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小花
邓伍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究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行肘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行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行肘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行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试验组使用自制垫枕放置于手臂下进行PICC置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成像效果、超声探头纵轴与操作台的平面角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置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管前血管成像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成像效果良好时操作台与探头纵轴垂直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8.33%、试验组为100.0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P<0.05),且多次进针及多次送导丝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在30~45 min范围内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 45 min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肘上PICC置管,能够有效提高血管成像的效果。此外,操作台与超声探头纵轴呈垂直角度更加利于操作,降低了多次进针及送导丝次数,进一步缩短了置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垫枕
超声引导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姬红丽
于凤琴
阮飞娜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IEGM)定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4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B超引导下P...
目的分析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IEGM)定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4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B超引导下PICC置管,观察组接受B超联合IEGM定位PICC置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成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导管异位情况及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对照组37例患儿中,PICC置管成功27例(72.97%);观察组37例患儿中,PICC置管成功36例(97.30%)。观察组PICC置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03)。观察组非计划拔管与导管异位的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超联合IEGM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较佳,置管成功率较高,且非计划拔管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B超
腔内心电图
原文传递
题名
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小花
邓伍秀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74-77,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究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行肘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行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试验组使用自制垫枕放置于手臂下进行PICC置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成像效果、超声探头纵轴与操作台的平面角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置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管前血管成像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成像效果良好时操作台与探头纵轴垂直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8.33%、试验组为100.0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P<0.05),且多次进针及多次送导丝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在30~45 min范围内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 45 min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肘上PICC置管,能够有效提高血管成像的效果。此外,操作台与超声探头纵轴呈垂直角度更加利于操作,降低了多次进针及送导丝次数,进一步缩短了置管时间。
关键词
自制垫枕
超声引导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Keywords
Homemade
pillow
Ultrasonic
guidance
peripheral
venipuncture
central vein
catheterization
Application
effect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
被引量:
1
2
作者
姬红丽
于凤琴
阮飞娜
机构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出处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10,共3页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项目(2018020713)。
文摘
目的分析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IEGM)定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4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B超引导下PICC置管,观察组接受B超联合IEGM定位PICC置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成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导管异位情况及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对照组37例患儿中,PICC置管成功27例(72.97%);观察组37例患儿中,PICC置管成功36例(97.30%)。观察组PICC置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03)。观察组非计划拔管与导管异位的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超联合IEGM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较佳,置管成功率较高,且非计划拔管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较低。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B超
腔内心电图
Keywords
peripheral
venipuncture
central vein
catheterization
Ultrasound
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m
分类号
R722.6 [医药卫生—儿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
刘小花
邓伍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
姬红丽
于凤琴
阮飞娜
《临床医学》
CAS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