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P和FPGA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严帅 杨明 +1 位作者 贵献国 徐殿国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1,47,共5页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实现控制算法的模块化设计。针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抑制负载转矩扰动和低速下的实时速度检测问题,采用了基于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统一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结果证明了所研究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矢量控制 模块化设计 自适应扰动观测器
下载PDF
基于遗传整定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模糊免疫PID控制器 被引量:17
2
作者 史婷娜 张典林 +2 位作者 夏长亮 陈炜 万健如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5-50,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整定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之中。该控制方法将生物免疫反馈机理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常规的PID控制器和一个免疫型比例控制器顺序串联实现,其中免疫比例控制器的非线性函数由模糊推...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整定的模糊免疫PID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之中。该控制方法将生物免疫反馈机理与模糊控制相结合,由一个常规的PID控制器和一个免疫型比例控制器顺序串联实现,其中免疫比例控制器的非线性函数由模糊推理实现,PID及免疫比例控制器中的参数由遗传算法实现自寻优。利用功能强大的仿真工具Matlab/Simulink对交流伺服系统进行仿真,控制器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具有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等优点,显著提高了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免疫PID 遗传算法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免疫反馈 模糊推理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利红 陈小安 +1 位作者 周伟 缪莹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多物理过程、多参量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的观点。从全局机电耦合的角度,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分析,将该系统归纳为三质量两轴系统,建立...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中存在的多物理过程、多参量复杂耦合关系,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的观点。从全局机电耦合的角度,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了机电耦合分析,将该系统归纳为三质量两轴系统,建立了三质量两轴系统的机电耦合振动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由于电流调节器参数、阻尼、谐波扰动、间隙以及负载扰动等因素引起的系统机电耦合振动动态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电耦合振动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该机电耦合振动特性分析对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 机电耦合 振动
下载PDF
基于永磁交流伺服同步驱动的拉床控制系统 被引量:8
4
作者 邓雄飞 胡旭东 +2 位作者 鲁文其 刘虎 王玮 《机电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前国内的拉床多采用液压驱动,针对其存在加工质量(精度和光洁度)不佳、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的问题,在技术成熟和性能优越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基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同步驱动的拉床系统。首先给出了电伺服同步驱动... 目前国内的拉床多采用液压驱动,针对其存在加工质量(精度和光洁度)不佳、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的问题,在技术成熟和性能优越的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基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同步驱动的拉床系统。首先给出了电伺服同步驱动的立式内拉床的机构图,并对该机构图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主溜板伺服同步驱动系统、调刀伺服驱动系统和拉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方案,并采用共享指令的同步控制策略来确保拉床同步性能。最后,以立式内拉床为对象,在20 t的负载力下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永磁交流伺服同步驱动的拉床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可行性好、同步性能测试稳定、加工精度高等优点,对国内拉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控制系统 立式内拉床 同步驱动 调刀伺服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广明 张琦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2000年第6期66-69,共4页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 ,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MRAC)的方法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线进行参数辨识和对网络教师值进行修正。仿真研究表明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与传统的 PID控制比...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策略 ,提出了一种利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MRAC)的方法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线进行参数辨识和对网络教师值进行修正。仿真研究表明 ,该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与传统的 PID控制比较 ,优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神经网络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 智能控制 鲁棒性 PID控制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新型光学旋转编码器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羊彦 李辉 景占荣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32-34,38,共4页
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正弦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用软件对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位置和速度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对电机位置信号及电机转子速度实时检测的数字化,并具有较高的精度,同时简化了原控制系统的硬件开销,减少了外围器件,降低了成本。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旋转编码器 位置 速度
下载PDF
基于EtherCAT的高性能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5
7
作者 黄庆 黄守道 +3 位作者 刘竹 王辉 潘鑫 陈正茂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45,共4页
设计了一款具有宽调速范围、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基于EtherCAT高性能电子轴传动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根据实际的商业滚筒印刷机械项目需要,利用电子轴传动印刷机电机伺服系统作为实验平台,使用自主研发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被控对象,基于... 设计了一款具有宽调速范围、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基于EtherCAT高性能电子轴传动交流永磁伺服系统。根据实际的商业滚筒印刷机械项目需要,利用电子轴传动印刷机电机伺服系统作为实验平台,使用自主研发的交流永磁同步电机作为被控对象,基于EtherCAT工业以太网的高速现场总线作为多轴联动的总线接口,设计了高端的控制器和驱动器,在电机控制策略上采用了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的自抗扰控制器,且仿真结果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ERCAT 多轴联动 高性能交流永磁伺服系统 自抗扰控制器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动惯量辨识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姚磊 邱鑫 +1 位作者 王慧贞 严仰光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35,共7页
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其中改进加减速法将传统方法微型化,使得电机可以在微震运行状态下进行惯量辨识;二分法利用转矩和转动惯量之间的联系,对转动惯量进行二分法快速查找... 在对传统方法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分别基于加减速法和二分法的新型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其中改进加减速法将传统方法微型化,使得电机可以在微震运行状态下进行惯量辨识;二分法利用转矩和转动惯量之间的联系,对转动惯量进行二分法快速查找。基于试验平台,对传统方法和新型方法进行试验验证,研究各方法可行性,并给出各自优缺点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转动惯量辨识 加减速法 二分法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的转速脉动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宏亮 王青 叶国铭 《微特电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4,47,共3页
分析了影响永磁交流伺服系统转速脉动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转矩脉动、转速反馈和速度控制器增益,并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转速脉动 转矩脉动 转速反馈 速度控制器增益
下载PDF
智能功率分析仪在电机自动测试系统中的运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洁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64,共4页
在现代测试技术领域,采用全自动化测试平台,对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性能进行评价的核心测试装置是智能功率分析仪。本文介绍了智能功率分析仪在电机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电机性能参数自动测试的全自动测试系统... 在现代测试技术领域,采用全自动化测试平台,对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性能进行评价的核心测试装置是智能功率分析仪。本文介绍了智能功率分析仪在电机自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电机性能参数自动测试的全自动测试系统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功率分析仪 永磁交流伺服系统 全自动测试系统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共模EMI噪声的预测及抑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余伟 王世山 +1 位作者 虞振洋 周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8,共7页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中高du/dt、di/dt在系统中寄生参数作用下感应出的电磁干扰,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已逐渐影响到其在高精密场合下的可靠运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模型的研究,是电磁干扰分析、预测及其...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中高du/dt、di/dt在系统中寄生参数作用下感应出的电磁干扰,随着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已逐渐影响到其在高精密场合下的可靠运行。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模型的研究,是电磁干扰分析、预测及其抑制的基础。本文研究出一种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共模EMI噪声的预估方案:针对典型系统中的智能功率模块(IPM)装置,通过分析开关管状态切换过程中IPM桥臂中点电位的跳变,等效出共模噪声源模型;在阐述共模干扰传播路径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方法提取了传播通道中所涉及的各主要部件(变流器、屏蔽线缆及永磁同步电机)的高频参数;在150k Hz^30MHz频段内,对其共模EMI噪声进行了实际测量,与仿真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建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样机实测EMI噪声,对于超出电磁兼容标准部分,提出了通过设计平面EMI滤波器滤除的方案,最终通过实验对该新型滤波器噪声抑制效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驱动系统 共模干扰源 参数提取 共模干扰模型 平面EMI滤波器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利红 陈小安 周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多因数耦合下的动态特性,构建了以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为核心,以IPC为支撑平台的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的试验体系结构。通过软件原型系统,采集了系统在空载和加载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响... 为了研究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多因数耦合下的动态特性,构建了以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为核心,以IPC为支撑平台的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的试验体系结构。通过软件原型系统,采集了系统在空载和加载运行状态下的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响应信号,并将物理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机电耦合分析的正确性。研究内容和结果有助于分析设计参数和机电耦合参数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机理和规律,有利于对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进行动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交流伺服精密驱动系统 机电耦合 精密传动 动力学
下载PDF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温度场计算及冷却系统改进研究
13
作者 刘丽红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6,共3页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温升是影响电动机运行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场计算可以准确地得到电机各部件的温升及其分布。建立了电机三维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得到电机整体的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空气流动状态及机壳结构形式...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温升是影响电动机运行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温度场计算可以准确地得到电机各部件的温升及其分布。建立了电机三维温度场的数学模型及有限元模型,得到电机整体的温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分析空气流动状态及机壳结构形式对电机冷却效果的影响规律,对电机冷却系统改进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有限元法 永磁交流伺服电动机 冷却系统
下载PDF
免疫单神经元PID控制在永磁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科 刘新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6-81,共6页
针对传统PID调节不易在线实时调整参数,难以有效控制复杂和时变系统的不足,以及单神经元PID控制不能实时调整增益、响应慢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系统转速... 针对传统PID调节不易在线实时调整参数,难以有效控制复杂和时变系统的不足,以及单神经元PID控制不能实时调整增益、响应慢的缺点,介绍了一种通过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并将其应用于永磁交流伺服系统.系统转速环控制器采用基于单神经元的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实现PID参数的在线实时调整.在单神经元中引入免疫反馈机理,实现增益自调整,提高其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系统的抗扰动能力,改善系统的速度控制效果,使转速的超调更小、振荡减弱、响应速度加快、稳态误差减小,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交流伺服系统 单神经元PID 免疫
下载PDF
航空宽调速交流伺服系统的功率电路与控制
15
作者 王凯 周元钧 《电气传动》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0,24,共4页
讨论了基于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航空宽调速范围的交流伺服系统。该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低速运行的控制。分析了低速运行时的电流脉动 ,提出了适用的功率电路与控制方法 ,并且讨论了系统结构。最后 。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功率电路 低速运行 调速范围 永磁同步电机 电流脉动 仿真分析 高速 系统结构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