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3篇文章
< 1 2 1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张顺 张水霞 +2 位作者 姚义好 石晶晶 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研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其中急性脑梗死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DWI及3D-ASL扫描。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的DWI及... 目的:评价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研究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0例,其中急性脑梗死1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MRI、DWI及3D-ASL扫描。观察并分析所有患者的DWI及ASL全脑血流量(ASL-CBF)图有无异常。选择13例脑梗死患者的梗死最大层面,采用手动勾画法分别在DWI、ASL-CBF图上测量梗死面积和灌注异常面积,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结果:17例TIA在DWI图上均无阳性发现,12例在ASL-CBF图上表现为大小不等灌注减低区。2例TIA复查时可见ASL-CBF图上血流灌注部分恢复。13例脑梗死的DWI图上见大小不等的高信号,梗死面积为(1026.54±295.50)mm2,ASL-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为(2901.77±415.94)mm2,并可观察到高、低灌注状态。ASL-CBF图上灌注异常面积大于DWI图上梗死面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5,P=0.001)。结论:3D-ASL可全面反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血流灌注状态,动态观察血流灌注恢复情况,有利于及时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成像 灌注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联合血管重建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黄良珍 刘朝晖 +1 位作者 彭浩 赵建农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34-937,共4页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重建术与传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以额颞叶脑挫裂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重建术与传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以额颞叶脑挫裂伤为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试验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重建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术后通过CT灌注成像(CTP)观察脑组织血流动力学改变,指标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以及术侧与对侧的比值(即r CBF、r CBV、r MTT、r TTP),并对术后半年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周及1个月时的CBF、CBV高于对照组,MTT、TT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周和1个月时的r CBF、r CBV、r MTT、r 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术后1周时的r CBF、r CBV值高于术后1个月时,r MTT、r TTP低于术后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GOS评分结果显示,试验组中恢复较好(包括良好和中残)的比例高于对照组,而恢复较差(包括重残、植物状态、死亡)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联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重建术在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的同时能有效改善受损脑组织的血供,疗效显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减压颅骨切除术 脑血管重建术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宋之光 李邦国 +2 位作者 余洪 金开元 张玉穗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搜集经胸部X线平片或CT平扫发现肺部肿块并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后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平均58.01岁...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成像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搜集经胸部X线平片或CT平扫发现肺部肿块并行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后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7岁,平均58.01岁。将CT图像传至Siemens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计算靶层面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通过最大斜率法获得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的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TTP)和表面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及灌注图像。30例病理标本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VD计数和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周围型肺癌双源CT灌注参数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比较周围型肺癌有无淋巴转移及与MVD、VEGF表达的关系。结果 (1)周围型肺癌的MVD、VEGF与CT灌注参数值BF、BV呈正相关;与MTT之间无相关性,与TTP之间呈负相关,MVD与PS无相关性,VEGF与PS呈正相关。与MVD及VEGF具有相关性的CT灌注参数中以BF的相关性最高。(2)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MVD值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肺癌VEGF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P<0.05)。结论双源CT灌注成像可评价周围型肺癌的肿瘤微血管生成,有助于在活体评价肿瘤血管生成。MVD、VEGF可作为评价周围型肺癌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CT灌注成像参数在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中的价值 被引量:39
4
作者 孙凤涛 张厚宁 +2 位作者 禹璐 盛佳曦 傅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发生出血转化(HT)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的收集我院急诊收入神经内科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按照7 d内随访头颅CT结果分为出血组23例及未出血组35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使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估治疗后90 d的神经功能。收集CTP相关参数: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等。结果出血组NIHSS评分、90 d预后不良比例、rTTP缺损区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血组(P<0.05,P<0.01),rCBF及rCBV明显低于未出血组(0.19±0.08 vs 0.26±0.09,P=0.009;0.53±0.17 vs 0.69±0.21,P=0.002)。rCBV预测HT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20~0.872),临界值为62.5%,敏感性为0.739,特异性为0.714。rCBF预测HT风险的AUC为0.719(95%CI:0.580~0.858)。结论CTP可早期显示急性缺血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预测HT发生风险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血栓溶解疗法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 被引量:34
5
作者 夏春华 季亚莉 +3 位作者 高斌 胡永胜 黄永翠 徐宁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径≤3 cm的SPN患者35例(其中恶性结节25例,良性结节10例)进行前瞻性CT灌注成像研究,先行全肺层厚为10 mm螺旋CT扫描,然后对病灶进行灌注扫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直径≤3 cm的SPN患者35例(其中恶性结节25例,良性结节10例)进行前瞻性CT灌注成像研究,先行全肺层厚为10 mm螺旋CT扫描,然后对病灶进行灌注扫描。选择同层面主动脉为灌注动脉,分别测得SPN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拟合时间-密度曲线(TDC),结合增强前后SPN的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的BF、BV、MTT和PS值分别为(146.17±58.77)ml/100 mg、(6.45±1.38)ml/(100g.min)、(5.09±3.19)s和(16.33±6.62)ml/(100g.min),良性结节的BF、BV、MTT和PS值分别为(69.90±58.09)ml/100 mg、(3.88±1.81)ml/(100g.min)、(4.06±1.77)s、(6.18±3.55)ml/(100g.min)。良、恶性SPN的TDC类型不同,恶性SPN的TDC可见A、B、C三型,其中以A型和C型为主(21/25,84.0%);良性SPN的TDC以D型(无明显强化型)为主。良、恶性SPN的增强峰值、增强净增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良、恶性结节的平扫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净增值≥25 HU为诊断恶性结节的阈值,其敏感度、特异度及符合率分别为88.9%、80.0%、84.2%。结论:CT-PI扫描可反映SPN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结合SPN的形态学特征可提高SPN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管成像
下载PDF
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9
6
作者 王爽 赵心明 +2 位作者 林蒙 赵燕风 周纯武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大小肝癌病灶以及小肝癌病灶与肝硬化实质间的灌注差异,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30例)的59个病灶及周围肝实质行肝脏MSCT灌注扫描。测量肝癌病灶和硬化肝实质的CT... 目的:通过对比不同大小肝癌病灶以及小肝癌病灶与肝硬化实质间的灌注差异,探讨肝脏CT灌注成像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59例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30例)的59个病灶及周围肝实质行肝脏MSCT灌注扫描。测量肝癌病灶和硬化肝实质的CT灌注值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肝动脉分数(HA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对比剂到达时间,并获得相应的灌注伪彩图。结果:不同大小肝癌病灶间各灌注值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9个病灶中≤3cm病灶14个,其血流量、血容量及肝动脉分数值均明显高于肝硬化实质(P<0.05),接受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757、0.848和0.969;其它的灌注值在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有助于在肝硬化实质中检出早期肝癌,尤其是肝动脉分数的测定,当临界值设定为0.30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可分别达到100%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的新进展 被引量:25
7
作者 童双立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5年第4期50-53,共4页
本文讲述了多层螺旋CT在技术方面的新进展,介绍了多层螺旋CT在心脏成像、肺部成像、血管造影、急诊抢救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心脏成像 灌注成像 血管成像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成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1
8
作者 袁巍 徐秋贞 +2 位作者 王孝磊 赵振 姜亦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同时行CT平扫、CTP检查及CT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 目的探讨256层CT灌注成像(CTP)联合CT血管成像(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20例发病时间在1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同时行CT平扫、CTP检查及CTA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患者经CT平扫检查显示58例可见早期低密度病灶,其余62例均未见明显异常;经CTP检查显示59例患者可见缺血半暗带,且比较梗死区与对侧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CBF、M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缺血半暗带区与对侧CBV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半暗带区与梗死区CBF、CBV、MT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CTA检查显示本组120例患者中112例可见颈内动脉(ICA)或大脑中动脉(MCA)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现象。结论联合应用CTP与CTA检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血管成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诊断 缺血半暗带
下载PDF
正常胰腺的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梁宗辉 冯晓源 +1 位作者 祝瑞江 金忱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18-222,F0003,共6页
目的对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征。方法39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行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GELightspeed16MSCT机的电影模式(0.5s/圈),5mm层厚/4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Omnipaque30050ml,注射速率4ml/s,延... 目的对非胰腺疾病患者进行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探索正常胰腺的CT灌注特征。方法39例非胰腺疾病患者行胰腺CT灌注检查。采用GELightspeed16MSCT机的电影模式(0.5s/圈),5mm层厚/4层。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Omnipaque30050ml,注射速率4ml/s,延迟6s,总扫描时间45s。所得数据传输至GEAW4.0工作站,利用Perfusion2中的胰腺灌注软件(去卷积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分别测量39例正常胰腺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胰腺CT灌注成像特征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均匀一致的实质性器官。BF的测量值为(9684.05±1701.43)ml/(min·kg),BV的测量值为(1362.26±827.10)ml/kg,MTT的测量值为(3.72±3.06)s,PS的测量值为(829.80±278.99)ml/(min·kg)。结论正常胰腺CT灌注表现为局部组织血流量、血容量均匀,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相同,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一致的实质性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 CT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与血管成像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被引量:32
10
作者 徐方元 陈爽 +7 位作者 关颖 叶春梅 秦少华 徐瑛 王建民 陈晓荣 韩云学 叶春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A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TIA患者行头颅CT平扫、脑CTP和颈动脉CTA。评价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CTP)与CTA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价值。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TIA患者行头颅CT平扫、脑CTP和颈动脉CTA。评价脑CTP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选取20名无TIA病史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26例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死。脑CTP检查正常9例,异常17例,患者患侧与对侧的TTP、CB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死。结论脑CTP结合CTA对评价TIA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的 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 被引量:31
11
作者 梁海胜 纪律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543-547,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包括75例恶性结节和25例良性结节。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螺旋CT...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联合图像三维重建技术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方法纳入10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包括75例恶性结节和25例良性结节。所有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并对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比较良恶性结节的螺旋CT参数病变部位的增强峰值、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和灌注峰值时间。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孤立性肺结节性质与螺旋CT参数、三维重建图像征象(有无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参数或征象单独及联合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价值。结果良性孤立性肺结节的增强峰值、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均低于恶性结节,灌注峰值时间长于恶性结节(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强峰值、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均与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相关(均P<0.05)。增强峰值、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诊断恶性孤立性肺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0~0.785;而5个指标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均大于单一指标。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参数及三维重建图像征象在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均有一定的价值,但两者联合应用时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效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多排螺旋CT 灌注成像 三维重建 定性诊断 诊断效能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4
12
作者 袁庆中 田建明 +4 位作者 王培军 邵成伟 李树平 李跃华 任方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6-439,共4页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收集肾癌 15 例,肾盂癌 9例,肾错构瘤12例。以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肾区CT平描后选择经肾门层面或肿瘤的最大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感兴趣区...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共收集肾癌 15 例,肾盂癌 9例,肾错构瘤12例。以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肾区CT平描后选择经肾门层面或肿瘤的最大层面进行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通过感兴趣区域分析法获得正常肾皮质、肾肿瘤组织和腹主动脉的时间 密度曲线,计算正常肾皮质和肾肿瘤组织的灌注值。结果 正常肾皮质的灌注值为(2.68±0.40) ml/(min·ml),肾癌灌注值为(1.51±0.68) ml/(min·ml),肾癌灌注值显著高于肾盂癌和肾错构瘤的灌注值。结论 CT灌注成像在肾肿瘤定性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肾脏 肾脏肿瘤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研究大鼠微小肝转移癌血供中的作用 被引量:26
13
作者 时高峰 王士杰 +7 位作者 王琦 许茜 李如迅 杜煜 王亚宁 李月考 杨丽 彰俊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49-854,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肝脏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尤其是胃肠道肿瘤易转移到肝脏。肝转移癌的早期发现对其诊治和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使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大鼠Walker-256微小转移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2只经脾脏注入Wa... 背景与目的:肝脏是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尤其是胃肠道肿瘤易转移到肝脏。肝转移癌的早期发现对其诊治和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使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研究大鼠Walker-256微小转移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22只经脾脏注入Walker-256(细胞含量2×107)制备成肝脏微小转移癌的大鼠为实验组;10只大鼠经脾脏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为对照组;实验组中随机选取10只注射瘤细胞前的大鼠作为空白自身对照组。CT灌注扫描后用斜率法计算得到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hepaticarterialperfusion,HAP)、门静脉灌注量(portalveinperfusion,PVP)、肝灌注指数(hepaticperfusionindex,HPI)、总肝灌注量。病理学检查HE染色证实转移癌的存在。结果:实验组中有19只大鼠发现转移灶,直径0.5~6.6mm。各项参数值组间比较:实验组大鼠HAP[(97.67±31.42)ml·min-1·(100ml)-1],明显高于对照组[(43.35±17.39)ml·min-1·(100ml)-1]和空白组[(40.77±18.91)ml·min-1·(100ml)-1],差异具有显著性(F=47.84,P<0.0001);对照组和空白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PVP[(295.49±61.85)ml·min-1·(100ml)-1]明显低于对照组[(385.7±71.25)ml·min-1·(100ml)-1]和空白组[(362.73±78.56)ml·min-1·(100ml)-1],差异具有显著性(F=14.10,P<0.0001),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无显著性。总肝灌注量组间比较,三组之间没有差异(F=1.39,P=0.255)。结论:大鼠微小肝转移癌表现为肝动脉灌注量的增加和门静脉灌注量的降低。CT灌注成像技术可以用来评价肝脏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早期诊断肝脏转移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继发性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 血流动力学 动物实验 大鼠
下载PDF
多层CT灌注成像诊断周围型肺癌及与微血管密度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伍建林 李光军 +1 位作者 鄂亚军 刘晓峰 《放射学实践》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16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研究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肿瘤(周围型肺癌25例,肺良性肿块13 例),并与25例肺癌的免疫组化法MVD...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的相关性。方法:利用16层MSCT灌注成像技术前瞻性研究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肿瘤(周围型肺癌25例,肺良性肿块13 例),并与25例肺癌的免疫组化法MVD进行相关性研究。采用Perfusion 2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包分析以下灌注参数:血液流速(BF)、血流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结果:肺癌各项CT灌注参数值均高于肺良性肿块, 其中MTT和PS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V值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肺癌的MVD明显高于肺良性肿块(P<0.05),肺腺癌MVD高于肺鳞癌(P<0.05);肺癌仅BV值与其MVD呈正相关性(r=0.852,P< 0.01)。结论:MSCT灌注成像有助于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及与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其病理基础与肿瘤微血管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灌注成像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28
15
作者 冯红梅 徐志锋 潘爱珍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5,共5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以提高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9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SCT平扫后立即进行灌注扫描,采集数据输入Philips EBW后处理工作站,使用Perfus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动态...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MSCT灌注成像特征,以提高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19例腮腺肿瘤患者术前行常规MSCT平扫后立即进行灌注扫描,采集数据输入Philips EBW后处理工作站,使用Perfusion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动态分析模块获得肿瘤感兴趣区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肿瘤血容量(BV)、达峰时间(TTP)和强化峰值(PEI),并根据色阶分别获取相应的伪彩图。所有患者最终均经手术病理学明确诊断。结果:1手术病理:19例腮腺肿瘤中,多形性腺瘤6例,腺淋巴瘤12例(其中2例因图像伪影明显不计入研究),腮腺癌1例(排除研究)。2MSCT灌注TDC特征:9例腺淋巴瘤呈"快进快退"型,1例呈"快进缓降"型,6例多形性腺瘤均呈"缓慢上升"型。3腺淋巴瘤的BV和PEI值均高于多形性腺瘤,而TTP值低于多形性腺瘤(P均<0.05)。4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BV和PEI值在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间具有统计学差异,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和0.97,而TTP值在两者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MSCT灌注成像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CT灌注成像 被引量:23
16
作者 周作福 黄洪磊 +4 位作者 徐彪 林碧金 刘振华 杨家友 邱友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2-274,共3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CT灌注参数的改变和临床价值。方法本组78例行肝血流的CT灌注扫描,其中原发性肝癌组70例、正常组8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CT灌注参数的改变和临床价值。方法本组78例行肝血流的CT灌注扫描,其中原发性肝癌组70例、正常组8例。应用去卷积算法模式计算相应病变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肝动脉指数(HAF),来评价肝癌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7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HAF、BF明显高于正常组织,而MTT明显降低;BV和PS值与正常组织无显著差异。结论肝癌CT灌注参数(HAF、BF和MTT)可有效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的血流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参数 肝细胞
下载PDF
动态增强 MRI 定量与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5
17
作者 杨晓棠 张建新 +2 位作者 杜笑松 侯丽娜 黄宁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 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 MR 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 目的:评估动态增强 MRI(DCE-MRI)定量、半定量分析在直肠癌术前 T、N 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 MR 室2014年7月—2014年11月经肠镜病理证实的27例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45~73岁,此前均未经任何治疗。均于术前行 DCE-MRI,用 Omni-Kinetics 专用灌注软件进行后处理,同时获得容量转移常数(Ktrans )、速率常数(Kep )、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 )等定量参数,以及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最大浓度(Max Conc)、最大斜率(Max Slope)等半定量参数。对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行独立样本 t 检验;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各定量、半定量参数在直肠癌术后病理 T、N 分期的差异,判断各参数的诊断价值。应用 ROC 曲线分析定量参数在 T、N 分期中的最佳诊断界点及敏感性、特异性。根据 TNM 对患者进行分期。结果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的 Ktrans 值[(0.28±0.14) min -1 vs (1.33±0.86)min -1]、Kep值[(1.41±0.67)min -1 vs (3.56±0.72)min -1]、Max Conc(0.17±0.02 vs 0.29±0.09)、AUC(0.11±0.07 vs 0.23±0.11)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 =-6.270、-11.359、-2.487、-2.803,P 值均〈0.05)。在 T 分期为 T1~2的早期组与 T3~4的晚期组间 Ktrans值[0.66(0.12~1.35)min -1 vs 2.15(0.84~2.96) min -1]、Kep值[2.51(0.12~5.65)min -1 vs 4.05(3.18~6.68) min -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4.077、-2.281,P 值均〈0.05)。 N 分期中,淋巴结无转移组的 Ktrans 值(1.01±0.73)、Ve 值(0.29±0.18)、TPP(0.93±0.35)均低于转移组(1.75±0.84、0.54±0.29、1.14±0.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值分别为-2.433、-2.832、-2.496, P 值均〈0.05)。结论 DCE-MRI 定量及半定量参数在判断正常肠壁与病变段肠壁、直肠癌的术前T、N 分期方面和病理有较高的相关性,对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动态增强磁共振 肿瘤分期
原文传递
CT灌注成像联合CT血管造影评价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及Willis环结构对灌注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6
18
作者 颜利辉 戴真煜 +2 位作者 姚立正 李新 周桂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5-438,共4页
目的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CTA检查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Willis环结构对脑血流灌注分布影响的价值。方法对经颅多普勒(TCD)诊为单侧颈动脉狭窄的42例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程度、Willis... 目的探讨脑CT灌注(CTP)成像联合CTA检查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及Willis环结构对脑血流灌注分布影响的价值。方法对经颅多普勒(TCD)诊为单侧颈动脉狭窄的42例患者行CTP联合CTA检查,观察血管狭窄部位、程度、Willis环形态及脑血流灌注情况。结果经CTP联合CTA检查,29例为颈内动脉狭窄,13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轻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13例,重度狭窄14例,闭塞4例。狭窄侧与对侧血管相比,轻度狭窄患者各灌注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度狭窄患者狭窄侧MTT、TTP高于对侧(P均<0.05);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狭窄侧CBF低于对侧,CBV、MTT、TTP高于对侧(P均<0.05)。42例中21例存在灌注异常,颈内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间异常灌注区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P联合CTA检查可较好地评价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Willis环血管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WILLIS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MR灌注加权成像鉴别诊断单发脑转移瘤与高级别胶质瘤 被引量:25
19
作者 陈杰云 林晓莹 +2 位作者 陈向荣 邢振 曹代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18,共4页
目的探讨MR PWI鉴别诊断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内单发转移瘤患者18例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25例的MR PWI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平扫、PWI及增强检查。分别测量瘤体、瘤周水肿区(瘤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 目的探讨MR PWI鉴别诊断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内单发转移瘤患者18例和高级别胶质瘤患者25例的MR PWI特征。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MR平扫、PWI及增强检查。分别测量瘤体、瘤周水肿区(瘤周区)及对侧正常白质区的脑血容量(CBV)值,得出瘤体、瘤周水肿区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同时测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图肿瘤瘤体及瘤周水肿区的相对峰值(rPH)、瘤体的信号强度恢复百分比(PS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级别胶质瘤和单发脑转移瘤瘤体区的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周区rCBV大于单发脑转移瘤(P<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及瘤周区rPH均高于转移瘤组(P均<0.05);高级别胶质瘤瘤体区PSR大于转移瘤(P<0.05)。结论 MR PWI可提供瘤体、瘤周区的血流灌注特征以及瘤体血脑屏障破坏情况,有助于鉴别单发脑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预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卒中患者出血转化 被引量:25
20
作者 李翔 刘欢 +3 位作者 熊秋霞 刘兴华 杨染 曾文兵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AW 4.7后处理工作站测量患侧与健侧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 目的探讨全脑灌注联合多时相CT血管成像(CTA)检查在预测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HT)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治疗前行一站式CT检查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AW 4.7后处理工作站测量患侧与健侧灌注参数,包括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流峰值时间(Tmax)和表面渗透性(PS),并计算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血流峰值时间(rTmax)和相对表面渗透性(rPS)。根据复查CT梗死灶内高密度影将患者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通过多时相CTA对侧支循环进行评分,比较HT组间发生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P<0.05参数的诊断效能及与HT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出血发生率。结果出血组CBV小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组患者TTP、MTT、Tmax、PS、rTTP、rMTT、rPS均大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rPS与HT呈正相关(r=0.628、0.516,P<0.001)。侧支不良组出血发生率(18/28,64.29%)高于侧支良好组(4/36,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参数联合多时相CTA评分可提高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891)。结论PS、rPS和多时相CTA评分对治疗前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HT风险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灌注成像 CT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出血转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