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改的根本遵循 被引量:27
1
作者 田思源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16,共8页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修改是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过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修改是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过程,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下,《体育法》修改充分体现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强化对公民体育权利的保障,着力解决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保证全民健身基础性地位,实现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等方面的法治保障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和法治的重要论述为指引,紧密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思想,通过对《体育法》修订草案起草过程和文本的分析,论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是《体育法》修改的根本遵循之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体育法》修改 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PDF
“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理论渊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基础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力丹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0,178,共9页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也有深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体现了他始终对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清晰认识。因而,这一思想被列为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也有深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体现了他始终对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清晰认识。因而,这一思想被列为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论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习近平从担任基层党的领导干部做起,到成为党的主要领导人,时间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与实践同行。他一路走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因而他关于这一党的根本宗旨的认识不是抽象的,而是生动和实在的。他关于党与人民关系的一系列论述,丰富了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论,完善并全面阐发了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毛泽东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动力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以人民为中心 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胡琦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了党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指引。它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公平正义、民生改善和党的领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理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都把人的现代化作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了党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指引。它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公平正义、民生改善和党的领导,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理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的契合性,都把人的现代化作为核心价值。基于这种理论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能够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方向、道路和方法方面的理论指导,避免陷入重制度的现代化和轻人的现代化的误区。只有建立人民有序参与的制度供给机制、依法而治的制度执行机制和人民满意的制度评价机制,才能使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现人民主体性、人民力量和人民满意,最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国家治理能力
下载PDF
人民主体性: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习近平文化思想
4
作者 丁一 任鹏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2,共12页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也是唯物史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生动体现。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以及权力主体。从唯物史观视域考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有利于揭示习近... “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也是唯物史观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生动体现。唯物史观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以及权力主体。从唯物史观视域考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体性向度,有利于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内涵及其立场指向。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与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以人民为中心”再现了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核,回答了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等文化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体现了在人民主体性引领下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主体性、价值主体性和权力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民城市建设价值意涵和实践意涵探析
5
作者 马峰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1-39,共9页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全局性作用。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涵和实践意涵。在价值意涵层面,人民城市建设体...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人民城市建设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全局性作用。人民城市现代化建设,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凸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涵和实践意涵。在价值意涵层面,人民城市建设体现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中国式现代化根本价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思想所彰显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守正创新所彰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价值,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红色基因所彰显的自信自强精神价值。在实践意涵层面,人民城市建设体现出创新的实践意涵、绿色和开放发展的实践意涵、共享发展的实践意涵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实践意涵,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努力将城市打造成中国式现代化制度文明和制度优势的展示窗口、绿色与开放交相辉映的高水平发展平台,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安全的现代化美丽家园。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城市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融入城市现代化路径之中,彻底摒弃西方现代化城市建设以资本为中心的物质主义膨胀与精神堕落的老路,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中国特色的城市现代化文明新形态,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形态的重要表现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建设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劳动法关照及其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云霞 贾红叶 《海派经济学》 2021年第4期72-87,共16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要求,对于劳动法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中,充分显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动力观、主体观、目标观和平等观。未来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要求,对于劳动法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在现有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中,充分显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动力观、主体观、目标观和平等观。未来的劳动法律制度体系完善仍旧需要坚守人民性,以人民性为价值初心,确立劳动法完善的基本思路;以人民性为动力,实现劳动关系治理现代化;以人民性为目标,实现劳动法从软法向硬法的转变;以人民性为载体,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融入劳动法律制度;以人民性为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法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劳动法 劳动者
原文传递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税思想的精髓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乔 吴宗福 《税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3-88,共6页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透过历史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回顾党的百年治税历程.“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百年治税思想的精髓。这主要基于党百年治税的基本逻辑以及党“以人民...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透过历史可以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回顾党的百年治税历程.“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百年治税思想的精髓。这主要基于党百年治税的基本逻辑以及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税实践。具体而言,“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税思想是党的初心使命和服务宗旨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税收思想与中国传统赋税思想的发展融合,是党领导人民救亡图存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从实践的角度看,全面总结建党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税收政策与成效,“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税思想主线更加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税思想 建党百年 以人民为中心
原文传递
党的二十大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新贡献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成武 张亚琴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25,44,共9页
党的二十大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民心民意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就和经验,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 党的二十大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丰富和创新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民心民意的深刻认识和把握,通过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以及中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伟大变革的成就和经验,通过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阐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进一步阐明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原则要求,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至上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坚守 被引量:1
9
作者 娜华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5-11,共7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与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追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灵魂和本质特征,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把握和对初心与使命的坚守。只要不忘初心,坚定不移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可以凝聚全体中国人的力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梦 中国共产党
下载PDF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四维论析
10
作者 王帅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3期6-11,共6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意识和执政理念的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重要前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一根本原则在发展理论上的创造性运用,是新时代践行党的宗旨意识和执政理念的重大命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前进的重要前提。这一科学的思想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的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理论价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观,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吸收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面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积极照鉴与回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逻辑理路辩证统一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人民中心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观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促进发展权 被引量:3
11
作者 肖巍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当前中国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排在第一位的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而这些内容也与国际社会越来越重... 当前中国跨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排在第一位的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而这些内容也与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的发展权利观念和行动有许多契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繁荣、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也蕴涵了丰富的发展权内容。社会主义中国在“第二个百年”的砥砺奋斗中,既要通过提高发展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需要,也正以当代中国现代化事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全面促进发展人权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权 高质量发展 全面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