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外固定架治疗 被引量:48
1
作者 潘进社 李亚洲 +3 位作者 张英泽 彭阿钦 侯志勇 韩长伶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抢救、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4 1例重症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骨盆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选择性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 结果 采用简易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后 ,8例及时行动脉造影...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骨盆骨折抢救、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  4 1例重症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根据骨盆骨折的类型、严重程度及是否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选择性应用骨盆外固定架治疗。 结果 采用简易骨盆外固定架治疗后 ,8例及时行动脉造影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 ,13例择期行骨盆内固定 ,2例患儿行单纯外固定架治疗。 1例死于血流动力学不稳 ,其余平均随访 18个月 ,2例出现腰骶痛 ,余无异常。 结论 骨盆外固定是一种简单、安全、微创、有效的技术 ,可以在X线透视下迅速固定复位后的骨盆环移位。根据骨盆损伤类型和临床需要 ,骨盆外固定架可以用作抢救复苏时的临时固定装置、骨盆骨折的确切治疗方法或骨盆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骨盆骨折 外固定架 外同定器 临床资料
原文传递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 被引量:49
2
作者 熊然 张潇 +8 位作者 李涛 燕华 王华 麦奇光 韩卫雨 黄海 廖坚文 吴文 樊仕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治疗的15例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1 ~ 64岁,平均45.6岁.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柱骨折8例,前柱伴后半横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4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1型5例,C1.2型7例,C1.3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21 d,平均11d.11例单纯骨盆、髋臼前部分骨折患者,采用平卧位,行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复位与固定;4例骨折涉及髋臼后壁、后柱者,采用漂浮体位,行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联合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复位与固定.内固定物为钛合金重建接骨板及空心螺钉. 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5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40 mL.术后髋臼骨折复位质量按照Matta影像学复位评估标准评定: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3例.1例患者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症状,1例患者出现腹壁伤口皮下脂肪液化.1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个月(10 ~20个月)随访.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周(10 ~15周).术后6个月根据改良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术中能充分显露并处理累及髋臼前柱和方形区的髋臼骨折,并可对同侧耻骨上支、髂骨翼及骶髂关节周围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与固定,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骨盆 骨折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3
作者 王鹏飞 王宝辉 +10 位作者 尚昆 屈霜威 王晨 张红 付亚辉 王虎 庄岩 李忠 朱养均 薛汉中 张堃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41-947,共7页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76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均44.2岁。骨盆骨折48例,按Young-B... 目的探讨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规律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76例,女34例;年龄16。76岁,平均44.2岁。骨盆骨折48例,按Young-Burgess分型:前后压缩型12例,侧方压缩型16例,垂直剪切型20例;髋臼骨折62例,按Letournel-Judet分型:简单骨折26例,复杂骨折36例。分别在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静脉超声判断DVT的发生情况,并对与DVT发生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2例(29.09%)患者发生DVT,其中近端血栓21例(19.09%),3例患者合并肺栓塞。髋臼骨折患者DVT发生率较骨盆骨折高,复杂型髋臼骨折近端血栓发生率较简单型髋臼骨折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是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即使积极进行预防,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发生DVT的风险仍很高,且以近端血栓为主。年龄〉60岁、合并其他部位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周是骨盆、髋臼骨折患者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6
4
作者 宋世锋 彭磊 +7 位作者 肖海涛 郑南生 陈世强 马业涛 张熙民 林坚平 曾凡 姚理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1-1196,共6页
目的比较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37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20例患者接受经皮骶髂关节... 目的比较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37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20例患者接受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17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影像学指标。结果对全部病例随访6-26个月,平均15个月。经皮螺钉组与切开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平均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根据术后X线评价的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经皮螺钉组为312个月,切开钢板组为3.6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螺钉组无感染、弯钉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定位准确、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前后环固定适用于骨折及脱位不明显者;该术式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患者术后配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重建钢板或桡骨远端“T”形钢板可用于固定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3
5
作者 吴新宝 杨明辉 +3 位作者 朱仕文 曹奇勇 吴宏华 王满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受伤至手术时间在60d以内,并获得随访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5例,其中B1型17例,B2型11... 目的总结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病历资料完整、受伤至手术时间在60d以内,并获得随访的83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按照Tile骨盆骨折分型:B型35例,其中B1型17例,B2型11例,B3型7例;c型48例,其中C1型34例,C2型9例,C3型5例。66例患者伴有合并伤。25例伴有骶骨骨折:1区5例,2区16例,3区4例。合并髋臼骨折23例。12例患者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而行急诊抢救。所有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伤情分别采用单纯前环固定(17例)、单纯后环固定(29例)及前后环同时固定(37例)治疗。最终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和Harris评分评定疗效。本组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2.0d(0-51d)。结果1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死亡,其余82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年(1.0-7.1年)随访。术后82例患者Majeed评分平均87.5分(51~100分),其中优54例,良2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7%;Harris评分平均91.1分(50~100分),其中优59例,良17例,可1例,差5例,优良率为92.7%。合并髋臼骨折行手术治疗的17例患者,14例效果优良。19例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11例基本恢复,5例不完全恢复,3例无恢复。医源性神经损伤10例,9例完全恢复,1例不全恢复,仍残存足踝背伸力弱。3例发生内固定失效。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可获得良好疗效,合并严重腰骶丛神经损伤、固定失效及合并髋臼骨折会影响最终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下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42
6
作者 王鉴顺 蔡乐益 +2 位作者 楼溢桯 冯永增 郭晓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用空心螺钉固定且获得随访的137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分为2组:3D打印组65例,男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下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采用空心螺钉固定且获得随访的137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分为2组:3D打印组65例,男37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33.1±4.9)岁;应用3D打印技术。常规组72例,男45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2.6±4.7)岁;未应用3D打印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复位质量及疗效等。结果137例患者术后获6~15个月(平均9个月)随访。3D打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8.6±13.4)min]和术中透视次数[(29.3±3.6)次]显著少于常规组患者[(72.4±12.4)min、(36.6±2.8)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骨盆Matta评分标准评定:3D打印组优21例,良30例,可13例,差1例,优良率为78.5%;常规组优22例,良36例,可1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分标准评定疗效:3D打印组优27例,良26例,可11例,差1例,优良率为81.5%;常规组优30例,良28例,可1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6%。两组患者骨折复位质量和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不愈合、医源性血管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3D打印技术能够为空心螺钉微创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提供准确指导,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透视次数,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3D打印技术
原文传递
3D打印手术导板引导骶髂螺钉置入的手术技术介绍 被引量:39
7
作者 穆卫庐 常军英 +7 位作者 贾东昭 付强 冯建书 侯卫星 王彦志 李炎 邢兆国 李琦军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7-773,共7页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个体化手术导板实现骶髂螺钉精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例骨盆骨折患者,男性,35岁,术前行CT检查示骨盆后环损伤,经骶孔骶骨骨折;Denis等分型为Ⅱ区骨折,骨盆前环为对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依据C...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3D打印制作的个体化手术导板实现骶髂螺钉精确置入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1例骨盆骨折患者,男性,35岁,术前行CT检查示骨盆后环损伤,经骶孔骶骨骨折;Denis等分型为Ⅱ区骨折,骨盆前环为对侧耻骨上下支骨折.依据CT数据使用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骨盆模型,通过软件设计并打印出骶髂螺钉置入导板,3D打印导板通过术前预试验验证可行后,术中在导板辅助下置入骶髂螺钉.结果 3D打印的骨盆模型及个体化设计定制的手术导板能够满足骶髂螺钉精确置入的要求,螺钉置入后经术后X线及CT证实与术前设计一致,导板与骨性标志匹配良好.骶髂螺钉置入的手术时间约为30 min,术中出血量约为50 ml,术中仅使用CT透视两次,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示应用骶髂螺钉导板辅助置入骶髂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均与术前设计方案一致,螺钉在骶髂关节内位置良好,未见螺钉穿破骶骨侧块皮质.术后3个月随访,骨盆骨折临床愈合,按Matta功能评分系统评价骨盆骨折术后功能情况为满意,螺钉无松动、断裂,骨折愈合良好,未发生浅表及深层感染.结论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技术打印的个体化骨盆模型及手术导板不但可以实现骶髂螺钉的精确置入,而且节省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患者及手术操作入员的射线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成像 三维
原文传递
骨科机器人辅助下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 被引量:36
8
作者 洪石 吴征杰 +3 位作者 李雪 陈元荣 陈小康 彭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5例新鲜闭合性骨盆与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65.2岁。骨盆骨折9例,根据T... 目的探讨骨科机器人辅助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与髋臼骨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12月期间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15例新鲜闭合性骨盆与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0例,女5例;年龄为22~69岁,平均65.2岁。骨盆骨折9例,根据Tile分型:B型5例,C型4例;髋臼骨折6例:前柱骨折3例,后柱骨折2例,横形骨折1例。所有患者均在骨科机器人辅助下行各通道经皮螺钉内固定术。术中记录透视次数、导针调整次数、螺钉最终位置与规划时的偏移量。术后摄CT评价螺钉位置优良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定期随访评价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共置入26枚螺钉,患者透视次数为12~49次,平均置入每枚螺钉透视17.3次;术中导针调整次数0~2次,平均0.3次;实际路径与规划偏离0.82~1.42mm,平均1.06mm。所有患者无手术相关神经、血管损伤,术后CT验证无螺钉切出骨皮质,螺钉位置优良率为100%。2例患者失访,其余13例患者术后获12~14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平均为88.6分(68~96分)。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神经功能症状。结论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行骨盆与髋臼骨折经皮螺钉内固定精准、安全、透视次数少,将成为骨盆与髋臼骨折微创手术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机器人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骨盆骨折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9
作者 魏新旺 杨志 +2 位作者 姚军 李艺龙 赵劲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4期7163-7166,共4页
背景:目前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且在骨肿瘤切除、颌面外科都有很好的应用,但应用于骨折修复前规划的报道还很少。目的:探讨在骨盆骨折修复术前评估、规划及修复过程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骨盆骨... 背景:目前通过3D打印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并且在骨肿瘤切除、颌面外科都有很好的应用,但应用于骨折修复前规划的报道还很少。目的:探讨在骨盆骨折修复术前评估、规划及修复过程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骨盆骨折患者于修复术前行CT扫描断层图像,应用3D技术打印患者1∶1骨盆模型,并进行修复入路选择、切口暴露范围设计、骨折复位设计、钢板预置入位置、钢板最佳塑性设计、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方向设计等术前预操作。修复术后随访期间测定患者骨盆骨折复位Matta评分及骨盆功能Majeed评分。结果与结论:患者手术时间55-130 min,平均(84.75±20.15)min;术中出血量200-800 m L,平均(417.00±173.58)m L。术后均无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及断裂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平均12.5周。骨盆骨折复位按照Matta评分标准:优1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骨盆骨折复位后功能评定按照Majeed评分标准: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提示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盆骨折可以明确骨折的移位情况,有利于骨折的精确复位及钢板塑性,并且减少了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以达到更佳修复效果。3D打印技术能够较好的进行骨盆骨折修复前评估及规划,可作为骨盆骨折修复前准备的常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骨植入物 骨盆骨折 3D打印技术 骨折复位 内固定 应用
下载PDF
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前环损伤的疗效及早期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32
10
作者 阎海威 胡居正 +7 位作者 杨英 谢友 黄站珠 程晓松 韦露 冯延松 刘搏宇 石展英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26-832,共7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minimal invasive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 INFIX)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的术后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INFIX治疗42例骨盆前环不稳患者资料。其中男2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内固定术(minimal invasive subcutaneous internal fixator, INFIX)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的术后疗效及早期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应用INFIX治疗42例骨盆前环不稳患者资料。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8~67岁,平均45.4岁;交通伤26例,坠落伤10例,压伤3例,跌倒伤3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2型24例,B3型16例,C1型1例,C2型1例;按Young-Burgess分型:侧方挤压型Ⅰ级20例,侧方挤压型Ⅱ级18例,侧方挤压型Ⅲ级1例,前后挤压型Ⅰ级1例,前后挤压型Ⅱ级1例,垂直剪切力型1例。其中14例合并四肢骨折,11例合并需手术处理的胸腹部损伤,16例合并颅脑损伤。对于前后挤压型Ⅱ级和侧方挤压型Ⅰ级骨折,单纯采用INFIX固定骨盆前环;对于侧方挤压型Ⅱ、Ⅲ级或垂直剪切力型骨折,在后环固定后,再使用INFIX固定前环。术后应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复位质量;随访时记录大腿外侧麻木疼痛情况、股四头肌力量,术后6个月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3个月。术后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优28例,良14例,优良率100%。术后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损伤6例(14.3%,6/42)、股神经损伤2例(4.8%,2/42),均予营养神经药物和高压氧治疗后症状缓解;切口感染1例(2.4%,1/42),予抗感染、拆除内固定物后感染控制,创面愈合;臀上动脉损伤1例(2.4%,1/42),予加压止血治疗后出血得到控制。术后早期(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0/42)。术后6个月Matta影像学评价无一例出现复位丢失;Majeed评分72~96分,平均84.96分,其中优32例,良10例,优良率100%(42/42)。结论INFIX治疗不稳定性骨盆前环损伤,虽然术后疗效满意,但早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神经损伤发生概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骨盆、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0
11
作者 谷诚 杨晓东 +6 位作者 夏广 麦奇光 王华 谭新宇 黄海 廖坚文 樊仕才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21-527,共7页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骨盆、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9例骨盆、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患者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38岁;...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骨盆、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治疗9例骨盆、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患者资料,男4例,女5例;年龄21-61岁,平均38岁;伤后至手术时间:6例为7-20d,3例为21-59d。骨盆骨折Tile分型:B2型2例,B3型1例,cl型2例,c2型1例,c3型3例;骶骨骨折Denis分型:I型3例,Ⅱ型6例;神经损伤分级:完全损伤1例,部分损伤8例;其中3例合并髋臼骨折,3例合并同侧股骨中段骨折,2例合并胫骨骨折,其他脏器损伤5例。术前通过3D打印制作1:1骨折模型,并在电脑上进行骨折模拟复位;5例患者术前1h在血管造影下行患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手术经腹直肌外侧切口进入,于腰骶干外侧显露骶髂关节,在骶正中血管与腰骶干、髂内血管间分离显露s,椎体前方,复位骶骨骨折并松解腰骶丛,紧贴骨面放置钢板跨骶髂关节固定,而后再处理合并的耻骨支及髋臼骨折。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5-224min,平均183min;术中出血440-2760ml,平均1150ml。术后影像学检查示骨折复位固定良好,无一例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骶骨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陈旧骨折与新鲜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6例新鲜骨折中5例腰骶丛损伤症状完全恢复,1例恢复良好;3例陈旧骨折患者,其中2例于术后6个月神经症状大部分恢复,1例无恢复。结论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切口入路能较好显露骶髂关节周围,松解骨折压迫的腰骶丛神经根,通过腰骶干下方跨骶髂关节钢板固定能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是治疗骶骨骨折合并腰骶丛损伤的一种可行洼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骶骨 骨折 腰骶丛
原文传递
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瑞雄 陈夏平 +1 位作者 刘志强 郭伟煌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及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5例髋臼骨折及13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Tile C型骨盆骨折和髋臼前柱骨折联合应用髂骨翼处辅助切口,术中使用重建钢板固定.C型臂X线机透...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髋臼及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5例髋臼骨折及13例骨盆骨折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对Tile C型骨盆骨折和髋臼前柱骨折联合应用髂骨翼处辅助切口,术中使用重建钢板固定.C型臂X线机透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和内固定在位情况。结果本组平均切口长度11(9~13)cm,平均手术时间145(95~24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75(375~1350)ml。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骨盆骨折优10例,良3例;髋臼骨折优3例,良2例。18例获得3~19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Matta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结论与髂腹股沟入路相比,改良Stoppa入路操作安全,手术视野清晰,可直视下对髋臼前柱和四边体复位和固定,术后并发症少。在显露髋臼和骨盆前环时,该入路在临床上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折 髋臼骨折 改良STOPPA入路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骨盆骨折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英泽 李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95-98,共4页
骨盆骨折属高能量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4.21%,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31~40岁;约5~20%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髂动脉的钝性损伤可达3.5%;骨盆后环骨折46%~64%合并神经根损伤。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可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出血处理不... 骨盆骨折属高能量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4.21%,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为31~40岁;约5~20%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髂动脉的钝性损伤可达3.5%;骨盆后环骨折46%~64%合并神经根损伤。严重不稳定骨盆骨折可引起全身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对出血处理不当,可继发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休克所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则危及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发受伤机制 动脉损伤 神经损伤 循环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基于损伤控制理论结合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的多发伤 被引量:29
14
作者 王军强 赵春鹏 +9 位作者 韩巍 苏永刚 王满宜 吴新宝 张腾 何猛 王豫 张维军 高冠群 郭振东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3-29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损伤控制(DCO)理论结合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严重多发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救治的26例合并骨盆骨折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42.6岁。创伤... 目的探讨基于损伤控制(DCO)理论结合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严重多发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救治的26例合并骨盆骨折的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23—58岁,平均42.6岁。创伤严重度评分为20~31分(平均21.3分);骨盆骨折按照Tile分型:B2型6例,B3型3例,C2型9例,C3型8例。在DCO理论指导下,首先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生命体征,临时简单外固定骨折,然后实施以骨科机器人经皮螺钉内固定为主的有效手术治疗骨盆及其他部位骨折。记录患者接受骨折治疗手术次数、骨科机器人微创治疗骨盆骨折手术方式等指标。末次随访时按照Matta标准评定骨盆术后功能。结果26例患者中,19例患者使用骶髂螺钉23枚,9例患者使用耻骨支螺钉9枚,4例患者使用髋臼上螺钉6枚,2例患者使用髋臼双柱螺钉4枚。手术次数平均为2.7次,初次简单固定至第1次有效手术内固定的时间平均为5.9d,ICU住院时间平均为2.1d,接受ICU治疗的患者比率为46.2%(12/26),住院时间平均为7.3d,骨盆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79.0d。无一例患者因骨盆骨折发生术后并发症,无死亡。末次随访时按Matta标准评价疗效:优8例,良11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73.1%。结论基于DCO理论结合骨科机器人微创手术是治疗合并骨盆骨折多发伤的安全、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机器人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 被引量:29
15
作者 水小龙 翁益民 +3 位作者 冯永增 孔建中 陈华 郭晓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21-925,共5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8例骨盆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41例,女37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37.9岁)。骨折按Day分型:Ⅰ型18例...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8例骨盆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41例,女37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37.9岁)。骨折按Day分型:Ⅰ型18例,Ⅱ型35例,Ⅲ型25例。72例患者行闭合复位经皮螺钉内固定:对于Ⅰ型骨折,在仰卧位下行经髂前下棘至髂后上棘,或者俯卧位下经髂后上棘至髂前下棘的髂骨骨质较厚区域1—2枚平行螺钉(髂骨后部螺钉)垂直骨折线固定;Ⅱ型骨折采用俯卧位下1~2枚髂骨后部螺钉和1~2枚骶髂关节螺钉交叉固定;Ⅲ型骨折采用骶髂关节螺钉固定。6例闭合复位失败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72例闭合复位患者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时间平均为38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3mL,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1.9cm,住院时间平均为5.2d。其中7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4个月(6~24个月)随访。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良30例,可14例,差2例,优良率为77.1%;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0周。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系统评定患髋功能:优34例,良26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在Day分型的基础上,绝大部分骨盆后方新月形骨折脱位可采用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且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原文传递
Starr复位架联合"O"型臂导航系统治疗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8
16
作者 胡居正 石展英 +6 位作者 王仁崇 吴昊 阎海威 黄站珠 毛春华 周丹 谢友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17-825,共9页
目的探讨Starr复位架联合"O"型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治疗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4~60... 目的探讨Starr复位架联合"O"型臂导航系统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7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切开治疗组,男10例,女7例;年龄24~60岁,平均(37±6.5)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8例,C2型8例,C3型1例;骶骨骨折根据Denis分区:Ⅰ区9例,Ⅱ区6例,Ⅲ区2例],15例采用Starr复位架联合"O"型臂导航系统治疗组[联合治疗组,男8例,女7例;年龄32~57岁,平均(40±5.2)岁;骨盆骨折Tile分型,C1型8例,C2型6例,C3型1例;骶骨骨折Denis分区:Ⅰ区8例,Ⅱ区5例,Ⅲ区2例]。切开治疗组采用髂腹股沟及Stoppa入路,使用重建钢板螺钉、空心螺钉分别固定前、后环损伤。联合治疗组使用Starr架辅助复位后,联合"O"型臂导航技术采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耻骨上支螺钉及INFIX内固定架固定前、后环损伤。采用Matta影像学标准评价骨盆骨折复位质量,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6~12个月的随访。切开治疗组住院时间[(45±11)d]、手术时间[(220.0±49.4)min]、骨折愈合时间[(24.0±5.6)周]均较联合治疗组[(21±9)d、(180.0±24.2)min、(16.1±3.8)周]长,术中出血量[(820.0±140.4)ml]较联合治疗组[(24.0±10.4)ml]多,两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51、2.772、6.128、22.874;均P<0.05)。根据Matta影像学标准,切开治疗组优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14/17);联合治疗组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3%(14/15)。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切开治疗组51~85分,其中优8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2.4%(14/17);联合治疗组75~95分,其中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3.3%(14/15)。两组Matta影像学评价和Majeed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0.034和0.040;均P<0.05)。术后切开治疗组4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换药和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术口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原文传递
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 被引量:28
17
作者 石成弟 郭晓山 +1 位作者 胡炜 余可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46例伴耻骨联合分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男27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4.6岁。按Tile分型:B1.1型4例,B1.2型7例,B2型2...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至2010年12月,治疗46例伴耻骨联合分离的不稳定骨盆骨折,男27例,女19例;年龄18-61岁,平均34.6岁。按Tile分型:B1.1型4例,B1.2型7例,B2型2例,B3型2例,C1.1型7例,C1.2型7例,C1.3型10例,C2型5例,C3型2例。行闭合复位经皮耻骨联合螺钉内固定后,再行后环固定,包括经皮骶髂螺钉、经皮髂骨后部螺钉固定。除4例B1.1型骨折仅固定耻骨联合外,余均同时行后环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5-65min,平均45min;出血量10-50ml,平均25ml。46例患者均置入1枚耻骨联合螺钉,35例术后行骨盆CT检查,其中3例发现螺钉侵入盆腔,但未引起任何临床症状。术后无一例发生切口及钉道感染。4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3.5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的复位丢失。根据Matta和Tometta标准,末次随访时优43例,良3例。31例(67.39%)患者恢复原工作,6例因合并损伤而改变原工作,9例尚处于恢复期。28例患者无骶髂关节疼痛;13例仅在用力时有耻骨联合部或耻骨微痛,但不影响日常生活;5例有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疼痛。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治疗创伤性耻骨联合分离安全可行,操作简便,损伤小,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耻骨联合分离 骨螺丝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前环损伤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7
18
作者 刘敏 周晓赛 +4 位作者 王俊诚 刘良乐 王伟良 蔡春元 杨国敬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比较5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前环损伤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Tile C型),模拟前方采用5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后方统一... 目的:比较5种不同固定方法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中前环损伤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使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一侧骶髂关节脱位合并耻骨支骨折的不稳定骨盆骨折模型(Tile C型),模拟前方采用5种不同的固定方法,后方统一采用骶髂螺钉进行固定,并在模拟站立状态下比较分析不同组合固定方法治疗后的骨盆环的von Mises应力及应变分布情况。结果:竖直方向500 N载荷加载后,前方骨折处最大应力3.56 MPa(前方外固定架组),骶髂关节和骨折处总位移和Y轴上垂直位移在应力下均未超过1.5 mm。其中前方经皮入路组和前方外固定架组在内固定、骨折前方、骶髂关节处的最大应力明显大于改良Stoppa入路组、传统的髂腹股沟入路组、空心螺钉组,且在骶髂关节和骨折处的总位移和Y轴上垂直位移也大于其他3组。结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中的前环损伤在5种组合方法植入物的固定后均能得到明显的改善,但采用改良Stoppa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方空心钉固定方法治疗前环损伤在生物力学总体性能要优于前方经皮入路和前方外固定架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生物力学 骨折固定术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李绍光 刘智 +2 位作者 李京生 任继鑫 孙天胜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1d,平均8.5d。所有病例有垂直移位,移位8~40mm,平均28.5mm。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后在透视下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以7.3mm空心钉过髂骨、骶髂关节、达S1椎体固定。术后患者均摄X线片,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得到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9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5.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按照Matta复位标准:优40例,良6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12例,一般2例。无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 被引量:26
20
作者 高博 项舟 +6 位作者 方跃 孔清泉 黄富国 岑石强 钟刚 马俊 王雷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5月至12月,采用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骨折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车祸伤5例,重物压伤5例,高坠伤6例。单纯...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相关术前术中注意事项。方法:2010年5月至12月,采用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骨盆骨折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车祸伤5例,重物压伤5例,高坠伤6例。单纯前环骨折1例,前后环均骨折15例,其中骶髂关节脱位6例,骶骨骨折9例(均未累及骶管)。根据Tile分型:C型15例,B型1例。观察内容包括螺钉置入时间,螺钉置入准确率,术中失血量,神经、血管、脏器损伤情况,术后骨折复位情况等。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固定方法包括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16例患者中单纯骶髂螺钉固定4例;骶髂螺钉固定、耻骨支空心钉固定、耻骨联合分离空心钉固定2例;骶髂螺钉固定及耻骨支空心钉固定8例;单纯行耻骨支空心钉固定2例。结果:置入螺钉36枚,平均每枚螺钉置入时间约20min,术中出血10~20ml。术后骨盆X线片及三维CT显示,所有骨折良好复位,螺钉无错误置入。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固定失败;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及其他脏器损伤。结论:导航下经皮微创螺钉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创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固定可靠、无须输血等优点,能很好地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但是对术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应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骨折 外科手术 微创性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