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及对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向晖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3期34-38,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0月—2022年3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 目的:探究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9年10月—2022年3月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12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不良情况总发生率、手术前后的疼痛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及P物质(SP)]、功能状态[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结构参数(Cobb角、椎体前缘及中缘高度与后缘高度的比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7 d及1个月的VAS评分、PGE_(2)、SP及术后1、6个月ODI各方面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6个月观察组的结构参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对疼痛介质及结构参数的改善效果更好,因此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可弯曲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疼痛介质 结构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