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6
1
作者 何昭霞 李灵 陈杰 《河北医学》 CAS 2012年第10期1504-1506,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分别进行末梢血、静脉血采集,比较两种采集标本检测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静脉血及末梢血血常规检... 目的:比较不同采血方法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进行血常规检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期分别进行末梢血、静脉血采集,比较两种采集标本检测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静脉血及末梢血血常规检查结果除MCH一项外,末梢血RBC、Hb、Hct、MCV、MCHC、PLT水平均低于静脉血,WBC水平高于静脉血,统计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性试验结果比较中末梢血CV值明显高于静脉血(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采血检验结果较稳定,且数值较末梢血准确,血常规检查时应使用静脉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 末梢血 血常规
下载PDF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小东 崔会欣 +1 位作者 焦冠勇 赵慧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6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各45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各45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等检查项目。结果静脉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24±3.16)×109/L;RBC:(3.34±0.98)×1012/L;HCT:(42.35±20.46)%;HGB:(115.75±15.76)g/L;MCHC:(319.78±28.79)g/L;PLT:(228.75±84.78)×109/L。末梢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86±3.18)×109/L;RBC:(3.86±0.87)×1012/L;HCT:(31.46±21.48)%;HGB:(101.56±16.48)g/L;MCHC:(322.43±28.94)g/L;PLT:(213.48±81.46)×109/L。两组患者的MCHC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RBC、HCT、HGB、PLT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应用静脉血代替末梢血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静脉血 末梢血
下载PDF
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微RNA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3
作者 张建坤 单微 +4 位作者 张迎春 贾翠英 于磊 耿峰 李春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952-4955,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微RNA(mi RNA)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微RNA(mi RNA)表达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于PCI术前30 min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 mg+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盐酸替罗非班首次剂量0.5 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iv,之后改为0.4μg/(kg·min)泵注,30 min后改为0.1μg/(kg·min)泵注,持续时间为24 h。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前和PCI术后外周血mi RNA(mi RNA-1、mi RNA-133a、mi RNA-208b、mi RNA-499)表达水平、肱动脉内径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i RNA表达水平及v WF、ET-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肱动脉内径及NO水平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大于或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PCI术前给予替罗非班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降低患者mi RNA表达水平,增大肱动脉内径,对血管内皮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外周血 微RNA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41
4
作者 俞恒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4期586-588,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GDM孕妇(GDM组)和健康妊娠孕妇(对照组)进行外周血HbA1c、空腹血糖(FPG)、1...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GD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产科做产前检查的GDM孕妇(GDM组)和健康妊娠孕妇(对照组)进行外周血HbA1c、空腹血糖(FPG)、1h血糖(GLU)、2hGLU和3hGLU检测,分析两组上述检测指标的差异和HbA1c水平变化对妊娠结局影响。结果 GDM组检测HbA1c、FPG、1hGLU、2hGLU和3hGLU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DM孕妇(HbA1c>5.8%)发生妊高症、剖宫产、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胎儿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黄疸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健康妊娠孕妇(HbA1c≤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外周血HbA1c检测水平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有助于了解GDM孕妇的GLU控制情况,对GDM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娩、筛查及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提供指导性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外周血 糖化血红蛋白 妊娠期糖尿病
下载PDF
北京地区儿童末梢血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5
5
作者 吕葛 宋文琪 徐樨巍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5-978,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钙、铜、锌、铁、镁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防治儿童缺乏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10—2011年在北京儿童医院体检的7972名儿童末梢血的钙、铜、锌、铁、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儿童钙、铜、锌、铁、镁5种微量元素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防治儿童缺乏微量元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010—2011年在北京儿童医院体检的7972名儿童末梢血的钙、铜、锌、铁、镁5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受检儿童均为北京城区常住人口,将其分为5个年龄组:婴儿组(1~12个月,1506名),幼儿组(1~2岁,2766名),学龄前组(3~6岁,1918名),学龄期组(7~11岁,1576名),青春发育期组(12~18岁,206例),每组按性别又分成男、女2组。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间儿童5种微量元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末梢血微量元素钙和铜的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而锌和铁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血镁的含量较稳定。婴儿期男性和女性组铜的含量分别为(21.90±2.89)和(21.25±2.80)μmol/L,幼儿期分别为(21.76±2.78)和(21.29±2.69)μmol/L,学龄前期分别为(21.32±2.83)和(20.88±2.84)μmol/L,学龄期分别为(20.81±3.02)和(20.36±3.37)μmol/L,不同性别儿童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40、4.475、3.290、2.894,P均〈0.01),而青春发育期分别为(19.53±2.91)和(20.30±2.9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96,P〉0.05);钙、锌、铁、镁含量在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种微量元素中锌、铁的缺乏在不同年龄段都较为常见,总的缺乏率分别为58.9%和19.2%,婴儿期锌和铁的缺乏率分别达67.7%和42.3%。结论北京地区儿童末梢血钙、铜、镁分布水平趋于合理,铁和锌存在不同情况的缺乏,应加强对铁和锌缺乏的保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末梢血 儿童
原文传递
不同来源CIK细胞的体外扩增和杀伤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26
6
作者 王家祥 郑树 刘秋亮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6-618,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C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和机制. 方法: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6例,经单个核细胞,以抗CD3mAb、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二者的细胞动力学效应,MTT法比较二...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来源的CK细胞的体外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和机制. 方法:脐血和正常人外周血各16例,经单个核细胞,以抗CD3mAb、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干扰素γ为诱导剂制备CIK细胞,直接活细胞计数法比较二者的细胞动力学效应,MTT法比较二者对胃癌细胞株BGC823的杀伤活性,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的变化.结果:脐血CIK细胞的扩增速度、杀伤活性均显著优于外周血CIK细胞,CMNCCIKvsMNCCIK,P<0. 05;脐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坏死为主,外周血CIK细胞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主,二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脐血CIK细胞体外扩增快,杀伤活性强,对肿瘤细胞的作用优于外周血CIK细胞,不同来源的CI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K细胞 脐血 外周血 体外扩增 杀伤活性 透射电镜
下载PDF
从临床药理学角度探讨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7
作者 石江伟 于涛 高秀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160-2166,共7页
卒中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2位病因,除血管再通外,尚无有循证医学支持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外周血生物学标记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凝血/血栓形成、血管再生4个角度分类阐述与急性脑梗死... 卒中已成为造成人类死亡的第2位病因,除血管再通外,尚无有循证医学支持的有效药物。近年来,国内外对于急性脑梗死后外周血生物学标记物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脑组织损伤、炎症反应、凝血/血栓形成、血管再生4个角度分类阐述与急性脑梗死预后紧密相关的临床药理学指标及中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以期为进一步阐释中药复杂成分的作用机制和研究开发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中药注射液大品种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临床药理学 外周血 生物学标记物 急性脑梗死
原文传递
三种简易提取全血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9
8
作者 涂向东 江清华 兰风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比较三种快速、简便、适用、低成本的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选用快速氯仿-异戊醇法、简化盐析法、改良碘化钾法直接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结果改良碘化钾法提取的DNA纯度及含量最高,快速氯仿-异戊醇法次之,简化盐析... 目的比较三种快速、简便、适用、低成本的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方法选用快速氯仿-异戊醇法、简化盐析法、改良碘化钾法直接从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结果改良碘化钾法提取的DNA纯度及含量最高,快速氯仿-异戊醇法次之,简化盐析法则相对较低。结论改良碘化钾法为较好的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外周血 提取
下载PDF
电针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失眠大鼠血清中白介素-1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等睡眠-觉醒相关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乔丽娜 高巧玲 +4 位作者 谭连红 史亦南 姜研舒 杨娇娇 杨永升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51-656,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致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睡眠-觉醒调节相关因子白介素-1β(IL-1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前列腺素D2(PGD2)、褪黑激素(MLT)和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单穴与腧穴...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刺激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对氯苯丙氨酸(PCPA)致失眠大鼠血清内源性睡眠-觉醒调节相关因子白介素-1β(IL-1β)、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前列腺素D2(PGD2)、褪黑激素(MLT)和皮质酮(CORT)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单穴与腧穴配伍对失眠的调节效应差异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神门组、百会组、三阴交组、神门-百会-三阴交组(配伍组),每组9只。采用连续2d腹腔注射PCPA悬浊液(300 mg/kg)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各治疗组分别电针"百会"或双侧"神门""三阴交""神门+百会+三阴交"穴,每次30min,1次/d,连续4d。治疗后比较各组大鼠睡眠潜伏期(SL)和睡眠时间(ST);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BDNF、MLT、PGD2和COR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SL明显延长(P<0.01),ST显著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神门组、百会组与配伍组的SL均显著缩短(P<0.05,P<0.01),各单穴组与配伍组ST明显延长(P<0.05,P<0.01);与各单穴组相比,配伍组大鼠的SL明显缩短、ST显著延长(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IL-1β、BDNF、PGD2和ML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OR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单穴组和配伍组血清IL-1β、BDNF、PGD2和MLT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配伍组IL-1β、BDNF、PGD2的含量显著高于百会组和三阴交组(P<0.05),MLT的浓度显著高于所有单穴组(P<0.05),CORT的浓度明显低于神门组和三阴交组(P<0.05)。结论:电针单穴"神门""百会"或"三阴交"和腧穴配伍均可改善大鼠的睡眠状况,此效应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β等促睡眠因子和下调促觉醒因子CORT的含量有关,并且腧穴配伍应用的调节作用总体上要优于单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电针 腧穴配伍 促睡眠因子 促觉醒因子 外周血
原文传递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周血、阴道分泌物炎症指标检测研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0
10
作者 沈琰 曹姗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0年第1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周血、阴道分泌物炎症指标检测变化,为患者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治疗,另外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入选者治... 目的探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周血、阴道分泌物炎症指标检测变化,为患者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该院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奥硝唑治疗,另外选取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入选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周血和阴道分泌物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 (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0 (IL-10)和白细胞介素-12 (IL-12)炎症指标变化,还有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外周血和阴道分泌物中TNF-α、IL-2、IL-12、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水平变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4、IL-6和IL-10水平变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2、IL-12、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水平变化均明显高于治疗前,IL-4、IL-6和IL-10水平变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 05),而观察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周血、阴道分泌物中TNF-α、IL-2、IL-12、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因子下调表达,IL-4、IL-6和IL-10呈上调表达,说明这些炎症指标检测与疾病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外周血 阴道分泌物 T淋巴细胞 炎症指标
原文传递
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在外周血白细胞形态学复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9
11
作者 邢莹 闫晓华 +4 位作者 普程伟 尚柯 董宁 汪润 王建中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触发白细胞复检规则时,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在白细胞形态学复检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04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建立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区间。随机选...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细胞分析触发白细胞复检规则时,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在白细胞形态学复检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304份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建立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区间。随机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697份临床血液标本,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上完成全血细胞计数(CBC)并自动推制血涂片和瑞氏染色,然后将血涂片置于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检测,并且经有形态学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再分类)。将同一张血涂片在人工显微镜下完成白细胞分类计数。以人工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对各种白细胞分类计数或形态异常的诊断效率,包括敏感度、特异度、精确度等指标。选择30份临床诊断明确的血液病和感染患者标本,统计上述两种方法对常见异常白细胞的识别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图像分析仪分类计数各种白细胞或形态异常检测的特异度较高,除单核细胞外均〉90%;中性粒细胞中毒性形态异常(包括杜勒小体、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检测的敏感度可达到100%;其次是原始细胞(91.7%)、不成熟粒细胞(60%~81.5%)、异型淋巴细胞(61.5%);分类计数5种白细胞数量异常的敏感度分别为:中性粒细胞91.8%、淋巴细胞88.5%、单核细胞69.1%、嗜酸粒细胞78.9%、嗜碱粒细胞36.3%。人工镜检对3种常见异常白细胞(原始细胞、不成熟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的阳性识别率分别为46.7%、53.3%和10%,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仪的阳性识别率分别为43.3%、60%和1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67、0.271、0.000,均P〉0.05)。可以将全自动血细胞数字图像分析用于白细胞异常时的血涂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外周血 白细胞
原文传递
上海市区2408例健康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区间调查分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高原 杨剑敏 +2 位作者 王欢 马展 张泓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217-22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本实验室健康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对体检合格的2 408名2~6岁儿童进行年龄分组(2-、3-、4-、5-),并做末梢血血常规分析,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目的调查分析本实验室健康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对体检合格的2 408名2~6岁儿童进行年龄分组(2-、3-、4-、5-),并做末梢血血常规分析,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参数,不同年龄组之间各项参数做统计学分析,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均数比较,白细胞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其他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11.6(7.7)×109/L,红细胞为3.75~5.18(4.47)×1012/L、血红蛋白为110~145(126)g/L、红细胞压积为31.2~41.5(36.3)%、红细胞平均体积为76~88(81)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25~31(28)pg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329~368(349)g/L、血小板为175~460(310)×109/L。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参考区间与长沙儿童末梢血作比较基本一致,但低于昆明儿童末梢血,血小板参考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均高于长沙、昆明。结论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应建立各自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区间 血常规 末梢血 儿童
下载PDF
丹参素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肖刚峰 张怀勤 +3 位作者 季亢挺 黄晓燕 徐力辛 黄伟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2-234,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丹参素,5、102、0 mg.L-1干预72 h。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EPC,分别观察EPC的数量、增殖、迁移...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EPC)数量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7 d后,收集贴壁细胞并加入丹参素,5、102、0 mg.L-1干预72 h。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鉴定EPC,分别观察EPC的数量、增殖、迁移及黏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素干预组可促进外周血EPC扩增,并显著改善外周血EPC的黏附、迁移和增殖能力。结论丹参素可增加培养EPC的数量并改善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内皮祖细胞 细胞培养 缺血性疾病 外周血
下载PDF
鸡血藤醇提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抗辐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谭潇 董宪喆 +4 位作者 郭代红 王石 李牧函 赵润清 刘屏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8-1724,共7页
研究鸡血藤乙醇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的抗辐射作用,并探讨初步作用机制。采用6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ICR小鼠造成亚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 mg·kg^(-1),iv)、鸡血藤组(生药10,2... 研究鸡血藤乙醇提取物及其活性成分儿茶素的抗辐射作用,并探讨初步作用机制。采用6Gy60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ICR小鼠造成亚急性辐射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氨磷汀,43.6 mg·kg^(-1),iv)、鸡血藤组(生药10,20,40 g·kg^(-1))、儿茶素组(50,100,200 mg·kg^(-1)),连续ig给药28 d,每日1次。检测给药前1 d及给药1,3,7,14,21,28d后小鼠外周血WBC,RBC,PLT计数和HGB含量;观察给药7 d后小鼠胸腺及脾脏指数的变化;比色法测定给药7 d血清SOD,GSH-Px活性和MDA水平;采用半固体培养基测定给药7 d后骨髓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能力;HE染色观察给药7,14 d股骨骨髓病理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给药7 d后骨髓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测定骨髓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Bcl-2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股骨骨髓中Bax的表达。结果表明,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均可促进辐射小鼠外周血象的恢复,增加免疫器官胸腺和造血器官脾脏的脏器指数,提高血清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加骨髓腔内细胞数量、减轻立体支架结构损伤,改善造血微环境;抑制骨髓细胞凋亡,使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显著上调,cleaved caspase-3和Bax的表达显著下调。鸡血藤醇提物和儿茶素对亚急性辐射损伤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促造血、抗氧化、抗凋亡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血藤 儿茶素 辐射损伤 外周血象 造血祖细胞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一种快速微量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龙武 石柯 +2 位作者 彭爱红 张志 徐克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有效、微量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NaI作细胞裂解剂裂解细胞和细胞核 ,用氯仿∶异戊醇 (2 4∶1)直接提取基因组DNA。结果 该方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的纯度高A2 6 0nm/A2 80nm =(1.87± ...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有效、微量外周血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NaI作细胞裂解剂裂解细胞和细胞核 ,用氯仿∶异戊醇 (2 4∶1)直接提取基因组DNA。结果 该方法提取外周血基因组DNA的纯度高A2 6 0nm/A2 80nm =(1.87± 0 .11) ,提取效率每毫升外周血可得DNA(31± 3.12 ) μg。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有效 ,适应于批量临床标本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DNA 碘化钠 外周血 提取
下载PDF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癌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16
作者 骆成玉 李世拥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CK20非同位素RT.PCR方法,检测54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结肠癌细胞。结果54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0阳性表达32例,阳性率59.63%,CK20阳性检出与Duke’s分...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以CK20非同位素RT.PCR方法,检测54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结肠癌细胞。结果54例病人外周血中查出CK20阳性表达32例,阳性率59.63%,CK20阳性检出与Duke’s分期、淋巴转移存在差别有显著性。术后3天内外周血CK20阳性检出较术前多出3例,术后早期短程化疗结束后16例转阴。结论大肠癌在早期就可能已累及全身,外周血中CK20的检测可帮助综合判断疾病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为指导辅助化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术后早期短程化疗对控制大肠癌微转移具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微转移 外周血 细胞角蛋白20 检测
原文传递
手术及术后化疗对乳腺癌血液微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帆 姜军 +2 位作者 杨新华 张毅 范林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083-2085,共3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发生规律以及手术和术后化疗对血液微转移影响。方法 以 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分期分为 3组 ( 0~Ⅰ期、Ⅱ期、Ⅲ期 ) ,运用RT PCR技术 ,以CK 19mRNA为标志物 ,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第 2天、... 目的 探讨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发生规律以及手术和术后化疗对血液微转移影响。方法 以 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根据临床分期分为 3组 ( 0~Ⅰ期、Ⅱ期、Ⅲ期 ) ,运用RT PCR技术 ,以CK 19mRNA为标志物 ,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第 2天、术后第 1疗程化疗后血液微转移发生情况。结果 ①术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2 2 5 0 %( 9/4 0 ) ,其中 0~Ⅰ期 0 %( 0 /6)、Ⅱ期 16 0 0 %( 4 /2 5 )、Ⅲ期 5 5 5 6%( 5 /9) ,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阳性率分别为 2 3 0 8%和 3 3 3 3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②术后第 2天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3 7 5 0 %( 15 /4 0 ) ,手术前后血液阳性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③术后首次化疗结束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 2 5 0 %( 1/4 0 ) ,化疗前后血液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临床分期越晚 ,出现微转移可能性越大。血液微转移与病理类型无关。术后化疗能降低血液中微转移阳性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转移 外周血 细胞角蛋白19
下载PDF
华蟾素对正常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危晓莉 汪晓莺 汤伟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从树突状细胞(DCs)的分子细胞水平初步探讨华蟾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GM-CSF+IL-4培养诱导DCs,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分成对照组和华蟾素组(DCs培养48小时后加入华蟾素)。培养第7天镜下观察两... 目的:从树突状细胞(DCs)的分子细胞水平初步探讨华蟾素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GM-CSF+IL-4培养诱导DCs,采用自身配对设计分成对照组和华蟾素组(DCs培养48小时后加入华蟾素)。培养第7天镜下观察两组细胞形态的异同,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用CCK8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用ELISA法检测DCs培养液上清中IL-12的水平。结果:华蟾素组DCs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形态相对成熟,表面分子表达水平增高,刺激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IL-12分泌能力增强。结论:华蟾素能增强正常人DCs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华蟾素 外周血 流式细胞仪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Hypo-MDS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3
19
作者 赵生敏 高弘 文振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9例AA患者(AA组)、14例Hypo-MD患者(Hypo-MD组)的骨髓病... 目的探讨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联合检查在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29例AA患者(AA组)、14例Hypo-MD患者(Hypo-MD组)的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 Hypo-MD组PLT、Ret、RDW、MCV水平及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比率均高于AA组(P<0.05);Hypo-MD组巨核系、粒系、红系三系细胞减少程度均低于AA组(P<0.05),Hypo-MD组三系细胞形态异常比率均高于AA组(P<0.05);Hypo-MD组小巨核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原粒细胞>5%、巨幼改变、成熟红细胞形态异常比率高于AA组(P<0.05);HypoMD组三系细胞形态异常比率均高于AA组(P<0.05)。结论骨髓病理学、外周血涂片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特点有助于Hypo-MD与AA的鉴别诊断,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组织 骨髓细胞 外周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应激大鼠中枢和外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20
作者 颜军 金其贯 顾晓明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0,64,共4页
为了研究运动训练对大鼠应激后中枢和外周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并在运动训练后期给予21天的冷刺激,测定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的含量。结果发现:①经过21天的冷应激后,大鼠产... 为了研究运动训练对大鼠应激后中枢和外周β-内啡肽(β-EP)含量的变化,对大鼠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并在运动训练后期给予21天的冷刺激,测定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的含量。结果发现:①经过21天的冷应激后,大鼠产生显著的身心变化,下丘脑和血清β-EP的含量均显著升高,从而表明冷应激可使机体β-EP的合成和释放增多。参与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②经过8周的运动训练后,大鼠下丘脑β-EP含量显著升高,血清β-EP含量显著下降;而对运动训练的大鼠施加冷刺激后,大鼠下丘脑和血清中β-EP含量显著低于应激组,以中等负荷运动训练组最为明显。从而表明运动训练可以减少内源性β-EP的释放,有效对抗大鼠机体对冷刺激产生的应激反应,维持机体在应激状态下内分泌功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Β-EP 含量 下丘脑 血清 冷刺激 中枢 运动训练 中等 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