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越包容,员工工作越主动? 个人-团队匹配和权力距离的作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蔡地 王悦 马金鹏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以最佳区分性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金融行业3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团队匹配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包容型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存在... 本文以最佳区分性理论与自我决定理论为理论视角,基于金融行业374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了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团队匹配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包容型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个人-团队匹配对员工主动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个人-团队匹配发挥了中介作用;(4)权力距离负向调节了包容型领导与个人-团队匹配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工主动行为 包容型领导 个人-团队匹配 权力距离
下载PDF
求同存异的力量:“个人-团队匹配”的研究述评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马金鹏 蔡地 +1 位作者 徐伟涛 蔡亚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18,47,共14页
团队已经成为当今组织的流行工作模式,个人-团队匹配是影响团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个人-团队匹配是指个人与其所在团队的相容性。国外的学术界对个人-团队匹配已经多有关注,不少研究证实了它与员工个体因素和组织情境有密切关系,对团队... 团队已经成为当今组织的流行工作模式,个人-团队匹配是影响团队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个人-团队匹配是指个人与其所在团队的相容性。国外的学术界对个人-团队匹配已经多有关注,不少研究证实了它与员工个体因素和组织情境有密切关系,对团队凝聚力、员工个人和团队绩效等都有积极影响;但是国内对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对个人-团队匹配的概念内涵、测量维度、影响因素以及其作用结果进行国内外文献梳理及述评,指出现有文献研究中的不足,并对个人-团队匹配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团队匹配 一致性匹配 互补性匹配 最佳区分性理论
原文传递
团队模式下人力资源选拔理论与方法的改进——基于“个体—团队”匹配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孟晓斌 谢小云 《技术经济》 2006年第11期1-4,11,共5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业务运作中采用了团队这一组织模式,如何有效的进行团队人力资源选拔与配置成为当前研究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个体与团队的匹配是团队高效运作的重要前提。文章在对团队人力资源选拔的特殊要求以及“个体—团队...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业务运作中采用了团队这一组织模式,如何有效的进行团队人力资源选拔与配置成为当前研究与实践共同关注的焦点。个体与团队的匹配是团队高效运作的重要前提。文章在对团队人力资源选拔的特殊要求以及“个体—团队”匹配的概念模型进行剖析的基础上,从工作分析、人力资源测评方法和测验工具三个方面对团队模式下的人力资源选拔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分别给出了一些实际应用的操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 人力资源选拔 个体一团队匹配
下载PDF
共情视角下成员伙伴对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文彤 温礼堂 谢祥项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8-160,共13页
随着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多元细化,旅游志愿者的主动服务行为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属性和角色特征约束,一般的组织管理和激励策略往往无法适用于旅游志愿者。文章以情绪传染理论与个人和环境匹配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 随着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多元细化,旅游志愿者的主动服务行为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属性和角色特征约束,一般的组织管理和激励策略往往无法适用于旅游志愿者。文章以情绪传染理论与个人和环境匹配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468份旅游志愿者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旅游志愿者团队成员互动共情、个人与团队匹配的角度揭示成员伙伴对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激励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志愿者认知共情对主动服务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情绪共情对主动服务行为无显著影响;(2)旅游志愿者个人与团队匹配在认知共情和主动服务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情绪共情和主动服务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提出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形成激励机制,拓展了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和个人与团队匹配的前因研究,并对旅游志愿者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志愿者 主动服务行为 共情 个人与团队匹配
下载PDF
谦逊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蔡地 刘佳 马金鹏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46,71,共10页
综合社会学习理论和最佳区分性理论两种视角,引入团队成员交换为中介变量,检验谦逊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的作用机制。基于对52个项目团队277名成员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谦逊领导对员工团队成员交换有着积极影响,团队成员交换对个人—团... 综合社会学习理论和最佳区分性理论两种视角,引入团队成员交换为中介变量,检验谦逊领导对个人—团队匹配的作用机制。基于对52个项目团队277名成员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谦逊领导对员工团队成员交换有着积极影响,团队成员交换对个人—团队匹配(一致性匹配、互补性匹配)有着积极影响;团队成员交换在谦逊领导与个人—团队匹配(一致性匹配、互补性匹配)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谦逊领导、团队成员交换、个人—团队匹配领域的研究,并对组织管理实践有一定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谦逊领导 团队成员交换 个人一团队匹配 一致性匹配 互补性匹配
下载PDF
个人-团队匹配研究动态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53-160,共8页
随着个人-团队匹配构念由个体层次向群体层次拓展,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成为新兴的集体构念。在揭示个人-团队匹配定义、维度与测量、多维构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变量和影响效应展开系统述评,构建了个人-团队匹配... 随着个人-团队匹配构念由个体层次向群体层次拓展,群体层次(个人-团队)匹配成为新兴的集体构念。在揭示个人-团队匹配定义、维度与测量、多维构念的基础上,重点围绕个人-团队匹配的前因变量和影响效应展开系统述评,构建了个人-团队匹配研究设计框架,指出未来研究的5个方向,即个人-团队匹配的结构维度与测量研究、前因与影响效应研究、多层次研究、纵向研究和跨文化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团队匹配 个体层次匹配 群体层次匹配 集体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