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65
1
作者 陆晴友 王秋根 +2 位作者 张秋林 唐昊 沈洪兴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32例38侧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分别对15侧SandersⅡ型骨折采用C臂透视经皮穿针撬拔复位加石膏外固定、23侧SandersⅢ-Ⅳ型骨折运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 目的探讨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32例38侧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型,分别对15侧SandersⅡ型骨折采用C臂透视经皮穿针撬拔复位加石膏外固定、23侧SandersⅢ-Ⅳ型骨折运用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Y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时间为6~36个月。术后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估,总体优良率为81.6%。结论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宜选用撬拔复位石膏外固定;而SandersⅢ-Ⅳ型骨折需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撬拔复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 距下关节 影像学检查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38
2
作者 石丹 张会久 周达岸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86-188,21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踝关节骨折患者129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组68例与切开复位组61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采用切... 目的:对比分析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踝关节骨折患者129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组68例与切开复位组61例。闭合复位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切开复位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术中和术后情况。结果:闭合复位组总有效率(95.59%)高于切开复位组(80.33%),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术前,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切开复位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复位组,手术时间短于切开复位组,骨折愈合时间快于切开复位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7%)低于切开复位组(19.67%),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闭合复位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斌 张焱 +1 位作者 穆帅 何智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30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关...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30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经皮复位困难的辅助行跗骨窦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常规组30例采用外侧"L"形切口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以及VAS和AOFAS评分,影像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微创组在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上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均一期愈合,而常规组有7例发生手术切口皮缘坏死,经相应处理后愈合。随访12个月以上,微创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而AOFA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在术后B?hl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复位结合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经济适用、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经皮复位内固定 跗骨窦切口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33
4
作者 董强 马宝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具有显著...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性,而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预后Johner-Wruhs评分的优良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不仅符合生物力学的内固定原则,还最大程度的保护了骨折部位的局部血运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中下段骨折
原文传递
脊柱机器人与传统透视辅助下微创经皮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对比研究 被引量:32
5
作者 田野 张嘉男 +4 位作者 陈浩 丁柯元 刘团江 黄大耿 郝定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5,共7页
目的比较脊柱机器人辅助和传统透视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植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 目的比较脊柱机器人辅助和传统透视辅助下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植钉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单节段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脊柱机器人辅助经皮复位内固定组,28例)和B组(传统透视辅助经皮复位内固定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症状,不合并其他骨折和脏器损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AO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植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 d、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参考Neo等的方法评估植入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结果A组植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B组,手术费用高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2个月。A、B组术后精确植钉百分率分别为93.75%(150/160)和84.71%(144/17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0,P=0.008)。除A组发生术后切口浅部感染1例,经换药后切口愈合外,两组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5,P=0.547)。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矢状面Cobb角、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机器人和传统透视辅助下经皮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无神经症状胸腰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机器人 透视 经皮复位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植钉 准确性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研究述评 被引量:22
6
作者 刘新焕 蔡建平 +1 位作者 张贤 严松鹤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情况。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桡骨远端的分类方法、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目前研究状况做一概述。结果: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例如Older分类法、Fry...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情况。方法:总结、归纳和分析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桡骨远端的分类方法、影像学检查、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的目前研究状况做一概述。结果: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例如Older分类法、Fryk-man分类法、AO/ASIF分类系统、Melone分类法、Missakian分类法、Fernandez分类法、Gartland-Sarmiento分类法、"齐藤"分类法、Doi分类法等,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腕关节正常的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桡骨的长度(及恢复尺桡骨茎突正常解剖结构),并恢复腕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平整,在此基础上,选择正确相对稳定的内、外固定法固定骨折端,在稳定牢靠固定的基础上,是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早期促进骨折愈合。治疗方法包括中医辨证论治、传统保守治疗、经皮穿针术、外固支架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腕关节镜指引下复位、自体骨或骨替代物移植、人工腕关节置换。结论: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经皮穿针术 外固定支架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三种治疗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杰 宋玉光 +2 位作者 吴智涛 余游 江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11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胸腰段椎体(骨折节段均为T12~L...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胸腰段椎体(骨折节段均为T12~L2)压缩性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以采用PKP治疗的50例为PKP组,采用PVP治疗的50例为PVP组,采用腰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为对照组。术后常规对症治疗,随访3年,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和住院费用,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相邻节段骨折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住院费用以PKP组最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次数以对照组最高;PKP和PVP组术后(出院前)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均逐渐恢复,但对照组随访1年后椎体前缘高度仍有所丢失,Cobb角有所增加,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VP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对症治疗后缓解;对照组2例术后发生邻近椎体骨折,再次手术,1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 PKP和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疗效优于传统切开手术。PKP和PVP两种术式在术后并发症及再骨折发生率方面的比较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 被引量:15
8
作者 骆永锋 龚劲纯 +3 位作者 吴俊 陈晓军 杨成佐 邓剑君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4期238-2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50)和经皮组(n=56)。...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接骨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传统组(n=50)和经皮组(n=56)。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经皮组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采用踝关节评分Kofoed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皮组的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均小于传统组(P<0.05);经皮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Kofoed评分均改善,但经皮组术后的疼痛、功能及活动度评分均优于传统组(P<0.05);经皮组手术优良率为92.85%(52/56)明显高于传统组80.00%(40/50)(P<0.05);经皮组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传统组3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出现皮下血肿,2例皮肤坏死,术后经皮组并发症发生率1.78%(1/56)明显低于传统组14.00%(7/50)(P<0.05)。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可加快胫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速度,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接骨板 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并发症
下载PDF
钢板与髓内钉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对比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华峰 王庆伟 +4 位作者 王华松 谢辉 黄继锋 蔡贤华 丰瑞兵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即开放... [目的]对比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即开放钢板组39例,骨折按Neer分型:2部分30例,3部分4例,4部分3例,骨折脱位型2例;采用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即闭合髓内钉组43例,2部分38例,3部分3例,4部分1例,骨折脱位型1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开放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方面显著多于闭合髓内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2例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19.73±4.59)个月。随术后时间延长,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显著增加,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个月,开放钢板组的Constant-Murley评分低于闭合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间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显示两组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颈干角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1周时两组间颈干角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干角均较术后1周时稍有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开放钢板组1例出现肱骨头坏死。[结论]切开复位钢板与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内翻型"肱骨近端骨折均能获得较好效果,闭合复位Trigen髓内钉治疗创伤更小的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开放复位内固定 经皮复位内固定 锁定钢板 髓内钉
原文传递
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玉宏 高翔 张殿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评介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符合条件的32例隐匿性Lisfranc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新鲜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外伤后超过6周) 13例,均为单足,平均年龄(36.23±... [目的]评介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隐匿性Lisfranc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选择符合条件的32例隐匿性Lisfranc损伤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新鲜损伤19例,陈旧性损伤(外伤后超过6周) 13例,均为单足,平均年龄(36.23±5.14)岁。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测定术前及术后3个月站立相足底平均压力值。[结果] 32例患者随访12~22个月,平均(16.17±2.4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内固定物失效、再次骨折脱位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新鲜损伤组与陈旧损伤组的AOFAS评价均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新鲜损伤组、陈旧损伤组治疗后3个月足底压力载荷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但相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隐匿性Lisfranc损伤的治疗,经皮闭合复位重建足弓、恢复足内外侧纵弓及横弓解剖形态,牢固内固定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跗关节 隐匿性Lisfranc损伤 经皮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邱皓 张年春 +2 位作者 李磊 朱建华 董靖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3期224-22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 目的探讨微创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切开组)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5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篇随机对照研究,共397个跟骨骨折。Meta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坏死及切口裂开方面均有统计学差异(P <0. 05),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及术后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复位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AOFAS评分、SF-36评分、Bohler角、Gissane角、术后优良率及术后跟骨高度、宽度和长度恢复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微创复位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少、神经损伤风险低及切口引流量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 微创复位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安树康 武明鑫 +2 位作者 孙进 谭伟 黄学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6期638-642,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按照患者选取手术...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与切开减压内固定术在老年性腰椎管狭窄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腰椎管狭窄患者86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3例;年龄60~78岁。按照患者选取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经皮椎间孔镜组(TESSYS组,36例)和传统手术组(TS组,50例),其中TESSYS组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术治疗,TS组患者采用切开减压内固定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TESSYS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优于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手术优良率(94.44%)明显优于TS组(8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术前[VAS评分,TESSYS组术后12个月(1.43±0.38)分vs (7.45±1.54)分,TS组术后12个月(1.81±0.49)分vs (7.42±1.12)分;ODI评分,TESSYS组术后12个月(6.34±4.08)分vs (65.84±13.89)分,TS组术后12个月(9.75±3.78)分vs (64.87±14.28)分],且呈逐渐好转趋势,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0.05);两组术前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ODI评分均优于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TESSY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78%)小于TS组术后(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小,症状改善明显,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选择性减压 切开减压内固定术 腰椎管狭窄 老年人
下载PDF
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孙勃 刘士波 +3 位作者 王培 薛鑫鑫 高云峰 付世杰 《现代医学》 2019年第6期663-667,共5页
目的:研究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 目的:研究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患侧跟骨解剖参数等临床指标及踝-后足功能评分(AOFAS)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跟骨解剖参数显示观察组患者的Bohler角、Gissane角、轴位角及足跟宽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足跟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OFAS评分45~93分,平均(80.07±17.97)分;对照组患者AOFAS评分41~91分,平均(78.57±18.61)分。观察组优秀24例,良好21例;对照组优秀21例,良好20例。总恢复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8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具有操作简易、术时短及微创等优点,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对于软组织条件差的SandersⅡ、Ⅲ型患者撬拨复位结合Ilizarov技术应作为首选,以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ILIZAROV技术 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 微创
原文传递
测定中草药有效成分和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俊梅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5期49-50,共2页
目的为了研究中草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同时筛选出中草药中具有排除自由基功能的自由基清除剂,以便维护人体正常功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该院使用中草药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164例,这些病患来自该院各个诊疗科室,回顾分析这... 目的为了研究中草药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同时筛选出中草药中具有排除自由基功能的自由基清除剂,以便维护人体正常功能。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该院使用中草药进行住院治疗的病患164例,这些病患来自该院各个诊疗科室,回顾分析这些病患的临床资料。联合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质谱(HPLC-MS/MS)定量检测分析法鉴定当归、五味子、三七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分析提取物中氧自由基的清除功能,并研究保护身体DNA不受损伤的作用。同时对阿魏酸、五味子提取物、三七提取物、等中草药排除自由基,保护人体机能的作用。结果联合使用HPLC-MS/MS定量检测分析法能够快速鉴定人参中的提取物含量,包括:咖啡酸、阿魏酸等物质的含量。阿魏酸、苯酚、三七总皂苷等中草药提取物排除羟基自由基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95μg/mL,3.1μg/mL,58.7μg/mL,对比其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45μg/mL,0.042μg/mL,167μg/mL,对比其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魏酸与苯酚能有效排除羟基自由基与超氧自由基的能力最强,三七总皂苷能力最弱。结论当归、五味子等中草药提取物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其中白术在保护DNA方面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有效成分 测定 抗氧化作用 对比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联合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对比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志辉 邢燕锋 +3 位作者 何娟 陈月 李盼 苗存良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TDP)联合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ll、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对比。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采用切... 目的:分析3D打印技术(TDP)联合经皮撬拨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ll、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研究对比。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7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3D打印联合经皮撬拨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伤口裂开、皮缘坏死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行跟骨正侧位及轴位X射线片测量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及跟骨中部宽度,并进行疼痛及功能评分等Maryland足部评分,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总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5,t=20.220,t=26.201,t=5.663;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64%,明显低于对照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62,P<0.01)。观察组患者Bohler角、Gissanc角及跟骨中部宽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aryland足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1.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2,P<0.01)。结论:3D打印联合经皮撬拨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较好,可更好的评估患者骨折情况,为术前制定更为完善的手术方案发挥重要作用,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经皮撬拨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临床
下载PDF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6
作者 申君熙 于诗洋 潘德悦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793-798,共6页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损伤之一,多数由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导致,通常为粉碎性骨折,预后差。由于跟骨骨折较复杂、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其治疗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年来扩展外侧入路、跗骨窦入路等入路及经...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的足部损伤之一,多数由高处坠落或交通事故导致,通常为粉碎性骨折,预后差。由于跟骨骨折较复杂、致残率高、并发症多,其治疗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年来扩展外侧入路、跗骨窦入路等入路及经皮复位内固定、关节镜辅助复位固定等微创手术逐渐流行,大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本文就近年国内外针对跟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跟骨骨折的治疗提供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扩大外侧入路 副骨窦入路 经皮复位内固定 微创治疗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威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评析踝关节骨折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62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进行干预,术毕统计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统计骨折愈合时间并评估其踝关节功能... 目的评析踝关节骨折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与治疗组(62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进行干预,术毕统计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统计骨折愈合时间并评估其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组的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7%,比对照组的70.9%高(P<0.05)。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采用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有助于减少医源性破坏,加速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经皮加压空心螺钉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守赟 阮文礼 冯殿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3期98-101,105,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肱骨近端骨折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1例),传统组(32例)。微创组采用微创锁...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肱骨近端骨折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1例),传统组(32例)。微创组采用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7 d微创组VA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微创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早期即可恢复肩关节功能,且疼痛较轻,患者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肱骨近端骨折 肩关节
下载PDF
单纯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9
作者 曹众 孟庆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272-274,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东莞市康华医院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传统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东莞市康华医院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并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T12-L2)患者15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PKP组、PVP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分别采用PKP治疗、PVP治疗和腰椎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常规对症治疗,并随访3年,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疼痛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和相邻节段骨折情况。结果:PKP组手术费用最高,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均<0.05);PKP组、PVP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随访1年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较其他两组明显丢失(P<0.05);随访2年、3年后PKP组、PVP组的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PKP和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疗效优于传统切开手术,而PKP在并发症和再骨折发生率上均优于PV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正 许建宇 吴厚宾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9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91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0例... 目的:研究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91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9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观察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2个月的Johner-Wruhs评分.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与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4.51%,并发症发生率为3.30%;对照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93.33%,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组差异不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结论: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干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