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全血中与老化相关的DNA甲基化标记的来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红东 洪贵妮 郭政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73,共9页
机体老化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复杂疾病相关。目前,研究者已在外周全血中识别了大量的与老化相关的DNA甲基化标记,这些标记可能反映外周血白细胞在机体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也可能反映外周血中与年龄相关的细胞构成比例的变化... 机体老化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许多复杂疾病相关。目前,研究者已在外周全血中识别了大量的与老化相关的DNA甲基化标记,这些标记可能反映外周血白细胞在机体老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也可能反映外周血中与年龄相关的细胞构成比例的变化。文章利用3组正常个体外周全血DNA甲基化谱,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识别了与老化相关的Cp G甲基化位点(age-related DNA methylation Cp G sites,ar Cp Gs)并评价了其可重复性;利用去卷积算法估计了各外周血样本中髓性和淋巴性细胞的比例并分析了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比较了在外周全血、CD4+T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中识别的ar Cp Gs的一致性。结果显示,在独立外周全血数据中识别的ar Cp Gs具有显著的可重复性(超几何检验,P=1.65×10-11)。外周血髓性和淋巴性细胞的比例分别与年龄显著正、负相关(Spearman秩相关检验,P<0.05,r≤0.22),它们间DNA甲基化水平差异较大的Cp G位点倾向于在外周全血中被识别为ar Cp Gs。在CD4+T细胞中识别的ar Cp Gs与在外周全血中识别的ar Cp Gs显著交叠(超几何检验,P=6.14×10-12),且99.1%的交叠位点在CD4+T细胞及外周全血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年龄的正、负相关性一致。尽管在CD14+单核细胞中识别的ar Cp Gs与在外周全血中识别的ar Cp Gs并不显著交叠,但是在交叠的51个ar Cp Gs中,有90.1%的位点在CD14+单核细胞、外周全血以及CD4+T细胞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与年龄的正、负相关性一致,提示它们可能主要反映细胞间共同的改变。在外周全血中识别的ar Cp Gs主要反映某些白细胞共同或特异的DNA甲基化改变,但是也有一部分反映外周血细胞比例构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全血 老化 DNA甲基化 CD4+T细胞 CD14+单核细胞
下载PDF
儿童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检测IGF-1和IGFBP-3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倩琦 燕武 +2 位作者 潘伟 高岭 李晓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5-1859,共5页
探讨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检测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一致性。本研究为横断面设计,纳入2022年1至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同时收集末梢全血和静脉血... 探讨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检测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一致性。本研究为横断面设计,纳入2022年1至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0~14岁儿童,同时收集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样本,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分别检测两种样本的IGF-1和IGFBP-3水平。采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两种样本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并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两种样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分析IGF-1和IGFBP-3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共收集匹配有效样本203例(男117名,女86名)。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IGF-1(r=0.986,P<0.001)、IGFBP-3(r=0.974,P<0.001)相关良好,直线回归方程式分别为:IGF-1_(静脉血清)=1.047×IGF-1_(末梢全血)-6.840,IGFBP-3_(静脉血清)=0.924×IGFBP-3_(末梢全血)+0.396。按性别和年龄分层后相关性和一致性依然存在。ICC分析表明,IGF-1和IGFBP-3的单一量度ICC分别为0.983和0.967,一致性良好。男女童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IGF-1与IGFBP-3在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均随年龄增加而显著上升(P_(趋势)均<0.001)。综上,末梢全血和静脉血清检测IGF-1和IGFBP-3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其水平可以互认。检测末梢血IGF-1和IGFBP-3在低龄儿童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可为低龄儿童的营养干预、生长发育评估等提供辅助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梢全血 静脉血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一致性
原文传递
多发性硬化外周全血mRNA差异表达的来源及其特异性分析
3
作者 王雯 郭有 +3 位作者 李兆瀛 敬佳 关庆洲 孙博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485-488,共4页
目的 探究多发性硬化外周全血mRNA差异表达的来源及其特异性。 方法 利用外周全血mRNA表达谱数据,分别筛选多发性硬化和炎症性疾病(感染性休克、肺结核)患者相对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比较。筛选正常外周血中髓系相对淋巴系... 目的 探究多发性硬化外周全血mRNA差异表达的来源及其特异性。 方法 利用外周全血mRNA表达谱数据,分别筛选多发性硬化和炎症性疾病(感染性休克、肺结核)患者相对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比较。筛选正常外周血中髓系相对淋巴系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并与多发性硬化患者相对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作比较。结果 比较多发性硬化患者与两种炎症性疾病(感染性休克、肺结核)患者相对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交叠基因上/下调方向的一致性分别为91.32%(P〈0.05),93.23%(P〈0.05)。比较多发性硬化患者相对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及正常人群髓系相对淋巴系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交叠基因上/下调方向的一致性为96.82%(P〈0.05)。结论 多发性硬化患者相对于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与炎症性疾病患者相对正常人群的差异表达基因高度一致,同时与髓系相对淋巴系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同样高度一致。上述结果表明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全血中观察到的基因表达的改变可能是由于髓系/淋巴系细胞构成比例改变所致,是非特异的炎症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炎症性疾病 差异表达基因
原文传递
石嘴山市儿童末梢全血中铅、镉含量及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温碧艳 梁春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5期5723-5725,共3页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儿童血铅、镉含量水平,分析异常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9月就诊的1 077例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使用BH2100T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末梢全血中铅、镉进行分析,对异... 目的:了解石嘴山市儿童血铅、镉含量水平,分析异常者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9月就诊的1 077例儿童,按年龄分成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期组,使用BH2100T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对儿童末梢全血中铅、镉进行分析,对异常者进行病因学调查。结果:各组儿童血镉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儿童血铅增高率及增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组血铅异常儿童的男、女比例无差异;幼儿组、学龄前组及学龄组血铅增高者主要与不良习惯及居住环境有关,占比均超过70%。结论:石嘴山市儿童血铅升高水平及升高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升高,主要与不良习惯及居住环境有关。因而应改善环境,改变不良习惯及注意均衡饮食,合理补充微量元素,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微量元素 末梢全血
原文传递
微量末梢全血生理盐水稀释沉淀法检测HBsAg的研究
5
作者 吴瑞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612-614,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末梢全血代替末梢血清或静脉血清 ,在快速ELISA检测血样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效果。 方法 用生理盐水稀释微量末梢全血 ,沉淀血球 ,取上清液用快速ELISA试验检测 42 3份血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标记物HBsA...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末梢全血代替末梢血清或静脉血清 ,在快速ELISA检测血样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效果。 方法 用生理盐水稀释微量末梢全血 ,沉淀血球 ,取上清液用快速ELISA试验检测 42 3份血标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标记物HBsAg ,并与相应的静脉全血、静脉血清、末梢血清结果进行比较 ,计算其检出率、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度。 结果 末梢全血生理盐水稀释法与静脉血清法的总符合率为 98.74%。以静脉血清法作参照 ,末梢全血稀释沉淀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 98.3 1%和 97.2 7% ,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3 5 %和 95 .47% ,虽略低于末梢血清法的相应指标 ,但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微量末梢全血稀释沉淀快速ELISA法检测HBsAg ,用血量少 ,人们乐于接受 ,操作方便快捷 ,结果稳定可靠 ,可作为大批量行业性检查中HBsAg的筛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末梢全血稀释沉淀法 检测方法 乙型肝炎病毒 表面抗原 ELISA法
下载PDF
手指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的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科奇 应晟 翁凌峰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8-749,752,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感染性疾病用手指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用血浆检测的相对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其中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患儿各80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手指末梢全血以及血浆... 目的探究儿童感染性疾病用手指末梢血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用血浆检测的相对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0例,其中病毒性与细菌性感染患儿各80例,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手指末梢全血以及血浆中hs-CRP水平检测,对检测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手指末梢全血及血浆中hs-CRP水平分别为(14.7±3.5)mg/L、(16.4±5.0)mg/L,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患儿的(3.4±2.5)mg/L、(3.1±1.9)mg/L,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中血浆与手指末梢全血hs-CR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中、高值血浆与手指末梢全血hs-CRP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儿童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诊断时,可采用手指末梢全血代替血浆,且检测结果不会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末梢血 超敏C-反应蛋白 儿童 感染性疾病
原文传递
660例产妇及新生儿末梢血微量元素的含量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齐海燕 岳书勤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83-285,共3页
目的:研究产妇与其新生儿末梢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铁、钙、镁的含量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660例产妇末梢全血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新生儿其含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分析,它们之间... 目的:研究产妇与其新生儿末梢全血微量元素铜、锌、铁、钙、镁的含量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660例产妇末梢全血五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新生儿其含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分析,它们之间具有相关性(P<001),且为正相关。结论:产妇微量元素水平异常直接影响新生儿其水平,且与其分娩非正常儿明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新生儿 末梢全血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高原世居健康藏族和汉族人外周血线粒体I、II、III、IV和V复合物相关编码基因mRNA表达量比较
8
作者 白振忠 乌仁塔娜 +2 位作者 嘎琴 靳国恩 格日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比较高原世居健康藏族和汉族人外周血线粒体I、II、III、IV和V复合物相关编码基因mRNA表达量,初步了解藏族人线粒体复合物编码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青海玉树地区健康藏族男性和汉族男性外周静脉... 目的比较高原世居健康藏族和汉族人外周血线粒体I、II、III、IV和V复合物相关编码基因mRNA表达量,初步了解藏族人线粒体复合物编码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青海玉树地区健康藏族男性和汉族男性外周静脉血线粒体复合物I、II、III、IV、V编码基因NDUFA1、SDHA、UQCRC1、COX6A2、ATP6V0D2mRNA表达量,并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复合体IV中的基因COX6A2和复合体V中的ATP6V0D2基因的表达量之间存在差异,藏族人COX6A2和ATP6V0D2基因表达量均高于汉族人,而其他编码基因无差异。结论藏族人线粒体复合物编码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主要集中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复合体IV的COX6A2和复合体V的ATP6V0D两个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线粒体复合物 外周血 mRNA 表达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