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戟天寡糖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红 黄冬梅 +2 位作者 崔金全 程亮星 吴成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巴戟天寡糖(MOO)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假IRI组、IRI组、MOO 2.1 g/(kg·d)组、MOO 0.7 g/(...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在巴戟天寡糖(MOO)改善去势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心肌能量代谢中的作用。方法100只健康雌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空白对照组、假IRI组、IRI组、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等5组,每组20只。后3组均按去势大鼠心肌IRI模型处理,其中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按体质量10 ml/kg用相应浓度MOO灌胃。结束后计算心肌梗死率,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检测心肌组织磷酸化AMPK(p-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蛋白。多组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低于IRI组[心肌梗死率:(26.68±2.29)%、(33.30±3.27)%比(46.30±4.41)%,血清CK-MB水平:(100.01±6.58)U/L、(132.43±8.51)U/L比(173.19±12.92)U/L,血清LDH水平:(137.05±7.01)U/L、(210.76±11.84)U/L比(277.28±21.95)U/L,P<0.01];MOO 0.7 g/(kg·d)组心肌梗死率、血清CK-MB水平、血清LDH水平高于MOO 2.1 g/(kg·d)组[(33.30±3.27)%比(26.68±2.29)%,(132.43±8.51)U/L比(100.01±6.58)U/L,(210.76±11.84)U/L比(137.05±7.01)U/L,P<0.01]。MOO 2.1 g/(kg·d)组、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高于IRI组(p-AMPK:2.767±0.049、2.071±0.074比1.700±0.043,SIRT1:1.440±0.135、1.114±0.093比0.887±0.110,PGC-1α:1.024±0.113、0.905±0.075比0.639±0.067,P<0.01);MOO 0.7 g/(kg·d)组p-AMPK、SIRT1、PGC-1α相对表达量低于MOO 2.1 g/(kg·d)组(2.071±0.074比2.767±0.049,1.114±0.093比1.440±0.135,0.905±0.075比1.024±0.113,P<0.01)。结论MOO能够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IRI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去势大鼠心肌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寡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原文传递
人参-川芎有效成分通过PPARγ/PGC-1α/UCP1通路调控白色脂肪棕色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乔羽 张京春 +3 位作者 刘玥 马林沁 毛婷 孙欣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8-483,共6页
目的研究人参、川芎有效成分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干预肥胖胰岛素抵抗诱导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使用ApoE;小鼠建立动物模型,给予振源胶囊(人参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片(川芎嗪)干预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并监测... 目的研究人参、川芎有效成分对慢性间歇性低氧干预肥胖胰岛素抵抗诱导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白色脂肪棕色化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使用ApoE;小鼠建立动物模型,给予振源胶囊(人参总皂苷)和磷酸川芎嗪片(川芎嗪)干预8周,记录小鼠体质量并监测血糖;使用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 rol,LDLC)水平;取小鼠腹腔脏器及腹主动脉周围的脂肪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 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解偶联蛋白1 (uncoupling protein 1,UCP1)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和常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血糖、L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相比,人参-川芎有效成分高剂量组血糖、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脂肪组织中PPARγ、PGC-1α以及UC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人参、川芎有效成分能够通过PPARγ/PGC-1α/UCP1信号通路促进白色脂肪棕色化,进而降低慢性间歇性低氧复合肥胖胰岛素抵抗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体质量、血糖、LDL-C、TG水平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川芎有效成分 人参总皂苷 川芎嗪 肥胖 白色脂肪棕色化 胰岛素抵抗 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间歇性低氧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 解偶联蛋白1
原文传递
心阴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惠 王陵军 +3 位作者 王俊岩 冼绍祥 方红城 叶桃春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73-1079,共7页
目的探讨心阴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及心阴片低、高剂量组各13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后心阴片低剂量组给... 目的探讨心阴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曲美他嗪组及心阴片低、高剂量组各13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主动脉弓缩窄术制备慢性心力衰竭模型。造模后心阴片低剂量组给予心阴片292.5mg/kg灌胃,心阴片高剂量组给予心阴片1170mg/kg灌胃,曲美他嗪组给予盐酸曲美他嗪片15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1ml/10g蒸馏水灌胃。各组均每天1次,共8周。检测心功能各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舒张内径(LVIDd)、左室收缩内径(LVIDs),观察心脏组织形态学、心肌组织胶原纤维沉积、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检测心脏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活化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线粒体转录特异因子B2(TFB2M)蛋白表达及心肌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VEF、LVFS明显下降,LVIDd、LVIDs明显升高,PGC-1α、NRF1及TFB2M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心脏组织ATP水平降低(P<0.05);心肌细胞明显增大,排列不规则,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增多,线粒体数量减少、体积肿胀,线粒体膜结构不完整,嵴模糊。与模型组比较,曲美他嗪组及心阴片低、高剂量组LVEF、LVFS、LVIDs改善,ATP水平显著提高(P<0.05);心阴片低剂量组PGC-1α、TFB2M蛋白表达,心阴片高剂量组PGC-1α、NRF1、TFB2M蛋白表达,曲美他嗪组NRF1、TFB2M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各组心脏组织形态学明显改善,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轻,线粒体超微结构破坏较少。结论心阴片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模型小鼠心功能,其机制可能是调控PGC-1α/NRF1/TFB2M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线粒体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心阴片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活化因子1α 核呼吸因子1 线粒体转录特异因子B2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闫会晶 刘剑刚 +2 位作者 董瑞红 张大武 王承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15期1829-1833,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和精制血府胶囊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AMPK活化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高脂饲料喂养28d,4%水合氯醛麻醉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模型,成活大鼠...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西洋参茎叶总皂苷(PQS)和精制血府胶囊配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AMPK活化的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60只,高脂饲料喂养28d,4%水合氯醛麻醉后,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AMI模型,成活大鼠共2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益气活血组,每组13只;并设假手术组(只穿刺,不结扎)13只。术后2d开始灌胃药物,益气活血药液中包含了PQS和精制血府浸渍膏,药物灌胃剂量为PQS 162mg/(kg·d),精制血府3.6mg/(kg·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灌胃等量的蒸馏水。灌胃28d后,将大鼠麻醉,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测定大鼠左室收缩末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射血分数(EF)。完成后,打开大鼠胸腔,取出心脏,进行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测及心肌组织内AMP激活蛋白激酶α2(AMPKα2)、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的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和蛋白的测定。结果心脏超声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Ds、LVDd值显著增大(P<0.05),EF值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组大鼠LVDs、LVDd值均降低(P<0.05),EF值升高(P<0.05)。RT-PCR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内AMPKα2、PGC1α基因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组心肌组织内AMPKα2、PGC1α基因上调(P<0.05)。Western结果:与假手术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内AMPKα2、PGC1α蛋白表达下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气活血药物组心肌组织内AMPKα2、PGC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可改善AMI后左室功能,抑制AMI后左室重构,该作用可能与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蛋白(AMPKα2、PGC1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益气活血 模型大鼠 AMP激活的蛋白激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的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PGC⁃1α、FNDC5蛋白在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
5
作者 王新艳 肖成炜 梁琳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9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FNDC5)在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OS组,每组各10只。PCOS组给予来曲唑溶液...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FNDC5)在来曲唑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COS组,每组各10只。PCOS组给予来曲唑溶液灌胃建立PCOS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羧甲基纤维素溶液灌胃,均1天1次,连续28 d。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雄激素(T)、黄体生成素(LH)、卵泡雌激素(FSH)、空腹葡萄糖(FPG),计算LH/FSH;用ELISA法测定空腹血胰岛素(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染色后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卵巢组织PGC-1α、FNDC5蛋白表达。结果两组血清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OS组血清T、LH、LH/FSH、INS、HOMA-IR较对照组高(P均<0.05),血清FSH水平较对照组低(P均<0.05)。对照组大鼠可见不同生长时期的卵泡及新鲜黄体,颗粒细胞整齐紧密排列、层数较多,可达6~8层;PCOS组可见多个未成熟的囊状卵泡及闭锁卵泡,颗粒细胞排列散乱不规则,层数较少。PGC-1α、FNDC5蛋白主要在卵巢组织颗粒细胞和卵丘细胞表达,呈现棕黄色,而卵泡膜细胞少量表达。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卵巢组织PGC-1α蛋白表达低,FNDC5蛋白表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GC-1α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低表达,FNDC5在PCOS大鼠卵巢组织中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 Ⅲ型纤连蛋白域蛋白5 来曲唑 大鼠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白冰 卢宇 +4 位作者 张佳欣 董书琴 高菲 韦静 吴邵花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观察队列,根据其孕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观察队列,根据其孕24~28周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纳入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作为GDM组,筛选出年龄、孕周、孕前体重指数相匹配的正常糖耐量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PGC-1α、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随访研究对象至分娩,收集不良妊娠结局指标。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两组间PGC-1α水平进行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PGC-1α与糖代谢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GC-1α与GDM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共有353例孕妇入选观察队列,最终有75例纳入GDM组,75名纳入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GDM组的PGC-1α水平更低(Z=-3.483,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GC-1α与FPG(r=-0.233,P=0.004)、HOMA-IR(r=-0.171,P=0.036)均呈负相关,与HOMA-β(r=0.165,P=0.044)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GC-1α降低可增加GDM[OR值(95%CI)为0.974(0.954~0.993),P=0.008]和不良妊娠结局[OR值(95%CI)为0.984(0.968~0.999),P=0.036]的风险。结论孕中期GDM患者血清PGC-1α水平下降,且PGC-1α的降低可增加GDM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不良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4-苯基丁酸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7
作者 刘赞朝 孙静华 +3 位作者 李洋 赵维丽 李蓉 刘立朋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13期1938-1942,共5页
目的探究4-苯基丁酸(4-PBA)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30 mmol/L高糖刺激HUVECs,CCK-8法检测HUVECs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HUVECs氧化应激水平... 目的探究4-苯基丁酸(4-PBA)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方法使用30 mmol/L高糖刺激HUVECs,CCK-8法检测HUVECs活性,免疫荧光法检测HUVECs氧化应激水平,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HUVECs凋亡水平,免疫荧光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UVECs PGC-1α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逆转录PCR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和Sod2。结果30 mmol/L高糖刺激HUVECs 2 d后其活性明显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凋亡水平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PBA(1.0 mmol/L)干预后可促进PGC-1α高表达,Sod1、Sod2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PBA可能通过调节PGC-1α发挥抗氧化效应,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苯基丁酸 高糖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基于AMPK/PGC-1α信号通路研究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何蕴良 万生芳 +6 位作者 张磊 舒畅 李亚玲 李荣科 魏昭晖 郭倩 马欣欣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0,共5页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窦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并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目的:研究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大鼠胃窦组织能量代谢的影响,并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信号通路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采用一次性大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联合高糖高脂饲料不规则喂养4 w复制DGP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红芪多糖30、60、120 mg/kg组,莫沙必利3.5 m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予等体积相应药物或纯净水灌胃,每日1次,连续8 w。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胃窦组织黏膜层超微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腺苷三磷酸(ATP)、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和二磷酸腺苷(ADP)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中AMPK、p-AMPK、PGC-1α、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ATP、ADP含量显著降低(P<0.01),血清AMP含量明显升高(P<0.05),胃窦组织中p-AMPK、PGC-1α、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胃窦组织细胞核严重皱缩变形,核外仅见极少量的线粒体分布,染色体内部嵴熔解;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红芪多糖120 mg/kg组和莫沙必利3.5 mg/kg组ATP含量显著升高(P<0.01),ADP含量明显升高,AMP含量明显降低(P<0.05),p-AMPK、PGC-1α、SIRT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胃窦组织细胞核明显恢复,核外线粒体明显增多,线粒体内部嵴损坏情况逐渐恢复。结论:红芪多糖能改善DGP大鼠胃窦组织能量代谢失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加细胞供能,调节能量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多糖 糖尿病胃轻瘫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通路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洁琼 胡明珠 +3 位作者 杜斌 陈俊良 庞庆丰 季永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51-956,共6页
目的探讨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平衡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 目的探讨AMPK/PGC-1α信号通路在硫化氢(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Langendorff灌流装置平衡灌注20 min,停灌30 min,复灌60 min建立大鼠离体心肌I/R损伤模型。♂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Control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媒组(DMSO组),抑制剂Compound C组(CC组),H2S后处理组(NP组),H2S后处理+CC组(N+C组)。记录平衡末及再灌注末的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和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再灌注末,TTC法染色并测定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PGC-1α的表达;Western blot半定量总的AMPKα、p-AMPKα和PGC-1α的表达水平。结果平衡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末,与I/R组比较,NP组能明显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3.9±3.4)%vs(60.9±3.8)%,(P<0.05)];HE染色显示NP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同时p-AMPKα、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ompound C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及p-AMPKα和PGC-1α的表达增加。结论 AMPK/PGC-1α信号通路参与了H2S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后处理 心肌保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过氧化酶增殖激活受体γ转录辅助活化因子-1α 线粒体保护
下载PDF
基于PPARγ/PGC-1α通路探讨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陈洁 袁桥玉 刘斌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9-1336,共8页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究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5 mg·kg... 目的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通路探究丹参素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参素低剂量组(5 mg·kg^(-1))、丹参素中剂量组(10 mg·kg^(-1))、丹参素高剂量组(20 mg·kg^(-1))、二甲双胍组(140 mg·kg^(-1))、丹参素高剂量+GW9662组(20 mg·kg^(-1)丹参素+1 mg·kg^(-1)GW9662),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构建DCM大鼠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各组按照上述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周。采用动物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值;超声心动图评估大鼠心功能,包括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射血分数(LVEF);HE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JC-1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通过试剂盒检测心肌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及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明显升高(P<0.05),LVFS、LVEF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明显受损,心肌线粒体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素各剂量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LVFS、LVEF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损伤减轻,心肌线粒体结构损伤有所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未降低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升高(P<0.05),R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中PPARγ、PGC-1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丹参素高剂量组比较,丹参素高剂量+GW9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糖尿病心肌病 线粒体功能 PPARγ/PGC-1α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高糖培养对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IRT1和PGC-1α水平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兴梅 金红君 +2 位作者 沈燕 何晓兰 田禾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014-1019,共6页
目的 探讨高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设立对照组(正... 目的 探讨高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设立对照组(正常血糖水平,NG组)和高糖组(HG组),培养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线粒体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GC-1α、SIRT1和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NG组比较,HG组ROS和ATP明显增加、ΔΨm水平明显下降,PGC-1α、SIRT1蛋白表达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高糖诱导可使大鼠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高糖降低SIRT1和PGC-1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 线粒体损伤 凋亡 糖尿病肾脏病(DKD)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在OLETF大鼠肝脏糖代谢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念鸿 张俊清 +3 位作者 刘林 武一鸣 刘佳 郭晓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799-2802,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OLETF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肝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OLETF大鼠为实验组,同龄LETO大鼠为对照。在8、18和28周龄行OGTT试验,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 目的:通过观察OLETF大鼠肝脏组织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表达的变化,初步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肝糖代谢中的作用。方法:OLETF大鼠为实验组,同龄LETO大鼠为对照。在8、18和28周龄行OGTT试验,测血糖、胰岛素和血脂,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肝组织中PGC-1、PEPCK、UCP2的蛋白水平。结果:(1)OLETF大鼠从8周起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18、28周龄时OGTT 2h BG和TG水平均明显升高,28周龄时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2)OLETF大鼠肝脏组织中PGC-1蛋白表达18、28周时低于对照组,28周时PEPCK表达高于对照组,而UCP2表达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OLETF18周龄后表现出2型糖尿病病理特点,OLETF大鼠肝脏PGC-1、PEPCK及UCP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PGC-1可能在2型糖尿病的肝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辅助激活因子1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 解偶联蛋白2
下载PDF
丁香叶提取物通过调控SIRT1/PGC-1α/NRF1信号通路改善急性胰腺炎大鼠肝损伤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登高 吴胜利 张琼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23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丁香叶提取物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信号通路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P组... 目的探讨丁香叶提取物对急性胰腺炎(AP)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RF1)信号通路所发挥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P组和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丁香叶提取物),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构建AP大鼠模型,并给予相应剂量的丁香叶提取物灌胃治疗。无菌条件下解剖大鼠,剥离肝脏,计算肝脏系数;检测血清中血清淀粉酶(AMY)、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中SIRT1、PGC-1α、NR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正常;AP组大鼠肝脏组织结构损伤严重,且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少。与对照组相比,AP组大鼠肝脏系数及AMY、ALT、AST、IL-6、TNF-α、MDA水平升高(P<0.05);SOD和GSH-Px水平及SIRT1、PGC-1α、NR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组相比,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肝脏系数,AMY、ALT、AST、IL-6、TNF-α、MDA水平降低(P<0.05);SOD和GSH-Px水平及SIRT1、PGC-1α、NR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香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NRF1信号通路,降低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改善AP大鼠肝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提取物 急性胰腺炎 氧化应激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共激活因子-1«/核呼吸因子信号通路
下载PDF
烟酰胺核糖通过Sirt3-PGC-1α通路改善成年小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14
作者 吕平 胡建华 +4 位作者 纪兆乐 杨亚丽 吴萌 尹志勇 李妍 《心脏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目的明确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条件下线粒体合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后,将细胞分为(1)对照组;(2)H/R组;(3)H/R加NR组;(4)H/R加NR... 目的明确烟酰胺核糖(Nicotinamide riboside,NR)对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条件下线粒体合成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分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后,将细胞分为(1)对照组;(2)H/R组;(3)H/R加NR组;(4)H/R加NR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助激活剂(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co-activator alpha,PGC)-1α小干扰RNA组(H/R+NR+PGC-1αsiRNA组)。TUNEL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线粒体合成相关蛋白PGC-1α、核呼吸因子(Nuclear respiratory factor,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干预后,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GC-1α、NRF1和Tfam表达降低,加入NR后,细胞凋亡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增高,PGC-1α、NRF1和Tfam的蛋白表达增高,然而,干扰PGC-1α后,NR的作用减弱。结论烟酰胺核糖通过提高PGC-1α表达水平改善线粒体合成,最终减轻成年小鼠心肌细胞H/R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小鼠心肌细胞 烟酰胺核糖 线粒体合成 缺氧/复氧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活化受体助激活剂-1α
下载PDF
基于不同组织和器官角度回顾PGC-1α在运动抗衰老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兆进 郑鹏程 +2 位作者 孔健达 朱腾旗 姜付高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717-4725,共9页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和衰老密切相关,且其在运动抗衰老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缺乏从不同组织和器官视角下PGC-1α在运...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 gamma co-activator 1α,PGC-1α)和衰老密切相关,且其在运动抗衰老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但缺乏从不同组织和器官视角下PGC-1α在运动抗衰老中作用的相关综述。目的:详细回顾PGC-1α在运动抗衰老中的作用,并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角度探讨其调控情况。方法:于2023-05-01/07-01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范围包括自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并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上进行检索。中文检索词:“PGC-1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PARGC1A,衰老,运动,老年人等”;英文检索词:“PGC-1α,aging,exercise,exercise training,older adults”。运用布尔逻辑运算符将检索词连接进行检索,并制定了相应的检索策略。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83篇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PGC-1α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共激活因子,在维持线粒体功能、调控能量代谢和适应不同代谢需求方面发挥着关键的调节作用。②在线粒体衰老中的多种功能,在多种细胞类型中的调节作用,在多种细胞类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炎症途径和氧化还原控制的关系及其相关蛋白修饰和表观遗传变化。③PGC-1α的表达水平能够被运动训练提高,并通过调节线粒体生物发生、能量代谢和抗氧化应激等途径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在运动改善脂肪组织衰老、心血管老化、神经系统老化、肾脏衰老、骨骼肌衰老和肝脏老化等中发挥重要作用。④课题组专家建议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探索不同类型、强度和时长的运动对PGC-1α表达的调节影响,研究PGC-1α的蛋白修饰和表观遗传变化的调节机制,以及加强对PGC-1α在不同衰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PGC-1α 运动 运动训练 衰老 老化 组织 器官 综述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脓毒症小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PGC-1α、UC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洁 杜金穗 +2 位作者 唐品清 吴冬雪 董辰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22期3078-3082,共5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及心肌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解耦联蛋白2(UC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10周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脓毒症组、心...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心脉隆注射液)对脓毒症小鼠心肌损伤及心肌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解耦联蛋白2(UCP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10周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脓毒症组、心脉隆注射液组,每组10只。空白组和脓毒症组连续3 d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心脉隆注射液组连续3 d腹腔注射心脉隆注射液200 mg/(kg·d),脓毒症组和心脉隆注射液组第3天同时腹腔注射脂多糖10 mg/kg。干预结束后,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1(LDH-1)及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丙二醛(MDA)水平,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表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线粒体中PGC-1α、UC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脓毒症组小鼠血清LDH-1、CK-MB、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心脉隆注射液组小鼠血清LDH-1、CK-MB、MD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SOD水平明显增高(P<0.05)。HE染色显示,空白组小鼠心肌组织结构正常;脓毒症组小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有炎性细胞浸润;心脉隆注射液组小鼠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较脓毒症组少。与空白组比较,脓毒症组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明显增高(P<0.05),心肌线粒体中PGC-1α、UCP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脓毒症组比较,心脉隆注射液组心肌组织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线粒体中PGC-1α、UCP2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于脓毒症小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PGC-1α/UCP2介导的抗炎、抑制氧化应激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脓毒症 心肌损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解耦联蛋白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