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治理70年: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被引量:99
1
作者 吕德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9,156,共10页
70年来的乡村治理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人民公社、乡政村治和“三治”结合三种乡村治理模式。这三种乡村治... 70年来的乡村治理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进行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治理体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人民公社、乡政村治和“三治”结合三种乡村治理模式。这三种乡村治理模式,都是国家在特定时期根据治理的目标、任务而建构的,它们因治理主体、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治理特征。然而,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一些富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治理机制,如压力型体制、运动式治理机制得以延续下来。当前,乡村治理实践面临国家与农民关系失衡、乡村治理内卷化和去政治化等挑战,构建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乡村治理问题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乡村治理 人民公社 乡政村治
下载PDF
集体经济组织法人的历史变迁与法律结构 被引量:85
2
作者 李永军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52,共18页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集体经济组织并且划分为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在中国目前的实际存在形式是什么?一直是看上去熟悉但实际上很陌生的问题,必须通过历史和实证的考察才能够说清楚。新中国建立后,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集体经济组织并且划分为乡镇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在中国目前的实际存在形式是什么?一直是看上去熟悉但实际上很陌生的问题,必须通过历史和实证的考察才能够说清楚。新中国建立后,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分给农民,兑现了对农民的承诺。但是,自1956年开始的改革运动,又重新让农民失去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尤其是在农村成立人民公社以后(1958年8月以后),最终确定了所谓"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模式和经济生产模式,而这种经济结构形式是形成今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础,也是我们分析和理解我国民法上所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的起点。但由于我国1984年以后恢复乡镇建制并实行"政社分离"后,原来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将"行政职能"与"土地所有和财产权"角色分离,再加上各地做法不同,使得"集体所有"的主体显得非常混乱。因此,由于对历史和中国集体经济组织实际运行的观察视角不同,对于农村土地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为何的问题,就存在"集体成员共有"、"总有"、"集体组织所有"等不同观点。本文认为:必须尊重历史,农村土地和其他财产实际上是归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而不是成员共有。但集体组织的成员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股东"(他们绝大多数都不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最初的投资者),他们没有"股份",即使离开也不存在转让的问题。此次《民法总则》将集体经济组织规定为法人,对于确定其财产归属并保护其财产利益十分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经济组织 人民公社 特别法人
原文传递
关于农村人民公社的分期 被引量:15
3
作者 辛逸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3-27,共5页
农村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治经济制度、由于学界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纷繁复杂的公社制度变迁和历史演变进行一番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这对于人民公社的深入研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 农村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发展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治经济制度、由于学界对它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对纷繁复杂的公社制度变迁和历史演变进行一番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其历史发展阶段,这对于人民公社的深入研究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本文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公社所有制的变迁作为划分公社历史阶段的主要依据;并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公社新体制的确立为界,把公社史分为"大公社"和"人民公社"两个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历史分期 农村经济体制
下载PDF
人民公社缘起的制度经济学解释——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角度 被引量:8
4
作者 郭瑞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64,共6页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人民公社产生的可能性。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人民公社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制度经合作供给向政府供给制度的变迁为契机而建立的,是农村公共... 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了人民公社产生的可能性。人民公社是国家为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而全面控制农民剩余的一种制度安排。人民公社是以农村公共产品私人供给制度经合作供给向政府供给制度的变迁为契机而建立的,是农村公共产品合作供给制度转化为农村所有产品合作供给制度、进而转化为农村所有产品政府供给制度的产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变迁符合公共产品的特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因而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或至少不反对。而当农村所有产品政府供给制度形成时,人民公社随之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村公共产品 制度变迁
下载PDF
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冠清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26,共13页
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基础,以经济史料为支撑,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工具,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考察,对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公社作为一种肩负为国家工业化... 以马克思的“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原理为基础,以经济史料为支撑,借鉴现代经济学的工具,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进行了考察,对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公社作为一种肩负为国家工业化提供支持的生产方式,在利用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尤其是支持实施国家工业化战略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种国家工业化战略目标基本完成下的制度安排,确实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而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直至农产品税负的解除为这种制度安排取得成就奠定了基础。社会生产力利用不足,社会基础被破坏是这种生产方式内生的缺陷。新时代实施乡村发展战略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创新和发展,但是依然面临分散的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困难、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低下和农产品结构性调整等方面的挑战。根据上述发现,提出了统筹国内外资源,深化农产品结构性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村市场化体系的建设;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鼓励和支持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统一领导,解决农村治理的短板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集体形制及其建成环境与空间意志探隐 被引量:15
6
作者 谭刚毅 《新建筑》 2018年第5期12-18,共7页
选取"单位"大院、人民公社和"三线建设"的厂矿院所等建国后30年最具特点的城乡聚落等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形态、空间及其意义等建筑的基本问题。这些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明显受行政意志影响的集体形制多是按照... 选取"单位"大院、人民公社和"三线建设"的厂矿院所等建国后30年最具特点的城乡聚落等建成环境作为研究对象,探析形态、空间及其意义等建筑的基本问题。这些传统社会主义时期明显受行政意志影响的集体形制多是按照公平主义原则和严格计划而建设,其建成环境与空间具有物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重属性。这些逐渐远去的集体形制是国家和时代的重要记忆,其遗产化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集体形制古今中外均有表现,文章探讨了其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形制 单位 人民公社 三线建设 空间意志 现代遗产
下载PDF
论农地平分机制向市场机制的整体性转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新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1-8,共8页
建国后的50多年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多次变革的实质都是平分土地。这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农地分配机制产生了"村社集体成员权"平均占有土地的严重倾向,直接刺激了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反过来,人口增长又降低了农民的人地比率。... 建国后的50多年来,我国对农地制度进行多次变革的实质都是平分土地。这种带有行政强制性的农地分配机制产生了"村社集体成员权"平均占有土地的严重倾向,直接刺激了农村人口快速增长;反过来,人口增长又降低了农民的人地比率。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农村社区,农户承包地细碎化的趋势十分明显,使许多农户失去了依靠土地生存的基本保障功能。《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从法律上切断了农地继续细分的制度路径依赖,但是,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在人地矛盾日益紧张的压力下,今后很难阻止农民继续要求平分集体土地的机会主义动机;而农村基层政权组织为了满足多数农民的强烈愿望违法调整农村承包地的行政行为也会经常发生。因此,从宪法和法律上明晰农地私有产权,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是我国21世纪农地制度创新的惟一的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合作化 人民公社 大包干 土地延包 平分机制 市场机制
下载PDF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事业成功的原因探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谷加恩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医疗卫生史上的一个创举,为解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政府的强力推动、城市对农村的大力“支援”、稳定赤脚医生队伍、低成本的运行机制是当时农村合作医... 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医疗卫生史上的一个创举,为解决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普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个范本。政府的强力推动、城市对农村的大力“支援”、稳定赤脚医生队伍、低成本的运行机制是当时农村合作医疗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这对于现阶段中国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合作医疗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对1984年以前社队企业发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 被引量:11
9
作者 颜公平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9,共10页
社队企业是乡镇企业的前身,是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在农村出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生事物。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集体副业、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它们是中国社队企业兴起的基础。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 社队企业是乡镇企业的前身,是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后在农村出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新生事物。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村集体副业、手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它们是中国社队企业兴起的基础。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社队企业大规模出现。但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社队企业一直步履维艰。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社队企业才开始快速发展,并为新时期的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社队企业已成为历史名词,但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社队企业的历史地位不容忘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队企业 乡镇企业 农业集体化 人民公社
原文传递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绩效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玲 王晓为 梁学庆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1期480-484,共5页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 研究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绩效,是为了分析人民公社制度得以长期维持的原因,以期为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启示与借鉴。文章在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研究分析方法,探讨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的演进、特征、变迁的原因、内在缺陷以及制度绩效,研究表明,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严重残缺、缺少激励机制、组织管理费用高昂,这种制度安排实际上一开始就处于非均衡状态,依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和超经济强制来维持,致使人民公社阶段农地产权制度效率低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约束放松,获取存在于人民公社制度之外的巨大外部利润,推动了农地产权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地产权制度 制度缺陷 制度绩效
下载PDF
欲望的教育 公社设计、乌托邦与第三世界现代主义 被引量:11
11
作者 卢端芳 《时代建筑》 2007年第5期22-27,共6页
文章通过回顾在1958~1960年间的人民公社设计,探索第三世界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现代性的乌托邦化。在人民公社运动中,伴随着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农村大胆尝试现代主义设计。同时,运动也带来了人们欲求方面的... 文章通过回顾在1958~1960年间的人民公社设计,探索第三世界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现代性的乌托邦化。在人民公社运动中,伴随着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建筑师和规划师在农村大胆尝试现代主义设计。同时,运动也带来了人们欲求方面的变化,对现代性的乌托邦化促进了剧烈变革必然涉及的对新的欲望对象和欲望主体的塑造。通过分析人民公社时期空想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文章认为此次运动加剧了中国现代性中最具悲剧性的一些矛盾。公社运动的失败导致了中国建筑界对现代主义建筑的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乌托邦 现代建筑 社区规划 第三世界现代主义
下载PDF
试论大公社所有制的变迁与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辛逸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76-80,共5页
在人民公社运动的狂潮中诞生的大公社所有制 ,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来农村的所有制结构和建筑其上的各种经济关系 ,是当时农村地区“共产风”肆虐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饥荒的制度根源。毛泽东最早觉察到了公社所有制的弊端 ,领导全党完成了由公... 在人民公社运动的狂潮中诞生的大公社所有制 ,从根本上打破了原来农村的所有制结构和建筑其上的各种经济关系 ,是当时农村地区“共产风”肆虐以及随之而来的大饥荒的制度根源。毛泽东最早觉察到了公社所有制的弊端 ,领导全党完成了由公社所有制到生产大队所有制 ,再到生产小队基本所有制的所有制变革。大公社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一大二公”和“政社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所有制 一大二公
下载PDF
农村人民公社所有制述论 被引量:7
13
作者 辛逸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90,共7页
1962年初“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把农村人民公社划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在征集所属各农业合作社和社员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使生产经营、收益分配等项权利都由公社支配,严... 1962年初“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体制的确立,把农村人民公社划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人民公社运动时期单一的公社所有制,是在征集所属各农业合作社和社员的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使生产经营、收益分配等项权利都由公社支配,严重挫伤了农村基层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破坏作用。人民公社所有制是以生产队为基本生产和核算单位的农村三级所有制,它名义上保持了生产队所有权的相对完整和独立性,但其政社合一的体制特征为国家全面控制和干预生产队的经营活动提供了制度保障。生产队所有权的残缺是我国农业长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制度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所有制 生产队
下载PDF
工业化视野中的人民公社新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焦金波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以往史学界都是从“大跃进”的发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角度,认为人民公社是生产关系上“左”倾冒进错误的产物,是实现超阶段跨越的产物,并以此否定人民公社的地位与作用。但问题在于“大跃进”、向共产主义过渡失败以后,人民公社又... 以往史学界都是从“大跃进”的发动、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角度,认为人民公社是生产关系上“左”倾冒进错误的产物,是实现超阶段跨越的产物,并以此否定人民公社的地位与作用。但问题在于“大跃进”、向共产主义过渡失败以后,人民公社又继续存在了20多年,而且20世纪50年代末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六七十年代的人民公社制度并不相同,不能以前者产生的消极影响去抹煞后者的积极作用。显然,仅仅从上述角度去理解人民公社是不够的,必须从新的角度来理解。事实上,如果从工业化的视野去透视人民公社,我们就不难发现:在中国工业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统购统销是我国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寻找一个保证统购统销顺利实施的组织形式,是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不断加速并最终产生人民公社的重要原因。人民公社作为理想的统购统销实施的组织形式,保证了统购统销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为工业化做出了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统购统销 工业化 资本积累
下载PDF
婚介、择偶与彩礼: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及行为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秉奎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78,126-127,共9页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及行为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变化,这是认识国家、集体、家庭对该群体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媒人包办"受到批判、"介绍式婚姻"增多,预示着农村青年婚姻决定权的提升。然而,政治身份、城...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青年的婚姻观念及行为发生着或隐或显的变化,这是认识国家、集体、家庭对该群体产生影响的重要途径。"媒人包办"受到批判、"介绍式婚姻"增多,预示着农村青年婚姻决定权的提升。然而,政治身份、城乡差距、职业声望等,仍对农村青年的择偶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进入人民公社中后期,财物从彩礼到嫁妆、最后流向新婚小家庭,折射出农村青年"个人意识"的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农村 青年 婚姻 恋爱
原文传递
人民公社时期乡村治理模式透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石岗 杨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55-659,共5页
研究了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认为人民公社模式的产生具有内在根据,适应了把农民组织起来、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也有中国革命经验的惯性作用。人民公社模式在乡村治理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基层生产大队也... 研究了人民公社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认为人民公社模式的产生具有内在根据,适应了把农民组织起来、巩固人民政权的需要,也有中国革命经验的惯性作用。人民公社模式在乡村治理方面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基层生产大队也形成了党高度一体化领导的权力系统,采取计划取代市场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公社社员全面依附公社。从整体上看,人民公社模式下的乡村治理,扭曲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激化了乡村社会矛盾,阻碍了乡村社会的正常分化,破坏了农业生产,影响了乡村文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人民公社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大跃进”时期的河南农村公共食堂 被引量:8
17
作者 贾艳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67,共8页
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化的产物。公共食堂严重脱离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靠政治压力强迫农民建立起来的。河南省是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源地,农村公共食堂的数量和比例均居... 农村公共食堂是“大跃进”时期人民公社化的产物。公共食堂严重脱离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是靠政治压力强迫农民建立起来的。河南省是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源地,农村公共食堂的数量和比例均居全国首位。河南农村公共食堂出现了种种问题,它的解散是必然的,但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付出了血的代价。农村公共食堂问题上血的历史教训,是值得深思和记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公共食堂 “大跃进” 河南省
原文传递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差异与农户收入: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黄英伟 张晋华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1-160,共10页
本文基于生产队收益分配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HLM),计算了人民公社时期由于所在生产队不同而导致的农户间收入差异。结果表明,生产队因素可以解释农户间收入差异的三分之一强(37.73%)。将生产队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性因素(现代生产要... 本文基于生产队收益分配数据,利用分层线性模型(HLM),计算了人民公社时期由于所在生产队不同而导致的农户间收入差异。结果表明,生产队因素可以解释农户间收入差异的三分之一强(37.73%)。将生产队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性因素(现代生产要素采用)和制度性因素(国家提取比例)后发现,现代生产要素采用越多、生产队农业生产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提高农户收入;国家提取比例越低越有利于农户收入提高。本文首次计算了生产队层次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有利于理解人民公社的效率损失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收入差异 工分制 生产队档案
原文传递
毛泽东人民公社思想探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曦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65-67,共3页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毛泽东人民公社思想的来源:一是关于"人民公社"名称的来源;二是毛泽东毕生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追求;三是他对中国古代"大同"思想的认同;四是毛泽东对军事共产主义的怀念与推崇。
关键词 毛泽东 人民公社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 军事共产主义 “大同”思想
下载PDF
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从解放初期到人民公社化运动 被引量:6
20
作者 蔡清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6期21-26,共6页
解放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体现了上层的国家主张和下层农民实践的相互博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通过划乡建政、民主建政及土地改革运动构建了乡村基层政权,是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起点;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 解放初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变迁体现了上层的国家主张和下层农民实践的相互博弈。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通过划乡建政、民主建政及土地改革运动构建了乡村基层政权,是为农村社会管理的新起点;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参与合作化和集体化由最初的自愿被不断强化的社会动员和强制所取代,农村社会管理模式建构也发生了由村民作主向政党代民作主的转向;"大跃进"中催生的人民公社标志着高度集中的农村社会管理模式的形成。总之,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政治运动,一步步地将外在于政治的广大农民整合到国家政权体系之中,从而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家对乡村社会真正而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管理 划乡建政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 大跃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