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砂仁茎叶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蔺红玲
周汉林
+4 位作者
董荣书
吴群
陈永辉
马兴斌
韩建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33-3638,共6页
为有效利用热区农业废弃物砂仁茎叶及优质牧草资源,添加不同比例的砂仁茎叶与‘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研究其对王草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以期提高饲料营养品质。按照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鲜重基础条件下,‘热研...
为有效利用热区农业废弃物砂仁茎叶及优质牧草资源,添加不同比例的砂仁茎叶与‘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研究其对王草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以期提高饲料营养品质。按照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鲜重基础条件下,‘热研4号’王草和砂仁茎叶的混合比例依梯度分为100∶0(对照组)、90∶10(A_(1)组)、80∶20(A_(2)组)、70∶30(A_(3)组),每组均加入10 mg/kg的EM菌,青贮30 d后开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乳酸(LA)/乙酸(AA)比值均大于2,均有少量丙酸(PA)和丁酸(BA)检出。A_(2)和A_(3)组感官品质为优良;随着砂仁茎叶比例升高,青贮料pH显著升高,各处理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均呈现上升趋势;铵态氮/总氮(NH_(3)-N/TN)、LA和AA含量逐渐降低,且A_(3)组NH_(3)-N/TN显著低于CK和A_(1)组(P<0.05);各处理组LA和A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处理组间LA和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A_(3)组的DM、CP、EE和ASH含量显著高于CK(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低于CK(P<0.05),且A_(1)、A_(2)和A_(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CK(P<0.05);从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考虑,建议砂仁茎叶与‘热研4号’王草以30∶70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茎叶
‘热研
4
号’王草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刈割和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影响初报
被引量:
7
2
作者
曹启民
张永北
+2 位作者
王博
覃姜薇
王贵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50-54,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563 kg/hm^2时的牧草生物量最大,为41 340.10 kg/hm^2;刈割时间间隔30 d、刈割2次的处理,除施肥量为3 127 kg/hm^2的处理外,第1次刈割均比第2次刈割产量高,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施肥量下,就单次刈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言,刈割时间间隔越长、刈割次数越低,鲜草生物量就越大,刈割时间为50 d和60 d之间鲜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在刈割时间间隔40 d时,施肥量为4 690 kg/hm^2比施肥量为1 563 kg/hm^2的产量显著增加。在刈割时间间隔50 d和60 d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并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时间
刈割次数
施肥量
热研
4
号王草
生物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仁茎叶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蔺红玲
周汉林
董荣书
吴群
陈永辉
马兴斌
韩建成
机构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湛江实验站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33-3638,共6页
基金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o.1630102017005,No.1630102020001)
农业农村部项目“滇桂黔石漠化地区特色作物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No.SMH2019-2021)。
文摘
为有效利用热区农业废弃物砂仁茎叶及优质牧草资源,添加不同比例的砂仁茎叶与‘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研究其对王草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筛选最佳混合青贮比例,以期提高饲料营养品质。按照完全随机设计试验,鲜重基础条件下,‘热研4号’王草和砂仁茎叶的混合比例依梯度分为100∶0(对照组)、90∶10(A_(1)组)、80∶20(A_(2)组)、70∶30(A_(3)组),每组均加入10 mg/kg的EM菌,青贮30 d后开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乳酸(LA)/乙酸(AA)比值均大于2,均有少量丙酸(PA)和丁酸(BA)检出。A_(2)和A_(3)组感官品质为优良;随着砂仁茎叶比例升高,青贮料pH显著升高,各处理组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均呈现上升趋势;铵态氮/总氮(NH_(3)-N/TN)、LA和AA含量逐渐降低,且A_(3)组NH_(3)-N/TN显著低于CK和A_(1)组(P<0.05);各处理组LA和A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各处理组间LA和AA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A_(3)组的DM、CP、EE和ASH含量显著高于CK(P<0.05),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显著低于CK(P<0.05),且A_(1)、A_(2)和A_(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CK(P<0.05);从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考虑,建议砂仁茎叶与‘热研4号’王草以30∶70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关键词
砂仁茎叶
‘热研
4
号’王草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Keywords
Amomum
villosum
Lour.leaf
and
stem
pennisetum
purpureum
rich
.×
p
.
americana
cv
.‘
reyan
no
.4’
nutritional
com
p
osition
fermentation
quality
分类号
S816 [农业科学—饲料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刈割和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影响初报
被引量:
7
2
作者
曹启民
张永北
王博
覃姜薇
王贵珍
机构
海南省农垦科学院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0期50-54,共5页
基金
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ZDKJ2016021-02-05)
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ZDYF2016105)
海南省耕地改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HNGDhs2015)
文摘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563 kg/hm^2时的牧草生物量最大,为41 340.10 kg/hm^2;刈割时间间隔30 d、刈割2次的处理,除施肥量为3 127 kg/hm^2的处理外,第1次刈割均比第2次刈割产量高,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施肥量下,就单次刈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言,刈割时间间隔越长、刈割次数越低,鲜草生物量就越大,刈割时间为50 d和60 d之间鲜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在刈割时间间隔40 d时,施肥量为4 690 kg/hm^2比施肥量为1 563 kg/hm^2的产量显著增加。在刈割时间间隔50 d和60 d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并无差异。
关键词
刈割时间
刈割次数
施肥量
热研
4
号王草
生物量
Keywords
cutting
times
fertilization
amount
pennisetum
purpureum
rich
.
×
p
.
americana
King
grass
cv
.
reyan
no
.4
biomas
分类号
S54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砂仁茎叶和‘热研4号’王草混合青贮对其营养成分及发酵品质的影响
蔺红玲
周汉林
董荣书
吴群
陈永辉
马兴斌
韩建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刈割和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影响初报
曹启民
张永北
王博
覃姜薇
王贵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