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PEG/J)联合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岩 谷锋 +3 位作者 张洪安 刘鸿章 康明 段文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 目的探讨经皮胃/空肠造瘘术(PEG/J)联合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对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5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实施PTCD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PEG/J进行治疗,比较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J联合PTCD可有效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肝脏功能,且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胃造瘘术 恶性阻塞性黄疸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营养状态 肝脏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群 朱现玮 +3 位作者 严飞 徐炜 徐沁 周志平 《骨科》 CAS 2022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引流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9月我院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的14例腰椎间隙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引流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9年9月我院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的14例腰椎间隙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人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采用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估。结果14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57±2.56)个月。术后1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所有病人术后症状均明显减轻,术后1周VAS评分[(3.39±0.53)分]和术后3个月VAS评分[(1.46±0.41)分]均明显低于术前[(6.96±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周ODI降至(46.79±5.18)%,术后3个月为(15.71±2.58)%,病人术后腰椎功能明显改善,与术前[(69.43±1.8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1周JOA评分为(19.21±1.76)分,术后3个月为(27.43±2.94)分,与术前[(8.71±1.6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优9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5.71%。术后1个月复查腰椎MRI显示脓肿已清除,神经根及硬膜囊无受压,部分病例达到椎间骨性融合。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置管引流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对于治疗腰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隙感染 经皮内镜清创术 病灶清除 引流
下载PDF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清洗术与切开引流术对肾周脓肿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宏亮 张培新 +3 位作者 艾尼瓦尔.玉素甫 李九智 周萍 李赟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284-287,共4页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清洗术与切开引流术对肾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经手术治疗90例肾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主管医师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经皮肾镜清洗组和切开引流... 目的:比较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清洗术与切开引流术对肾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经手术治疗90例肾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主管医师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经皮肾镜清洗组和切开引流组。经皮肾镜清洗组45例患者(肾镜组);切开引流组45例患者(切开组)。治愈定义为完全清除肾周脓肿。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90例中男5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5.3±16.1)岁。常见肾周脓肿的原因为泌尿系结石和糖尿病。治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vs.97%,P>0.05);经皮肾镜清洗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日明显少于切开引流组(4.0 vs.11.8d,P<0.05);手术并发症:肾镜组为6.6%;切开组为11.1%(P>0.05)。结论:在治疗肾周脓肿时,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清洗术是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感染 脓肿 经皮肾镜清洗术 切开引流术
下载PDF
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的疗效分析
4
作者 张蒙 周帆 +2 位作者 刘明东 邹晓平 韩光曙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2年第12期1009-1013,共5页
目的评价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的19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手... 目的评价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2020年8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消化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的19例I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每例患者内镜腔内引流术(endoscopic transmural drainage,ETD)治疗(1.1±0.3)次。在ETD术中,9例患者置入双腔固定支架,2例患者置入金属覆膜支架,7例置入双猪尾塑料支架,1例仅置入鼻囊肿引流管。19例患者均在首次经皮穿刺引流术(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中置入12~14 F引流管进行引流,每人置管(1.8±1.2)根,其中3例患者后续更换为双套管持续引流,1例患者后续经皮置入金属覆膜支架进行引流。穿刺引流液培养结果为11例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4例革兰阳性球菌,1例革兰阳性杆菌,3例革兰阴性杆菌。19例患者中4例同时合并真菌感染。每例患者清创(3.1±1.8)次,其中2例行经皮内镜坏死组织清除术联合内镜坏死组织清除术治疗。每例患者总操作(6.1±2.4)次。术后出现出血1例(5.3%),经内镜治疗后成功止血,无消化道瘘、穿孔、胰瘘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死亡,原因为脓毒血症,其余18例经治疗后IPN明显吸收。19例患者均未转为开腹手术。结论经胃联合经皮内镜治疗IPN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内镜腔内引流术 经皮穿刺引流术 疗效
原文传递
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行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志伟 汪志明 +2 位作者 吴素梅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9期797-799,i0010,共4页
目的:报道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DPEJ)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3例胃癌术后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因曾行全胃或胃次全切除术不能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而选择DPEJ进行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DPEJ操作方法采用类似于PEG的拖出法技术.结... 目的:报道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DPEJ)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3例胃癌术后晚期癌性肠梗阻患者,因曾行全胃或胃次全切除术不能进行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而选择DPEJ进行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DPEJ操作方法采用类似于PEG的拖出法技术.结果:3例DPEJ患者均操作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有效地减压引流肠液500~1000ml/d,缓解了肠梗阻症状,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DPEJ操作有一定的难度,但经仔细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仍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性肠道减压引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法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 癌性肠梗阻 肠道减压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结合双腔引流管灌洗引流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向珊珊 雷洪俊 +3 位作者 陈忠羡 付兆宗 原向伟 谢清华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经皮椎间孔镜结合双腔引流管灌洗引流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疾病,为腰椎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例腰椎感染病例,予以行经皮椎间孔镜结合双腔弓丨流管治疗,术后予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治... 目的:通过研究经皮椎间孔镜结合双腔引流管灌洗引流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疾病,为腰椎感染的治疗提供新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4例腰椎感染病例,予以行经皮椎间孔镜结合双腔弓丨流管治疗,术后予以敏感抗生素静脉治疗,并每天1次经留置双腔引流管行敏感抗生素灌洗,并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于手术前,手术后拔管时及末次随访予以行上述指标进行评价,予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术后(拔管)与术前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与术前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P<0.05);术后(拔管)0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0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结合双腔引流管抗生素灌洗可有效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 腰椎椎间隙感染 引流 微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