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民公社失败的制度经济学解理——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应用 |
罗必良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12
|
|
2
|
制度“创新”与农村人民公社的缘起 |
辛逸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3
|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差异与农户收入:基于分层线性模型分析 |
黄英伟
张晋华
|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8
|
|
4
|
人民公社时期农户劳动报酬与劳动激励再探讨——1970年代河北一个生产队的例证 |
徐卫国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5
|
组织起来办小事——理解农村集体制的一个视角 |
王德福
|
《新建筑》
|
2018 |
5
|
|
6
|
浅析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民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苏新有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6 |
2
|
|
7
|
万里对人民公社体制的批判与否定 |
丁龙嘉
|
《泰山学院学报》
|
2010 |
2
|
|
8
|
限制退出、偷懒与劳动力“柠檬市场”——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及其低效率的根源 |
罗必良
|
《中国农业经济评论》
|
2007 |
2
|
|
9
|
人民公社体制下萧山县社队企业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考察 |
易棉阳
曾蕙宇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
2020 |
1
|
|
10
|
人民公社制度、行为倾向演化与合作效率——基于强互惠理论的再考察 |
张海丰
王琳
|
《制度经济学研究》
|
2021 |
1
|
|
11
|
人民公社早期分配制度的前因后果 |
邓智旺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2
|
人民公社时期所有制的三次过渡 |
李静萍
|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3
|
街道人民公社“单位制”治理及其当代启示 |
刘洋
李端祥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14
|
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人民公社与包产到户 |
王玉强
|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5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教学案例 |
陈志宏
|
《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8 |
0 |
|
16
|
群体性自治行为: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猫腻行为的性质探析 |
赵晓峰
|
《古今农业》
|
2012 |
0 |
|
17
|
人民公社和集体农庄的比较——对中苏农村经营制度变革的反思 |
郑寰
|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
2011 |
0 |
|
18
|
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
郭冠清
|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18
|
|
19
|
人民公社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及其绩效 |
吴玲
王晓为
梁学庆
|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
2006 |
6
|
|
20
|
从制度变迁的特征看人民公社的历史分期 |
焦金波
|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