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ing recognition of hepatic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被引量:22
1
作者 Toshiya Maebayashi Katsumi Abe +10 位作者 Takuya Aizawa Masakuni Sakaguchi Naoya Ishibashi Osamu Abe Tadatoshi Takayama Hisashi Nakayama Shunichi Matsuoka Kazushige Nirei Hitomi Nakamura Masahiro Ogawa Masahiko Sugitan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17期5432-5441,共10页
A 58-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the chief complaint of abdominal bloating and was incidentally found to have a liver tumor.As diagnostic imaging studies could not rule out malignancy,the patient underwent partial res... A 58-year-old man presented with the chief complaint of abdominal bloating and was incidentally found to have a liver tumor.As diagnostic imaging studies could not rule out malignancy,the patient underwent partial resection of segment 3 of the liver.The lesion pathologically showed eosinophilic proliferation,in addition to immunohistochemical positivity for human melanoma black 45 and Melan-A,thereby leading to the diagnosis of a hepatic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A PEComa arising from the liver is relatively rare.Moreover,the name ‘PEComa' has not yet been widely recognized,and the same disease entity has been called 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further diminishing the recognition of PEComa.In addition,PEComa imaging findings mimic those of malignant liver tumors,and clinically,this tumor tends to enlarge.Therefore,a PEComa is difficult to diagnose.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EComa and EAML cases and discuss the results,including findings useful for differentiating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s from malignant liver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MYOLIPOMA Tuberous SCLEROSIS MELAN-A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Humanmelanoma black 45 Imaging
下载PDF
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17
2
作者 武正山 韩晟 +4 位作者 朱岩 孔连宝 李相成 浦立勇 王学浩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7-479,共3页
目的 总结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肝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及... 目的 总结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肝PECom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及病理检查情况.患者行部分肝切除术后定期复查腹部B超、肝功能和肿瘤标志物,必要时复查腹上区CT,了解肿瘤有无复发、转移.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月.结果 16例患者中发病以中年女性患者居多,8例无自觉症状,其他患者表现为右季肋区不适、肝区隐痛或胀痛.肿瘤均为单发,位于肝右叶11例、肝左叶4例、肝尾状叶1例.术前B超检查无明显特异性征象,CT检查示肿瘤呈不均匀低密度表现.16例患者均行部分肝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均为R0切除,无手术并发症发生及患者死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示16例患者上皮样肿瘤细胞中恶性黑色素瘤HMB-45、Melan-A和血管平滑肌肌动蛋白均呈阳性.1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7.9个月(9.0 ~46.0个月),随访期内无肿瘤复发和死亡.结论 肝PEComa好发于中年女性患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CT检查有利于肝PEComa的鉴别诊断,行部分肝切除术治疗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肝切除术
原文传递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刚 高杰 +2 位作者 朱继业 冷希圣 胡志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1期10-15,共6页
目的提高对罕见的肝脏原发性肿瘤——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收集1989~2013年间报道的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例在内资料齐全的原发性肝脏PEComa患者41例,总结其病例资料,对原发性肝脏PEComa的... 目的提高对罕见的肝脏原发性肿瘤——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诊疗水平。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收集1989~2013年间报道的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例在内资料齐全的原发性肝脏PEComa患者41例,总结其病例资料,对原发性肝脏PECom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资料、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PEComa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不易识别,主要依靠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目前公认的主要治疗方法。41例患者中34例为良性,7例为恶性,恶性者预后较差。结论原发性肝脏PEComa是一种肝脏罕见肿瘤,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诊疗水平,术后应长期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周上皮样肿瘤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威 蒋伟 +2 位作者 李建设 张忠涛 王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56-558,共3页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200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诊治1例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对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无临床症状,无特征性... 目的分析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2007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诊治1例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对其临床、影像、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及相关文献复习。结果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无临床症状,无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术前难于确诊。组织学上由单一上皮样细胞构成,不含血管及脂肪成分,免疫组化呈特征性黑色素生成(HMB-45)阳性。目前文献报道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发生在肝脏者尚不足10例。结论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主要依靠病理进行诊断。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生物学行为不确定,建议术后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原文传递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秀丽 胡儒华 +1 位作者 王平怀 陈志晔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69-673,共5页
目的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PEComa)为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肝脏PEComa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肝脏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1例行肝脏MR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 目的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PEComa)为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肝脏PEComa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肝脏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1例行肝脏MR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肝脏CT和MR检查。结果单发型19例,大小2.3-11.5 cm,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发型3例,大小0.5-23.3 cm,呈巨大不规则形肿块伴多发圆形或类圆形子灶。肿瘤平扫密度/信号大部分均匀,CT平扫为稍低密度,MR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相对均匀明显高信号。病灶内部可含成熟脂肪(脂肪变性)或坏死囊变、出血而呈混杂密度/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血供丰富,动脉期中度至明显强化,以病变中心或周边见增粗纡曲血管影为特征表现,门静脉期呈等信号或趋于等信号,延迟期呈低信号。结论肝脏PEComa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发现肝脏肿瘤大部分密度/信号相对均匀,含或不含成熟脂肪(脂肪变性),增强扫描中心或边缘见粗大纡曲强化血管时,结合临床可提示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与MSCT表现 被引量:12
6
作者 贺亚琼 姚景江 +1 位作者 刘建滨 李红玲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病理与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与CT资料,1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手术标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行免...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病理与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与CT资料,18例患者均行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手术标本经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18例中,单发型16例,多发型2例,共计21个病灶,均呈圆形或类圆形,病灶最大径10~110 mm,平扫CT值-69~50 HU,病灶内可见脂肪、坏死囊变或出血灶,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部分呈环形强化,18个病灶可见增粗血管影。静脉期强化程度降低,呈等、低或稍高密度,实质期呈等或稍低密度。免疫组织化学HMB45、Melan-A和SMA均表达阳性,部分CD31、CD34和S-100表达阳性。结论肝脏PEComa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当肿瘤密度欠均匀或者含有脂肪,病灶内或周围出现增粗血管影时,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作出提示性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PEComa of the colon resistant to sirolimus but responsive to doxorubicin/ifosfamide 被引量:10
7
作者 Wolfgang Scheppach Nikolaus Reissmann +3 位作者 Thomas Sprinz Ekkehard Schippers Bjoern Schoettker Justus G Muell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10期1657-1660,共4页
A 23-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a three-week-history of crampy abdominal pain and melaena.Colonoscopy revealed a friable mass filling the entire lumen of the cecum;histologically,it was classified as perivascular ep... A 23-year-old male presented with a three-week-history of crampy abdominal pain and melaena.Colonoscopy revealed a friable mass filling the entire lumen of the cecum;histologically,it was classified as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 showed,in addition to the primary tumor,two large mesenteric lymph node metastases and four metastatic lesions in the liver.The patient underwent right hemicolectomy and left hemihepatectomy combined with wedge resections of metastases in the right lobe of the liver,the resection status was R0.Subsequently,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sirolimus.After 4 mo of adjuvant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ion he developed two new liver metastases and a local pelvic recurrence.The visible tumor formations were again excised surgically,this time the resection status was R2 with regard to the pelvic recurrence.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12 cycles of doxorubicin and ifosfamide under which the disease was stable for 9 mo.The clinical course was then determined by rapid tumor growth in the pelvic cavity.Second line chemotherapy with gemcitabine and docetaxel was ineffective,and the patient died 23 mo after the onset of disease.This case report adds evidence that,in malignant PEComa,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is curative surgery.If not achievable,the effects of adjuvant or palliative chemotherapy are unpredic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COLON Liver metastases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inhibitor SIROLIMUS Chemotherapy DOXORUBICIN IFOSFAMIDE
下载PDF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60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管瑜 王璇 +3 位作者 吴楠 陆珍凤 石群立 吴晋蓉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0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组织学形态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复习相关文献并随访。结果60例病例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14~85岁,中位年龄49岁。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影像学均表现为与脑膜关系密切的占位性病变,部分可伴随坏死及脑膜"鼠尾征"。组织学表现为富含大量薄壁裂隙状血管的梭形细胞肿瘤,根据肿瘤级别不同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及坏死等组织学特征。100.0%(60/60)病例表达波形蛋白;98.3%(59/60)病例表达STAT6,其中1例为局部阳性表达;61.7%(37/60)病例弥漫表达CD34;Ki-67阳性指数在1%~50%;不同程度见CD99、bcl-2、上皮细胞膜抗原(EMA)和SSTR2表达。均不表达S-100蛋白、SOX10、E-cadher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4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为术后6~82个月,平均40个月,存活30例,死亡10例。结论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瘤发病率低,术前准确诊断有一定困难。STAT6对诊断本病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治疗多为手术切除并联合放化疗。预后与发病部位、组织学分级、Ki-67阳性指数、是否全切以及融合基因变异体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STAT6转录因子 预后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原文传递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被引量:9
9
作者 郑淑妍 丁文双 苏敏 《国际内科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46-248,F0003,共4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PECs)起源于间叶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是一种多潜能细胞,其发生的肿瘤称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s)。PEComas是近10几年来新提出的一组间叶源性肿瘤,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的透明细胞"糖"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PECs)起源于间叶细胞,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是一种多潜能细胞,其发生的肿瘤称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s)。PEComas是近10几年来新提出的一组间叶源性肿瘤,包括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肺的透明细胞"糖"瘤、淋巴管平滑肌瘤病、镰状韧带的透明细胞肌黑色素细胞肿瘤及其它部位罕见的透明细胞瘤。目前尚无定义良、恶性的诊断标准。部分PEComas与结节性硬化综合征的遗传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 结节性硬化综合征 雷帕霉素
下载PDF
肺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志远 李辉 陈其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2期801-803,共3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报道2010年4月诊治的1例肺恶性PEComa患者的症状、影像、病理、治疗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无特异临床症状,为检查发现。PEComa术前...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报道2010年4月诊治的1例肺恶性PEComa患者的症状、影像、病理、治疗及随访情况,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前无特异临床症状,为检查发现。PEComa术前容易通过影像学手段发现但难以确诊,最终诊断依靠病理学表现和免疫组织化学。原发性肺恶性PEComa文献鲜见报道。结论肺PECom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问叶组织肿瘤,恶性PEComa非常罕见,依靠病理学方法诊断。其生物学行为不明确,建议术后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原文传递
4例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燕 石怀银 韦立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 探讨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复习4例胃肠道原发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切片及临床资料,选取典型蜡块做相关的免疫组化染色,抗体包括黑... 目的 探讨胃肠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复习4例胃肠道原发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切片及临床资料,选取典型蜡块做相关的免疫组化染色,抗体包括黑色素相关抗原HMB45、melan—A、肌源性标记抗原SMA、desmin,以及vimentin、CgA、CK、S-100、CD117、CD34。结果4例PECo—mas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36、38、42及45岁。其中2例位于升结肠,1例位于降结肠,1例位于乙状结肠。肿瘤大小4.5~10cm,境界清楚,切面灰白色,质地均匀,局部可见出血。镜检:肿瘤细胞呈上皮样排列,细胞质丰富,透亮或嗜酸性颗粒状,细胞核空泡状,有明显的核仁,间质富于毛细血管、血窦以及厚壁血管。细胞异型性小,个别病例局部可见轻-中度异型性,分裂象0~3个/10HPF。免疫组化结果:肿瘤弥漫表达HMB45(4/4),弥漫或片状表达vimentin(4/4)、SMA(4/4)以及desmin(3/4)。CgA、Syn、CK、S-100、CD117、CD10及CD34均阴性。4例患者行局部肠管及肿瘤切除,术后随访8、15、32及36个月均无复发和肿瘤转移。结论胃肠道PEComa少见,为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形态类似于软组织和其他部位的同类肿瘤,手术切除为首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胃肠肿瘤 预后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多模态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何璐 覃玲艳 +1 位作者 周梦琦 李勇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3-917,共5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多模态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脏PEComa的CT、MRI、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例,肝右叶6例,肝左叶7例,病灶最大直径约7.3 cm,最小直径...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多模态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脏PEComa的CT、MRI、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13例均为单发病例,肝右叶6例,肝左叶7例,病灶最大直径约7.3 cm,最小直径约1.3 cm,平均(3.77±2.17)cm。病灶内见出血2例,囊变坏死3例,脂肪成分2例。动脉期明显强化12例(均质强化10例,边缘向中心性强化2例),其中1例超声造影动脉期呈显著高强化。4例可见肝动脉走行于肿瘤边缘及内部。13例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均减低。4例普美显增强MRI肝胆特异期均呈低信号。结论肝脏PEComa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普美显增强MRI及超声造影对于直径较小的PEComa病灶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肝脏 多模态 医学影像
原文传递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4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丹 常筱颖 +1 位作者 杨向红 高霭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781-78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对4例PEComa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胞浆透明或嗜酸的瘤细胞为梭形、上皮样,呈巢状、腺泡状排列,其间见丰富的薄壁血管。HMB45... 目的:探讨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和免疫组化对4例PEComa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胞浆透明或嗜酸的瘤细胞为梭形、上皮样,呈巢状、腺泡状排列,其间见丰富的薄壁血管。HMB45 SMA均阳性表达。结论:子宫PEComa是一种较少见的间叶性肿瘤,易误诊为子宫平滑肌瘤,特征性的联合表达HMB45 SMA。子宫PEComa目前尚无确切的恶性诊断标准,属于恶性潜能未定的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 平滑肌瘤
下载PDF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肿瘤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园园 徐恩伟 李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08年3月到2015年3月诊治的肝脏7例标本,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1.5岁(范围41... 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周上皮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复习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08年3月到2015年3月诊治的肝脏7例标本,观察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7例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1.5岁(范围41-56岁),男性2例,女性5例.其中经典型2例,肌细胞为主型3例,脂肪细胞为主型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7例病例HMB45均为阳性,6例阳性SMA及VIM,5例阳性Melan A,2例结蛋白阳性,Ki-67平均阳性指数为1.3%(范围0-5%), TFE3均为阴性.结论:原发性肝脏血管上皮样肿瘤是一种肝脏罕见肿瘤,应提高对其认识和诊疗水平,术后应长期密切随访.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HMB 45、Melan A和SMA对于肝脏PEComa的诊断具有帮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晓妮 傅潇 +5 位作者 任梦迪 蒋爱民 梁璇 阮之平 田涛 姚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7-1520,共4页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s)是源于间质的罕见肿瘤,肿瘤细胞由独特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构成,均表达黑色素瘤标志物及黑色素特异性抗体。主要患病人群为女性,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可累及身体的...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PEComas)是源于间质的罕见肿瘤,肿瘤细胞由独特的血管周上皮样细胞构成,均表达黑色素瘤标志物及黑色素特异性抗体。主要患病人群为女性,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可累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但起源于子宫的较多。良性肿瘤较多,复发及转移性少见,预后良好,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可辅以化疗及靶向治疗。我们基于已发表的文献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PEComas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生物学标记、诊断和鉴别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免疫组化 病理特征 治疗
下载PDF
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朋成 晏菲 +2 位作者 马燕凌 敖启林 邓仲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的判定。方法复习6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病变蜡块进行相关标记物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指标主要包括HMB45、... 目的探讨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giomyolipoma,EAML)的临床病理特点和生物学行为的判定。方法复习6例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和病理切片,选取典型病变蜡块进行相关标记物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指标主要包括HMB45、Melan-A和SMA。并依据相应的分级体系对6例进行生物学行为判定。结果 6例中女性4例,男性2例;年龄从21岁到58岁,平均年龄36.2岁;4例来源于肾脏,2例来自于肝脏;肿瘤大小从5 cm到18 cm不等。临床上无远处转移证据。镜下见肿瘤主要由弥漫的上皮样肿瘤细胞构成,细胞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胞质丰富,呈弱嗜酸性或透明状。免疫组化示HMB45、Melan-A和SMA均有阳性表达。生物学行为判定,5例属于不确定恶性潜能范畴,1例为恶性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属于不确定恶性潜能的肿瘤,极少病例依据组织学特点可以判定为恶性肿瘤。这种依据组织学特点定性的体系有助于临床采取正确积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下载PDF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诊治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 被引量:3
17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医学专业委员会妇科肿瘤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张颐 张师前 邓雷 李芳梅 庞晓燕 刘爱军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6期1741-1746,1750,共7页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较少见,缺乏特异性的体征或症状,影像学表现也不典型,多于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女性生殖道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PEComa的手术治疗原则以切缘阴性的完整切除为标准。单纯肿瘤切除术适用于瘤体小... 女性生殖道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较少见,缺乏特异性的体征或症状,影像学表现也不典型,多于术后病理确诊。手术是女性生殖道PEComa的主要治疗手段,PEComa的手术治疗原则以切缘阴性的完整切除为标准。单纯肿瘤切除术适用于瘤体小、恶性潜能未定、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女性生殖道PEComa的分子特点包括结节性硬化症(TSC)1/2突变、转录因子E3(TFE3)融合、RAD51 B段(RAD51B)融合。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以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是复发患者未来探索的方向。本文结合现有的循证资料,集体讨论制定本共识,以期为中国女性生殖道PEComa的规范化诊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生殖道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诊断 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腹膜后和盆腔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陈李豪 刘凯锋 +4 位作者 黄高振 唐泉青 李世豪 许志坚 刘宏伟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恶性PECom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 目的探讨恶性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PEComa)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治要点以增加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例恶性PEComa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恶性PEComa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3、16岁,发生部位分别位于腹膜后、盆腔,均行手术切除肿瘤,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患者1肿瘤组织主要由平滑肌样细胞构成,患者2肿瘤组织主要由上皮样细胞构成,2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均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HMB45、Melan-A、SMA、CD34均表达阳性,随访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分析文献报道的15例腹膜后或盆腔PEComa患者的资料,男性3例、女性12例,其中9例为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或腰痛,部分患者为体检时发现。结论恶性PEComa术前诊断较困难,易误诊,最终确诊需要依靠术后病理结果。目前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肿瘤为主,长期随访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腹膜后肿瘤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恶性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Cutaneous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s:A review on an infrequent neoplasm 被引量:2
19
作者 Mar Llamas-Velasco Luis Requena Thomas Mentzel 《World Journal of Methodology》 2016年第1期87-92,共6页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utaneous" cell tumors(PEComa) are a family of mesenchymal tumors with shared microscop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properties: They exhibit both smooth muscle cell and melanocytic di...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utaneous" cell tumors(PEComa) are a family of mesenchymal tumors with shared microscop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properties: They exhibit both smooth muscle cell and melanocytic differentiation. Non-neoplastic counterpart of PEComa's cells are unknow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cutaneous PEComa and primary cutaneous ones. We will review the clinical setting,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ptions for cutaneous PEC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 Skin CUTANEOUS 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s Clear cell myomelanocytic tumor
下载PDF
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博 吴焕文 +2 位作者 王文泽 孟云霄 刘彤华 《癌症进展》 2015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以明确诊断。方法收集8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行巨检、镜检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MB45、SMA等相关表型。结果大部分肿瘤细胞呈圆形和多角形上皮样,小部分呈梭形,... 目的分析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以明确诊断。方法收集8例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行巨检、镜检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MB45、SMA等相关表型。结果大部分肿瘤细胞呈圆形和多角形上皮样,小部分呈梭形,胞质透明至淡嗜酸性,围绕血管生长,大部分病例的HMB45和SMA呈强阳性。结论子宫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的病理特征较独特,可据以诊断或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 子宫 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