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曹景敏 鲁开化 +3 位作者 周智 雷永红 马显杰 刘建波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6期287-288,共2页
目的 观察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稀释后 ,以 16号针头注射到兔坐骨神经外膜内及其周围。注射量为 0 .5~ 1.0ml,观察兔趾展反射、神经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周围形成... 目的 观察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对周围神经的影响。方法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稀释后 ,以 16号针头注射到兔坐骨神经外膜内及其周围。注射量为 0 .5~ 1.0ml,观察兔趾展反射、神经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周围形成透亮薄层包膜。兔双侧趾展反射正常 ,双侧坐骨神经肉眼观察色泽、粗细均无差别 ,神经电生理检查动作电位及电传导速度也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坐骨神经
下载PDF
Bridging long gap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using skeletal muscle-derived multipotent stem cells 被引量:6
2
作者 Tetsuro Tamak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4期1333-1336,共4页
Long gap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usually reulting in life-changing problems for patients. Skeletal muscle derived-multipotent stem cells (Sk-M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Schwann and perineurial/endoneurial cells, ... Long gap peripheral nerve injuries usually reulting in life-changing problems for patients. Skeletal muscle derived-multipotent stem cells (Sk-MSC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Schwann and perineurial/endoneurial cells, vascular relating pericytes, and endothelial and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he damaged peripheral nerve niche. Application of the Sk-MSCs in the bridging conduit for repairing long nerve gap injury resulted favorable axonal regeneration, which showing superior effects than gold standard therapy--healthy nerve autograft. This means that it does not need to sacrifice of healthy nerves or loss of related functions for repairing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heral nerve support cells Schwann cells perineurium endoneurium cytokine paracrine effect blood vessel formation
下载PDF
人神经束膜细胞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光镜和电镜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戈 Eric Tabone +1 位作者 NicolasKopp LucienFrappart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应用常规透射电镜,对50例人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进行了观察,特别着重于神经束膜细胞的结构,发现神经束膜细胞中有丰富的微丝。其特点是:1.或在胞质中汇聚成密体,或插入附于质膜下的密斑中,很象平滑肌细胞中肌丝的分布;2.神经束膜中... 应用常规透射电镜,对50例人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进行了观察,特别着重于神经束膜细胞的结构,发现神经束膜细胞中有丰富的微丝。其特点是:1.或在胞质中汇聚成密体,或插入附于质膜下的密斑中,很象平滑肌细胞中肌丝的分布;2.神经束膜中层细胞中微丝的含量较多,而内层和外层细胞中相对较少;3.同一层的不同神经束膜细胞中,微丝含量不同,含微丝较多的细胞密度较高,可称暗细胞;含微丝较少的细胞密度较低,可称亮细胞,也见中间型细胞;4.神经束膜细胞内微丝分布不均,较多处呈暗区,较少处呈亮区。对2例标本用肌球蛋白抗体和肌动蛋白抗体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光镜和电镜观察,用β-微管蛋白抗体和空白试验(磷酸缓冲液代替第Ⅰ抗体)做了对照。本文发现,神经束膜中层细胞中有明显的肌球蛋白抗体反应致密物和(?)动蛋白抗体反应致密物,内层和外层细胞中反应物较浅淡。空白对照为阴性。与β-微管蛋白抗体反应的切片中,轴索内可见丝状反应物。这说明神经束膜细胞中存在可收缩成分——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提示神经束膜可发生缓慢的舒缩运动。对其在生理和病理方面可能产生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 神经束膜
下载PDF
人神经束膜细胞间的连接 被引量:1
4
作者 别玉祥 卢戈 刘颖 《兰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电镜下对55例(10例正常,45例患者)人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进行了观察,特别注意了神经束膜细胞间连接,观察到:(1)同一层内,束膜细胞间连接可举10种样式。(2)层与层间,连接样式亦较多,可举6种。(3)层数变化,可举5种。(4)在一轴索脂肪变... 电镜下对55例(10例正常,45例患者)人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进行了观察,特别注意了神经束膜细胞间连接,观察到:(1)同一层内,束膜细胞间连接可举10种样式。(2)层与层间,连接样式亦较多,可举6种。(3)层数变化,可举5种。(4)在一轴索脂肪变的75岁女性患者的标本中观察到神经束膜细胞突与一种无基膜细胞(成纤维细胞或巨噬细胞)间形成突触样连接。这种结构似乎在传递着某种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连接 突触样连接 神经束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改良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在促进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感觉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德伟 王洪财 +1 位作者 王丽华 王春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在促进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感觉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改良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治疗的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患者52例(60指),切取皮瓣的面... 目的:探讨改良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在促进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感觉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入院的采用改良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治疗的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患者52例(60指),切取皮瓣的面积:1.3 cm×1.5 cm^2.8 cm×3.2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术后52例(60指)再造拇手指及皮瓣或供区植皮全部存活。其中4例(4指)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及时探查后全部成活,1例(2指)皮瓣远端发生小面积坏死。远端皮肤少量坏死1例(1指)。足部供区:第1跖背动脉岛状皮瓣逆行转移后远端皮瓣小面积坏死1例(1指)。足趾创面植皮后成活欠佳5例(7指),经换药治愈。术后3例(5指)失访,49例(55指)获得随访,术后随访9~26个月,平均(16±3)个月。运动功能:指间关节活动度15°~75°(指间关节功能位固定2例除外),平均(53°±14°),对掌、对指功能无异常,拾、捏细小物品能力差。患者治疗后传导速度和波幅等神经电生理指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9例(55指)患者,优38例(40指),良8例(11指),优良率为92.7%(51/55)。足部症状:局部瘢痕疼痛3例;植皮处偶有破溃2例;奔跑时局部有不适与痛感2例。结论:改良神经束膜、外膜联合缝合法在促进足趾皮瓣移植修复拇手指指腹感觉功能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对外形要求较高的患者比较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 外膜 组织移植 足趾 皮瓣移植 修复 拇指 感觉功能
下载PDF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s of pain in chronic pancreatitis
6
作者 DaleE.Bockman 刘子文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49-451,共3页
虽然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已经十分清楚 ,但其早期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慢性胰腺炎的一般特点为纤维化 ,慢性炎症和胰腺实质的消失 ,这些特征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逐渐出现 ,同时还伴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一些专家认为慢性胰腺炎继发于急性胰... 虽然慢性胰腺炎的病理已经十分清楚 ,但其早期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慢性胰腺炎的一般特点为纤维化 ,慢性炎症和胰腺实质的消失 ,这些特征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逐渐出现 ,同时还伴有急性胰腺炎的症状。一些专家认为慢性胰腺炎继发于急性胰腺炎。另一些则认为慢性胰腺炎首先发生 ,急性胰腺炎则在此基础上发生。慢性胰腺炎所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许多机制发生。增高的胰腺压力可干扰神经 ,影响血流 ,改变 pH值 ,并引起有毒物质的潴留 ,激活动作电位。组织的破坏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可刺激传入神经。甚至 ,炎症可直接破坏神经 ,引起神经性疼痛。掌握疼痛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冲动传递路径才能找出减轻胰性疼痛的有效方法。疼痛可以通过内脏、迷走、脊神经和膈神经等外周神经传递。它也可通过脊髓的背侧神经束和脊髓丘脑束中继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疼痛 治疗 原因
原文传递
人神经束膜小管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卢戈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78-281,共4页
本文在电镜下观察了41例神经性疾病(遗传性12例、免疫球蛋白紊乱血症性8例、感染性8例、血管疾患性3例、其他3例、原因不明7例)病人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发现10例的神经束膜中有小管存在。另观察了9例正常人外周神经,发现4例存在这... 本文在电镜下观察了41例神经性疾病(遗传性12例、免疫球蛋白紊乱血症性8例、感染性8例、血管疾患性3例、其他3例、原因不明7例)病人腓浅神经足背支活检标本.发现10例的神经束膜中有小管存在。另观察了9例正常人外周神经,发现4例存在这种小管。出现神经束膜小管的占总例数的14/50(28%)。神经束膜小管系统可分为2级:1.由1~2层神经束膜细胞围成的神经束膜微管,管腔不规则;2.由1~3层神经束膜细胞围成的神经束膜小管,管腔较规则。神经束膜小管的外侧面有基膜。管腔内物质的密度很低,并可见糖原样颗粒和髓磷脂样物质。构成管壁的神经束膜细胞的吞饮小泡开口于管腔。神经束膜小管系统高度盘曲,位于各层神经束膜细胞之间,管腔直径约为0.1~2.7μm。小管起始部位位于神经束膜的最内层,并以含基膜样物质的神经束膜细胞间间隙和完整的基膜与神经束膜下间隙分隔;其末端终止部位还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 小管系统 神经系病
下载PDF
人胎儿腓肠神经的显微与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卢戈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2-18,共7页
光镜与电镜下研究了22例人4-足月胎儿腓肠神经,发现:4月龄是形成髓鞘的开始阶段;7月时其数量与足月相近。4月时血-神经屏障已趋完善,血管中见有核红细胞;5月后再未见。4月龄神经束膜完善,可达16—20层。4月10天... 光镜与电镜下研究了22例人4-足月胎儿腓肠神经,发现:4月龄是形成髓鞘的开始阶段;7月时其数量与足月相近。4月时血-神经屏障已趋完善,血管中见有核红细胞;5月后再未见。4月龄神经束膜完善,可达16—20层。4月10天见肥大细胞存在,即分化在此之前,但颗粒还不成熟、4-足月标本均见轴突和髓鞘变性;亦见无髓纤维中囊泡聚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周围神经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神经束细胞鞘的光镜观察
9
作者 王天有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37-39,共3页
通过外周神经切片观察发现,在神经束与其外面的神经束膜之间,存在由神经束细胞构成的上皮细胞鞘。该鞘一般由2—4层连续的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广泛存在于所有脑、脊神经及其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及其神经节内。其机能尚不清楚,但从形态结构... 通过外周神经切片观察发现,在神经束与其外面的神经束膜之间,存在由神经束细胞构成的上皮细胞鞘。该鞘一般由2—4层连续的单层扁平上皮构成,广泛存在于所有脑、脊神经及其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及其神经节内。其机能尚不清楚,但从形态结构特点和分布位置来看,它可能是神经束的支持、保护和绝缘装置,不但使神经束和神经纤维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而且可使神经冲动在无干扰的情况下准确无误的传递。此外,还可能对神经纤维与结缔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 神经束细胞鞘 组织学
下载PDF
血-神经屏障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陈莉 张恩晖 +1 位作者 陈宇峰 蔡国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8-612,共5页
血-神经屏障(blood-nerve barrier,BNB)是一种类似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屏障系统,选择性地限制血液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BNB在神经病变中会出现通透性等方面的改变,深入了解BNB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神经屏障(blood-nerve barrier,BNB)是一种类似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屏障系统,选择性地限制血液和周围神经系统之间的物质交换。BNB在神经病变中会出现通透性等方面的改变,深入了解BNB对于治疗此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BNB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BNB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及意义,以及BNB与药物作用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神经屏障 神经内膜 神经束膜 外周神经 微血管内皮细胞
下载PDF
神经束膜切开术治疗严重的神经卡压症
11
作者 宋知非 孙贤敏 李承球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7-8,共2页
对13例严重的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采用束膜切开术治疗,术后6~56个月的随访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认为在受严重卡压时,神经束膜会发生显著的病理改变,不仅不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而且可能成为继发的卡压因素。因此只有切开束膜,... 对13例严重的神经卡压综合症患者采用束膜切开术治疗,术后6~56个月的随访结果,优8例,良3例,可1例。认为在受严重卡压时,神经束膜会发生显著的病理改变,不仅不能完成其生理功能,而且可能成为继发的卡压因素。因此只有切开束膜,神经纤维才能获得完全减压。本组病例近期和远期的疗效则从临床实践方面证实,束膜切开对其本身功能的恢复和维持无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束膜 神经卡压综合症 周围神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