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领导对建言反应的动机感知作用机制:基于归因理论的阐释 被引量:18
1
作者 严瑜 何亚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57-1466,共10页
基于归因理论,从领导对建言行为动机的认知视角,解释领导对建言差异反应的原因。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基于组织关心动机、亲社会动机时,会给予表扬/认可、奖赏、执行等积极反应;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是基于挑战动机、疏离动机、印象管理动... 基于归因理论,从领导对建言行为动机的认知视角,解释领导对建言差异反应的原因。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基于组织关心动机、亲社会动机时,会给予表扬/认可、奖赏、执行等积极反应;当领导认为员工建言是基于挑战动机、疏离动机、印象管理动机或自我保护动机时,会给予批评/惩罚、忽视、报复等消极反应。此外,权力距离能够调节领导对建言动机的感知,即低权力距离领导,对建言行为更为接纳、支持,会增强专业性、建言氛围与积极动机感知的关系,减弱挑战性建言与消极动机感知的关系;而高权力距离领导,倾向于绝对优势的权力和对下属的控制,会减弱专业性、可信性及建言氛围与积极动机感知的关系,增强挑战性建言与消极动机感知的关系。最后,建议未来的研究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将建言作为一个过程来探讨,研究领导对建言的反应如何影响员工后续的态度和行为;(2)研究建言氛围形成的原因及其作用;(3)关注情绪在建言行为中的功能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言 领导 动机感知 权力距离 归因理论
下载PDF
印度参与美日印澳四边合作进程分析——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思伟 《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55,155,156,共21页
本文采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解读印度参与美日印澳四边合作进程演变。本文认为印度参与四边合作可以被理解为其借用外力制衡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它试图利用四方机制平台进行各类资源交换获取利益,并提升印度大国地位的政策选择。... 本文采用新古典现实主义的分析框架解读印度参与美日印澳四边合作进程演变。本文认为印度参与四边合作可以被理解为其借用外力制衡中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它试图利用四方机制平台进行各类资源交换获取利益,并提升印度大国地位的政策选择。总体来看,印度属于四方中较为保守谨慎的一方,但莫迪政府执政以来印度参与态度相比此前更为积极,甚至主动参与议程设置。印度在四边合作网络结构中不是实力最强者,但是因其拥有特殊地位而备受重视。印度的参与进程以及角色转变并非仅仅是被动应对体系威胁,而是积极利用体系性契机,主动调适目标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印度的参与进程受到印度对来自国际体系的机遇与威胁认知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决策者和战略界精英的战略偏好、政府权力充沛与否等因素也发挥显著的影响。未来,四边合作的发展以及印度的选择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印度参与四边合作的进程和性质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述三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美日印澳四边合作 威胁认知 战略偏好 政府权力
原文传递
基于馈线功率的配电网对地参数测量与接地故障灵敏感知新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贺世庚 杨理斌 +2 位作者 喻锟 曾祥君 欧阳帆 《湖南电力》 2023年第1期50-57,共8页
针对传统对地参数测量方法在建模和原理上存在的误差,提出了基于馈线功率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对地参数精确测量方法,在中性点外加可控电压源调控零序电压,求取各馈线上有功与无功功率,并结合馈线功率与对地参数间关系,实现各馈线及系... 针对传统对地参数测量方法在建模和原理上存在的误差,提出了基于馈线功率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对地参数精确测量方法,在中性点外加可控电压源调控零序电压,求取各馈线上有功与无功功率,并结合馈线功率与对地参数间关系,实现各馈线及系统对地电导和电容参数精确测量;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馈线功率的单相接地故障灵敏感知方法,根据故障与正常时各馈线功率因数角特征差异,精准判别配电网母线及馈线是否故障。该方法依据馈线功率与对地参数、功率因数角间的数学联系,能有效解决系统对地参数测量难题,实现单相接地故障灵敏感知,并准确区分母线与馈线故障。在PSCAD/EMTDC仿真环境及10 kV真型配电网实验室中对所提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测量精度高,故障感知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对地参数 故障感知 接地故障 馈线功率
下载PDF
基于智能感知的电力多元数据集群热点处理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姜一 刘菁 姚嵘 《电子设计工程》 2020年第21期20-23,28,共5页
针对电力多元数据集群中由于访问集中等原因引起集群性能下降的热点问题,提出基于智能感知的电力多元数据集群热点处理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并利用该设备采集基础电力数据。以采集并完成预处理的电力数据为基础,利用数... 针对电力多元数据集群中由于访问集中等原因引起集群性能下降的热点问题,提出基于智能感知的电力多元数据集群热点处理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并利用该设备采集基础电力数据。以采集并完成预处理的电力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集成整合的方式,得到电力多元数据集群,并在其中挖掘出热点信息数据。最终通过聚类、迁移等方式,实现对电力多元数据集群中热点数据的处理。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设计的热点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数据集群中的热点负载,从而提高电力数据管理的吞吐量,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应用设计的处理方法吞吐量提高了5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感知 电力数据 多元数据集群 热点处理
下载PDF
足踝复合体本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冯亮 张雅飞 霍洪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259-3264,共6页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 背景:足踝本体感觉的研究对于慢性踝关节不稳、老年疾病的康复治疗以及身体姿势控制、运动表现的提高至关重要。前期的相关研究经常把足部和踝关节的感觉评价分开研究,对全面且综合地了解其感觉功能存在一定的局限。目的:足踝复合体是唯一与支撑面直接接触的部位,在收集体感反馈和调节平衡控制中起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汇总现有关于足部和踝关节本体感觉的调查研究,梳理足踝复合体感觉的测量与评价方法,以期为日后的相关研究做出铺垫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中文检索词为“(足OR足踝关节OR踝关节)AND(感觉OR本体感觉)”、英文检索词为“(foot OR ankle)AND(feel OR proprioception)”,在Web of Science、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了解关于足踝基本概念、研究现状与范畴,总结并评价足踝的本体感觉评价方法,最终纳入57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足踝复合体感觉的评价主要分为对足部的感觉评价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评价。②足部的感觉评价主要描述其皮肤的感觉以及干预条件下的感觉反馈,方法主要包括:压力感觉阈值测试、足(底侧和跖侧)两点辨别能力测试、皮肤振动感觉持续时间测试。③踝关节本体感觉评价着重描述关节位置、运动范围、力值及功能表现,方法主要分为静态的关节角度重置测试、运动最小阈值测试、力觉重现测试以及动静态的平衡、速度及行走能力的测试。④对量化结果的报道一般以“误差”来表示,根据报道的需要一般分为: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恒定误差等。⑤结果证实,足踝复合体具备特殊的感觉能力,包括足部感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表现;足部感觉与踝关节本体感觉的弱化均与人体平衡能力下降相关,二者联合测量可以全面有效地评价足踝功能;根据不同的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踝复合体 本体感觉 测量方法 等速测试仪 感觉阈值 两点辨别能力 皮肤振动感觉 运动觉 位置觉 力量觉
下载PDF
损益情境下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权力动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何琪 孙倩 刘永芳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0年第4期340-347,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损益情境下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及权力动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自编风险决策问卷、Harms等人编制的权力动机量表,运用实验法操纵权力感(高/低),对108位处级干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收益情境下,高权力感被试... 本研究探讨了损益情境下权力感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及权力动机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自编风险决策问卷、Harms等人编制的权力动机量表,运用实验法操纵权力感(高/低),对108位处级干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收益情境下,高权力感被试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低权力感被试;损失情境下,二者的风险偏好水平差异不显著。(2)权力动机调节收益情境下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不调节损失情境下权力感与风险偏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偏好 权力感 权力动机 损益情境
下载PDF
连云港公众对核电和火电风险感知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黄蕾 毕军 +2 位作者 杨洁 卜全民 曲常胜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1-175,共5页
研究造成不同人群对核电和火电风险感知差异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不同人群对这2种风险支付意愿(WTP)的差别。采用公众问卷调研法及多元统计法分析公众对核电和火电的风险感知。结果表明,年龄为30~39岁的人群以及教育程度为大专和研究生学... 研究造成不同人群对核电和火电风险感知差异的关键因素,并分析不同人群对这2种风险支付意愿(WTP)的差别。采用公众问卷调研法及多元统计法分析公众对核电和火电的风险感知。结果表明,年龄为30~39岁的人群以及教育程度为大专和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对核电和火电的风险感知差别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同时也发现政府在人们对比核电和火电风险感知程度时扮演重要角色,即对政府信任度高的人对核电的风险感知度相对较低。风险支付意愿分析表明,不同分类人群对核电和火电风险的WTP值总体趋势一致,即女性高于男性,低龄组和高龄组高于中龄组,无业者和家庭主妇高于有固定职业者,受中等教育者高于受低等和高等教育者,30 000~50 000元年薪者高于其他年薪段人,外地游客高于移居者和本土居民。本研究为政府等决策机构选择有效目标人群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学 风险感知 支付意愿(WTP) 核电 火电
下载PDF
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下的服装设计应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怡 任力 《设计》 2024年第1期144-147,共4页
为了引导消费者视觉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提高设计师的创造力,探索服装设计的新方向,更新设计语言。本文以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作为方法论,通过对其概念进行阐述并以形式动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深入研究“力”在服装设计中的演绎方式以... 为了引导消费者视觉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提升以及提高设计师的创造力,探索服装设计的新方向,更新设计语言。本文以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作为方法论,通过对其概念进行阐述并以形式动力的影响因素入手,深入研究“力”在服装设计中的演绎方式以及对形态、色彩的构建方式,总结视知觉形式动力对于服装设计的启示。基于视知觉形式动力在服装设计上的互动性展开论述,既可以作为服装设计理论的有益补充,也有助于提高设计师的视觉敏锐度及形态审美感知的能力,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知觉 服装设计 动力 形态 色彩
下载PDF
基于智能感知的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妍 宋立立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9期133-135,共3页
传统的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某些智能建筑的供电需求,因此,提出基于智能感知的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该方法硬件部分设计了变压器、配电干线、防雷接地器以及SPD电涌保护器,软件部分首先构建了智能建筑供配电知识库... 传统的建筑供配电系统的效率低下,无法满足某些智能建筑的供电需求,因此,提出基于智能感知的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研究。该方法硬件部分设计了变压器、配电干线、防雷接地器以及SPD电涌保护器,软件部分首先构建了智能建筑供配电知识库,其次基于智能感知设计了智能建筑供配电模型,实现了智能建筑供配电,并进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的配电性能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后续智能建筑配电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感知 智能建筑 供配电 系统设计
下载PDF
Photonic synapses with ultralow energy consumption for artificial visual perception and brain storage 被引量:4
10
作者 Caihong Li Wen Du +7 位作者 Yixuan Huang Jihua Zou Lingzhi Luo Song Sun Alexander OGovorov Jiang Wu Hongxing Xu Zhiming Wang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SCIE EI CAS 2022年第9期1-13,共13页
The human visual system,dependent on retinal cells,can be regarded as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optical system and nervous system.Artificial retinal system could mimic the sensing and processing function of human eyes.... The human visual system,dependent on retinal cells,can be regarded as a complex combination of optical system and nervous system.Artificial retinal system could mimic the sensing and processing function of human eyes.Optically stimulated synaptic devices could serve as the building blocks for artificial retinas and subsequ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to brain.Herein,photonic synaptic transistors based on polycrystalline MoS_(2),which could simulate human visual perception and brain storage,are presented.Moreover,the photodetection range from visible light to near-infrared light of MoS_(2) multilayer could extend human eyes’vision limitation to near-infrared light.Additionally,the photonic synaptic transistor shows an ultrafast speed within 5μs and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 under optical stimuli about 40 aJ,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lower than biological synapses(50 ms and 10 fJ).Furthermore,the backgate control could act as emotional modulation of the artificial brain to enhance or suppress memory function,i.e.the intensity of photoresponse.The proposed carrier trapping/detrapping as the main working mechanism is presented for the device.In addition,synaptic functionalities including short synaptic plasticity,long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paired-pulse facilitation could be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ased on the prepared device.Furthermore,the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short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long synaptic plasticity reveals the better image pre-processing function of the prepared photonic synapses.The classical Pavlovian conditioning associated with the associative learning is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as well.Therefore,the efficient and rich functionalities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MoS_(2) synaptic device that integrates sensing-memory-preprocessing capabilities for realiz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emotions that mimic human retina and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_(2)synaptic transistors visual perception ultralow power consumption memory
下载PDF
算法、空间与权力:社交媒体用户感知算法权力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11
作者 甘浩辰 陈彦西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6-48,62,共14页
用户对算法的感知是研究用户与算法关系的逻辑起点与现象基础。已有实证研究多分析用户对算法作用与影响的感知,而算法权力的感知机制尚未得到明确的实证探析。本研究基于“网络空间”“权力线索”和“权力感知”的理论联系,采用结构方... 用户对算法的感知是研究用户与算法关系的逻辑起点与现象基础。已有实证研究多分析用户对算法作用与影响的感知,而算法权力的感知机制尚未得到明确的实证探析。本研究基于“网络空间”“权力线索”和“权力感知”的理论联系,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分析了社交媒体用户感知算法权力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用户藉由边界、功能及塑造三个维度感知到网络空间;在网络空间中又进一步感知“操纵”“掌握”“隐藏”与“监视”的权力线索,形成对算法权力的感知;同时认知惰性导致用户感知线索过程中出现了遮掩效应,进而基于算法权力线索形成了部分中介效应机制。本研究据此构建了“算法空间权力感知机制”,将对算法技术影响的感知分析拓展为对算法权力线索的感知分析,为研究用户感知算法提供了一套基于“算法-空间-权力”关系的解释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感知 算法权力 算法空间 智能传播
原文传递
公众对中美关系的知觉与知觉偏差——基于五国网民调查的分析
12
作者 马得勇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56,160,共27页
从政治心理学视角来分析两国关系对理解外交政策和国际政治的本质不可或缺。文章尝试运用心理学的元知觉、知觉错误和知觉偏差三个概念对公众的外交政策认知进行分析。文章以中、美、德、日、韩五国的公众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调查收集样... 从政治心理学视角来分析两国关系对理解外交政策和国际政治的本质不可或缺。文章尝试运用心理学的元知觉、知觉错误和知觉偏差三个概念对公众的外交政策认知进行分析。文章以中、美、德、日、韩五国的公众为调查对象,通过线上调查收集样本,从公众对中美国家实力、意图、国家形象、国家威胁感、外交政策合理性等方面的知觉、元知觉和知觉偏差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发现,中国公众对中国取代美国的实力和意图存在过高的估计,明显高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公众估计;中美两国公众均对对方怀有较大的威胁感,但中国公众比美国公众的威胁感更高;中国公众对国家形象、外交政策合理性的自我评估过高。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与外国公众的知觉还是与国内官方立场相比,中国公众对国家实力、意图以及中美关系的知觉均存在较大的偏差。文章最后讨论了这些知觉偏差可能对中国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并认为,民间对外交问题的准确知觉对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和国际环境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交政策 元知觉 错误知觉 知觉偏差 国家形象 国家实力
原文传递
新古典现实主义视角下日本印太战略的生成与演变逻辑
13
作者 潘万历 白如纯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0,128,共14页
印太战略是日本因应中国崛起的制衡战略,该战略出台后经过两次主要调整。本文结合新古典现实主义,通过设置相关变量分析其生成、演变的内在逻辑。日本在2018年将该战略改称“印太构想”,并寻求改善中日关系,其实质是制衡能力不足导致其... 印太战略是日本因应中国崛起的制衡战略,该战略出台后经过两次主要调整。本文结合新古典现实主义,通过设置相关变量分析其生成、演变的内在逻辑。日本在2018年将该战略改称“印太构想”,并寻求改善中日关系,其实质是制衡能力不足导致其对制衡行为进行的策略性调整,并不代表对华制衡的方向出现变化。菅义伟、岸田文雄执政后,日本对华威胁认知进一步加深,加之制衡能力的提升,其对华制衡力度明显增强。日本印太战略的推进为中国崛起增添了外部压力,对此,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妥善管控双方矛盾分歧,增信释疑,避免战略误判;同时要注重深化双方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东南亚国家以及欧洲大国的合作,减少这些国家对日本的战略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印太战略 体系压力 威胁认知 制衡能力 中日关系
原文传递
异构无线网络中基于能量感知和资源分配的数据分流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建 余琼 +1 位作者 肖香梅 林志兴 《三明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45-50,共6页
针对因移动数据流量的大规模增长而导致通信网络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数据分流方法。首先,建立能量感知的数据分流模型,通过用户对网络的选择,以及子信道和功率的分配,建立了能量感知和资源分配的算法。目的是设计一... 针对因移动数据流量的大规模增长而导致通信网络能耗增加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能量感知的数据分流方法。首先,建立能量感知的数据分流模型,通过用户对网络的选择,以及子信道和功率的分配,建立了能量感知和资源分配的算法。目的是设计一种在保持网络稳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预期时间平均功耗的在线网络选择和资源分配的算法。最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异构网络数据切换分流时,能有效降低用户的平均功耗,较好地解决大型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个蜂窝和Wi-Fi网络以及多个用户情况下的数据分流问题,并且用户能量平均功率从67 W下降到24.8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无线网络 网络选择 能量感知 功率分配 数据分流
下载PDF
室分站RRU供电解决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鹏 马平原 +1 位作者 秦和锋 瓮天池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S01期73-76,共4页
按照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发展规划,4G/5G网络建设和用户量的迅速增加,话务与数据流量已接近承受极限。室分站点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当前,需要进一步改善室分站点客户感知,提高室分客户满意度,最终达到保持网络覆盖领先优势、室分客户... 按照中国移动“大连接战略”发展规划,4G/5G网络建设和用户量的迅速增加,话务与数据流量已接近承受极限。室分站点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当前,需要进一步改善室分站点客户感知,提高室分客户满意度,最终达到保持网络覆盖领先优势、室分客户满意良好的目标。大学生是一个积极上进、彰显个性的群体,为逐步提高学生在校内运用移动网络满意度,进一步改善校园室内客户感知,公司从供电端进行规划完善布局,有的放矢展开室分待整治问题小区,优化提升整治项目目标小区,达到客户满意,增强客户体验感。提升赋能市场能力,推进网络质量发展,挖掘潜力,从而树立移动精品网络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户感知度 RRU 远供电源 BBU 模块化电源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Northern Thailand
16
作者 Kensuke Yamaguchi Manaskorn Rachakarakij Prasert Reubroycharoen 《Global Energy Interconnection》 2019年第3期270-275,共6页
How do people perceive environmental change when coping with scarcity? Previous studies on scarcity tend to overlook the aspect of perception. By analyzing repeated water conflicts in northern Thailand, this study she... How do people perceive environmental change when coping with scarcity? Previous studies on scarcity tend to overlook the aspect of perception. By analyzing repeated water conflicts in northern Thailand,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this aspect and solves the puzzle posed by repeated water conflicts in a small water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CONFLICT WATER SHORTAGE perception SOCIAL power
下载PDF
国家与性别之间:《镜花缘》“女儿国”叙事的政治面向
17
作者 邢晨雨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李汝珍《镜花缘》中的女性主题历来备受关注,但单独讨论性别很容易为现代观念所束缚。这部小说创造性地将女性形象置于国家的视野中加以呈现,“女儿国”的构想既作为乌托邦,又作为国家实体而存在。从女性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入手,可以更全... 李汝珍《镜花缘》中的女性主题历来备受关注,但单独讨论性别很容易为现代观念所束缚。这部小说创造性地将女性形象置于国家的视野中加以呈现,“女儿国”的构想既作为乌托邦,又作为国家实体而存在。从女性与国家权力的关系入手,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小说的话语结构。海外女儿国的性别身份秩序建立在与他国的对照中,结构性的男女对立在这里被表现为直接的暴力。天朝女君武则天既是女性权益的保护者,又是颠倒阴阳的暴君,以她为核心的女性自治,不得不导向虚无的结局。天朝与海外番邦之间的华夷之辨模仿着男女之间的性别规范,女儿国的颠倒结构却对天朝秩序构成了反讽。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既是现实的再现,又在政治话语中成为男性的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花缘》 “女儿国” 性别观念 国家权力 叙事话语
下载PDF
浅谈初中作文教学
18
作者 张建玲 《重庆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68-71,共4页
本文从让学生学会感悟生活说起 ,探讨了教好初中学生作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感悟 想象力 初中 作文 语文教学
下载PDF
“三P”与物理新课程教学
19
作者 杨于才 《科技信息》 2006年第12X期195-195,225,共2页
“直觉、坚持、力量”,它们相辅相成贯穿着人类物理学的发展,在每一位科学研究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他们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在以“创新”为主题的今天,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 “直觉、坚持、力量”,它们相辅相成贯穿着人类物理学的发展,在每一位科学研究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成为他们的最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在以“创新”为主题的今天,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物理教育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出什么样素质的学生,“直觉、坚持、力量”为其提供了方向和要求。让广大的教师改变观念,不为应试繁忙困惑,应为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而教书育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perception 坚持PERSISTENCE 力量power
下载PDF
环境保护广告的代言效果研究——代言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规范诉求以及消费者权力感知的影响
20
作者 何昊 郭锐 《珞珈管理评论》 2019年第1期152-164,共13页
如何鼓励消费者保护环境是社会营销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尽管代言策略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环境保护领域的代言效果。基于规范焦点理论,该研究探讨了代言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规范表述方式,以及消费者的权... 如何鼓励消费者保护环境是社会营销学者关注的重要议题。尽管代言策略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活动的宣传,但鲜有研究深入探讨环境保护领域的代言效果。基于规范焦点理论,该研究探讨了代言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规范表述方式,以及消费者的权力感知三者对代言效果的影响。情境模拟实验的结果表明,环境保护行为代言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规范表述方式之间存在匹配效应,具体而言,明星代言人使用指令式规范诉求的效果要好于描述式规范诉求,普通消费者代言人使用描述式规范诉求的效果要好于指令式规范诉求。这一匹配效应的出现会受到消费者权力感知的影响,对于低权力感知的消费者,普通消费者代言人与描述式规范诉求的匹配并不会显著提升代言效果。这一研究发现有助于更好理解社会规范对行为的影响,同时为营销人员设计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广告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式规范 指令式规范 社会地位 权力感知 环境保护行为代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