基于利益衡量视角,"应当"与"妥善保护"的背后法理是人格利益与信息自由之间的衡量;读者个人信息的属性是兼具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属性;个人信息、借阅信息与隐私信息三者具有关联性和差异性,应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合理认定"出售"与"提供"的内涵,"非法"判断应坚持"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客观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者个人信息保护 利益衡量 人格利益 信息自由
下载PDF
元宇宙生活场景中的利益识别与法律发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焦艳鹏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0-44,共15页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 法治生长于真实的生活场景。元宇宙技术的产业化使人类生活具有了虚拟向度。元宇宙技术的去中心化,使以人为中心、以真实生活为场景的法治面临挑战。对元宇宙之下的人的生活利益进行识别,是坚持以人为中心、以美好生活建设为愿景的法治价值的必修课。元宇宙中生活虚拟化的加剧,使人的生活利益的形态产生巨大变化,具体体现在人的人格利益、财产利益、身份利益、秩序利益等多个维度。加强对元宇宙生活场景中人的生活利益的识别,对于准确把握人的生活利益的未来呈现以及法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避免人的人格利益、身份利益与虚拟生活中的真实人格与身份的分离,促进财产利益对人生活的增益,并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中多重秩序的连接与稳固,调适好法治的功能与向度,促进人在生活利益上发展性与稳定性的协调,是未来元宇宙法律治理的应有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虚拟生活 生活利益 身份利益 利益识别 法律发展
下载PDF
人的伦理价值与人的人格利益——人格权内涵的法哲学解读 被引量:18
8
作者 胡平仁 梁晨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24,共14页
人格权内涵的核心要素是"人格"。人格的意义经历了自"身份人格"到"抽象人格"再到"具体人格"的三部曲式的主题演进。这种演进并非革命式的突变,而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逐渐交融从而使得人格意义... 人格权内涵的核心要素是"人格"。人格的意义经历了自"身份人格"到"抽象人格"再到"具体人格"的三部曲式的主题演进。这种演进并非革命式的突变,而是一个传统与现代的逐渐交融从而使得人格意义不断丰富的过程。从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出发,作为人格权客体的人格具有伦理与利益二元属性。相应地立基于这种二元人格之上的人格权在内涵上亦有内外两个层面。人格权的内涵在本质上乃是内在于人的伦理价值,而在形式上表现为外在于人的人格利益。应特别注意确保人格权内外两个层面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 人格权 伦理价值 人格利益
原文传递
死者“人格”的规范本质与体系保护 被引量:18
9
作者 曹相见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25,191,共14页
死者"人格"的保护模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我国及比较法均无统一立场。但权利(能力)存在"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生死机理,法律对胎儿、著作"人格权"、财产继承及"身后自主权"的保护均不构成例外... 死者"人格"的保护模式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我国及比较法均无统一立场。但权利(能力)存在"始于出生、终于死亡"的生死机理,法律对胎儿、著作"人格权"、财产继承及"身后自主权"的保护均不构成例外。人死之后不能享有任何权益,但其生前形象作为符号世界的一部分,具有认识论和实践论上的双重公益;同时,死者近亲属与后代享有祭奠、追思的利益。死者"人格"的保护范围应限于维护死者生前形象的"名誉",请求权基础则可在民法体系内解决:《民法典》第994条具有基础地位,第185条则起补充作用,旨在通过公益诉讼保护无近亲属的英雄烈士。《民法典》应将具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通过漏洞填补的方式纳入第185条的保护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人格 权利能力 公共利益 英雄烈士 历史人物
原文传递
论一般人格理论的摒弃及替代 被引量:15
10
作者 鲁晓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78,共9页
一般人格理论引入民法学,是在法律对人格权保护严重不周的情况下,出于填补法律漏洞之需的无奈之举,带有临时性和应急性。一般人格理论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我国不存在适用一般人格理论的法律环境。一般人格无论是"权"还是"... 一般人格理论引入民法学,是在法律对人格权保护严重不周的情况下,出于填补法律漏洞之需的无奈之举,带有临时性和应急性。一般人格理论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我国不存在适用一般人格理论的法律环境。一般人格无论是"权"还是"益",人格权法均不应规定,法学理论也没有再保留一般人格概念的必要。在侵权责任法和人格权法进行专门立法背景下,真正在理论上具有意义的是从归类角度对人格利益展开典型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人格 人格利益 人格权 人格权法 侵权责任法
原文传递
论民法典中人格权的实证概念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2,共12页
尽管我国民法典以独立成编的方式规定了人格权,但是,由于对人格权的概念存在巨大争议,所以,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具体内容和规范来反观人格权的实证概念对于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更具有意义。从我国民法典的内容看,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实际... 尽管我国民法典以独立成编的方式规定了人格权,但是,由于对人格权的概念存在巨大争议,所以,从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具体内容和规范来反观人格权的实证概念对于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更具有意义。从我国民法典的内容看,我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实际上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对人格权的保护,二是对人格尊严的保护。隐私权与信息的二元保护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不能认为人格权编中保护的都是人格权。必须把人格权的概念与人格利益区分开来,从而决定其保护程度与救济措施的差别。另外,从表面上看,虽然看起来都是相同的权利(人格权),但是,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人格权与自然人的人格权建立在完全不同或者说完全不相关的基础之上--自然人的人格权是以人的自由和尊严为核心的,而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所谓人格权完全是技术处理的结果。当然,这种处理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处理。荣誉权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不具有人格权的特征;虽然民法典对其予以了明确规定,但是,荣誉权确实不应该是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的表现,我们在实践中应当将其作为一种特殊权利对待。总之,人格权可以定义为:自然人享有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是个人自由、尊严在民法上的具体体现。法人仅仅享有与自由和尊严无关的名称权、荣誉权和名誉权,但法人的名称权、荣誉权和名誉权在实质上不是人格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权 荣誉权 人格利益 名称权 隐私权 信息
原文传递
论人格物与一般人格权的内在契合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冷传莉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69,共8页
人格物是一种新型物质形态,因其凸显人格利益而明显区别于普通之物,司法解释和实践已为人格物的确立及规则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确立了透过物之形态实现人格利益的特殊保护机制。但人格物所蕴含的人格利益并不为法定化的具体人格权... 人格物是一种新型物质形态,因其凸显人格利益而明显区别于普通之物,司法解释和实践已为人格物的确立及规则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确立了透过物之形态实现人格利益的特殊保护机制。但人格物所蕴含的人格利益并不为法定化的具体人格权所包容,经检视与探寻,若能在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确立一般人格权这一开放性的人格权制度,则人格物救济的请求权基础当从一般人格权条款中得到合理支持,以补充传统民法理论于此规范之不足。相应地,人格物理论与制度体系的建构将为一般人格权的发展提供新的素材并促进一般人格权制度的现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物 人格利益 一般人格权
原文传递
荣誉权——一个巴别塔式的谬误?——“Right to Honour”的比较法考察 被引量:13
13
作者 满洪杰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4-92,共9页
《民法通则》关于荣誉权的规定受1961年《苏联民事立法纲要》第7条的影响。但从作为人格权理论源头的罗马法的actio iniuriarum,到对人格利益保护持不同态度的法国法和德国法,以及深受德国法影响的前苏联法,均将honour作为人的主观自我... 《民法通则》关于荣誉权的规定受1961年《苏联民事立法纲要》第7条的影响。但从作为人格权理论源头的罗马法的actio iniuriarum,到对人格利益保护持不同态度的法国法和德国法,以及深受德国法影响的前苏联法,均将honour作为人的主观自我认知。Honour强调了人在自我认知上的差异性。在当代,honour这种差异性人格利益逐渐让位于强调平等性的人格尊严(dignity)。在大陆法系法律语言环境中,honour从不是以"荣誉称号"为内容的人格利益,《民法通则》关于荣誉权的规定缺乏比较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誉权 比较法 人格利益 自我认知 人格尊严
原文传递
数据交易下权益边界的实践探索与调适 被引量:11
14
作者 周澎 《电子知识产权》 CSSCI 2020年第2期67-77,共11页
数据作为区别于传统客体的新兴民事权利客体,依附数据交易而实现其特定价值,同时具有社会资源、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法定属性。数据交易下,其权益边界成为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探讨的必备要素,关乎着数据主体资格、法律关系和私权制度价值... 数据作为区别于传统客体的新兴民事权利客体,依附数据交易而实现其特定价值,同时具有社会资源、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法定属性。数据交易下,其权益边界成为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探讨的必备要素,关乎着数据主体资格、法律关系和私权制度价值。我国司法实践认为数据权益应因其劳动增值而取得,美国则认为数据权益应当回归数据应用的价值。基于分析,对数据权益应严格数据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同时基于数据交易而赋予数据控制者基于数据主体的衍生权利,并建立各类数据控制者之间进行数据流转的合规性标准,以求在总结司法实践和立论的基础上,为数据权益的边界界分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 产权边界 人格利益 财产利益
下载PDF
师范大学本科生人格特质和职业兴趣关系初探 被引量:8
15
作者 吴俊华 张进辅 范会勇 《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原西南师范大学200名本科生采用了NEO-PI-R问卷调查人格特质,以霍兰德式中国自我导向搜索量表测量职业兴趣类型。结果神经质和自觉性对现实型,经验的开放性和自觉性...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本科生的人格特质与职业兴趣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原西南师范大学200名本科生采用了NEO-PI-R问卷调查人格特质,以霍兰德式中国自我导向搜索量表测量职业兴趣类型。结果神经质和自觉性对现实型,经验的开放性和自觉性对研究型,经验的开放性对艺术型,外倾性与自觉性对社会型,外倾性、自觉性和一致性对企业型,以及自觉性对常规型都有足够的影响。结论在职业指导及生涯设计时应注意不同的人格特质有不同的职业类型倾向,应扬长避短,这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大学本科生 人格特质 职业兴趣
下载PDF
论胎儿的法律人格及利益保护 被引量:9
16
作者 黄军锋 千省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4-69,共6页
分析了法律人格和民事权力能力的本质,对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给予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中国法律以出生为标准确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致使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基于保护胎儿利益的现实需要,结合国中民事... 分析了法律人格和民事权力能力的本质,对国外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给予胎儿利益保护的立法经验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中国法律以出生为标准确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致使胎儿没有民事权利能力;基于保护胎儿利益的现实需要,结合国中民事立法的现状,提出中国对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立法建设应赋予胎儿一定的民事主体资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法律人格 民事权利能力 准法律人格
下载PDF
新型人格财产权确立及制度构造 被引量:8
17
作者 郭少飞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53,共15页
在主体客体化趋势之下,人格财产化向各种人格要素拓展深化,人格财产利益类型、价值剧增,对其保护的权利制度需求愈发强烈,而现有理论学说及制度供给有所不备,应创立新型人格财产权。人格财产权独立于保护精神利益的人格权,分为具体人格... 在主体客体化趋势之下,人格财产化向各种人格要素拓展深化,人格财产利益类型、价值剧增,对其保护的权利制度需求愈发强烈,而现有理论学说及制度供给有所不备,应创立新型人格财产权。人格财产权独立于保护精神利益的人格权,分为具体人格财产权与一般人格财产权。前者指向特定人格要素财产利益,后者针对具体人格要素以外、归属于抽象人格之人格财产利益,二者共同构成人格财产权利体系。人格财产权主体以自然人为主,也包括部分法人及非法人组织;客体系姓名、肖像等标表型人格要素,隐私、名誉、荣誉等精神型人格要素,个人信息,有限度之身体等;在权限上,可自由处分,能转让,得许可,可继承,但受限于人格权、公序良俗及言论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客体化 人格 财产利益 人格财产权 新型权利
下载PDF
中国首例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评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敏 彭玲 《医学与法学》 2015年第5期5-10,共6页
围绕我国首例人体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的终审判决,引发了对于人体冷冻胚胎法律属性、冷冻胚胎能否被继承等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从该案例判决的争议焦点入手,通过整理相关的学说来界定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明确死者家属对冷冻胚胎享有特... 围绕我国首例人体冷冻胚胎权属纠纷案的终审判决,引发了对于人体冷冻胚胎法律属性、冷冻胚胎能否被继承等问题的广泛讨论。本文从该案例判决的争议焦点入手,通过整理相关的学说来界定冷冻胚胎的法律地位,明确死者家属对冷冻胚胎享有特定的人格利益;并认为由此而在不违反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应对死者的冷冻胚胎赋予其家属一定限度的监管权和处置权,从而实现对冷冻胚胎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胚胎 继承 人格利益 监管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的景区游客画像构建研究——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例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晋名 毛润泽 《旅游论坛》 2020年第3期34-45,共12页
游客画像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借助数学建模描述游客基本情况的标签化画像。文章基于景区游客网络游记,采用文本分析、隐喻提取技术(ZMET)等方法,从游客基本属性、人格类型和兴趣爱好三个维度构建景区游客画像,包括整体游客画像与典... 游客画像是建立在海量数据基础上借助数学建模描述游客基本情况的标签化画像。文章基于景区游客网络游记,采用文本分析、隐喻提取技术(ZMET)等方法,从游客基本属性、人格类型和兴趣爱好三个维度构建景区游客画像,包括整体游客画像与典型游客画像,并以上海迪士尼乐园为例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整体游客画像为中产阶级,来自华东的富庶地区,喜欢在夏季和家人亲戚或同学朋友一同外出游玩,停留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典型游客画像包含家人亲戚伴游型游客画像以及同学朋友伴游型游客画像。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上海迪士尼乐园在经营管理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该研究有助于景区通过网络游记了解其游客的基本情况和需求,提升其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画像 网络游记 人格类型 兴趣偏好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下载PDF
人格标识合理使用规则的教义展开——《民法典》第999条评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温世扬 袁野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5,共11页
《民法典》第999条系人格标识合理使用的一般规定,其意旨在于实现公共利益与人格权益保护的利益平衡,确立人格标识使用的阻却违法事由。对该条中的“姓名、名称”应参照《民法典》第1017条作扩张解释,对自然人声音的合理使用可类推适用... 《民法典》第999条系人格标识合理使用的一般规定,其意旨在于实现公共利益与人格权益保护的利益平衡,确立人格标识使用的阻却违法事由。对该条中的“姓名、名称”应参照《民法典》第1017条作扩张解释,对自然人声音的合理使用可类推适用肖像合理使用的规定,而名誉与荣誉则不适用合理使用规则。该条中的“公共利益”除涉及公民的言论自由及其衍生的权利和自由之外,还涉及其他社会交往中的必要性需求;“新闻报道、舆论监督”之外的其他行为须结合《民法典》人格权编的具体规定加以确定;对“合理使用”的判定,应结合比例原则下的目的正当性原则、适当性原则、最小伤害性原则予以考量。行为人不合理使用人格标识侵害他人人格权的法律后果,包括人格权请求权、财产损失赔偿请求权和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标识 合理使用 公共利益 比例原则 侵权责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