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
作者 余卓芬 李艳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7期108-110,24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年轻乳腺癌围治疗期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乳腺癌围治疗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年轻乳腺癌围治疗期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乳腺癌围治疗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抑郁情况和生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BDI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各项生理质量评分(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情绪功能)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使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在年轻乳腺癌患者围治疗期间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 心理护理干预 年轻乳腺癌患者 围治疗期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n the Peri-Treatment Period of Immunoadsorption Therapy for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s
2
作者 Li Wang Fan Fan Yanrui Ren 《Yangtze Medicine》 2023年第2期87-94,共8页
Objective: The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 in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sorp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 Methods: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 Objective: The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 in the application of immunosorp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 Methods: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inpatients who received immunoadsorption therapy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 in the rheumatology and Immunology department of a 3A hospital in Jingzhou City. 30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20 to June 2021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and 30 patients from July 2021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a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for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immunosorbent therapy.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nurse satisfaction during immunosorbent therapy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nurse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a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with immunoadsorption during peri-treatment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nu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MUNOADSORP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Rheumatic Immune Disease peri-treatment period
下载PDF
趣味游戏对学龄前龋齿患儿围治疗期焦虑、恐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师歌 裴蓉 +1 位作者 单志鸣 石彩晓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1年第2期366-368,共3页
目的探讨趣味游戏对学龄前期龋齿患儿围治疗期焦虑、恐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400例学龄前期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趣味游戏。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趣味游戏对学龄前期龋齿患儿围治疗期焦虑、恐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400例学龄前期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趣味游戏。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儿童焦虑量表-口腔科分量表(CFSS-DS)、儿童医疗恐惧量表(CMFS)以及疼痛客观评价量表(FLACC),评估治疗期Houpt治疗过程完整性量表(HS)以Frankie治疗依从性量表(FS)。结果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CFSS-DS评分、CMFS评分、FLAC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治疗期HS评分、F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趣味游戏能有效降低学龄前期龋齿患儿围治疗期焦虑、恐惧情绪,改善疼痛症状,且能提高治疗完成度与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游戏 学龄前期 龋齿 围治疗期 焦虑 恐惧
原文传递
HFNC与BiPAP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2
4
作者 邹晖 叶正龙 +2 位作者 梅程清 刘尚香 胡志青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461-46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机械通气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HFNC组(n=38)和B...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机械通气拔管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HFNC组(n=38)和BiPAP组(n=28)。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 h后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动脉氢离子浓度(pH)、动脉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 h后的心功能[B型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呼吸频率(RR)]变化,记录其围治疗期指标[48 h内再次气管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28 d病死率、ICU停留时间]。结果:治疗2 h后,两组患者SBP、DBP、MAP、PaCO_(2)下降(P<0.05),而PaO_(2)、SpO_(2)上升(P<0.05),且HFNC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高于BiPAP组(P<0.05),pH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h后,两组患者HR、RR、BNP均下降(P<0.05),LVEF上升,且除LVEF外,HFNC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高于BiPAP组(P<0.05);HFNC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低于BiPAP组(P<0.05),其他围治疗期指标(48 h内再次气管插管率、VAP发生率、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拔管后治疗效果优于HFNC,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有创机械通气 血气分析 心功能 围治疗期指标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围治疗期的优质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世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4期165-167,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围治疗期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超早期溶栓围治...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围治疗期采取优质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在超早期溶栓围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围治疗期间接受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溶栓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2.23±0.99)分低于对照组的(7.65±1.76)分;护理满意度96.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溶栓总有效率96.67%(8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5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围治疗期采取优质护理为患者及时开展救治争取了宝贵的黄金时间,对患者溶栓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均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静脉溶栓围治疗期采取优质护理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超早期静脉溶栓 围治疗期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信 郭文静 +3 位作者 孙超 孙旭 李志军 谢长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4期1312-1316,共5页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3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11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应用贝利尤单抗治疗的3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此后每3个月收集1次上述资料,同时记录随访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SLE患者中男性2例(6.7%)、女性28例(93.3%);血液系统受损者11例(36.7%)、肾脏受损者11例(36.7%);患者围治疗期初始阶段、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期,SLEDAI-2000评分、每日泼尼松用药剂量、抗ds-DNA抗体水平、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持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C3及C4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水平持增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贝利尤单抗治疗相关安全性统计提示不良事件共4例(13.3%)。如肠胃系统不良事件1例(3.3%,急性肠胃炎),身体感染3例(10.0%,上呼吸道感染2例+带状疱疹1例)。结论贝利尤单抗持续时间≥6个月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疾病活动水平明显改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得到统计证实,可辅助降低糖皮质激素用药剂量,对改善贫血疾病及血小板减少症状亦有一定效果,值得深入推广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围治疗期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治疗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英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31期213-214,共2页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治疗期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围治疗期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98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围治疗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96%(48/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95.92%(47/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35%(3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治疗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疗效确切,能较好的提高患者护理总满意率,可弥补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缺点,可明显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护理方法 围治疗期综合护理 疗效
下载PDF
Peri-operative Treatment for Pheochromocytoma
8
作者 苏建堂 尤国才 《The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AS 1996年第2期24-25,共2页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81 cases with pheochromocytoma was reviewed including blood pressure and arrhythmia control, blood volume expansion,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improvement an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81 cases with pheochromocytoma was reviewed including blood pressure and arrhythmia control, blood volume expansion,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improvement and vital signs monitoring. It was stressed that pre and intra operative management was of prime import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heochromocyto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OCHROMOCYTOMA \ peri operative treatment
下载PDF
HIV感染者围手术期治疗 被引量:36
9
作者 刘保池 李垒 +2 位作者 刘立 陈辉 卢洪洲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10年第5期453-455,463,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外科合并症的围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对HIV感染者术前检测免疫功能,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对血友病病人术中持续输注VIII因子,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共治疗39例...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外科合并症的围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对HIV感染者术前检测免疫功能,规范手术操作程序,精细操作,减少手术损伤。对血友病病人术中持续输注VIII因子,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时处理并发症。结果共治疗39例HIV感染者,其中男37例,女2例,年龄2774岁。一类切口14例,伤口全部一期愈合;二类切口10例,仅2例伤口感染;三类切口15例,其中3例伤口愈合时间超过30天。术后死于重度脓毒症1例,其他病人康复或好转出院。结论对HIV感染者采用适当围手术期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围手术期 并发症 治疗
原文传递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日太 薛松 +4 位作者 刘沙 胡振雷 王颍骅 姚陈一 朱洪生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为56例80岁(82.98±5.97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CABG,其中体外循环CABG9例,非体外循环CABG(OPCAB)47例。每例...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为56例80岁(82.98±5.97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单纯CABG,其中体外循环CABG9例,非体外循环CABG(OPCAB)47例。每例移植血管1~5支(2.99±0.47支)。结果围术期死亡4例(7.14%),死于呼吸衰竭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呼吸系统并发症6例(3例行气管切开)、急性肾功能损伤4例(2例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术后发生心房颤动39例。术中和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3例,呼吸机辅助时间12.0±9.8h,住ICU时间3.91±1.98d,术后住院时间12.35±4.46d。48例患者随访1~59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0例,生存的患者心绞痛症状均缓解或消失。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cABG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应加强围术期处理,以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术期处理
下载PDF
直肠癌合并糖尿病术前放化疗的护理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卢儒彪 谢春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4期1321-1323,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DM)患者术前放化疗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4月176例直肠癌术前放化综合治疗患者,其中DM患者14例,予针对性护理;统计肛周皮肤、直肠黏膜急性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及病理降期,与无DM的162例...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糖尿病(DM)患者术前放化疗针对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4月176例直肠癌术前放化综合治疗患者,其中DM患者14例,予针对性护理;统计肛周皮肤、直肠黏膜急性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及病理降期,与无DM的162例比较,总结其有效性。结果综合治疗过程中,有/无合并DM病例肛周皮肤、直肠黏膜急性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秩和检验发现DM组放疗中更易出现程度较重的皮肤毒性反应(P<0.001)、黏膜反应(P=0.046)及血液性毒性(P=0.005),但基本控制在Ⅰ~Ⅱ度(按CTC3.0标准),无患者因反应严重中断治疗。病理降期无DM者T降期率42.6%(69例),DM组T降期率57.1%(8例)(P=0.292)。无DM者N降期率42.0%(68例);DM组N降期率64.3%(9例),两组N降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106)。结论合并DM直肠癌患者术前行放化综合治疗,皮肤、黏膜、血液毒性反应程度较重,但只要予以针对性护理,均能与无DM者一样很好耐受,有很好的治疗依从性,且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糖尿病 术前放化综合治疗 护理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患者心脏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日太 薛松 +3 位作者 刘沙 胡振雷 连锋 朱洪生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为98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其中男性60例,女性38例,年龄80~99岁,平均(83.17±5.38)岁。结果术后死亡8例,死亡...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9年6月,我院共为98例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其中男性60例,女性38例,年龄80~99岁,平均(83.17±5.38)岁。结果术后死亡8例,死亡率为8.16%。平均ICU滞留天数为(3.99±1.87)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13.65±5.48)d。69例随访1—67个月,随访期死亡21例。结论80岁以上高龄患者行心脏外科手术仍有较高死亡率,术前应加强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的判断,术后积极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期进一步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患者 心脏手术 围术期处理
下载PDF
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围手术处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光宇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围手术处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存活22例,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7例,重残5例,死亡11例。结论注重手术...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围手术处理。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33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患者围手术处理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3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存活22例,其中恢复良好和中残17例,重残5例,死亡11例。结论注重手术时机选择、设计和技巧,强化手术前后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过分强调或夸大某种治疗作用,将影响救治的准确性和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治疗 围手术处理
下载PDF
8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俞晓立 张冬成 +2 位作者 林清文 于涛 秦显雨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3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诊断、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5±16.2岁。85例患者中,12例...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诊断、外科手术和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9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IE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33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35±16.2岁。85例患者中,12例患者接受了急诊手术治疗;71例患者术前进行了血培养检查,其中阳性18例(阳性率25.4%);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赘生物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病灶,纠治瓣膜病变及心脏畸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均痊愈出院。随防72例,随防时间2~95月,平均53.3±26月,1例因自行停服抗凝药导致机械瓣栓塞死于出院后半年。其余71例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均未复发。术后心功能恢复至I级61例,心功能恢复至Ⅱ级24例。结论早期诊断、适时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和正确使用抗生素是治疗感染心内膜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手术 围术期处理
下载PDF
围手术期合理治疗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失败后的优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易志强 韦宝堂 阮希圣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5期741-742,744,共3页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合理治疗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用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救治于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12例,其中12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失败需要翻修,所有患者充分的围手...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合理治疗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用于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2年1月救治于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12例,其中12例患者内固定术后失败需要翻修,所有患者充分的围手术期准备后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的随访,未出现患者因并发症而发生死亡。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情况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术前42-57分,术后末次随访提高到84-93分,优7、良3、可2、差0,优良率(83.3%)。末次随访假体位置良好,未发现假体松动、下沉等不良情况。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大大减少了骨折不愈合或畸形愈合、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充分合理的围手术期准备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用于老年性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的患者效果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治疗 关节置换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性
下载PDF
老年喉癌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久莉 李晓丹 +2 位作者 张志杰 焦宇 于健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最佳处理方案,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方法 对我科1980年1月-2000年6月间收治的喉癌手术病人936例进行年龄分布(80年代与90年代≥60岁喉癌病人所占住院病人比例)、术前所... 目的 探讨老年喉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最佳处理方案,以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方法 对我科1980年1月-2000年6月间收治的喉癌手术病人936例进行年龄分布(80年代与90年代≥60岁喉癌病人所占住院病人比例)、术前所患慢性疾病、术后并发症等的分析比较(设≥60岁与≤59岁两组)。结果 ①80年代≥60岁的老年病人占27.50%(110/400),而90年代为43.28%(232/536),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60岁者(148例)与≤59岁(148)的两组病人术前所患慢性疾病及术后并发症比较结果:前者患慢性病者占75.67%(112/148),徨者为52.70%(78/14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比较:60岁以上病人组为25.67%(38/148),59岁以下病人组是16.21%(24/14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0岁组死亡3例。结论 老年人机体趋于衰老,各脏器、组织乃至细胞均在发生退行性变,功能减退,易患多种疾病,因而对手术的应激能力下降,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使手术风险降至最低,应做到:术前详细了解病史,严格体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有关专家共同诊治,使身体状况达最佳状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术式与麻醉;术后除严密观察术区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外;应注意营养状态;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喉癌 围手术期 处理
下载PDF
FLOT方案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涛 王科深 +2 位作者 周辉年 俞泽元 焦作义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2-826,共5页
随着对胃癌综合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FLOT方案开始用于胃癌患者的治疗。FLOT方案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R0切除率,延长总生存时间。FLOT方案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大... 随着对胃癌综合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FLOT方案开始用于胃癌患者的治疗。FLOT方案新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R0切除率,延长总生存时间。FLOT方案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靶向药物、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胃癌新辅助治疗中具有较大潜力。笔者结合团队临床实践经验对胃癌FLOT方案新辅助治疗的发展历史及最新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临床研究进展 腹腔热灌注化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胃癌患者 总生存时间 局部进展期胃癌 胃癌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围操作期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文峰 林哲 +5 位作者 叶珊 何素群 于月仪 谢莉敏 梁梅香 张海滨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11Z期2159-2161,共3页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10点穿刺510例,术前2d使用肠道消炎药物;术前清洁洗肠,预防性使用抗菌素1次。穿刺均成功。术后常规直肠压迫止...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10点穿刺510例,术前2d使用肠道消炎药物;术前清洁洗肠,预防性使用抗菌素1次。穿刺均成功。术后常规直肠压迫止血。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前列腺癌145例,PIN10例,前列腺炎66例;术后1d~2d出现败血症12例,血尿116例,直肠出血14例,予抗炎压迫止血后均治愈。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降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直肠 前列腺穿刺 并发症 围操作期处理
下载PDF
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平 高潮兵 杨克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2例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手术治疗,进行严密的血糖和尿糖监测,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1998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22例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手术治疗,进行严密的血糖和尿糖监测,在饮食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控制血糖,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支持疗法.结果 17例未出现任何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其中咽瘘形成2例,1例合并低血糖昏迷和电解质紊乱;经治疗均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将血糖控制在安全水平(5.6~11.2mmol/L)的同时供给足量的糖以满足基础代谢需要和应激状态下的能量消耗;供给胰岛素以利糖的利用阻止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保持适当的血容量和电解质代谢平衡;加强抗感染和支持疗法是合并糖尿病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糖尿病 围手术期处理 恶性肿瘤患者 围手术期处理 糖尿病 头颈部 电解质紊乱 手术治疗 控制血糖 支持疗法 口服降糖药
下载PDF
老年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
20
作者 汪恭恕 张辉 +1 位作者 余昌俊 朱存如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了解老年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近两年来收治的60岁以上165例各类手术病人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治愈好转161例,占97.6%;死亡4例,占2.4%;术后并发症40例,占24.2%。结论 老年外科病人并存病多,手术耐受情况差,术... 目的 了解老年外科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重要性。方法 对近两年来收治的60岁以上165例各类手术病人进行临床研究。结果 治愈好转161例,占97.6%;死亡4例,占2.4%;术后并发症40例,占24.2%。结论 老年外科病人并存病多,手术耐受情况差,术后并发症相应增多,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病人 围手术期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