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早产儿胸腔积液的抢救及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小娟 同锦锦 鲁周咪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0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早产儿胸腔积液的抢救及护理。方法选取的115例研究对象是我院经外周中心置管的早产患儿,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其中5例患儿置管失败,110例患儿中有3例出现胸腔积液并发症,对其抢救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早产儿胸腔积液的抢救及护理。方法选取的115例研究对象是我院经外周中心置管的早产患儿,选取的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其中5例患儿置管失败,110例患儿中有3例出现胸腔积液并发症,对其抢救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10例外周静脉置管早产患儿在使用期间中,有3例患儿并发胸腔积液,发生率为2.73%(3/110),经积极抢救和优质护理后,2例患儿均脱险并顺利出院。结论对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早产儿,护理人员要加强警惕意识,积极采取抢救措施,给予患儿优质护理,确保患儿的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胸腔积液 抢救及护理
下载PDF
CT技术应用于肺癌患者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的价值研究
2
作者 关务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24期59-62,共4页
目的 探讨CT技术应用于肺癌患者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辽阳市结核病医院CT室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肺癌患者均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来预测外... 目的 探讨CT技术应用于肺癌患者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的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辽阳市结核病医院CT室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肺癌患者均采用从穿刺点测量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来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对照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向下反折至第四肋间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试验组40例肺癌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CT技术应用于胸锁关节到心脏阴影右上缘的垂直距离来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比较两组肺癌患者术中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一次到位率、患者满意度及机械性静脉炎人数。结果 试验组肺癌患者术中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一次到位率以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肺癌患者(P <0.05),试验组机械性静脉炎人数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对肺癌患者来说,在常规测量基础上加用CT技术应用于胸锁关节到心脏阴影右上缘的垂直距离来预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置入长度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技术 肺癌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置入长度
下载PDF
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过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小花 邓伍秀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5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究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行肘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行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究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行肘上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行超声引导下肘上PICC置管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方法进行PICC置管,试验组使用自制垫枕放置于手臂下进行PICC置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管成像效果、超声探头纵轴与操作台的平面角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置管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置管前血管成像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成像效果良好时操作台与探头纵轴垂直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为98.33%、试验组为100.00%,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8.33%)高于对照组(88.33%)(P<0.05),且多次进针及多次送导丝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在30~45 min范围内的例数多于对照组(P<0.05),> 45 min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自制垫枕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肘上PICC置管,能够有效提高血管成像的效果。此外,操作台与超声探头纵轴呈垂直角度更加利于操作,降低了多次进针及送导丝次数,进一步缩短了置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垫枕 超声引导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宁宁 宋红霞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某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将...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3月某院肝胆外科接受治疗并留置PICC导管的25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是否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258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40例,其中局部感染20例,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0例;感染患者血液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6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5株,革兰氏阴性菌23株,真菌3株。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间性别、既往手术史、置管季节、有无心血管疾病、穿刺部位、穿刺血管、穿刺方法、导管类型、周期性导管维护、静脉炎史及导管堵塞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单次置管穿刺数≥2次、使用双腔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7 d的比例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糖尿病史、单次置管穿刺数≥2次、使用双腔导管及导管留置时间≥7 d为肝胆外科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AUC值为0.865,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6.70%。结论:肝胆外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穿刺次数、导管腔数及导管留置时间均是其影响因素,临床应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提前干预予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构建预测模型有助于帮助临床筛选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 影响因素 预防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与PICC置管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宗武 罗文 钱超 《蛇志》 2021年第4期434-435,44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危重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44例)和超声组(44例)。传统组采用...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CVC)与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危重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44例)和超声组(44例)。传统组采用PICC置管法置管,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CVC置管,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导管留置时间、穿刺成功率及CRBS发生率。结果超声组的穿刺次数为(1.13±0.48)次少于传统组的(1.67±0.53)次,1针穿刺成功率(95.45%)高于传统组(81.82%),CRBS发生率(2.27%)低于传统组(18.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行2针、行3~5针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CVC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PICC置管法,有利减少穿刺次数,降低CRBS的发生,减少了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超声引导下锁骨下静脉置管 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穿刺次数 一次穿刺成功率
下载PDF
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章飞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5期77-78,共2页
目的:探究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早产儿60例,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分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的单独PICC组与2019年4月-2020年11月的脐静脉加PICC组。比较两组导管... 目的:探究脐静脉置管联合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早产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早产儿60例,根据临床应用情况分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的单独PICC组与2019年4月-2020年11月的脐静脉加PICC组。比较两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与PICC置管穿刺成功率。结果:脐静脉加PIC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独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静脉加PICC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足量喂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单独PIC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静脉加PICC组PICC置管的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治疗中应用脐静脉置管联合PICC,可有效提高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早产儿身体恢复、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置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早产儿 并发症
下载PDF
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姬红丽 于凤琴 阮飞娜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10,共3页
目的分析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IEGM)定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4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B超引导下P... 目的分析B超联合腔内心电图技术(IEGM)定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郑州市妇幼保健院行PICC置管的早产儿74例按照交替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接受B超引导下PICC置管,观察组接受B超联合IEGM定位PICC置管。观察两组置管后成功率,记录并比较两组导管异位情况及非计划拔管情况。结果对照组37例患儿中,PICC置管成功27例(72.97%);观察组37例患儿中,PICC置管成功36例(97.30%)。观察组PICC置管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49,P=0.003)。观察组非计划拔管与导管异位的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B超联合IEGM定位早产儿PICC置管的效果较佳,置管成功率较高,且非计划拔管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B超 腔内心电图
原文传递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探讨 被引量:95
8
作者 梁海华 谢巧庆 +1 位作者 张婷婷 蓝丽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70-572,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法对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病房进行PICC插管的 10 2例病人进行每日观察并记录。结果导管留置天数 7~ 396天 ,平均留置时间 138天 ,发生Ⅰ级静脉炎 2例 ... 目的探讨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方法对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 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病房进行PICC插管的 10 2例病人进行每日观察并记录。结果导管留置天数 7~ 396天 ,平均留置时间 138天 ,发生Ⅰ级静脉炎 2例 ,穿刺点出血 2例 ,液体外渗 2例 ,导管堵塞 12例 ,拔管后导管全部完整 ,细菌培养全部阴性。经临床观察发现 ,静脉炎的发生和穿刺点出血、渗液与留置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以超过一年 ,但要密切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发生 ,并提出了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时间 外周导入 中心静脉置管 白血病 护理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