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临床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45
1
作者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课题组 陈耀凯 +3 位作者 吴昊 周怡宏 秦圆圆 唐圣权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75,共15页
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国内习惯称之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好发于免疫低下的艾滋病患者,即使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仍有较高病死率.该病临床表现与器官受累情况有关... 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国内习惯称之为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好发于免疫低下的艾滋病患者,即使在接受抗真菌治疗后仍有较高病死率.该病临床表现与器官受累情况有关,一般分为局限型和播散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多为播散型,典型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体重减轻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既可累及皮肤及黏膜,也可累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淋巴系统等.该专家共识在综合现有文献、最新研究进展与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该病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篮状菌病 青霉菌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诊断 治疗 共识
下载PDF
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9例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2
作者 金嘉琳 胡越凯 +3 位作者 徐斌 朱利平 翁心华 陈澍 《微生物与感染》 2017年第6期333-339,共7页
为探讨和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0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例及同期发表文献中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 为探讨和总结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发生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特点,回顾性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2007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9例及同期发表文献中的马尔尼菲青霉病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9例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HIV检测均为阴性,5例CD4^+T细胞计数正常。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起病较缓,临床表现与经典马尔尼菲青霉病类似,真菌血症较少见,病理特点以肉芽肿改变及化脓性炎症为主,诊断方法仍以培养为主(8/9),1例通过病理及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目前,非HIV感染马尔尼菲青霉病发病率有升高趋势,部分发生于免疫正常人群,需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篮状菌 青霉病 真菌 临床表现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下载PDF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in a patient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 first case report from China 被引量:6
3
作者 邓卓霖 刘新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AIDS Penicillium marnef8
原文传递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2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坚生 洪文昕 +3 位作者 李凌华 何溪 唐小平 陈谐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08-2110,共3页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入院后病原诊断时间4~7... 目的:了解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间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入院后病原诊断时间4~7(4.9±1.4)d;主要并发症:代谢性酸中毒25例(92.6%),感染性休克22例(81.5%);主要合并感染:肺孢子菌肺炎12例(44.4%)。结核7例(25.9%)。主要死亡原因:感染性休克15例(55.6%),呼吸衰竭5例(18.5%)。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死亡病例病原诊断和特效抗真菌治疗时间相对较晚,多数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常死于感染性休克。因此,使用更敏感快速的病原诊断方法,尽早给予敏感抗真菌治疗,及时诊治并发症,可能对降低该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病 病死率 原因分析
下载PDF
植物内生多粘类芽孢菌对油桃采后青霉病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士云 孙力军 +1 位作者 周声 陈守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79-583,共5页
本实验以植物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种,研究该菌对油桃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了对油桃表面不同消毒方法(酒精消毒、紫外线消毒、无菌水消毒)的效果,以及生防液和其不同处理液(生防菌液、无菌液、热处理液、离心上清液)对油桃采... 本实验以植物内生多粘类芽孢杆菌作为生防菌种,研究该菌对油桃青霉病的抑制效果。研究了对油桃表面不同消毒方法(酒精消毒、紫外线消毒、无菌水消毒)的效果,以及生防液和其不同处理液(生防菌液、无菌液、热处理液、离心上清液)对油桃采后青霉病的抑制效果。实验表明:酒精对油桃表面的消毒效果最好,紫外线消毒次之,无菌水较差;生防菌液的抑制效果最好,无菌液和离心上清液次之,热处理液有很微弱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多粘类芽孢杆菌 油桃 青霉病 生防
下载PDF
钙结合双酵母对苹果采后青霉病诱导抗性机制
6
作者 蔺楠 胡俊月 +3 位作者 丛龙美 杜静婷 施俊凤 张立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84-92,共9页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在采后贮藏或运输期易发生侵染性病害而导致果肉腐烂和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抑制效果最佳的CaCl_(2)浓度并探究其与双酵母最佳结合浓度下对苹果果实的抗性诱导机制,该文通过体外接种实验确...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在采后贮藏或运输期易发生侵染性病害而导致果肉腐烂和品质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筛选抑制效果最佳的CaCl_(2)浓度并探究其与双酵母最佳结合浓度下对苹果果实的抗性诱导机制,该文通过体外接种实验确定添加CaCl_(2)后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体内实验表明不同浓度CaCl_(2)诱导双酵母对苹果青霉病均有抑制效果,其中2.0%CaCl_(2)抑制效果最佳;通过在苹果伤口及表面处的生长动态发现2.0%CaCl_(2)可促进双酵母迅速定殖;2.0%CaCl_(2)诱导后可以显著提高苹果中苯丙烷代谢相关酶、活性氧代谢相关酶活性和物质含量。相较对照和使用双酵母复配,CaCl_(2)处理能够增强拮抗酵母的生防效力,一方面可以促进拮抗酵母的生长和定殖,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果实的发病率并增强果实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青霉病 拮抗酵母 生物防治 抗性相关酶
下载PDF
一株椪柑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其对青霉病的防治作用
7
作者 龚琪雯 刘惠 +3 位作者 朱宇正 陈梦洁 周防震 周志 《北方果树》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从一枚外观完好的巴东椪柑果心中发现肉眼可见的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并研究其生防活性,以期为该内生真菌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孢分离法纯化内生真菌,根据科赫法则进行内生真菌的验证,经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 从一枚外观完好的巴东椪柑果心中发现肉眼可见的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并研究其生防活性,以期为该内生真菌的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采用单孢分离法纯化内生真菌,根据科赫法则进行内生真菌的验证,经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通过平板对峙和活体接种试验研究其对柑橘青霉(P.ctrinum)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BP-1,该菌与斯氏青霉(P.steckii)相似度达到99.46%。此外BP-1对P.ctrinum的离体拮抗活性不明显,但活体条件下能够显著降低由P.ctrinum引起的腐烂速度和腐烂率,且BP-1孢子悬液对椪柑青霉病的保护效果远高于其治疗效果。BP-1为P.steckii近缘种,其预防柑橘青霉病的主要机制可能是营养竞争和诱导宿主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椪柑 内生真菌 青霉病 防治
下载PDF
茶树叶提取物复配壳聚糖对苹果采后病害抗性影响
8
作者 姚悦 余庭庭 +2 位作者 张瑞 包会英 周会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1-902,共12页
为探究茶树叶提取物与壳聚糖复配处理对苹果采后主要病害的影响,首先通过离体试验筛选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复配组合,以‘短枝富士’苹果为材料,采用复配组合浸泡果实10 s,24 h后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osis.expansum)或灰葡萄孢(Botrytis... 为探究茶树叶提取物与壳聚糖复配处理对苹果采后主要病害的影响,首先通过离体试验筛选具有最佳抑菌效果的复配组合,以‘短枝富士’苹果为材料,采用复配组合浸泡果实10 s,24 h后接种扩展青霉(Penicilliosis.expansum)或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的方法,研究了抗病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20%茶树叶提取物与1.5%壳聚糖等比复配抑菌效果最佳;与对照组和壳聚糖处理组相比,茶树叶复配壳聚糖处理组苹果青霉病和灰霉病病斑显著降低(P<0.05);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力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和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升高,总酚、类黄酮和木质素累积(P<0.05)。可见,茶树叶复配壳聚糖可通过诱导苹果病程相关蛋白和苯丙烷代谢途径中关键酶响应,促进抗性次生代谢物质积累,抑制病斑直径,减缓病害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茶树叶 壳聚糖 青霉病 灰霉病
下载PDF
内生菌EJS防治油桃采后病害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士云 孙力军 +1 位作者 周声 陈守江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39-242,共4页
以植物内生菌EJS作为生防菌种,研究油桃表面不同消毒方法(酒精消毒、紫外线消毒、无菌水消毒)对内生菌EJS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生防液和其不同处理液(生防菌液、无菌液、热处理液、离心上清液)对油桃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实验表明,酒... 以植物内生菌EJS作为生防菌种,研究油桃表面不同消毒方法(酒精消毒、紫外线消毒、无菌水消毒)对内生菌EJS防治效果的影响,以及生防液和其不同处理液(生防菌液、无菌液、热处理液、离心上清液)对油桃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效果。实验表明,酒精对油桃表面的消毒效果最好,紫外线消毒次之,无菌水较差;生防菌液的防治效果最好,无菌液和离心上清液次之,热处理液有很微弱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菌 油桃 青霉病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1-MCP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诱导抗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春帅 高立阳 +7 位作者 郑慧 金童 张晓敏 朱洁 孟亚欣 宋静 傅茂润 杨晓颖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109-114,共6页
本试验以金桔为材料,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桔采后青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金桔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探究1-MCP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用1 mg/L的1-MCP处理金桔较对照可以显著抑制青霉病菌的生长,减小病斑直径... 本试验以金桔为材料,研究1-甲基环丙烯(1-MCP)对金桔采后青霉病的控制效果以及对金桔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从而探究1-MCP对采后金桔青霉病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用1 mg/L的1-MCP处理金桔较对照可以显著抑制青霉病菌的生长,减小病斑直径。同时1-MCP处理能抑制金桔的呼吸强度,从而延缓果实衰老。1-MCP可以通过降低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总酚含量提高金桔对青霉病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MCP 诱导抗性 青霉病 金桔
下载PDF
壳聚糖复合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扩展青霉生长的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付瑞敏 常慧萍 陈五岭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1-38,共8页
目的:为探讨壳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拮抗菌的影响,以期为拮抗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16-8应用于苹果采后的防腐保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日本红富士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扩展青霉... 目的:为探讨壳聚糖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及对拮抗菌的影响,以期为拮抗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16-8应用于苹果采后的防腐保鲜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日本红富士为实验材料,采用体外及体内实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的抑制作用及解淀粉芽孢杆菌BA-16-8对扩展青霉产毒的影响。结果:浓度2%的壳聚糖溶液抗P.expansum和青霉病的能力最强,且不会影响拮抗菌B.amyloliquefaciens BA-16-8的生长。拮抗菌B.amyloliquefaciens BA-16-8的菌悬液及无细胞发酵液均可抑制P.expansum,且菌悬液的处理效果要优于无细胞发酵液。抑制产毒实验结果表明,B.amyloliquefaciens BA-16-8菌悬液及其无细胞发酵液均可显著抑制P.expansum发酵液中展青霉素的积累,但对单纯的展青霉素并无降解作用。结论:B.amyloliquefaciens BA-16-8同壳聚糖联合作用可抑制扩展青霉的活性及产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青霉病 扩展青霉 展青霉素
原文传递
艾滋病继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结肠病理观察1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卢洪洲 史连国 +2 位作者 沈银忠 童海涛 王江蓉 《微生物与感染》 2006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艾滋病继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结肠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并取活检,再对活检组织进行普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病理学检查发现结肠黏膜呈慢性炎... 目的观察艾滋病继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结肠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通过结肠镜检查观察结肠黏膜病变并取活检,再对活检组织进行普通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病理学检查发现结肠黏膜呈慢性炎症改变;结肠内CD4^+T淋巴细胞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降低。结论艾滋病继发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结肠壁黏膜内的CD4^+T淋巴细胞减少,结肠呈非特异性炎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结肠 病理学
下载PDF
10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9
13
作者 李凌华 唐小平 蔡卫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1期12-14,20,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101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病例近年来逐年增加,呈多部位播散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贫血、消瘦、咳嗽、咳痰、皮疹、脾大为主,外周血CD4+淋巴细胞计数多数(91.09%)<50个/μl;特征型皮疹具有一定诊断意义,皮肤活检、血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疗效较好,长时间二级预防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降低复发率。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已成为广东地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发生于CD4+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确诊需多部位取材培养或活检,治疗推荐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载PDF
22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24
14
作者 张云桂 赵月娟 +3 位作者 李玉叶 杨欣平 劳云飞 李惠琴 《皮肤病与性病》 2016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22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CT扫描和腹部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81.9%患者CD4+T淋巴细胞<50cells/μl。82.7%患者胸部CT异...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22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CT扫描和腹部超声影像学表现。结果 81.9%患者CD4+T淋巴细胞<50cells/μl。82.7%患者胸部CT异常,胸部CT表现为肺野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局限性肺实变(45.6%)、结节影(11.9%)、毛玻璃改变(11.5%),弥漫性粟粒样病变(8.4%)、结节状肿块影(5.3%)。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45.1%),胸腔积液(23.5%),空洞病灶(8.0%)。90.3%患者腹部B超异常,腹部超声显示脾脏肿大(63.7%),腹腔淋巴结肿大(58.0%),肝脏肿大(20.8%),腹腔积液(13.3%)。3.5%患者头颅CT异常,表现为脑室扩张或颅内低密度影。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多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50cells/μl的患者,常同时出现胸部和腹部影像学异常,少数出现头颅影像学异常。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浸润阴影或局限性肺实变,部分表现为结节影、毛玻璃改变、粟粒样病变、结节状肿块影。常伴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较少形成空洞病灶。腹部超声常表现为肝脾肿大和腹腔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内脏利什曼病、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及马内菲青霉菌病的诊断和鉴别 被引量:24
15
作者 桂希恩 管立人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和马内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MAR)均为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及骨髓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镜...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progressive disseminated histoplasmosis,PDH)和马内菲青霉菌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MAR)均为人兽共患的感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及骨髓或淋巴结等穿刺物涂片镜检的病原体形态相似,故易造成误诊,并常导致严重后果。为此,本文对上述3种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及其处理原则等进行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组织胞浆菌病 马内菲青霉菌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256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勇 蒙志好 +2 位作者 苏凌松 杨日耀 覃善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9年第6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早期确诊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404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者...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早期确诊方法及治疗方案。方法对2007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404例艾滋病患者中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者共256例,发生率为18.2%,患者以发热、消瘦、贫血、咳嗽、咳痰、皮疹、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平均值为19×10^6/L,患者往往还合并其他多种机会性感染,以口腔念珠菌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多见。两性霉素B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氟康唑治疗组,伴有皮疹者和无皮疹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马尔尼菲青霉病是广西艾滋病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50×10^6/L的患者。血培养是早期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最有效方法,治疗上首选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感染
下载PDF
云南省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1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云桂 李玉叶 +3 位作者 李惠琴 雷素云 杨欣平 王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1-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转归。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和转归。结果共入选141例,常见症状:发热(91.49%)、呼吸道症状(45.39%)、皮肤黏膜损害(44.68%)和消化道症状(30.50%)。B超示脾大(69.50%)、淋巴结肿大(65.25%)、肝大(27.66%)。胸部影像学检查:51.77%肺野斑片状或斑点状浸润阴影,11.35%为粟粒样结节改变,9.93%为间质改变。83.45%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μL。89.36%患者贫血。91.49%患者血培养和(或)骨髓培养阳性。半年内病死率和复发率分别为3.55%和4.35%。接受抗真菌治疗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患者组病死率为1.45%,其中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治疗组死亡率和复发率最低,分别为0.84%和1.68%。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以网状内皮系统受累为主,特征性表现为脐凹样坏死性丘疹和口腔黏膜损害。多数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50cells/μL。血培养和骨髓培养的病原学检查阳性率高。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和及时开展HAART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李希清 席丽艳 +2 位作者 鲁长明 李军 张军民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1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2004年来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1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临床症状除非特征性... 目的探讨1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2-2004年来我院住院和门诊就诊的11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11例患者中男9例,女2例,临床症状除非特征性的表现如发热、消瘦、贫血、肝脾淋巴结肿大外,8例合并有皮疹;3例有消化道症状,其中2例腹痛,1例腹泻、排红色湖状便:1例吞咽困难,进食梗阻感;5例有呼吸系统症状;1例关节痛;2例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4例骨髓、1例痰、1例血涂片、8例皮疹刮片或分泌物涂片、2例淋巴结和皮肤病理活检切片中可见成堆的PAS染色阳性的圆形或腊肠形分隔孢子。11株分离株经形态学、培养皆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其中4株分离株经DNA分析证实为马尔尼菲青霉。结论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中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病
原文传递
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陈杏春 周莹 +2 位作者 赵丽 林伟 梁亮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768-2770,共3页
目的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54例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PSM患者基础疾病分别为46例HIV感染、4例肾脏疾病、3例淋巴系统疾... 目的目的探讨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医院收治的54例确诊为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PSM患者基础疾病分别为46例HIV感染、4例肾脏疾病、3例淋巴系统疾病、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2007-2011年医院198 286例患者送检的标本中旱季检出HIV感染332例,合并PM感染13例,阳性率3.91%,雨季检出358例,合并PM感染33例,阳性率9.22%,HIV感染无季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IV感染合并PSM在雨季与旱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M感染呈多部位播散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贫血、肝脾肿大、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等症状。结论 PM是广西地区HIV感染患者主要条件致病菌之一;PSM发病有明显季节性,以雨季为主;PS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应注重对患者标本的培养,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菌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艾滋病 条件致病菌
原文传递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贺莉雅 覃静林 +1 位作者 符淑莹 席丽艳 《皮肤科学通报》 2017年第5期581-588,共8页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蓝状菌所致的局限性或侵袭性真菌病,常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也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从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综述了马...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蓝状菌所致的局限性或侵袭性真菌病,常发生于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抑制者,也可发生于健康人群,发病率逐年增加。本文从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病因、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综述了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 病因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