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PKP患者手术应激反应、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1
作者 吴鸣蝉 叶惠珍 叶养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全方位探究优化手术室护理的模式,旨在衡量其给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的手术效果带来的积极效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市第三医院8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行PK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本研究致力于全方位探究优化手术室护理的模式,旨在衡量其给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后的手术效果带来的积极效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市第三医院8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行PK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观察组(40例,优化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心率、血压、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心率和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和术后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手术室护理能够减轻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接受PKP手术时的紧张感,舒缓患者的术后疼痛,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脊柱功能和腰椎活动能力,并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升患者的整体康复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胸腰椎骨折 优化手术室护理 手术效果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建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0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78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PKP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78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9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PKP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治疗后,两组腰背部VAS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椎体前缘及中部丢失高度、腰背部VAS疼痛评分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疗效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减轻患者疼痛,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脊柱压缩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穿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28
3
作者 盛朝辉 李田珂 +6 位作者 王健军 相文龙 李东胜 黎力昊 邱宏韬 林青 赖宇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对比单、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7年4月治疗的7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39例接受单侧穿刺透视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侧组),39例接受... [目的]对比单、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8月~2017年4月治疗的7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其中,39例接受单侧穿刺透视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侧组),39例接受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双侧组)。对比两组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后VAS评分、术后ODI值,以及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术中X线曝光次数、骨水泥用量均明显少于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 d和术后6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前结果比较,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中部高度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椎体Cobb角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部高度和Cobb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单侧穿刺 双侧穿刺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阮良峰 陈源 +1 位作者 马俭凡 刘浩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1期32-34,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PVP和PKP共86例(104个椎体),发生并发症5例共6个椎体,对其所发生的5例并发症...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常见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2008年5月~2010年2月,采用C形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PVP和PKP共86例(104个椎体),发生并发症5例共6个椎体,对其所发生的5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PVP与PKP治疗86例104节椎体病变,其中4例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共5个椎体在术中发生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渗漏;另外1例乳腺癌并多发胸椎转移患者1个椎体术中出现恶心、呕吐且出现轻度肺栓塞,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6/104)。结论: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骨质疏松较重,椎体皮质不完整,操作技术不成熟,骨水泥注入时机和注入量欠佳,术中C形臂X线机透视监测不理想,骨水泥本身的毒性等。认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规范手术操作,准确掌握骨水泥注入时机和注入量,术中严密的X线透视监测及心电监护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并发症 防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PVP/PKP骨水泥渗漏伴神经症状 被引量:8
5
作者 唐晓军 罗玲丽 +3 位作者 陈小明 唐国军 张洁 曹奇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介绍经皮脊柱内镜去除PVP/PKP骨水泥渗漏物致神经根损害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0月使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13例PVP/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导致神经根损害症状的患者。C型臂透视定位,以神经根致压处为靶点,... [目的]介绍经皮脊柱内镜去除PVP/PKP骨水泥渗漏物致神经根损害的手术技术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7年10月使用经皮脊柱内镜治疗13例PVP/PKP术后骨水泥渗漏导致神经根损害症状的患者。C型臂透视定位,以神经根致压处为靶点,穿刺处皮肤行一长约7 mm切口,插入工作通道与器械。去除椎板外侧缘或椎板上缘与关节突移行处的部分骨质、咬除部分黄韧带,显露硬膜囊外侧缘、神经根及渗漏的骨水泥。将硬化的骨水泥钳咬逐块取出,或以磨钻逐级磨除,镜下探查见神经根减压彻底、压迫解除。[结果]平均手术时间(92.35±18.62)min,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疼痛、麻木症状均有减轻。平均随访时间(5.60±0.24)个月,VAS评分由术前(8.53±1.38)分显著减少至术后即刻(3.61±0.82)分,术后1周(2.15±0.22)分,及末次随访时(0.79±0.15)分;末次随访时按MacNab的标准,临床结果优良率为84.62%。[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技术能有效将PVP/PKP渗漏的骨水泥取出,使神经根充分减压,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 骨水泥渗漏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孙程帅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2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椎体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59例...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25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椎体再发骨折分为再发骨折组(59例)和未再发骨折组(197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骨密度值、手术方式、骨水泥注入量、是否存在骨水泥渗漏及椎体高度恢复率.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各因素与椎体再发骨折的相关性.结果 再发骨折组、未再发骨折组患者的年龄[(75.9±4.6)、(69.9±5.0)岁]、BMI[(23.5±0.6)、(25.4±0.7)kg/m2]、骨密度[(-3.67±0.68)、(-2.75±0.98)]、骨水泥渗漏率(22.0%、5.1%)及椎体高度恢复率[(24.1±2.9)%、(14.9±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6、0.047、0.046、0.026、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与术后再发骨折无关(P值分别为0.140、0.137),与骨密度、骨水泥渗漏及椎体高度恢复率相关(P值分别为0.018、0.000、0.000).结论 骨密度低、发生骨水泥渗漏及伤锥高度过多恢复是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发椎体骨折 骨密度 骨水泥渗漏 椎体高度恢复率
原文传递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手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梁辉 李荣祝 +3 位作者 韦建勋 韦敏克 丘德赞(综述) 李荣祝(审校)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5期482-486,共5页
目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成为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微创手术方法,其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法简单、止痛效果明显等优点,而且能纠正患者的后凸畸形。但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一样,PKP也存在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 目前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已成为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微创手术方法,其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方法简单、止痛效果明显等优点,而且能纠正患者的后凸畸形。但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一样,PKP也存在骨水泥渗漏、椎体再骨折及术后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随着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用的PKP结合体位复位技术、蛋壳技术、Sky技术及Vessel-X骨材料填充器经皮椎体成形术等新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球囊技术存在的骨水泥渗漏等缺陷。该文就PKP适应证、操作方法、并发症及预防及目前一些新技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余伟民 赵建利 +1 位作者 秦有智 王立松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969-971,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椎体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结合伤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合并腰椎退行性变(Lumbar degenerativ... 目的探讨一期椎体后外侧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结合伤椎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合并腰椎退行性变(Lumbar degenerative diseases,LD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在我科因OVCF合并LDD行一期后路PLF+PKP联合手术的86例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定期拍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椎体前缘、中部高度以及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采用JOA评分标准,评估患者腰背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活动能力的评分评估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情况。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前缘及中部高度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Cobb角角度[(15.8±4.71)°]小于术前[(28.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及Cobb角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JOA评分术后3个月时[(23.62±4.60)分]明显高于术前[(10.85±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略高于术后3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个月时[(1.22±0.38)分]明显低于术前[(2.57±0.4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略低于术后3个月时(P<0.05)。结论采用PLF+PKP手术方式治疗OVCF合并LDD安全可行,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恢复脊柱的形态,在临床上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腰椎退行性病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融合术
下载PDF
单侧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的临床疗效分析
9
作者 严越茂 李世平 +4 位作者 张海军 肖建勇 李培浩 邹志勇 任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5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患者胸腰椎正位X片中椎体内骨水泥...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灌注量及椎体内分布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60例椎体压缩骨折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患者胸腰椎正位X片中椎体内骨水泥的位置分为对照组(呈偏心性分布)31例,观察组(呈中心性分布)29例。比较两组围术期参数,记录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疼痛评分、影像学数据变化、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两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后凸角度(Cobb角)均下降,且观察组各时间点VAS、ODI、Cobb角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经单侧PKP治疗后骨水泥分布形态可影响患者疗效,偏中心分布可延缓患者疼痛减轻进程,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保持骨水泥中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骨折 骨水泥 单侧入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