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发生上肢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PICC-CRT)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行PICC静脉化疗肺癌患者453例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发生上肢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PICC-CRT)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行PICC静脉化疗肺癌患者453例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48例,非血栓组405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血栓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癌症分期、性别、置管前VTE风险评估、置管前活动能力评估、脑梗史、癌症转移史、D-二聚体水平是肺癌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67,0.879)〕,最佳截断值为0.087,灵敏度为0.792,特异度为0.699,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结论癌症晚期(Ⅲ~Ⅳ期)、性别男、VTE评估风险偏高、活动能力评估偏低、脑梗史、癌症转移史、D-二聚体水平偏高是肺癌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静脉血栓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和经济负担,是不容忽视的PICC相关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置入PICC发生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以降低PICC相关...背景与目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相关静脉血栓会给患者带来极大危害和经济负担,是不容忽视的PICC相关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患者置入PICC发生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以降低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9月间住院化疗安置PICC的1,538例肺癌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对发生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置管静脉、置管肢体、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值与发生静脉血栓有无相关性。结果在1,538例置管患者中,发生静脉血栓38例,发生率为2.47%。患者的年龄、置管肢体、血小板计数、PT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OR=2.194,P=0.024)、置管静脉(OR=1.955,P=0.006)、FIB值(OR=2.055,P=0.028)对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的发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头静脉置管的发生率高于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置管,FIB>4 g/L的患者发生率高于FIB≤4 g/L的患者。结论患者性别、置管静脉、FIB值与PICC相关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在PICC护理工作中,应详细评估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从而有效降低PICC相关静脉血栓发生率,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低出生体重儿中给予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的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为NICU开展PICC置管提供依据。方法:...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低出生体重儿中给予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的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为NICU开展PICC置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并行PICC置管的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以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为病例组,未发生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总置管时长为3,466天,感染的发生率为每千导管日5.48例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000 g(OR=0.266,95%CI:0.084~0.842)及置管日龄≤7 d(OR=0.193,95%CI:0.057~0.653)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置管日龄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41,约登指数为0.369,较单独更能有效地对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预测。结论: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出生体重<1000 g的超低级出生体重儿以及置管日龄≤7天的早产儿,应该提高警惕,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肺癌患者发生上肢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PICC-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PICC-CRT)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北京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行PICC静脉化疗肺癌患者453例为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分为血栓组48例,非血栓组405例。收集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血栓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模型内部验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价模型校准度。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癌症分期、性别、置管前VTE风险评估、置管前活动能力评估、脑梗史、癌症转移史、D-二聚体水平是肺癌患者发生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23〔95%CI(0.767,0.879)〕,最佳截断值为0.087,灵敏度为0.792,特异度为0.699,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结论癌症晚期(Ⅲ~Ⅳ期)、性别男、VTE评估风险偏高、活动能力评估偏低、脑梗史、癌症转移史、D-二聚体水平偏高是肺癌患者PICC相关性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校准能力。
文摘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低出生体重儿中给予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置管的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为NICU开展PICC置管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长沙市某三甲医院NICU住院并行PICC置管的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以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为病例组,未发生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9例低出生体重儿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总置管时长为3,466天,感染的发生率为每千导管日5.48例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1000 g(OR=0.266,95%CI:0.084~0.842)及置管日龄≤7 d(OR=0.193,95%CI:0.057~0.653)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置管日龄两者联合,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741,约登指数为0.369,较单独更能有效地对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预测。结论:对于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出生体重<1000 g的超低级出生体重儿以及置管日龄≤7天的早产儿,应该提高警惕,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