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调Perilipin 1基因表达对3T3-L1细胞脂解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志武 王君实 +2 位作者 马敏 张少华 燕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22,共6页
目的:研究下调围脂滴蛋白基因(PLIN1)表达对3T3-L1细胞脂解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3组阳性及1组阴性sh-PLIN1重组载体,并进行菌液PCR和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测定PLIN1A蛋白表达,评价载体下调效果。细胞转染有效载体2天... 目的:研究下调围脂滴蛋白基因(PLIN1)表达对3T3-L1细胞脂解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3组阳性及1组阴性sh-PLIN1重组载体,并进行菌液PCR和DNA测序鉴定。Western blot测定PLIN1A蛋白表达,评价载体下调效果。细胞转染有效载体2天后,Bodipy 493/503染色脂滴;酶学方法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和甘油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及其磷酸化蛋白(p-HSL)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 AMP)和蛋白激酶A(PKA)的浓度。结果:各sh-PLIN1干扰载体构建成功,且3组阳性载体均能显著下调PLIN1A蛋白的表达(P<0.05)。转染有效载体后,与阴性转染组相比,sh-PLIN1转染组细胞中脂滴减小,甘油三酯含量降低,甘油含量升高,ATGL和HSL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p-HSL相对表达量及c AMP、PKA的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调PLIN1基因表达可加快3T3-L1细胞脂解速率,其可能通过上调ATGL和HSL的表达而实现,c AMP/PKA信号通路对其无明显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脂滴蛋白 RNA干扰 细胞转染 3T3-L1前脂肪细胞 脂解
原文传递
虫草素通过Fsp27和Perilipin1调节脂肪滴形成和降解减肥 被引量:5
2
作者 徐红月 武冰洁 +3 位作者 董瀚林 唐旭东 王雪艳 于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20,共8页
为研究虫草素是否具有减肥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高脂饮食喂养大鼠构建肥胖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50、25、12. 5 mg/(kg·d)]的虫草素,连续灌胃5周后观察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的变化,提取脂肪细胞并用BODIPY染... 为研究虫草素是否具有减肥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以高脂饮食喂养大鼠构建肥胖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给予高、中、低不同剂量[50、25、12. 5 mg/(kg·d)]的虫草素,连续灌胃5周后观察大鼠体重和脂肪系数的变化,提取脂肪细胞并用BODIPY染色检测脂滴。培养3T3-L1细胞,给予不同浓度(1. 563,3. 125,6. 25,12. 5,25μg/m L)虫草素,作用168 h,Western blot检测脂滴相关基因Fsp27,Perilipin1的表达。结果表明:虫草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脂滴的形成,并且诱导成熟脂肪细胞中的脂滴降解,促进脂肪细胞的去分化。虫草素还下调脂滴相关基因Fsp27和Perilipin1。表明虫草素可能通过下调Fsp27抑制脂肪滴的形成,下调Perilipin1来刺激脂解作用。虫草素可以阻止脂滴形成,促进脂滴降解。因此,说明虫草素具有减肥的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下调Fsp27和Perilipin1的表达抑制脂肪滴的形成和促进其降解,该研究结果将为虫草素作为一种潜在的减肥药物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草素 脂肪滴 肥胖 Fsp27 perilipin1
原文传递
鸡Perilipin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纬男 史铭欣 +2 位作者 乔书培 史洪岩 王宇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旨在研究鸡脂滴包被蛋白基因(Perilipin1,Plin)启动子的结构及特征。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了鸡Perilipin1基因5′侧翼区约2kb的DNA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构建了其全长及系列截短突变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 旨在研究鸡脂滴包被蛋白基因(Perilipin1,Plin)启动子的结构及特征。本研究采用PCR方法扩增了鸡Perilipin1基因5′侧翼区约2kb的DNA片段,并对其进行了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构建了其全长及系列截短突变的报告基因表达载体,瞬时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系(DF-1),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测定了荧光素酶活性,确定了该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鸡Perilipin1基因的启动子区不存在典型的TATA box结构和CpG岛,但可能存在TFIID、Sp1、AP2、PPAR、RXR、SREBP1、C/EBP、GATA、ER、KLF5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报告基因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鸡Perilipin1基因启动子能够极显著地启动报告基因的表达(P<0.01),并且随着启动子片段由5′端逐渐截短,报告基因活性表现出逐渐增强的趋势,其中-360/-11片段具有最强的报告基因活性。综上表明,鸡Perilipin1基因-360/-11区域的启动子片段具有最强的转录活性,包含该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 启动子 克隆 分析
下载PDF
枸骨叶水提物对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及对脂肪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梅芳 孙悦 李丽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905,共7页
目的:研究枸骨叶水提物(ICAE)对高脂饮食(HFD)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及对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HFD诱导小鼠肥胖,同时灌胃给予ICAE,以奥利司他(orlistat)为阳性对照药。39只昆明雄性小鼠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n=10)、肥胖模型组(n=9... 目的:研究枸骨叶水提物(ICAE)对高脂饮食(HFD)小鼠肥胖的预防作用及对脂肪分化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HFD诱导小鼠肥胖,同时灌胃给予ICAE,以奥利司他(orlistat)为阳性对照药。39只昆明雄性小鼠分成4组,包括对照组(n=10)、肥胖模型组(n=9)、orlistat治疗组(n=10)和ICAE治疗组(n=10)。以体重、腹内和皮下脂肪含量、肝重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为指标,观察ICAE对肥胖的预防作用;在实验第5周,连续5 d监测ICAE对小鼠24 h平均摄食量的影响;HE染色观察ICAE对脂肪组织的影响。分离和培养大鼠附睾来源的前脂肪细胞,尼罗红染色观察ICAE对分化脂肪细胞内脂滴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ICAE对细胞内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滴包被蛋白1(Plin1)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ICAE可以显著抑制HFD引起的小鼠体重、腹内和皮下脂肪含量以及肝重的增加(P<0.01),并且显著降低血清TC和TG水平(P<0.01),但是对摄食量无显著影响;HE染色显示,ICAE能够显著减少HFD引起的白色脂肪细胞肥大。此外,在原代培养的大鼠分化脂肪细胞中,ICAE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内脂滴的积累,并且显著下调脂肪分化关键转录因子PPARγ以及脂肪分化标志物Plin1和HSL的蛋白水平(P<0.01)。结论:ICAE对HFD诱导的小鼠肥胖具有预防作用,但对摄食量无明显影响;ICAE可以显著抑制脂肪分化过程,此作用可能与下调PPARγ的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骨叶水提物 肥胖 脂肪分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脂滴包被蛋白1 激素敏感性脂肪酶
下载PDF
鸡Perilipin1抗血清制备及组织表达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彦博 王宁 +3 位作者 王丽 王宇祥 李玉茂 李辉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9-355,共7页
通过制备鸡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的抗血清,分析鸡Perilipin1的组织表达特性并推测其在脂肪组织脂类代谢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鸡Perilipin1基因,并将其构建到含有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8a上。将阳性重组表达质粒p... 通过制备鸡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的抗血清,分析鸡Perilipin1的组织表达特性并推测其在脂肪组织脂类代谢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鸡Perilipin1基因,并将其构建到含有His标签的表达载体pET-28a上。将阳性重组表达质粒pET-28a/Perilipin1导入大肠杆菌BL21,在IPTG诱导下产生His/Perilipin1融合蛋白,对产生的His/Perilipin1蛋白包涵体进行复性处理,复性后以其为免疫原制备鸡Perilipin1多克隆抗血清。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及特异性,并利用此抗血清分析鸡Perilipin1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以及比较其在高、低脂系公鸡间的表达差异。ELISA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本试验获得了效价高、特异性强的鸡Perilipin1抗血清,同时Western blot检测Perilipin1的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erilipin1仅在鸡脂肪组织中表达,而在肝脏、十二指肠、胸肌、腿肌、肌胃、心脏、脾脏、肾脏等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信号;Perilipin1在肉鸡高脂系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脂系中的表达量(P<0.05)。结果表明,Perilipin1的表达与肉鸡腹部脂肪的沉积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 抗血清 表达特性
下载PDF
杨梅素联合围脂滴蛋白对脂肪细胞脂解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少华 王君实 +1 位作者 董维鹏 燕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3期24-28,共5页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与围脂滴蛋白(PLIN1)联合作用对3T3-L1脂肪细胞脂解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及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筛选出Myric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Myric联合sh-RNA干扰载体对已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进行联合干预,实... 目的研究杨梅素(Myric)与围脂滴蛋白(PLIN1)联合作用对3T3-L1脂肪细胞脂解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及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筛选出Myric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Myric联合sh-RNA干扰载体对已诱导分化成熟的3T3-L1脂肪细胞进行联合干预,实验共分为四组:联合干预组(Myric+sh-RNA)、转染组(sh-RNA)、杨梅素组(Myric)和空白组。采用油红O进行脂滴染色,观察脂滴形态;采用酶学方法检测细胞中三酰甘油(TG)和甘油含量,了解细胞脂解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脂肪细胞中PLIN1A、三酰甘油脂肪酶(ATG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的表达量。结果以浓度为100μmol/L的Myric干预72 h时,细胞内TG含量最低,甘油含量最高,脂解效果最佳,与其他浓度和干预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干预后,与Myric组和sh-RNA组比较,Myric+sh-RNA组细胞内TG含量下降,甘油含量升高,脂滴形态变小,数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Myric+sh-RNA组PLIN1A蛋白表达量降低,ATGL和HSL蛋白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yric联合PLIN1可以更有效降低PLIN1表达量,提高ATGL与HSL的表达量,从而提高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肥胖症 杨梅素 围脂滴蛋白 3T3-L1脂肪细胞 脂解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对脂肪细胞内脂滴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婷 颜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h A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脂滴相关特异基因DNA断裂因子相似蛋白C(The 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45-like effector,CIDEc)、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Plin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例患者行脂肪抽吸术,并进... 目的探讨雌激素对h ASCs成脂分化过程中脂滴相关特异基因DNA断裂因子相似蛋白C(The cell death-inducing DNA fragmentation 45-like effector,CIDEc)、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1,Plin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对3例患者行脂肪抽吸术,并进行h ASCs培养及传代,鉴定表面标志物;经典鸡尾酒法诱导其成脂,不同浓度(10-8、10-7、10-6mol/L)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于细胞,分别于24 h、4、7、11d收获细胞,用RT-PCR检测CIDEc、Plin1 m RNA表达情况。结果各组细胞经药物作用后,脂肪细胞中CIDEc及Plin1 m RNA的表达水平随着17β-E2浓度的升高而下降;而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CIDEc及Plin1 m RNA表达水平分别于7 d和4 d达到高峰期,其后逐渐下降。当17β-E2浓度为10-6mol/L时,细胞中CIDEc及Plin1 m RNA的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加入雌激素受体阻滞剂ICI182780的一组细胞,雌激素对CIDEc及Plin1 m 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结论 17β-E2能够显著降低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CIDEc及Plin1的m RNA表达,并可能通过这一途径抑制脂肪细胞内脂滴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脂滴 脂肪细胞 成脂分化 CIDEc perilipin1
下载PDF
PLIN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黄江华 覃宇奇 +1 位作者 张瑞 冯振博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1726-1733,共8页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1(PLIN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CC细胞系(SK-HEP-1、Huh7)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中PLIN1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4例HCC组织及82例癌旁...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1(PLIN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HCC细胞系(SK-HEP-1、Huh7)和正常肝细胞系(L02)中PLIN1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94例HCC组织及82例癌旁肝组织中PLIN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PLIN1表达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通过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型组织表达数据库(GTEx)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收集RNA测序及芯片数据,进一步验证PLIN1在HCC中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法对HCC患者进行生存分析。基于TCGA数据库的表达数据及相应临床病理参数构建多因素Cox回归及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估HCC的危险因素及患者预后。结果:与正常肝细胞系相比,PLIN1 mRNA在HCC细胞系中表达降低(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LIN1蛋白在HCC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肝组织(P<0.001)。公共数据整合分析结果显示,PLIN1在HCC组织中表达下调[SMD=-0.76(-0.98~-0.53),I2=80.8%,P<0.001]。生存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均提示HCC中PLIN1低表达患者生存时间短于高表达患者(P<0.05)。结论:PLIN1在HCC中低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1 肝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PLIN1基因InDel位点检测及其与同羊尾脂和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9
作者 邱彦博 阮子豪 +3 位作者 易晓华 谢浦航 袁婷婷 孙秀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3-48,118,共7页
为了探讨同羊PLIN1基因结构及PLIN1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ed/deletion,InDel)位点对同羊尾脂和体尺性状的影响,试验对PLIN1基因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量了166只健康同羊的尾脂和体尺性状;通过测量同羊表型数据、提取基因组DNA... 为了探讨同羊PLIN1基因结构及PLIN1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ed/deletion,InDel)位点对同羊尾脂和体尺性状的影响,试验对PLIN1基因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测量了166只健康同羊的尾脂和体尺性状;通过测量同羊表型数据、提取基因组DNA,并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anger测序等方法检测PLIN1基因的InDel位点和分型情况,然后对PLIN1基因的InDel位点与同羊尾脂和体尺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PLIN1基因位于绵羊的18号染色体上,有8个外显子和7个内含子。绵羊、山羊、普通牛、欧亚野猪、智人、小鼠的PLIN1蛋白结构高度保守,原鸡和绿头鸭的PLIN1蛋白结构与其他物种存在差异,以上8个物种的PLIN1蛋白有10个共同基序,2个特定的保守结构域,PLIN1基因在物种进化中相对保守。同羊的PLIN1基因存在1个26 bp(CGATCCTCGGTGCCCCAGAAACATTC)的InDel位点,包含DD、II和ID 3种基因型,I和D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018和0.7982,II、ID和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663,0.2711,0.6627,该位点处于中间多态性(0.250.05);该位点对公羊的体尺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但该位点的II基因型母羊背高显著高于ID和DD基因型(P<0.05)。说明PLIN1基因的InDel位点可被作为母羊育种的有用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1(PLIN1) 同羊 尾脂 插入/缺失(InDel) 生长性状 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脂滴包被蛋白对鸡前脂肪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纬男 王宇祥 李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44-947,951,共5页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 1)对鸡前脂肪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pcDNA3.1-perilipin 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鸡原代前脂肪细胞,24h后添加油酸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erilipin 1的表达;利... 目的:探讨脂滴包被蛋白(perilipin 1)对鸡前脂肪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方法:首先构建pcDNA3.1-perilipin 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鸡原代前脂肪细胞,24h后添加油酸诱导前脂肪细胞分化。然后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erilipin 1的表达;利用油红O提取比色法研究perilipin 1对鸡前脂肪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利用Real-time RT-PCR方法分析其他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重要基因(FAS、ACC、ATGL)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pcDNA3.1-perilipin 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能明显上调perilipin 1的表达。perilipin 1表达量升高后,鸡前脂肪细胞脂质蓄积能力增强,但其他与脂类代谢相关的重要基因(FAS、ACC、ATGL)的表达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过表达perilipin 1促进鸡前脂肪细胞的脂质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滴包被蛋白 脂肪细胞脂质蓄积 过表达
下载PDF
吡格列酮、高糖对3T3-L1细胞中p-Perilipin 1A蛋白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夏文燕 许荣 +2 位作者 方向南 秦永章 欧阳龙强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2期9-11,19,共4页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和高糖对3T3-L1细胞中p-Perilipin 1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以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3T3-L1脂肪细胞,进行分组,设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加吡格列酮组(25 mmol/L葡萄糖+100μmol/...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和高糖对3T3-L1细胞中p-Perilipin 1A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以3T3-L1前脂肪细胞诱导分化成3T3-L1脂肪细胞,进行分组,设对照组(5 mmol/L葡萄糖)、高糖组(25 mmol/L葡萄糖)、高糖加吡格列酮组(25 mmol/L葡萄糖+100μmol/L吡格列酮),通过测定培养基中甘油含量作为评价脂肪分解的指标,同时用Western blot检测p-Perilipin 1A蛋白表达。结果通过甘油试剂盒监测甘油释放量,高糖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糖加吡格列酮组的甘油释放量较高糖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高糖组p-Perilipin 1A蛋白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糖组与高糖加吡格列酮组比较,显著抑制了p-Perilipin 1A蛋白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吡格列酮可能通过阻止p-Perilipin 1A上调来抑制高糖刺激下的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高糖 3T3-L1细胞 p-perilipin1A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erilipin 1水平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陈荣浩 王尧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6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Perilipin 1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就诊于丹阳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68例,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A组,168例)和单纯T2DM组(B组,10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Perilipin 1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1月就诊于丹阳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268例,根据有无大血管并发症分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组(A组,168例)和单纯T2DM组(B组,100例),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C组,50名)。检测各组血清Perilipin 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其他生化指标;采用超声检查所有T2DM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 A组和B组患者血清Perilipin 1水平明显高于C组(P<0.01),A组患者血清Perilipin 1水平高于B组(P<0.05)。血清Perilipin 1水平与年龄、HbA1c、FBG、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Perilipin 1是T2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erilipin 1水平是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与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perilipin 1 2型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杨梅素联合围脂滴蛋白基因沉默促进前脂肪细胞系3T3-L1的降脂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少华 王君实 +1 位作者 董维鹏 燕炯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18年第10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探讨杨梅素(Myric)与围脂滴蛋白(PLIN1)基因沉默对3T3-L1脂肪细胞脂解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鸡尾酒"方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筛选出杨梅素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杨梅素联合sh-PLIN1干扰载体对成熟的脂肪细胞进... 目的探讨杨梅素(Myric)与围脂滴蛋白(PLIN1)基因沉默对3T3-L1脂肪细胞脂解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鸡尾酒"方法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筛选出杨梅素最佳干预浓度和时间。杨梅素联合sh-PLIN1干扰载体对成熟的脂肪细胞进行干预,实验共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 group)、转染组(sh-RNA group)、杨梅素组(Myric group)和联合干预组(Myric+sh-RNA group)。油红O染色脂滴,观察脂滴形态;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RK、p-ERK、MEK、p-MEK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磷酸化蛋白(p-HSL)的表达;ELISA测定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C(p-PKC)的含量。结果与Myric组和sh-RNA组相比,Myric+sh-RNA组脂滴形态变小,数量明显减少。与sh-RNA组和对照组相比,Myric+sh-RNA组和Myric组细胞内p-PKC含量、p-ERK/ERK和p-MEK/MEK的比值以及p-HSL表达显著升高(P<0.05)。同时,Myric+sh-RNA组和Myric组细胞内cAMP和PKA含量低于sh-RN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杨梅素的促脂解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PKCMEK/ERK信号通路,增加该通路中p-HSL的表达量来实现的;杨梅素同时可能对cAMP/PKA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素 PLIN1沉默 3T3-L1脂肪细胞 脂解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