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朴飞 吕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主动脉壁间血肿(AIH)、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和主动脉夹层(AD)有相似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临床有时不易鉴别,但三者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不同。本文对AIH、PAU和AD的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间血肿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9
2
作者 章希炜 杨宏宇 +3 位作者 孙蓬 邹君杰 董剑 陈国玉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AD)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12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人,其中StanfordB型AD98例采用腔... 目的探讨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AD)主动脉壁间血肿(IMH)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2004年9月至200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共收治126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病人,其中StanfordB型AD98例采用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必要时辅以颈-颈动脉旁路术或颈-颈-锁骨下动脉旁路术,IMH19例,药物治疗,PAU8例,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治疗,必要时辅以股-股动脉旁路术,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腔内治疗。随访3个月至3年,随访率78%。结果 1例IMH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Stanford A型AD抢救无效死亡,1例Stanford B型AD病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后半年死于急性Stanford A型AD,1例Stanford B型AD病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后双下肢缺血性神经损伤未能完全恢复。其余病人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腔内支架人造血管植入术是治疗Stanford B型AD和PAU的安全、有效的手段,辅以必要的动脉旁路手术可以扩大其适应证;药物治疗是控制IMH的有效方法,有良好的近、中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急性主动脉夹层形成 主动脉壁间血肿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原文传递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青春 陆瑶 +3 位作者 唐德秋 肖文莲 罗光华 吴晓东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中应用价值。方法 14例PAU均进行了64-MSCTA胸腹联合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C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 14例患者CT横轴位原始图像、MPR图像均能很...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64-MSCTA)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中应用价值。方法 14例PAU均进行了64-MSCTA胸腹联合检查,将原始数据在工作站进行MPR、CPR、MIP及VR等后处理。结果 14例患者CT横轴位原始图像、MPR图像均能很好显示PAU的部位、数目、大小、深度、形态及并发症(包括壁内血肿、假性动脉瘤及主动脉破裂)。MIP及VR图像可任意角度立体显示主动脉全程轮廓、钙化斑块及溃疡形态。结论主动脉MSCTA是诊断主动脉粥样硬化穿透性溃疡准确、快捷、有效的首选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的很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粥样硬化 溃疡 主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下载PDF
43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随访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伟军 陈述 +1 位作者 权晖 李金保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主动脉溃疡病变出现进展,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手术组首诊时最大PAU容积为(1.21±0.07)cm3,非手术组为(0.84±0.14)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U的容积与病情进展相关,它可以预测患者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病变是否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随访 血管容积
下载PDF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MSCTA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巍 孙逢霞 +1 位作者 曾海燕 郑万雄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9期124-127,140,共5页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胸腹部联合CTA检查,采用薄层扫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虚拟内窥镜(VEO)、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 目的探讨MSCTA对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诊断与术前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行胸腹部联合CTA检查,采用薄层扫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组(MPR)、虚拟内窥镜(VEO)、曲面重组(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图像。结果其中主动脉夹层19例(其中5例合并主动脉溃疡,3例合并溃疡及壁间血肿)、7例主动脉壁内血肿(3例合并主动脉溃疡),6例主动脉溃疡。结论 MSCTA能够无创快捷地显示病变特征及范围,已经成为临床诊断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术前评估及术后定期随访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壁内血肿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MSCT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多排螺旋CT诊断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青春 唐德秋 +4 位作者 刘进才 肖文莲 罗光华 吴晓东 陆从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表现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20例PAU患者的临床、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无症状,15...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MDCTA)表现及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20例PAU患者的临床、放射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归纳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无症状,15例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起病,20例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PAU的特征性CT表现:20例均可见外翻凸起"火山口"状溃疡、内膜钙化斑块和主动脉管壁广泛粥样硬化增厚,单发溃疡8例,多发溃疡12例。PAU的并发症征象:范围不一壁间血肿20例;假性动脉瘤6例;主动脉扩张1例;透壁性主动脉破裂2例。该组患者中5例无症状者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并定期影像学随诊观查;15例有症状患者起初采取积极内科保守治疗并密切影像随诊,5例病灶稳定且症状明显好转;8例最终及时选择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消失,包括1例症状持续且溃疡深度增加,5例假性动脉瘤和2例主动脉破裂;1例假性动脉瘤和1例主动脉扩张不允许手术治疗。结论 PAU的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征性,MDCTA是首选的诊断手段,临床症状明显伴并发症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复查并尽早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主动脉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治疗策略
下载PDF
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淑珍 朱宪明 +3 位作者 刘志平 王坚 李伟 雷鹏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791-793,共3页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共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患者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总结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腔内治疗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共3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加强化下行右侧股动脉切开,在介入治疗下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术后1、3、6及12个月及之后每年均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复查,比较患者术后血肿吸收率、溃疡修复率,围术期有无脊髓缺血及支架远端有无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共植入36枚支架,4例患者溃疡位置较低且为多发溃疡,术中植入2枚支架,其中第二枚支架为渐细支架。4例患者溃疡位于左锁骨下动脉起始部,2例直接封闭左侧锁骨下动脉,2例先行腋-腋转流后再行支架植入术。围术期无死亡,1例(3%)患者术后2周出现进食咽下困难(食道造影未见受压)3个月后全身消耗死亡。1(3%)例患者支架远端出现假性动脉瘤二次行支架植入术。伴发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血肿在1年左右完全吸收。13例(40.6%)患者术后发热给予对症(激素+消炎痛)治愈。无截瘫、无支架内漏、无支架移位,无脑梗死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患者,我们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对于持续性胸痛不缓解、血压控制不满意;溃疡直径≥20 mm或深度≥10 mm;伴发主动脉内壁间血肿患者控制血压、心率治疗2周、复查CTA血肿吸收后;均应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 腔内修复术 血管腔内支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