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甲状腺疾病与围产期健康 被引量:21
1
作者 应豪 段涛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01-402,共2页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关注妊娠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之间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母体的甲状腺激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此问题一直未引起围产医学界的重视。直至80年代发现: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和无甲状腺新生儿的脐带血中存... 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关注妊娠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之间的关系,传统观念认为:母体的甲状腺激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所以此问题一直未引起围产医学界的重视。直至80年代发现: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和无甲状腺新生儿的脐带血中存在甲状腺激素,并发现母体甲状腺激素在胎儿脑发育的第1期(妊娠的前20周)的重要地位,于是推翻了这一传统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甲状腺疾病 围产期
原文传递
围生期子宫切除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锋锋 漆洪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74-677,共4页
目的:对围生期子宫切除术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 目的:对围生期子宫切除术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行子宫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围生期子宫切除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围生期子宫切除占分娩总数的0.33%,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66例(94.3%),阴道分娩4例(5.7%)。子宫次全切除术53例,全子宫切除术17例。围生期子宫切除的主要手术指征为:胎盘因素(47.1%)、宫缩乏力(22.9%)、子宫切口感染(12.9%)。多因素分析显示:宫缩乏力(OR=873.432)、胎盘植入(OR=96.258)、前置胎盘(OR=75.293)、剖宫产史(OR=17.587)、子宫切口感染(OR=3.906)、胎盘早剥(OR=2.857)是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危险因素。结论:围生期子宫切除术是治疗重度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之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把握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的时机,可以有效降低围生期子宫切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围生期 产后出血 手术指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新生儿颅内出血46例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思杰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4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经CT检查,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实质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经治疗,治愈38例,自动出... 目的分析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儿科收治4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儿经CT检查,3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脑实质出血,4例硬膜下血肿。经治疗,治愈38例,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36例患儿出院后随时复查,30例发育良好,智力正常,无近期后遗症。6例合并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中脑瘫4例,癫痫2例。结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产伤。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CT诊断是最重要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颅内出血 围产期 诊断
原文传递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mergency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被引量:10
4
作者 JinRong Guo Yuna Chen Ya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5期900-904,共5页
Background Use of an emergency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EPH) as a lifesaving measure to manage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appears to be increasing recently around the world,and the indications for EPH... Background Use of an emergency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EPH) as a lifesaving measure to manage intractable postpartum hemorrhage (PPH) appears to be increasing recently around the world,and the indications for EPH have changed.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to identify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PH.Methods We conducted a case-control study of 21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PH because of intractable PPH between January 1,2005 and June 30,2013,at the International Peace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Medicine (IPMCH).The parametric t-test,chi-square tests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for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risk factors.The results were consider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hen P<0.05.Results There were 89 178 deliveries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wenty-one women had an EPH,with an incidence of 24 per 100 000 deliveries.The loss of blood during postpartum hemorrhage of the EPH group was (5 060.7±3 032.6)ml,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 040.8±723.5) ml.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PHH between the EHP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01).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EPH from a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ere: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OR:9.9,95% CI 2.8-34,P=0.003),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OR:5.27;95% CI:1.48-17.9,P=0.009),placenta previa (OR:6.9; 95% CI 1.6-2.9,P=0.008),the loss of PPH (OR:1.001; 95% CI 1.001-1.002,P=0.002),placenta accreta (OR:68; 95% CI 10-456,P=0.004),the use of tocolytic agents prenatally (OR:6.55,95%CI 1.34-32.1,P=0.049),and fetal macrosomia (OR:6.9,95% CI 1.25-38,P=0.049).Conclusion Significant risk factors of EPH are DIC,placenta previa,PPH,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and placenta accrete,the use of tocolytic agents prenatally,and fetal macrosom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ergency peripartum hysterectomy postpartumhemorrhage placenta accrete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 TOCOLYTIC
原文传递
妊娠中期阴道炎症的药物治疗与早产的关系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德好 万波 +2 位作者 蔡春芳 简凤萍 梁锐根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妊娠中期无症状性阴道炎症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于我院门诊产检的单胎孕妇910例,于初次产检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筛查,项目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念珠菌性阴道炎(VVC),阴道乳...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妊娠中期无症状性阴道炎症对早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于我院门诊产检的单胎孕妇910例,于初次产检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筛查,项目包括细菌性阴道病(BV)、滴虫性阴道炎(TV)、念珠菌性阴道炎(VVC),阴道乳酸杆菌(LA)、阴道清洁度(DC)及分泌物中白细胞(WBC)程度。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533例)和对照组(377例)。治疗组按照国际治疗标准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以分娩时孕龄<37周为早产。统计两组各种阴道炎症发生率及早产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种阴道炎症的构成比之间差异无显著性。阴道炎症的发生率在对照组和治疗组中差异无显著性,分别为27.4%、24.9%,其中以念珠菌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最为常见,治疗组念珠菌性阴道炎及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为24.3%、10.1%,而对照组为18.0%、9.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阴道炎症患者早产发生率为12.3%;而对照组早产率为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妊娠中期的无症状细菌性阴道病及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应给予标准剂量及疗程的治疗,以预防早产的发生,从而改善母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阴道炎症 早产 药物治疗
下载PDF
围产期心肌病诊治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瓅贤 范中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399-402,共4页
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最后1月至产后5月内发生的收缩性心力衰竭,其发病率因地域不同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平均1/4 000妊娠,发展中国家较高,非洲国家为高发区,其中海地高达1/300妊娠。目前国内尚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该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 围产期心肌病是妊娠最后1月至产后5月内发生的收缩性心力衰竭,其发病率因地域不同存在很大差异,美国平均1/4 000妊娠,发展中国家较高,非洲国家为高发区,其中海地高达1/300妊娠。目前国内尚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该病严重危害孕产妇健康,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孕妇(>30岁)、多次妊娠、多产、双胞胎、黑人、肥胖、营养不良、妊娠高血压等。围产期心肌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至今未明,一些研究提出炎症、感染、自身免疫机制等假说。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表现类似其他病因所致的收缩性心力衰竭,但可能有较高栓塞发生率。其诊断为排除性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超声心动图。传统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以及抗凝药物等。严重病例还可试用免疫调节剂、静脉用人丙种球蛋白、免疫抑制剂等,甚至还包括左心室辅助装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等。心功能未恢复正常患者建议不应再次妊娠。上述治疗无效者建议行心脏移植术。预后主要取决于左室功能恢复程度,其死亡率较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围产期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的生理变化及关键缓解措施 被引量:10
7
作者 龙栋磊 文江南 +1 位作者 王荣 邓近平 《中国奶牛》 2018年第2期4-7,共4页
围产期奶牛由于经历妊娠、分娩和产后泌乳等一系列生理代谢变化,极易发生能量负平衡现象。能量负平衡可导致奶牛生理代谢紊乱而产生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降低整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本文从瘤胃消化、血液代谢和激素分泌以及内分泌和免疫... 围产期奶牛由于经历妊娠、分娩和产后泌乳等一系列生理代谢变化,极易发生能量负平衡现象。能量负平衡可导致奶牛生理代谢紊乱而产生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降低整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本文从瘤胃消化、血液代谢和激素分泌以及内分泌和免疫机能等方面简单介绍了围产期奶牛生理代谢变化特征,并总结归纳近几年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的有效应用措施,为解决围产期奶牛能量负平衡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奶牛 能量负平衡 生理变化 缓解措施
下载PDF
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 被引量:9
8
作者 李殿富 +2 位作者 刘燕荣 张健 张宇辉 《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中英文)》 2021年第1期3-16,共14页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及多胎多产比例的升高,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已成为中国孕产妇除产科因素外的主要死亡原因。但我国临床医生对PPCM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漏诊率和误诊率也高,导致我国PPCM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 随着我国晚婚晚育及多胎多产比例的升高,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发病率近年明显上升,已成为中国孕产妇除产科因素外的主要死亡原因。但我国临床医生对PPCM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普遍不够,漏诊率和误诊率也高,导致我国PPCM致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因此,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临床实践,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围生期心肌病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介绍了PPCM的定义和流行病学,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PPCM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稳定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以及器械治疗和心脏移植等其他处理,期望为临床医生处理PPCM患者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围生期 心力衰竭 妊娠
原文传递
氧化应激与奶牛常见疾病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李澜 杨佳琦 +2 位作者 刘耀权 赵晨旭 王建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101,共4页
氧化应激是动物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剧烈的氧化应激能严重损害机体细胞DNA、蛋白质及脂质等生物大分子,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反应性,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奶牛酮... 氧化应激是动物机体内氧化和抗氧化作用失衡的一种状态。剧烈的氧化应激能严重损害机体细胞DNA、蛋白质及脂质等生物大分子,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反应性,促进炎症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氧化应激与奶牛酮病、脂肪肝、低钙血症、乳房炎及蹄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对于围产期奶牛,由于其经历妊娠、分娩到泌乳的一系列剧烈生理变化,且普遍存在能量负平衡状态,更易发生氧化应激从而诱发系列疾病。论文就氧化应激与奶牛常见疾病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奶牛相关疾病的综合干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氧化应激 群发性疾病 围产期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静 宋欣燕 +1 位作者 杜亚蕾 王玙瑕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76-580,共5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并发VTE的患者58例(VTE组)和未发生VTE的患者174例(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危险因素及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行剖宫产术并发VTE的患者58例(VTE组)和未发生VTE的患者174例(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娩时体质量指数(BMI)、孕期增重、胎儿数量、妊娠期糖尿病(GDM)、子痫前期、产后出血、产后输血、前置胎盘、辅助生殖技术及孕产史等。分析剖宫产术后VTE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剖宫产术后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Hosmer 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拟合优度、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检测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VTE组和对照组的年龄、分娩时BMI、孕期增重、辅助生殖技术、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分娩时BMI≥30kg/m 2、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是发生剖宫产术后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风险预测模型表达式Y=1/[1+e^(-1.115×高龄+1.039×分娩时BMI≥30kg/m 2+1.279×子痫前期+0.978×产后出血-2.097)],Hosmer Lemeshowχ2=2.357,P=0.798,剖宫产术后VTE发生的AUC为0.757。结论:VTE是受多种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联合高龄、分娩时BMI≥30kg/m 2、子痫前期、产后出血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褥期 静脉血栓栓塞症 肺栓塞 深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下载PD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Complicated b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uring Labor: 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11
作者 Nada Alayed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3期365-380,共16页
Background: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 is a rare disease that typically affects young, healthy women. Because PPCM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tality, time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re essential. Ventric... Background: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 is a rare disease that typically affects young, healthy women. Because PPCM is associated with significant mortality, time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re essential.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is a major complication and contributor to sudden death. Available data on VT in patients with PPCM are limited. Aim: This case report demonstrates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tenatal care, and management of labor and delivery in a patient with PPCM complicated by VT. Case report: 36-year old patient G4P3 presents at 27 weeks gestation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complaining of chest tightness, palpitations, and profuse sweating.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was diagnosed after her last pregnancy a few years prior.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was diagnosed at this visit and treated successfully. The remainder of the pregnancy was uneventful until she had another episode of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during labor. Treatment using antiarrhythmics (diltiazem, amiodarone, adenosin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prompt intervention and the need for a range of therapeutic options. Results: This case demonstrated successful VT management during pregnancy and labor, emphasizing 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influencing maternal and fetal outcomes positively,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optimal care strategies. Conclusio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complicated b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s a life-threatening combination. This cas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imel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with combined care between cardiologists, maternal fetal medicine specialists and anesthesiologists to prevent morbidities and sudden maternal de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High Risk Pregnancy Antenatal Care Delivery Planning
下载PDF
高原型牦母牛促发情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1-33,共3页
产犊牦母牛当年发情率很低,直接影响了牦牛的繁殖率。用围产期补饲和发情季节激素处理进行提高产犊牦母牛的发情率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组、激素处理组及补饲加激素处理组的发情率分别为40.54%、23.08%和45.45%,分别比对照组(3.03%)提高了3... 产犊牦母牛当年发情率很低,直接影响了牦牛的繁殖率。用围产期补饲和发情季节激素处理进行提高产犊牦母牛的发情率试验结果表明:补饲组、激素处理组及补饲加激素处理组的发情率分别为40.54%、23.08%和45.45%,分别比对照组(3.03%)提高了37.51、20.05和42.42个百分点。不同激素处理方案中,PG-C1+FSH处理方案对青年母牛效果相对较好,PG-C1+LHRH-A3处理方案对当年产犊的成年母牛效果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情率 围产期 饲养 牦牛
下载PDF
20例围产期心肌病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唐兆杰 刘克成 《黑龙江医学》 2009年第12期908-909,共2页
目的分析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16例痊愈,3例存在心力衰竭,1例死亡。结论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在产后1~2个月内最多见。临床表现以心脏... 目的分析围产期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结果20例患者经治疗,16例痊愈,3例存在心力衰竭,1例死亡。结论围产期心肌病患者在产后1~2个月内最多见。临床表现以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有1/3合并妊高征,与高龄妊娠有关。加强妇产科医生及孕妇的卫生宣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心肌疾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围产期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贾艳萍 王桂云 +6 位作者 祁艳霞 徐雁 王君芝 褚梁梁 傅雁南 吴育红 韩孝萱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3期52-55,共4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常见的全球血液传播病原体,其导致的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甚至导致死亡[1]。据统计,全世界约有64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患有慢性HBV感染,中国是世界上HBV感染负担最大的国家,20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常见的全球血液传播病原体,其导致的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甚至导致死亡[1]。据统计,全世界约有64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患有慢性HBV感染,中国是世界上HBV感染负担最大的国家,2019年中国约2.96亿人感染HBV,每年150万新增感染,其中,围产期母婴传播是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新生儿乙肝感染的风险为95%[2]。目前,我国育龄期妇女HBsAg的阳性率为5%~6%,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是HBV感染的高危人群[3]。阻断母婴传播是预防HBV的源头,母婴阻断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医疗技术手段,阻止母体HBV传播给婴幼儿的方式。研究表明,母婴阻断对于新生儿乙肝预防和人类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对围产期HBV母婴传播阻断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阻断
下载PDF
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杜超 梁静 +4 位作者 王翌翀 侯明杰 吴兆海 卜登攀 张文举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885-3895,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前60 d的经产荷斯坦干奶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牛每天在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及B族维生素复合物对围产期奶牛健康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预产期前60 d的经产荷斯坦干奶牛4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头牛):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头牛每天在饲粮中分别添加100和150 g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试验自奶牛预产期前60 d开始,至产后30 d结束,共计9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补饲150 g/(头·d)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显著增加了产后30 d的产奶量(P=0.04),有增加产前30 d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含量的趋势(P=0.08),对血清中钙、磷及维生素B1和维生素B3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体况评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妊娠时长和犊牛初生重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在干奶期至新产期阶段补饲过瘤胃蛋氨酸、甜菜碱和B族维生素复合物能有效提升奶牛机体健康和产奶量,每头牛每天补饲150 g对奶牛产后生产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蛋氨酸 甜菜碱 B族维生素 围产期 奶牛 产奶量
下载PDF
围产期奶牛生理调控与饲养管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馨蕊 付予 +2 位作者 马思佳 杨卓 陶金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5-2333,共9页
围产期奶牛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由于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变化,奶牛易发生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导致养殖效益下降。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围产期奶牛在能量、激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细胞因子等... 围产期奶牛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由于生理、日粮、环境和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变化,奶牛易发生能量负平衡和免疫抑制,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导致养殖效益下降。本文基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对围产期奶牛在能量、激素、维生素与矿物质、细胞因子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进行综述。发现这一时期奶牛血糖、胰岛素、脂肪、氨基酸等关键物质呈现出有序而规律性的动态变化,生殖激素和其他激素也表现出显著波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发生显著调整。鉴于这些复杂的生理变化,为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提供合理建议对防控奶牛能量代谢紊乱、改善乳品质量、提高奶牛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围产期 能量物质 能量负平衡
下载PDF
中药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吕建存 周帮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8-113,共6页
为探明中药对围产期健康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90头,按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平均分成A、B、C 3组,A组:于预产期前15 d喂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散(每头400 g/d),连用5 d,分娩后当天... 为探明中药对围产期健康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临床检查健康的围产期荷斯坦奶牛90头,按年龄、胎次和预产期相近的原则随机平均分成A、B、C 3组,A组:于预产期前15 d喂服中药加味四君子散(每头400 g/d),连用5 d,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B组:产前不喂服中药,分娩后当天喂服益母生化散(每头400 g/d)),连用2 d;C组为对照组,产前、产后均不喂服中药。各组奶牛分别测定干物质摄入量、日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组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增加10%以上(P<0.05),平均日产奶量提高10%以上(P<0.05),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降低(P<0.05),血清葡萄糖、血清总蛋白和血清钙维持较高水平(P<0.05)。表明奶牛产前与产后喂服加味四君子散和益母生化散能有效改善血液生化指标并利于产后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产期 奶牛 中药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腺苷A_(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减轻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7
18
作者 柳艳丽 唐震海 +1 位作者 王能里 林振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9-2146,共8页
目的:研究腺苷A_(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减轻成熟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孕29 d的普通级新西兰孕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氧缺血组(HI组)、SCH58261 0.04 mg/kg剂量组、SCH58261 0.12 mg/kg剂量组和药物溶剂组(D... 目的:研究腺苷A_(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减轻成熟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方法:选择孕29 d的普通级新西兰孕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氧缺血组(HI组)、SCH58261 0.04 mg/kg剂量组、SCH58261 0.12 mg/kg剂量组和药物溶剂组(DMSO组)。制备胎兔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孕兔均在术后24 h行剖宫产,将存活新生兔置入已提前预热为35℃的婴儿暖箱内保暖。记录新生兔的一般状况;评估存活新生兔神经行为学改变;利用质谱法测孕兔血清、新生兔血清及脑组织的SCH58261浓度;采用real-time PCR检测新生兔脑组织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Bcl-2和Bax的mRNA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新生兔脑组织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p-P38 MAPK的蛋白水平。结果:新生兔血清和脑组织中均能检测到SCH58261的存在。与HI组比较,SCH0.04 mg/kg组和SCH 0.12 mg/kg组新生兔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Bcl-2的mRNA表达均增加(P<0.05),而Bax的mRNA的表达均减少(P<0.05)。将p-P38 MAPK在新生兔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SCH0.04 mg/kg组和SCH 0.12 mg/kg组的P38 MAPK磷酸化水平均低于HI组(P<0.05),且SCH 0.12 mg/kg组与SCH 0.04 mg/kg组相比稍降低(P<0.05)。结论:腺苷A_(2A)受体拮抗剂SCH58261可能通过阻断腺苷A_(2A)受体,抑制神经元P38 MAPK的磷酸化,进一步抑制脑细胞凋亡而减轻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2A腺苷受体拮抗剂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围产期
下载PDF
Clinical Management and Long-Term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A Prospective Registry Study
19
作者 Fatou Aw Simon Antoine Sarr +6 位作者 Joseph Salvador Mingou Mohamed M. C. B. O. Leye Malick Bodian Mouhammadou Bamba Ndiaye Abdoul Kane Maboury Diao Adama Faye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3年第3期167-177,共11页
Introductio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 is a rare pathology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is common in Africa. Its progression is highly variabl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mproves in almost one-third to one-half o... Introduction: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PCM) is a rare pathology in Western countries but is common in Africa. Its progression is highly variabl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mproves in almost one-third to one-half of patients. In sub-Saharan Africa, there are few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We aimed to describe the long-term evolutionary aspects of this pathology in a sub-Saharan African country, so we developed a PPCM registry;here, we present the first results after 2 years of follow-up. Methodology: This work was performed at the cardiology clinic of the Aristide Le Dantec Teaching Hospital of Dakar from January 01, 2017, to January 01, 2021, for a total duration of 4 years. This was an observational,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study including patients admitted for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Results: During our study, 5372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cardiology clinic. Consider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79 patients were consecutively recruited. The mean age was 30.5 ± 6.7 years, ranging from 18 to 42 years. Half of the patients came from rural areas (56.3%), and 78.2% of patients had a low socioeconomic status. Multiparity and twin pregnancies were noted in 72.8% and 20% of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91% of patients had advanced NYHA stage 4 heart failure, and 3 patients had cardiogenic shock. Left ventricular dilatation was found in 52 patients, and sever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was found in 50 patients (90.9%). During hospitalization, 19 patients (34.5%) had complications. The evolution in the hospital was favourable in 45 patients (81.8%). The global mortality rate was 7.3% at 2 years.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fewer patients with a dilated left ventricle, a severe alteration of the LVEF and an advanced age progressed towards remission. Conclusion: The long-term evolution of PPCM is very variable. Despite a good rate of remission, progression to end-stage heart failure and death is not negligible in cases of advanced maternal age and severe left ventricular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Pregnancy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enegal
下载PDF
多模态心脏磁共振评估围生期心肌病心脏功能及组织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傅航 文凌仪 +1 位作者 郭应坤 张恒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5,共5页
围生期心肌病是发生于妊娠终末期或产后数个月的特发性心肌病变,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力衰竭。围生期心肌病起病急,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多模态心脏磁共振可以无创、准... 围生期心肌病是发生于妊娠终末期或产后数个月的特发性心肌病变,临床表现为无明显诱因的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力衰竭。围生期心肌病起病急,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极其重要。多模态心脏磁共振可以无创、准确、多方位评价心脏的结构、功能和心肌的组织特征。本文就心脏磁共振在围生期心肌病中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围生期 心脏磁共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